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10章

红色脊梁-第110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铺酒肆,两侧的一条条小巷连着栉比鳞次的民居,镇里镇外的居民与南面十四公里的宁都县城一样,都是清一色的客家人。

    王虎臣和他率领的一百二十余名弟兄隐蔽在镇子西面一点五公里的半山腰上,急行一夜的弟兄们纷纷躺在阳光能够照得到的地方补觉。

    王虎臣盘腿坐在山道突出部的岩石旁,透过茂密的树林和长出嫩芽的繁茂野草间隙,细细观察东面一江之隔的繁华市镇。

    胡子拉碴的四团团长陈敏先和年轻英俊的副团长萧瑛一左一右蹲在王虎臣左右,各自举着一副崭新的蔡司望远镜,观察镇子西面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的渡口和征税关卡。

    “从税卡西面一直到码头上方的两排房子和院子来看,估计有一个连的民团驻扎在这里,码头北面那几排房子被两棵大榕树挡住了,不知道除了那座汉帝庙之外,还有别的什么院子没有。”

    萧瑛边观察边自言自语地唠叨起来。

    陈敏先嘿嘿一笑:“按照各地的风俗,寺庙周围除了私塾和学堂这样的建筑之外,不会有别的什么大户人家,更不会有军营或者衙门存在,除非是城隍庙。”

    “再就是,这样的镇子不会有军队驻扎,按照目前的观察结果推算,整个镇子顶天了也就百来个本地团丁,再加上地主豪强豢养的狗腿子,也不会超过三百人。。。。。。”

    “只需派一个排的弟兄过去,端起十几支花机关枪几梭子扫过去,基本能够解决问题了,嘿嘿!”

    萧瑛忍不住笑了笑,转向王虎臣问道:“参谋长,要是我们占领镇子之后,宁都城里的守军仍然不过来增援怎么办?”

    王虎臣放下望远镜,掏出香烟点上一支:“等派出的两位畲族弟兄回来再说吧,要是打听到的情况和之前得到的情报一样,宁都城里的滇军团长有很大可能会派兵过来救援,否则他只能任由咱们这群土匪杀光镇上的团丁,抢光他老丈人家的财产。”

    萧瑛点点头继续观察,陈敏先收起望远镜,坐到王虎臣身边低声问道:“师长他们大概到哪儿了?”

    王虎臣略微估算一下:“应该抵达宁都西面十二公里的莲花山了,正午十二点咱们准时打开电台,接收师长发来的指令,到时候一切都会清楚的。”

    陈敏先愧疚不以己:“说到底还是咱们不争气,顶着个第四团的番号,白白拥有能装备一个团的武器弹药,折腾几个月下来却只有两百多号人,其中近半人还得留在东华山进行基本训练,带来的一个连全是老弟兄,连打个小小的镇子都要反复考虑,惭愧啊!”

    王虎臣笑道:“可别这么说,师长非常了解咱们这边的情况,从来没有责怪任何一个弟兄。。。。。。”(。)

第一八七章 转机(求订阅)() 
“有情况!参谋长快看,镇北方向不到一公里远,白色的山岗下方!”四团副团长萧瑛急促的汇报声打断了王虎臣的话。

    王虎臣立刻灭掉烟头,举起望远镜转向镇子北面,一眼就看到十几辆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正缓缓通过白色石壁下方的弯道走向南面的镇子。

    马车上方全部覆盖黑色的篷布,车队前后都有数十名骑兵护卫,约为两个连的士兵走在车队两侧和队伍后方,士兵肩上斜挎黄色的帆布弹药袋,背上是清一色的步枪。

    所有官兵都穿着灰蓝色军装,一看就知道这队人马不是本地或者附近的民团,而是押运货物的正规军。

    “乖乖!总共十六辆大马车,都是一车双马牵拉,仍旧走得这么慢,看样子车厢上的货物很重,除了武器弹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这么重。”

    陈敏先兴奋地嘀咕起来。

    萧瑛也不甘寂寞:“前后四五十个骑兵清一色的双枪配置,其中几匹马上似乎还有马枪,后面两匹马背上驮着的是轻机枪,士兵背着的,好像全是莫辛纳甘步枪,腰间还挂着四个手榴弹。。。。。。”

    “打头几位骑马的看样子是军官,灰蓝色军大衣,胯下的马匹也是难得的战马,很可能是滇军啊!”

    王虎臣同样兴奋:“没错!是滇军,很可能是杨池生手下的运输队。。。。。。”

    “后面六辆马车的车厢堆得很高,应该是被服或者轻便物资,中间几辆马车的货物刚刚高出车厢,用两匹马拉都显得很费劲,车厢里装的应该是武器弹药。。。。。。”

    “至于前面三辆马车上装载的都是规整的木箱,不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是什么便宜货,否则不会出动两个连和五十几名骑兵押运。”

    “参谋长,****一票吧!”

    陈敏先热切地望向王虎臣。

    王虎臣咧嘴一笑:“都送到嘴边了,怎么可能让他跑掉?老天爷照顾咱们啊!哈哈。。。。。。”

    “我推测,这支运输队不会在镇子里停留多久,用完午餐就会过江,然后赶往南面的宁都城!”

    “到了这地方,就等于到了宁都城的滇军眼皮底下,押运的官兵绝对会放松警惕,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人敢打劫他们,更不会想到,咱们这些从天而降的土匪拥有十二挺勃朗宁轻机枪和十几支花机关枪!”

    “萧瑛,你留下来继续监视,敏先跟我到南边看看地形,然后好好合计一下怎么打!”

    “是!”

    陈敏先立即收起望远镜,跟在王虎臣身后隐入草木覆盖的山道之中。

    ……

    ……

    中午十二点十分,宁都县城以西十二公里,莲花山西麓。

    山脚下弯弯曲曲的小溪两旁,教导师两个主力团的官兵或坐坐卧,非常安静,有的摊开四肢晒太阳睡觉,有的对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用午饭。

    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在连续两天一夜的行军途中,两千五百多名将士没有吃到一餐热的,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人病倒,没有一个人躺下,全军的士气还是那么高昂。

    郑毅抓起一块冷冰冰的烙饼,边吃边查看石板上的最新手绘地图,越看越觉得坐落于梅江西岸的宁都城不好打。

    如果王虎臣那支百来人的奇兵无法将城中近半守敌调走,郑毅就必须咬着牙下达强攻的命令,先让特务连几个分队借着夜色掩护爬上城墙,然后两个主力分别从守备兵力最少的西面和南面发起强攻。

    在郑毅看来,这一仗打得很憋屈,哪怕最后如愿击溃毫无准备的两千守敌,成功占领宁都城,也会付出极大代价。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一直是郑毅极力避免的,可事到如今,他不得不狠下心来拼死一战。

    满头是汗的李连山再次来到郑毅面前,一屁股坐在对面的石板上低声汇到:“五百弟兄花去一上午时间,五十架六米长的竹梯终于做好了,唉!要是有炸药多好,‘轰’的一声把城墙炸开个大口子,一个冲锋撞进去就差不多了。”

    郑毅把最后小半块烙饼塞进嘴里,捡起边上的毛巾擦擦手:“要是有足够的炸药,我就不用炸城墙了,直接砍树做十几门没良心炮,只需几轮抛射,城头上不会再有一个敌人能站起来。”

    “你说的那种没良心炮,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李连山非常好奇,两天来,他已经第三次听到郑毅提起没良心炮了。

    郑毅不知道如何解释:“一时半会儿说不明白,看到时候你就会明白。。。。。。等着吧,打完这仗我抽个时间,找几个手艺好的弟兄做两门没良心炮,然后试射一次让大家看看,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威力如何,为什么叫做没良心炮了。”

    通信连长张尧匆匆到来:“参谋长发来急电,遇到意外情况。”

    郑毅接过电文细细,看完随手递给靠过来的李连山,转向张尧低声吩咐:“鹞子,立刻给参谋长复电,要他狠狠地打,打得越狠越好,哪怕不要那些物资,也要把押运的三百余敌军统统消灭!”

    “明白!”

    张尧迅速将郑毅的意思写出来,连同文件夹一起递给郑毅签字。

    郑毅匆匆扫了一眼规范后的电文内容,迅速签下自己的名字,想了想又在电文后面补充一句:

    “如有余力,可在伏击之后攻打石上镇,民愤极大者严惩不贷,若有反抗坚决消灭!”

    张尧接过文件夹,转身走上山坡上的草棚,他的无线电小组就设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李连山惊讶地望着郑毅:“虎臣就那么百十号人,要消灭三倍于己的敌军,估计够呛啊!”

    郑毅点点头:“这就要看虎臣的本事了,以他们的装备分析,如果地形选择得当,打得坚决,打得够狠,完全有可能消灭三倍于己的敌人,我对他和陈敏先这些老弟兄有信心,他们这一仗,很可能要把宁都城中的守敌调出一半以上。”

    “几点开打?”李连山问道。

    “应该在下午三到四点之间,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

    郑毅说完,情不自禁望向北方延绵起伏的群山。(。)

第一八八章 声东击西(求订阅)() 
下午两点十分,酒足饭饱的滇军运输队不紧不慢地来到镇西渡口,在百余名本地团丁和数十船夫的协助下,分三批将十六辆沉重的马车一辆辆拉上渡船,渡过八十米宽的梅江送上西岸码头。

    押运物资的敌军官兵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摆渡的时候人货混杂,笑骂不断,四名军官一直坐在东岸码头的大树下,一面喝喝茶,一面享受镇长和乡绅们的恭维。

    直到所有马车和士兵登上西岸码头,四名滇军军官才大咧咧地向一群乡绅拱手道别,登上渡船,前往乱哄哄的西岸码头,整个过程耗费一个多小时。

    码头南面一点五公里的狮子山下。

    王虎臣、陈敏先和萧瑛率领的三个排早已埋伏在茂密的荆棘从中,距离前方三百余米的狭窄道路仅有三十余米,林木茂盛的半山腰上,十挺轻机枪组成的五个火力点高低错落,彻底封锁了山下三百余米区域。

    毫无防备的滇军运输队从容不迫地向南行进,经过濒临江岸的弯道后,百余名士兵在军官们的吆喝声中,将十六辆沉重的马车推上百余米长的缓坡,等进入狮山下的狭窄路段后,整个队伍已经混乱不堪。

    满头大汉的士兵们有的脱下军帽当扇子,有的倒背着步枪喘粗气,骂骂咧咧地跟在一辆辆马车后方。

    四名军官和数十余名装备双枪的骑兵却毫不在意地策马徐行,趾高气昂地走在整个队伍的前方,哪里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三百余米长的死亡地带。

    三分钟后,整个滇军运输队完全进入狭窄弯曲的伏击地段。

    趴在南面山腰上的王虎臣举起了手枪,瞄准队伍前方距离不到五十米的敌军军官扣下扳机。

    “啪——”

    马上军官应声落马。

    架设在半山腰的十挺机枪齐声怒吼,埋伏在荆棘丛中的百余弟兄端起步枪和花机关枪不停射击,尚未反应过来的滇军官兵转眼之间成片倒下。

    走在队伍前方的三十余名骑兵,连同他们的战马倒在一片血雾之中,队伍中间的驮马在突如其来的密集枪声中纷纷失控,拉着沉重的车厢左冲右突,踏过一具具仍在抽搐的尸体,不断撞倒魂飞魄散的士兵。

    两辆马车在惊马的猛烈牵引下越冲越快,一头撞进成片倒下的骑兵和战马之中,在一连串剧烈的碰撞声中与身后的车厢一同倾覆,完全堵住了狭窄的道路。

    震耳欲聋的枪声足足延续八分多钟才逐渐停了下来。

    三百三十余名滇军官兵在近距离的密集火力打击下死伤大半,哭喊声、哀号声和马匹的嘶叫声不绝于耳,王虎臣等人率领百余弟兄齐声怒吼冲上了道路,对所有还能动弹的敌军展开无情的射击,随后分出一半人手控制马匹和车辆,另一半人快速打扫战场。

    王虎臣指挥弟兄们把敌军官兵身上的武器弹药、装具和军大衣统统解下,统一堆放在三辆马匹齐全的马车上,看到弟兄们开始清理一具具血肉模糊的敌军尸体,立刻发出一连串命令:

    “同志们,别管地上的尸体了,检查自己的武器弹药,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敏先,你带一排二排前往南面山口,迅速建立阻击阵地!“

    ”萧瑛,你率领三排把马车拉到南面岔路口,没有马匹的马车让弟兄们用手推,一定要在半个小时之内把所有马车推到西面的树林里!”

    百余弟兄闻声而动,王虎臣大步登上西面的山岗,很快来到通信小组所在的山坳,边擦汗便口述电文:

    “向师长报告,四团完成伏击任务,敌军运输队三百三十六人无一逃脱!”

    ……

    ……

    此时此刻,郑毅率领的两个主力团已经潜行到了莲花山东面的碧林寺,距离宁都城仅有四点五公里。

    李连山的一团封锁了山下的村子,赵景庭的二团则埋伏在了碧林寺东南方两公里的茶山后方,赵景庭的团部就设在茶山下的地主家里。

    古木参天的幽静寺院此时成为了教导师师指挥部所在。

    心惊胆颤的中年方丈被迫与勤学好问的郑毅坐在一起喝茶,一面悄悄擦汗,一面回答郑毅的各种问题,将宁都城的人口数量、驻军情况和各大豪门世家全都说了个遍,直到张尧匆匆送来电文,肥头大耳的方丈才摆脱痛苦。

    郑毅把电文还给张尧,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虎臣那边干得漂亮!现在是下午四点五十五分,城中守敌应该出动了。。。。。。”

    “给参谋长复电:边走边退,见机行事,牵制敌人一个小时即可,切勿拼命!”

    “是!”

    张尧迅速走向设置在偏殿的电讯室。

    郑毅站立起来,向满脸惊恐的方丈说了声抱歉,叫来守候一旁的两名作战参谋:“你们两个分头前往一团和二团,命令一团必须在五点三十分之前,潜行到城西两公里的杨梅溪东岸待命。”

    “命令二团绕过王家坡,开赴城南一点五公里的老塘湾,迅速建立迫击炮阵地,六点整发动强攻!”

    “是!”

    两位年轻的作战参谋兴奋地敬个军礼,走出殿门立刻发足狂奔。

    站在一旁的警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