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48章

红色脊梁-第148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村阻击阵地上的二团和五团及时将敌军快速后撤的消息急报前线指挥部,王虎臣反复考量过后,命令二团和五团各派一个营尾随追击。

    立功心切的二团长赵景庭和五团长黄国兴立即奉命而行,各率一个营官兵跃出阵地发起追击,仅用二十多分钟时间便追上断后的粤军一个营,毫不客气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一举击溃敌军薄弱的阻击,随后猛追猛打,一直追到敌军抛弃的炮兵阵地才停下脚步。

    李连山也在这个时候率领二团翻山而下,与赵景庭和黄国兴两部汇合。

    为防止敌军突然掉头而来,李连山团主动担任了警戒任务,赵景庭和黄国兴两位团长立刻率领自己的弟兄打扫战场,肃清残敌,将粤军来不及带走的六门火炮全部拖了回去。

    当晚十点,魂飞胆丧的粤军新编第三师主力逃回南面的山口小镇,面对熊熊燃烧的补给物资和不断殉爆的弹药,没有一个再敢停留。

    心如死灰的敌军师长詹旭初在麾下将校的强烈要求下,顾不上收拢失散的上千官兵,下达了连夜越过山口向南撤退的命令。

    ……

    ……

    五月十八日,中午。

    担任警戒任务的李连山一团押送三百余名俘虏最后撤出战场,各部的战报相继送到于都城中的师指挥部。

    此战一举消灭粤军二千七百六十余人,俘虏粤军官兵一千二百七十七人,其中五百余人是无法行走的伤员;缴获施耐德一九二三式七五山炮六门,比利时fn1924式步枪四千二百余支,驳壳枪和各式手枪六十四支,战马和驮马两百二十余匹。

    至此,滇军和粤军在南京政府命令下对郑毅率领的教导师发起的四面合围彻底破产,连续征战一个多月的教导师官兵终于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整个赣南地区由此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新时期。

    郑毅以及教导师的威名很快传遍四方,引发中外各界的巨大震动。

    战后第三天,李连山率领一团返回兴国,黄国兴的第五团留守于都,郑毅和王虎臣率领二团,运送缴获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辎重等物资,返回北面的宁都,刚到宁都城外的南岸渡口,就看到政委李昭和三团长段煨等老兄弟站在北岸大码头上含笑招手。

    数以千计的军民云集码头,向凯旋归来的将士们热烈欢呼。

    郑毅和王虎臣率先乘坐渡船登上北岸码头,与李昭等老兄弟相互敬礼,热烈拥抱,在如潮水般热烈的欢呼声中并肩走进城门。

    兴奋的李昭也不管郑毅是否愿意,一直拉着郑毅的手,连声称赞道:“好啊,你们打得太好了!你不知道这几天我有多担心,这个粤军新编第三师可不是滇军能比拟的,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善打夜战,原本以为能够打退他们就算是胜利了,没想到又打出了个轰动天下的大胜仗,倍受鼓舞啊!”

    郑毅哈哈大笑,指了指边上满脸自豪的王虎臣:“这一仗是虎臣全权指挥的,你要表扬就表扬他吧。”

    王虎臣摘下军帽挠了挠头,嘿嘿一笑:“这个粤军新编第三师确实不错,在技战术和韧性上比滇军强上不少,战斗开始后对我军阵地发起的五次冲锋都打的有模有样,火炮的运用也很不错,确实是个劲敌。”

    “不过,粤军远道而来,不用打就已是疲惫之师,兼之粤军所谓的擅长夜战要看更谁比,跟咱们教导师比起来差远了!加上他们对战场地形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不够重视,更不知道游击作战的精髓,这才让我们不断获得破敌制胜的机会,进而获得不错的战果。”

    李昭高兴不已:“听说你们缴获了六门最新型的施耐德火炮,怎么不见拉回来啊?”

    “在后面呢,俘虏全都留在于都,交由国兴的第五团看管,回头慢慢和粤军算账。”郑毅笑着说道。

    众弟兄边走边说,很快回到县衙中的指挥部,里里外外的警卫官兵和进进出出的参谋们脸上全都是自豪的笑容。

    弟兄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热烈交谈,李昭亲自给郑毅送上杯热茶,拉过椅子坐到了郑毅身边,放低声音道:

    “中央特派员鲁易同志和湘赣特委的同志将在三天之内赶到兴国,目前第六团和警卫团两个营都不知道即将划出去的事情,我头疼不已,只好赶过来和你商量。”

    “另外,我想把董宗卓留下来,咱们的政工干部本来就少,这回两个团要是按照中央指示整体移交,武器装备和各级军官都不能留下,我这心里实在是。。。。。。”

    郑毅略一沉吟,缓缓放下茶杯:“这样吧,咱们联名致电根据地前委,要求把老韩调回来,在电文后面附上需要留下的军官名单,你看怎么样?”

    李昭当即笑了:“太鬼了你,这个办法好,比我想得周到多了,哈哈!就这么办,除非前委舍得把老韩放回来,否则定会考虑咱们的要求,给咱们留下一些优秀骨干。”

    **********

    ps:第一更到!

    今天小火还是争取多更,写完一章就发一章,含泪求月票支持!(。)

第二六六章 东进序曲(第二更)() 
宁都县衙,教导师指挥部。

    郑毅和李昭尚未商议完毕,副参谋长张尧匆匆而至,满脸喜悦地交给郑毅一份密电。

    郑毅看完后欣喜不已,吩咐张尧把王虎臣叫来,随后将密电递给李昭:“莆田情报站发来的第一份电报,不容易啊!”

    李昭立刻细细,看完后连声眉飞色舞:“太好了!上官咏这家伙干得真不错,没有辜负师党委的信任,从香港采购的物资已经顺利运抵莆田,不知道这家伙用什么样的手段运到岸上,非常了不起!”

    “如此一来,就意味着这批重要物资很快就可以送往闽西的汀州地区。。。。。。对了,你打算让他何时行动?”

    “当然是越快越好。”

    郑毅回答一句,接着又耐心解释道:“早在月初的时候,徐茂富从香港发来物资清单,这批物资中不但有咱们急需的特效药品,还有五千发迫击炮弹、五万双军鞋、一个连的特殊装备、十二部无线电台和三百万发子弹。”

    “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咱们现在基本上不缺少子弹和轻武器,还缴获了一部无线电台,全师各部及时得到补充,可最重要的迫击炮弹彻底用光了,使得十八门八一迫击炮成为了摆设,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会有大的战事。”

    通过一系列战斗总结,李昭深知迫击炮在现代战争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游击战和运动战中,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迫击炮显示出无法替代的作用。

    即便是在残酷的攻坚战中,迫击炮的强大火力和远近适宜的打击能力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李昭非常赞成郑毅的观点,对迫击炮的重视远远超过分别从第三十九军第一师和粤军新编第三师身上缴获的两批七五山炮。

    ……

    ……

    随后,张尧把刚刚洗完澡的王虎臣叫了过来,四人立即展开协商,一致认为很有必要尽快派出三个主力团占领瑞金,其中的一个团继续东进,一举拿下汀州,接应上官咏送来的物资。

    郑毅借此机会,再次提出开辟赣闽边境根据地的主张。

    王虎臣和张尧极力赞成,李昭则显得有些犹豫,考虑良久,提出个较为稳妥的建议:“是否向根据地前委汇报一下?”

    “三天之后,驻扎兴国的第六团和警卫团两个营就将离开,三个主力团也要开赴瑞金和汀州,剩下两个团需要分别驻守宁都和于都。。。。。。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我担心手里的这点儿兵力不够用。”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向根据地前委请示汇报,我相信前委领导会同意的。”郑毅自信地说道。

    王虎臣笑道:“根据地前委一定会同意!这次从香港采购的重要物资中也有井冈山根据地的一份,特别是无线电台和特效药,更是想买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这段时间老韩在和咱们的无线电联系中,多次代表根据地前委提出尽快购买无线电台和特效药的要求,接受这批物资之后,存在的困难将立刻得到解决。”

    李昭终于被说服了,点点头道:“好吧,立刻草拟电报,咱们几个联名签署,迅速发给根据地前委。”

    张尧听了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环视一圈道:“我来吧!”

    李昭望向郑毅:“中央特派员和边区特委的同志就要到了,估计他们不会在兴国停留多长时间,你能不能和我一起返回去接待他们?”

    郑毅考虑片刻,觉得自己实在分身乏术,摇摇头道:“还是由你全权负责吧,我需要跟随三个主力团赶赴瑞金,然后开往汀州。”

    “这回我得和上官咏以及特遣队的弟兄们见个面,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和要求,共同制定莆田情报站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你打算带哪几个团过去?”王虎臣好奇地问道。

    郑毅说出自己的想法:“目前五团驻扎于都,需要看管千余粤军俘虏,一团已经返回江口镇,护卫兴国根据地的南面。。。。。。如此一来,只能把二团、三团和师属各部带过去了,你们的意见怎么样?”

    王虎臣点点头,李昭也没有意见,拟好电文的张尧将文件夹递过来,郑毅仔细看过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率先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随后李昭和王虎臣分别签署自己的名字,由张尧亲自将电文发送到根据地前委。

    ……

    ……

    深夜十点,井冈山,茨坪。

    根据地七名前委委员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刚刚收到的教导师来电。

    朱玉阶对教导师打通闽省的运输通道非常惊讶,听完毛委员的陈述,关切地问道:“真能运回这么多重要物资吗?”

    毛委员高兴地回答道:“早在三个月之前,教导师就派出精干人员前往香港,利用郑毅同志的家族关系,逐渐站稳脚跟,秘密从事药品和武器装备的采购。。。。。。”

    “虽然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进展我尚未了解,也不清楚他们的采购渠道、运输路线和如何打通的闽省运输线,但我能够从教导师党委发来的这份电报中,看到他们的出色成绩和优异表现。”

    韩守仁补充道:“电文中罗列的物资都是咱们根据地急需的,特别是药品和无线电台,我军各部盼望已久了。”

    “赣闽边境那边目前的形势怎么样?”陈仲弘同志问道。

    得益于与教导师的长期电报联系,毛委员对赣闽边境的局势非常熟悉:

    “几次大战下来,赣闽边境已经没有民党正规部队。。。。。。早在宁都大捷之前,教导师的两个团第二次攻占瑞金,然后迅速南下,一举攻破会昌县城,缴获大批物资之后返回瑞金,紧接着便赶赴宁都战场,与教导师其他两个团成功伏击滇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都大捷。”

    “目前看来,赣闽边境一线只有广昌和抚州有滇军两个旅驻扎,西北面的石城则是地方军阀赖世琮的老家,拥有一个团的守备部队,而粤东北和闽西南都是土匪出没的地区,山高林密,几乎没有正规部队驻防,教导师三个团开赴瑞金没有什么阻力。”

    “这么说来,教导师应该很富裕啊!”参谋长王尔琢感叹地道。

    众人哈哈一笑,朱玉阶再次询问:“教导师的兵力达到什么规模了?”

    毛委员抬起手来,做出个“六”的手势:“截至本月初,教导师已经发展到六个主力团一万一千人,还有一个不满编的警卫团。”

    “此次划出两个团两千八百将士之后,还有四个半团。。。。。。连续征战下来,估计部队会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的减员,目前应该还有六千人以上,非常了不起啊!”

    **************

    ps:第二更到!小火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二六七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三更)() 
井冈山,茨坪,根据地前委会会场。

    随着毛委员的话音落下,惊呼声轰然响起,除了毛委员和韩守仁之外,其他委员深感震惊,怎么也没想到教导师发展得这么快。

    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韩守仁问道:“咱们该如何回复教导师?是否需要向特派员和边区特委通报?”

    众人纷纷望向毛委员和朱玉阶,毛委员点燃支烟紧张思考,朱玉阶想了想,说道:“特派员和边区特委的同志们上午刚刚离开根据地,这个时候恐怕还没有渡过赣江,如果一路顺利,也要两天之后才能抵达兴国,郑毅同志那边是否能等待三天?”

    “如果郑毅同志率领三个主力团开赴瑞金,革命形势很好的兴国和宁都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王尔琢说出自己的担忧。

    毛委员也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兴国和宁都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建立起工农革命政府,两县的党组织也已恢复,并在教导师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起了自己的赤卫大队。”

    “据悉每个县的赤卫大队人数均在两千以上,而且全部装备了步枪和少量轻机枪,再加上教导师的两个团分别驻扎兴国南面的江口镇和于都县城,兵力基本上够用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毕竟敌人的四面包围刚刚被打破,北面的滇军和南面的粤军都相继遭到重创,龟缩于赣州城内的杨池生部根本就不敢出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既然这样,就让郑毅同志尽快行动吧,尽快把紧缺物资运回来,我们这边急需补充啊!”朱玉阶表示赞成。

    与会者不再有什么异议,教导师的归属至今尚未确定,最快也要等到月底中央才会给予明确指示,才能明确彼此的从属关系。

    ……

    ……

    午夜时分,根据地前委会议的意见转到了郑毅手上,李昭和王虎臣等人都暗暗舒了口气,但是三个主力团还不能立即出发,得等待与滇军完成俘虏交接之后才能开赴瑞金,然后发起闽西攻势。

    次日上午,教导师政委李昭匆匆返回兴国,为两个团的交接事宜做好准备工作,各主力团抓紧时间进行人员和装备的调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