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86章

红色脊梁-第186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钧缓缓收回犀利的目光,取出牛皮信封中的一纸信函,细细,随后向一旁的李世龙低声问道:“抓到多少共(gongjun)军俘虏?”

    “二十七个,其他五十余人全都是尸体,还在东岸的阻击阵地前方,弟兄们没有功夫收敛。”

    李世龙说完,瞥了一眼王钧手里的信函,猜到红军方面很可能是要与自己部队交换俘虏了。

    王钧点点头,望向逐渐西移的炽热太阳,略微考虑,客气地对张允瑞说道:“张科长,请代我向善待我军弟兄的郑毅将军致谢,我同意他的意见,一个小时后我会抵达阵阵地前方,与他相见。”

    “回函我就不写了,你回去吧!”

    张允瑞再次敬了个礼,跟随两名尉官和四名卫兵走向码头,登上交通船渡过东岸,这才悄悄呼出口浊气,感觉王钧刚才的反应和回复,与临行前师长郑毅交待的一模一样,心中对于郑毅的精准判断佩服不已。

    ……

    ……

    下午六点,赣县城西四公里。

    滇军第七师在清晨和中午的交战中,损失极为惨重,但此刻仍有三千余名官兵坚守在距离赣县四公里的两道战壕里。

    多达三十余挺轻重机枪架设在战壕上方,枪口全部指向东面的赣县县城。

    十余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战旗插在两道战壕之间,所有官兵手上都肮脏不堪,汗水流淌的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夕阳下,大战后的赣县城池非常安静,城头上高高飘扬的红色战旗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

    一声悠长的军号声在东南风的吹送下幽幽传来。

    一面白底红十字大旗缓缓出现在数千滇军官兵的视野中,大旗后面跟随着长长的马车队伍,阵地上的滇军军官立即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马车上下全都是用纱布包扎脑袋或者吊着手臂的轻重伤病员。

    行走在车队两旁的红军官兵,都没有携带武器。

    紧接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两名军装笔挺的红军指挥官举着红十字旗,由东向西快速奔驰,数分钟后抵达滇军阵地前方。

    马上的年轻军官徐徐减速,向策马迎上前来的第七师师长李世龙敬了个军礼:“我军正在将贵军官兵的尸体和五百六十七名俘虏送过来,请贵军做好接收准备,并将我军牺牲将士的遗体和被俘将士尽快送到阵前,完毕!”

    李世龙本来还想吼几句提气的话,可看到对方不卑不亢的样子,本方被俘和战死的弟兄远远多于对方,只好绷着个脸,举手回礼:“请放心,我滇军将士历来信守诺言!不知郑毅将军是否如约前来相见?”

    “我们郑总指挥很快就到,请贵军王军长稍候片刻!”红军两名军官也不啰嗦,再次敬了个礼便调转马头,快速离去。

    阵地后方的滇军主将王钧不顾参谋长曾万钟等人的劝阻,打马越过两道战壕,来到阵地前方,向神色不安的李世龙摆摆手:“郑毅要见的是我,无须太过紧张,让卫兵都退下吧,你和我一起上去就行。”

    “郑毅阴险狡诈,不得不防啊!”李世龙不无担忧地说道。

    王钧摇了摇马鞭:“在战场上,谁都可以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但现在是停战期间,两军交换俘虏,收敛战死将士遗体,谁敢不会施展诡诈手段,否则必然会声名俱损,万夫所指!”

    “据我所知,郑毅此人还是很守信用的,我们不能让他看低了。”

    李世龙只好命令身后的十余亲卫退回阵地后方,硬着头皮,跟随王钧并马而行,打起精神迎上数百米外缓缓而来的郑毅。

    郑毅只带来特派员韩守仁,两人都骑着枣红色战马,在距离王钧两人十余米的地方勒马停了下来,细细打量王钧好一会儿,郑毅才举起手来,庄重地敬了个军礼:“本人郑毅,有劳二位将军了。”

    王钧死死盯着郑毅冷峻的脸,刹那间有一种恍惚之感,一时半会儿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好回了个礼,微微点头。

    郑毅看到王钧久久没有回应,与韩守仁相视一眼,再次转向王钧,客气地说道:

    “王军长,说句心里话,我们真不愿意和贵军打仗。。。。。。我们共产党不共戴天的敌人是蒋(jiangjieshi)介石,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奴役掠夺我国人民的欧美列强和曰本侵略者!”

    “为了表示诚意,交换双方死伤将士之后,我军将会撤离赣县,退至三江口一线。”

    “被俘的贵军官兵和死者遗体正在送来,所有伤者都已得到我军的妥善救治,但由于条件有限,药品奇缺,我们只能对贵军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剩下的就无能为力了。”

    王钧听了大为惊愕,与李世龙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客气地致谢:“我代表麾下弟兄谢谢贵军的优待!”

    “只是。。。。。。不知道郑将军率部撤离赣县之后,会不会又再打过来?”

    郑毅诚恳地回答:“只要贵军不主动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就不会再打过来了。。。。。。”

    “不过,在这里有件事必须得提前告知二位:此时此刻,我军两个团将士正在攻打万安县城,不管能否打下来,都会在明天上午撤回兴国。”

    *********

    ps:第一更到!小火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三四一章 投降(求月票)() 
王钧震惊不已,李世龙气得脸都白了,激动之下大声质问:“郑将军一面与我军商讨停战事宜,一面趁我不备攻打万安县城,这就是郑将军所谓的诚意?”

    郑毅一点儿都不生气:“这位估计是贵军第七师师长李世龙将军吧?看来我需要特意说明一下,万安县城是我军早已确定的作战目标,并非贵我两军停战之后才骤然发动。”

    “据我所知,万安县城的守军全是本地豪强武装组成的保安部队,并没有贵军一兵一卒,谈不上趁贵军不备故意作对。”

    “所以,李将军的指责我们并不认同。”

    李世龙还想争辩,王钧却摆摆手予以制止:“很好!我也有几句心里话想对郑将军说,贵我双方立场不同,信仰各异,所以我不能保证今后不再与贵军发生冲突!”

    “其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我军是合法政府领导下的正规军队,除非贵军主动退出赣省,否则贵我两军迟早还要打下去。”

    郑毅微微点头,脸色却更见阴沉:“谢谢王将军的坦诚相告,既然这样,大家回去之后就各自准备新的战事吧,还请将军多多赐教!告辞了。”

    郑毅说完敬了个军礼,调转马头从容离去,似乎早已料到这个结果,根本不愿再和王钧谈下去。

    王钧的心情格外沉重,默默目送郑毅和韩守仁远去,不由得幽幽一叹:“闻名不如见面,不急不躁,深不见底,果然是个劲敌啊!”

    “哼!我看这个郑毅也不怎么样,下次绝对加倍讨回来!”李世龙恼火地说道。

    王钧不悦地望向李世龙:“你的三个主力团如今还剩下多少人马?郑毅麾下又有多少人马?他能在击败我军的同时,还能派出两个主力团去攻打万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我军是否比得上?毒咒发怒是没有用的,多动动脑子吧!”

    王钧说完就打马返回,李世龙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沉默片刻打马追上王钧,压低声音急切问道:“郑毅所说的攻打万安是否危言耸听?”

    王钧苦笑道:“他根本没必要危言耸听,更不会用谎言来搅乱我们的心神,以便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相信他说的话,而且我知道他对打下万安信心十足,说不定此时此刻,他的两个团已经攻陷万安县城了!”

    李世龙满脸的不可置信:“怎么可能?驻守万安城的保安团虽然战力有限,可足足两千人马,装备颇为精良,又是据坚城而守,就算共(gongjun)军两个团有迫击炮助战,怎么也能顶个三五天吧?只要能顶住二十四小时,南北援军就会到达啊!”

    王钧连连摇头:“你太高估万安保安团的战斗力和城池的防御力了,赣县县城的坚固程度并不比万安县城差多少,不是被共(gongjun)军两次攻陷吗?”

    “今日一战,我军来不及调整就被迫撤离,由始至终疲于招架,可见共(gongjun)军的战斗力远在我军之上,不服不行啊!”

    “回去吧,等回到营中立即给吉安那边发个电报,我军连续征战,将士疲乏,眼看是无法驰援万安了。。。。。。”

    ……

    ……

    万安县地处赣省中南部地区,南缘罗霄山脉东麓,东接兴国,南邻赣县和南康,西界遂川,北靠泰和,县治所在的芙蓉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拥有诸多名胜古迹的历史名城。

    下午三点,在西斜的太阳照耀下,万安县城面向北方和东方的古老城墙,被一阵激烈的迫击炮炮弹轰击过后变得面目全非。

    “嘀嘀嗒嗒嘀嘀——”

    教导师第一团、第六团官兵,在阵阵军号的鼓励下,从藏身的五岗坑、上源塘高地上一跃而起,呐喊着冲下高坡,向前面的城墙发起冲锋,结果还没等奋不顾身的将士冲到城门百米之内,两座城门上方的门楼上几乎同时竖起一杆杆白旗。

    城楼上的万安保安团官兵一面使劲地摇旗,一面大喊“投降”。

    负责攻打东门的一团弟兄情不自禁放慢步子,紧接着在团长田安泰的命令下停止进攻,后退两百米严阵以待。

    “什么?这就投降了?”

    接到急报的教导一师副师长赵景庭失声惊呼起来。

    亲自赶来汇报的田安泰摇了摇头道:“狗曰的守军真的投降了,城里只传来稀稀拉拉的几声枪响。原本我还以为有一场苦战,毕竟万安的城防非常坚固,我甚至已经想过在必要的时候动用飞雷炮……哎呀,快看,有一队人马扛着白旗出城来了,估计是来协商投降事宜的,怎么处置?”

    “奇怪,不是听说万安保安团有两千多人枪吗,怎么连起码的抵抗都没有,这就投降了,真不可思议……”

    赵景庭不解地摇头。

    为了防止敌人使诈,一团和六团各派出两个连,分别控制了东、北方两个城门和上面的门楼,整个过程中敌人没有丝毫反抗,让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田安泰连呼看不懂。

    确定没有任何危险后,赵景庭带着两名警卫员策马赶到东门外。

    四个保安团军官在十多个士绅的簇拥下,站在城门前噤若寒蝉,惊恐万状地望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赵景庭。

    赵景庭翻身下马,来到为首那名矮胖的军官面前:“本人赵景庭,目前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教导一师副师长,这位兄弟如何称呼啊?”

    “鄙人王冬青,现为万安保安团团长,我身后三位是我麾下三个营长,身旁这位是万安县钱县长。。。。。。赵长官,进城吧,我们知道打不过你们,又加上听说于都在主动献城投降后得到优待,所以在本地士绅名流和政府官员的劝导下,决定投降,以保护万安这座千古名城不受战火波及。”

    王团长说完闭上眼,一张胖脸涨得通红,惭愧地低下头。

    身材均匀,梳着个中分头,戴着一副眼镜,一身西装革履的民党万安县长钱庆泽,上前一步来到赵景庭面前,点头哈腰道:

    “赵。。。。。。赵同志,我们。。。。。。我们愿意投降,只是求贵部进城后不要伤害本县士绅,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我们保证在贵军入驻期间全力配合,有求必应!”

    “好,希望你们说到做到,我们共产党人虽然不喜欢杀人,但如果受到欺骗和蒙蔽,甚至阴谋陷害,偶尔也不介意开开杀戒。”

    随后,赵景庭不再啰嗦,大手一挥,命令六团进城控制各街口和重要设施,维护秩序,一团则在田安泰的带领下,留在城外待命,一方面是提防城里的敌人搞阴谋诡计,另一方面则是警戒泰和、赣州之敌。

    一个小时后,万安县衙,红军临时指挥部。

    赵景庭接到万安保安团两千官兵已经悉数缴械,城池已经完全控制在红军手里后,立即叫来通讯参谋:

    “给总指挥去电,万安不战而下,我部已经按照原定计划进驻万安城,明天上午准时返回兴国!”

    “是!”

    *************

    ps:第二更!小火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第三四二章 变局(求月票)() 
俘虏交换完毕,攻占赣县的教导师两个主力团相继撤离县城向东而去,滇军派出的侦查人员始终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用望远镜观察。

    直到次日上午,滇军侦查小队冒死进入空无一兵的赣县城中查探,这才相信红军已经全部离开。

    滇军第三军军长王钧接到急报,一时间感慨不已,他实在不愿意再派兵进驻破烂不堪的赣县县城,无奈此乃赣州城的东面屏障,不管在战略上还是政治影响上都不容他放弃。

    因此,犹豫再三之后,王钧不得不再次派遣第七师一个团进驻赣县县城,随后致电率部驰援万安城的第九军军长金汉鼎。

    上午十点四十分,金汉鼎的电报送到王钧手里:“万安县城不战而降,两千守军尽数缴械。上午八点,共(gongjun)军抢在我援军抵达之前,劫掠大量物资及三百余名保安团丁,携带八十万赎城费扬长而去!”

    看完金汉鼎的来电,王钧和曾万钟等将领目瞪口呆。

    不知谁说了句“之前共(gongjun)军兵临泰和城下也是这般结局”,顿时引发第九师师长李文彬破口大骂:

    “妈隔壁的,这年头官不如匪,我军路过万安、泰和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百般斡旋,那些高高在上的名门望族各界贤达才不情不愿施舍几万斤粮食和三五万大洋,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我军,真他妈隔壁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看来我们得向共(gongfei)匪好好学学了!”

    众将校深有同感,纷纷咒骂不战而降的两县大族和士绅贤达,王钧只好挥挥手让大家退下,接过参谋长曾万钟递来的香烟,摇头苦笑道:“弟兄们的牢骚虽然听起来很不顺耳,可说的都是真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