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05章

红色脊梁-第105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恐怕尚未知道,这份在两湖地区深有影响的报纸,背后的大股东是郑氏家族的嫡长子、现任英国汉口总领事馆商务参赞的郑恒。”

    “而数月前仅用半天时间就歼灭湘军新编第一师的骁将郑毅,就是郑恒同父异母的弟弟,有意思吧?哈哈!”

    李宗仁瞪大眼睛惊愕不已:“这么巧?我一直以为这份报纸是开钱庄、办银行、热衷于教育的武昌郑家开办的,没想到竟然是全家加入英国国籍的汉口郑家。。。。。。如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鲁莽地关闭这家报社了。”

    白崇禧点点头:“行事确实需要慎重,但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这份报纸自创立之初,立场就明显偏向老蒋,如果听之任之,对我们治理两湖非常不利。”

    “所以,我想尽快约见那个郑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郑家大少爷的聪明才智,不会拒绝与我们合作的。”

    “目前整个两湖地区,最大的医药公司就是郑家和英国人、德国人合股开办的企业,经营的药品都是我们所急需的,特别是这一年多来风行世界各国的特效药磺胺,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啊!”

    “退一步讲,哪怕郑恒不愿意在政治上与我们合作,也不会再肆无忌惮地发表对我们不利的言论。。。。。。生意人嘛,谁会跟钱过意不去?”

    李宗仁微微一笑,好奇地问道:“这个郑恒多大年纪了?”

    “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看起来颇为成熟稳健,能当上英国总领馆参赞的人,能力和眼光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白崇禧含笑回答。

    李宗仁颇为感慨:“这个汉口的郑氏家族不得了啊!”

    “蜚声大江南北的家主郑兰亭,如今已是香港总督府的首位华人事务官,还被英国女皇授予爵士爵位,郑家嫡长子却留在战乱不休的国内,大发国难财的同时,还为老蒋摇旗呐喊。。。。。。”

    “细细一想我都有点儿怀疑了,出自郑氏家族的郑毅之所以加入共产党,是不是豪门世家的提前布局?”

    白崇禧微微一愣,很快就明白过来:“很有可能,三国时期诸葛世家的三位佼佼者,不正是分别效命于刘备、孙权和曹操吗?”

    “这样的例子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并不少见,经兄长这么一提醒,我又想起了郑氏家族的嫡长女郑萱。。。。。。这丫头也是个留洋归来的女中豪杰,她嫁进了上海滩声名显赫的世家豪门冯氏家族,还是法租界那家颇具影响力的东方新闻社的大老板,雇佣的记者近半是洋人,他们的《东方新闻报》不但印刷质量首屈一指,刊登的新闻与评论也时常引发轰动。”

    “这位郑萱与全国商界和文化界名流的关系千丝万缕,深受社会各界的推崇和赞誉,今年元旦发行的第一期《东方新闻周刊》,封面人物就是东山再起的老蒋,由此可见,这个郑家的嫡长女也很不一般啊!”

    李宗仁有点儿头疼了:“郑氏家族横跨政商两界,根基深厚,盘根错节,有钱有势,还有洋人撑腰,又把持舆论,蛊惑人心,非常令人讨厌!”

    “实在不行,我亲自登门拜访一下,给他个面子算了。”

    “大可不必!”

    白崇禧微微摇头:“再怎么说兄长如今也算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头面人物,放眼天下能让兄长亲自出马的唯有三两人而已,仅凭那郑恒也无此等面子,由小弟走一趟就是了,顺便购买一批军中急需的药品。”

    “虽然之前我们联合西山派和江浙财阀对武汉实施的贸易禁运已经解除,但目前看来,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整个局面难以恢复到北伐初期的水平,就连我们给予厚望的汉阳兵工厂也停产多日,外国技师和熟练工人流失大半,一个月来已累计投入三十万资金,可至今仍然没能恢复生产。”

    “由此可见,在民生方面,我们还得多下力气才行!”

    李宗仁和白崇禧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们对郑氏家族这样的“社会毒瘤”长吁短叹的时候,副官敲门进来,双手递上一张精致的金丝拜帖:

    “英华医药公司有位姓徐的年轻经理已到楼下,恳请拜见德公!”

    李宗仁看完拜帖颇为意外,随手递给同样有些吃惊的白崇禧:“健生,你看看拜帖后面的落款。”

    白崇禧接过拜帖,三秒不到猛然抬头:“竟然是郑毅的名字。。。。。。如果真是郑毅的拜帖,这家伙未免太大胆了吧?”

    李宗仁忽然露出感兴趣的笑容:“我有直觉,应该是他,别忘了北伐打平江的那段日子,我们没少和他做生意,哈哈!”

    白崇禧立刻站起来:“去,把人请到这来,恭敬些!”

    “是!”

    ……

    ……

    三分钟不到,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的徐茂富跟随副官来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眼前,他迅速摘下西式宽沿礼帽,规规矩矩地向李宗仁和白崇禧鞠躬致礼:

    “在下徐茂富,郑家的家生子,与我二哥郑毅是从小到大的奶兄弟,昨天晚上,我和郑恒大哥忽然接到二哥从香港发来的电报,叮嘱我们尽快拜见德公和白将军,询问是否有效劳的地方。。。。。。”

    “这是本地电报局送达的电报,请德公和白将军过目。”

    李宗仁和白崇禧见来者不是郑毅本人正感失望,随后听到徐茂富这番话,知道对方是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当下笑了笑请他坐下,白崇禧礼貌地问候郑恒先生是否安好?随即接过电文细细,很快交给李宗仁过目。(。)

第一七七章 采购清单(求月票)() 
武昌城,老督军府。

    李宗仁看完措辞恭敬的电文,顿时心情大佳:“小徐,你二哥不是在湘赣边界做他的山大王吗,怎么又跑到香港去了?”

    神经大条的徐茂富咧嘴一笑:“刚开始我也不信啊!”

    “上月初大哥派我去香港定一批货,我一到香港就赶往太平山别墅去叩见老爷子,吃了餐饭就出来,谁知道刚把车开出大院门口没多久,就被我那突然出现的二哥给拦了下来。”

    “你们不知道,当时把我吓得魂都快没了,差点儿把车开上人行道,那个滋味,啧啧。。。。。。”

    李宗仁和白崇禧面面相觑,看到乐呵呵的徐茂富接过副官奉上的香茗,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一时间又不好意思问得太清楚,只能含笑打量没有半点儿拘束的年轻客人。

    徐茂富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唐突了,喝了两口连忙放下茶杯,站起来郑重地说道:“有件事在下需要向德公和白将军如实禀报,离开香港之前,我二哥对我说,如果有机会,就代他向德公和白将军问安,顺便问问德公和白将军,是否还愿意跟在北伐时一样,一起合伙做生意?”

    “如果愿意的话,大家在药品、机械、欧美各国最先进的无线电台,甚至在军火贸易方面都可以再次合作。”

    “我二哥还说,如果德公和白将军需要,他可以为德公买到最新式的博福斯七十五毫米野战炮,香港就有二十门现货,以及两万发炮弹,一个电报就能运到武汉来。”

    李宗仁和白崇禧震惊不已,过了好一会儿,白崇禧才示意徐茂富别客气,坐下慢慢谈。

    “你那位二哥实在是。。。。。。。哈哈、哈哈哈!”李宗仁说出半句话就大笑起来。

    白崇禧也笑得合不拢嘴:“实在是太意外了,哈哈!这个。。。。。。。小徐啊,你什么时候从香港回来的?”

    “四天前的傍晚,元旦刚过几天,记得那天是小寒节气,天上下起了雨夹雪,又冷又饿累个半死,我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床,哈哈!”

    徐茂富随口就答,没有半点心理压力,他确实是元月六日跟随德国佬的货船回到武汉的,只不过当天晚上为了赶在港务公司验货之前,搬下十二套无线电台和近百箱订购的武器装备,他和井冈山派到汉口给他当助手的六名特务连弟兄累到手脚抽筋。

    白崇禧没能从徐茂富那张乐呵呵的脸上看出丝毫异常,和气地笑了笑,继续问道:“你二哥不跟共产党干了?”

    徐茂富连连摇头:“怎么会呢?他那死脑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估计是他缺钱花了才跑到香港,找以前认识的德国鲁磷洋行和英国太古公司经理一起合伙做生意,。”

    “我们家老爷子以前在家就管不了他,如今更不会管他了,只是我们这些做兄弟的却不能不管,否则太没情分了,就当是顺手帮帮他吧,希望他早日回头是岸,阿弥陀佛!”

    白崇禧彻底无语了,李宗仁又是一笑,笑完提起笔边写边说:“我这就写张采购清单给你带回去,许多最新的药品、手术器材和止血绑带什么的,都需要向你们的医药公司采购。。。。。。”

    “另外,你帮我给你二哥传个口信,只要他能把最新式西门子电台,还有博福斯七五野炮和炮弹运到武汉来,有多少我要多少,届时钱货两清,绝不拖欠。”

    徐茂富大喜过望:“太好了!我二哥说他对德公和白将军的人品绝对放心,更不会担心德公付不起钱,仅仅是宜昌的缉毒缉私局,两个月的税收就够买下几十门火炮。”

    李宗仁和白崇禧再次面面相觑,一时间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

    ……

    悬挂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牌照的黑色豪华轿车缓缓驶出轮渡码头,开上沿江大道之后逐渐加速,很快转入英国领事馆东侧街口,前行百米驶入领事馆家属区对面的英华洋行大院,停在两层高的欧式洋楼后方。

    徐茂富关闭汽车引擎,向副驾驶座上的精干弟兄低语几句,戴上礼帽推开车门,在洋行员工恭敬地问候声中来到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门前,对两名待在郑家多年的中年保镖点点头,进入陈设豪华的办公室,随手关上宽大厚重的办公室大门。

    蓄着精美小胡子的郑恒吩咐女秘书来两杯咖啡,望向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前沙发上的徐茂富:“看你神采奕奕的样子,应该是见到李德邻了吧?”

    “不但见到了李德邻,还意外遇到刚从沪海赶来武汉的白建生将军,交谈半个多小时才告辞回来。”

    徐茂富笑眯眯地递上李德邻亲笔罗列的采购清单。

    郑恒接过来细细,没一会儿便啧啧感叹起来:“啧啧!不愧为手握十余万大军的当世枭雄啊,仅是这份气度,就令人心悦诚服!”

    徐茂富向送来咖啡的漂亮女秘书低声致谢,端着精致的咖啡杯,轻声笑道:“和我二哥推测的一样,李德邻将军是个念旧的人,很好说话。”

    郑恒嘿嘿一笑:“念旧倒有可能,好说话就未必了,之所以让你感觉他好说话,是因为你没有损害到他的切身利益。。。。。。不过,仅是见你一面,就开出价值百万大洋的采购清单,这个李德邻果然气度恢弘,不同凡响啊!”

    “是啊!”

    徐茂富深有感触地点点头:“确实不同凡响!看得出来,李德邻将军和白健生将军对我二哥深有好感,也很信任,开出清单之后,他俩非常感慨地回忆起北伐初期与二哥的愉快合作,其中不少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包括二哥悄悄送给他们两部美国无线电台这种机密私情。”

    “听到这些秘闻,我非常惊讶,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二哥是不是在北伐初期,就已预见到桂系的崛起,从而凭借职务之便提前与之结下善缘?”

    郑恒微微一愣,缓缓放下手中的清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很有可能啊!你二哥的大局观和敏锐眼光,就连纵横官商两界几十年的老爷子也为止惊叹不已,数年来,他对中外时局和经济形势所做的判断没错过一次!”

    今非昔比的徐茂富嘿嘿一笑,端起咖啡惬意地喝起来。

    **************

    ps:四号第一更!

    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谢谢您!(。)

第一七八章 汉口情报站(求月票)() 
短短一年时间,徐茂富便在熔炉般的军旅生涯和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成熟起来,不但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杀伐果断的气魄,还在二哥郑毅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审时度势。

    被派到香港的三个月里,身负重任的徐茂富每天都要承受来自军队、家庭、事业、生活等等方面的压力,每天都要为秘密情报站的设立、武器装备的采购等等东奔西跑,绞尽脑汁,每天都要面对贤惠的妻子和牙牙学语的宝贝儿子,面对母亲喋喋不休的叮嘱和父亲深沉的目光,身心备受锤炼。

    时不时的,徐茂富还要到太平山郑氏府邸,在餐桌上和书房中获得郑氏家族掌舵人郑兰亭的指点和教诲。

    这所有的一切,汇聚成一股滂湃的动力,促使徐茂富在短短数月间获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顿悟,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蜕变。

    郑恒也感受到徐茂富身上的诸多改变,不知不觉已经把徐茂富看成是自己信得过的家人,而不是当初那个地位卑微、可有可无的家生子,因此,恃才自傲的郑恒说起话来也随和许多:

    “茂富,这份清单上的电台和火炮我就不管了,你来负责吧,到货的时候我在背后疏通一下,英国人这边绝无问题,让李德邻将军接船收货即可。。。。。。如今整个武汉都落到了他的手中,谁还敢得罪他?”

    “药品和手术器械大部分有现货,杜冷丁和奎宁注射液也可以提供,唯独磺胺药没办法满足李德邻将军一百箱的要求,我手头只剩下五十多箱了,周边各县的老客户还要照顾,每个县每月只能分到两箱,所以只能给李德邻将军二十箱。”

    “再多的话,需要等到春节之后才能提供,估计沪海公司那边也没剩下多少,还得从香港的鲁麟公司那边想办法。”

    徐茂富点点头:“没问题,我这就给李德邻将军去个电话说明一下,晚上再给香港发份电报,把这份清单上的货物落实下来,趁如今天下大乱尽快发运,争取在春节前把这宗生意做完。”

    徐茂富当即把桌上的电话机挪过来,很快拨通李宗仁留给自己的电话号码,五分钟不到就把事情说清楚,取得了李宗仁的谅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