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33章

红色脊梁-第133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不止凯文惊呆了,菡子旭也被郑毅毫不留情的呵斥吓坏了。

    王虎臣、段煨、杜镛和周边将士全都沉下脸来,再也不给凯文和菡子旭半点儿好脸色看。

    郑毅吼完还不解气,站起来冷冷地望着菡子旭:“我希望你们尽快离开我的军队,我和我的同志们不欢迎任何以双重标准衡量事物的伪君子。”

    “别再和我们讨论虚伪的民主和人权,你们比我更清楚,西方人说出这两个词语的时候,心脏和骨头都是黑的,姑且不说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就说你的家族迁居南洋多年,估计没有忘记西方人对华人一次又一次的种族(zhongzu)屠杀吧!”

    郑毅说完就走。

    王虎臣等人瞥了三人一眼,随即大步跟上。

    大树周围的官兵立即离开菡子旭两人,像是看到瘟疫一般躲得远远的,只剩下脸色时红时白、不断变换的菡子旭和束手无策的凯文。

    ……

    ……

    下午两点四十分,紧闭的于都东城门缓缓打开。

    一名身穿土黄色军装的于都保安团军官,打着白旗,率先走了出来,身后跟着瑞金和于都两县的县长和十余名军装杂乱的保安团军官,总共十七人登上木船向东岸划来。

    郑毅和王虎臣相视一笑,整理军容,大步迎上前。

    段煨和副团长李良德立刻前往两侧阵地,蹲在重机枪旁边,严密戒备,阵地后方的田安泰远远看到郑毅向自己打出手势,立即命令麾下弟兄将所有人质送往渡口。

    举着白旗前来谈判的于都县长、豪强代表和守军军官尚未过江,特务连侦察分队快速来报:

    约千名敌军冲出北门,沿梅江西岸疯狂向北逃窜,从黄色和灰色的军装可以辨认,瑞金保安团和会昌保安团的人都有!

    郑毅当即沉下脸来,王虎臣也深感意外。

    虽然围三厥一的目的就是要逼迫于都守军不战自乱,仓皇逃遁,以减轻攻城时面临的阻力,但是此刻守敌投降在即,守敌中的一部却在此时选择逃走,两人心里都不怎么舒服。

    若是让这一千多敌人带着武器逃回去,必定留下诸多后患。

    “传我命令:二团和五团立即向于都城徐徐进逼,若遇抵抗,立刻发起强攻!”有恃无恐的郑毅当即下达命令。

    两名作战参谋立即跑下码头,跳上待命的交通船,赶赴南岸的二团阵地。

    王虎臣靠靠向郑毅:“敌人要想逃回去,向北十里渡过梅江之后还得走山间小道,这么绕一大圈至少要多走十五公里,而且不管怎么走,都要经过东面三十公里的回龙山,时间对咱们很有利。”

    郑毅当机立断:“等会儿与守敌谈妥条件之后,你立即命令田安泰率领特务连、段煨率三团一营和警通连赶赴回龙山,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狠狠揍他狗曰的。”

    “明白!”

    王虎臣一点儿也不着急,继续和郑毅并肩站在一起,默默打量乘船靠岸的敌军谈判代表。

    于都县长和豪强代表刚刚上岸,被教导师官兵赶到码头上的百余名瑞金保安团家眷和几名世家大族族长,已经激动地拥上前去。

    随同于都县长过来的瑞金保安团军官们连忙迎上前来,抱住哭喊一片的家人,泪流不止。

    刚被郑毅呵斥的菡子旭、凯文和罗东源不知何时已经到来,端起照相机不断拍照。

    前来交涉的于都县长和豪强代表已经没了胆气,双方自我介绍完毕,相貌堂堂的于都县长立即询问郑毅是否信守诺言?

    等到郑毅和王虎臣予以肯定的答复后,两名豪强代表要求郑毅和王虎臣收下五十万开拔费之后不能抄家,更不能骚扰城中富绅贤达,郑毅和王虎臣也愉快地答应下来。

    瑞金保安团团长自知大势已去,主动过来向郑毅和王虎臣敬了个礼:“二位长官,在下回城之后立刻率部出城投降,希望二位长官不要为难我的弟兄和无辜的家人。”

    郑毅点了点头:“放心吧,攻占瑞金城的时候,我军并没有滥杀无辜,留守瑞金的贵军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我们都不再为难他们,城中几家地主富绅我们也只是抄走浮财,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

    “当然,负隅顽抗的尹氏家族被我军毫不留情地消灭了。。。。。。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你的家人和随同而来的贵军军官。”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回旋余地,得到承诺的于都县长等人乘船回去,开始做缴械投降的准备。

    郑毅也很爽快,直接让他们把百余名从瑞金押解过来的人质带走。(。)

第二三五章 未雨绸缪(第三更)() 
三团长段煨动作很快,立即集合队伍,走下码头,与敌军谈判人员和百余家眷一起乘船渡过西岸。

    十余艘大小木船划到江心,下游方向传来声声军号。

    赵景庭的二团将士乘坐小船,又撑起十余张竹排,毫无畏惧地开始渡江,十二门迫击炮和八挺重机枪直接架在了南岸码头上。

    城西方向的五团将士,很快吹号和应,以散兵攻击的队形徐徐向西门压迫,群龙无首的城中守敌没有一个人敢开一枪,惶恐不安地看着数千共军分头逼近。

    于都县长一行百余人慌慌张张登上西岸码头,却被段煨率领的三百五十余名将士拦了下来,斜跨花机关枪的段煨非常有礼貌地解释道:

    “诸位,为了避免误会,还请暂且留下,由县长大人和几名代表先进城,把军队带出来放下武器之后,其他人再走也不迟。”

    几位保安团军官面面相觑,恼火不已,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只好让县长和两名富绅豪强代表先进城。

    三团二营四百将士早已等候在东岸码头上,船只返回立即跳上去,快速渡江,三路人马死死堵在东、南、西三座城门之外。

    十分钟后,城中两千余保安团官兵陆续开出东门,不情不愿地放下武器,站在城墙之下,段煨看到郑毅率领三营和警通连登上码头,立即率领一营、二营列队进城,分别赶赴城中县衙和北门。

    接到命令的守军和青壮,陆续打开南门和西门,等候已久的二团和五团官兵开入城中,两个团分别留下一个连接管城门,其余各营连奔赴城中主要路口和军营、警察局、粮食仓库和物资仓库,下午四点刚过,整个于都城完全控制在教导师官兵手中。

    郑毅很守信用,缴械完毕,没有为难任何一个官兵,也没有派兵封锁任何一家地主富绅的宅院,只是把于都县长、副县长、党部主任和保安团正副团长请到县衙,名义是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不交出五十万大洋和藏匿的武器弹药,绝不放人。

    由于各团各营都在值守,连师部炊事班的十二名火头军也全身披挂,守护县衙大院,即将开拔堵截逃敌的王虎臣和段煨只能率领一营和警通连,前往南门内的繁华街道,敲开一家家酒楼的大门,拿出白花花的大洋,要求掌柜和店伙计无论如何计立即做饭做菜,威胁说如果在一个小时内不把四百五十人的饭菜端上,不但不付钱还要以延误军机的罪名抄家封店,吓得几个掌柜和伙计们飞也似地忙碌起来。

    ……

    ……

    傍晚六点,城中二十余家地主豪强终于凑齐二十八万现大洋和相当于十二万大洋的黄金、玉器和首饰,规规矩矩送到县衙大堂上,县长大人再从金库里搬出十万大洋补上,满以为这样一来就能脱身了。

    谁知道郑毅毫不客气地说道:“根据我军反复统计,逃出北门的官兵不到千人,出城投降放下武器的有一千八百四十六人,我军收到的长短枪只有一千七百六十六支,轻机枪两挺,重机枪只有三挺。”

    “而在此之前,城中守军总数不低于四千人,仅是架设在西门和东门城墙上的轻重机枪就不下十挺,就算提前逃走的瑞金和会昌保安团官兵有一千人,带走了一千支支长短枪和其余五挺轻重机枪,至少还剩下一千三百支以上的长短枪没有交出来!”

    “我们承诺不追究守军的责任,不抄家不堵门,你们也看到了,进城之后我们说到做到,至今没有为难任何人,诸位,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尽快把藏匿的枪支弹药交出来,否则我真要下令全城搜索了!”

    两位县长和满堂地主豪强吓得脸都白了,纷纷答应立刻去找,尽快交出来。

    郑毅也不含糊,当即下令各部严加防范,做好战斗准备,两名团长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各部。

    郑毅的恐吓很快见到效果,匆匆离开的本地豪强和投降军官,很快便搜集藏匿的武器弹药,几十支、上百支地轮番送来,直到晚上八点才停下。

    师部参谋们清点过后,向郑毅报出准确数字:“三八步枪七百二十九支,汉阳造两百零六支,刘易斯轻机枪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四挺,驳壳枪五十七支,勃朗宁手枪六支,柯尔特1903式手枪四支,其中大部分都是八成新以上,比下午缴获的那批汉阳造和元年式好太多了!各种型号弹药两万七千余发,还有手榴弹十一箱。”

    “南北两座军营里的武器弹药数量多少?”郑毅并没有满足。

    军需参谋连忙回答:“两座军营里缴获的子弹有四种,其中三种步枪弹合计十三万发,驳壳枪子弹八千余发,手榴弹五十四箱,炸药二十五箱,黑火药七桶,军装鞋帽没有,被子都是旧的,缴获战马三十九匹,驮马六十匹,估计大部分被瑞金和会昌的逃敌骑走了。”

    “粮食倒是有不少,两个军营存有粮食一共五百余袋,都是五十斤麻袋装的,县府的粮仓里的稻米是没有包装的,共三座粮仓超过两百万斤,另有一千六百多袋玉米和黄豆。”

    郑毅考虑片刻:“政工小组立即通知各团营政治干部,尽快把宣传标语贴出去,明早开始,在四座城门和各个路口大力宣传我军的政策,宣传党的思想。”

    “是!”

    政工小组长立即去办。

    郑毅望向东面偏房门口:“老孟——”

    正在算数的老孟立即跑出来:“老大啥事?”

    郑毅吩咐道:“明天一早你带领你的弟兄,配合军需小组,以每个劳力每天一个大洋的价格,从城里城外征集两千青壮,把瑞金运回来的所有物资和刚刚获得的五十万大洋一起送到江口镇去。”

    “等会儿我给政委去份电报,让他接应你们,然后尽快把缴获的一切送往兴国。”

    “明白!算完账我立马召集所有人开会。”老孟乐呵呵地回答,完了继续回到东面偏房打算盘。

    三团政委张寿年问道:“师长,你是不是担心粤军开过来?”

    郑毅叹了口气:“我不但担心粤军开过来,还担心南昌、樟树和抚州的滇军开过来,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很可能要腹背受敌,说不定龟缩赣州城里的杨池生也要出来找我们报仇。”

    *************

    ps:第三更到!

    其实军事最有趣的便是各种地图推演,为此小火不惜下载了数十套民国各时期的全国地图,还专门购买代理,为的是能够看某歌地图的地势地形,标注的海拔和等高线,尽量做到贴近事实。

    最近的战斗虽然略显枯燥,但却是大革命处于低潮,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关键性战役,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大家理解一下。

    最后,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月票!小火感激不尽!(。)

第二三六章 小村突袭(第一更)() 
虽然教导师两个团又两个营共四千将士完全控制了于都城,但郑毅丝毫也不敢放松,入夜之前便下令关闭城门,向全城民众宣布戒严令。

    各团营不但占领了城门和四面城墙制高点,还在城中主要路口设置了沙包工事和拒马、鹿砦等障碍,荷枪实弹的巡逻队整夜不停来回巡视。

    ……

    ……

    次日凌晨两点,三团长段煨和警卫营长田安泰率领一个营又两个连官兵抵达于都城东三十公里的回龙山三岔路口。

    苍穹深幽,繁星点点。

    全体将士经过半小时的短暂休息和进食,开始进入战备状态。

    田安泰亲率特务一连和两头军犬,凭借微弱的星光,穿过三公里长的谷道向北行进,继续前行不到五公里,终于发现从于都城逃到此处的敌军。

    正如参谋长王虎臣所预料的一样,近千敌军逃出于都城北五公里之后渡过梅江,接着绕着大山一路北上,转而向东行进,连续行军二十余公里才又折道向南,最后在距离回龙山九点五公里的宽田圩停下休息。

    算起来,敌军一口气走了差不多三十二公里左右的路程。

    如此高强度的急行军,让缺乏系统训练的敌军官兵疲惫不堪。

    由于春夏交接季节昼夜温差很大,宽田圩又是只有二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根本就容纳不下近千名敌军,除了少数军官外,其余无法进屋休息的敌军掠夺村民粮食和鸡鸭饱餐一通后,不得不在村中点燃十余堆篝火驱寒,搬来干草围着篝火倒头就睡,根本就没有派出任何警戒岗哨。

    两组尖兵摸清楚情况之后,悄然退回到村南两里的竹林后方,将敌军情况和村中大致地形向田安泰详细进行汇报。

    短暂的权衡之后,田安泰派出两名弟兄,返回南面的回龙山口通知三团长段煨,留下一个八人的狙击分队,等候大部队到来,随后率领特务连九十七名精锐缓缓向前,在距离村子五百米左右的地方转入右侧小路。

    一行人顺着长满一尺多高禾苗的稻田边沿,绕过村子,顺利抵达村子北面三百余米的道路两旁,悄然潜伏下来,断绝了敌人北逃之路。

    ……

    ……

    凌晨五点五十分,三团警通连百余将士率先赶到,在狙击分队的接应下埋伏等候,半个小时过后,段煨率领一营三百八十余名弟兄悄然到来。

    段煨与警通连长和狙击分队长略作商量,吩咐六个机枪小组前行两百余米,占据村子西南两百余米的几个制高点。

    警通连一百三十余名弟兄在狙击分队的率领下,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