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9章

红色脊梁-第19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毅是真不愿这个时候去和那些虎视眈眈觊觎官职的人争权夺利,至少在北伐之前他不想离开军需部。

    俞飞鹏看着郑毅的眼睛,笑着说道:“你这小子,总是和别人想法不一样,不愿去就留下吧,你真要走了我还不愿意呢,哈哈!”

    郑毅嘿嘿一笑站起来:“要是没什么事,属下这就回去收拾一下。”

    俞飞鹏示意他坐下:“话还没说完呢,你推举个人暂代你看着军械所,等战事结束我再派个人去当所长,那地方没什么前途,你也别管了,有精力多在后勤供给和统筹协调方面下功夫。”

    郑毅缓缓坐下:“属下还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如果实在没人,就让谢燮元先顶上吧,他在军械所弟兄中还是挺有威信的,业务不错,技术也还拿得出手,就是资历不够。”

    “那就让他先顶上吧。”

    俞飞鹏又喝下两口茶:“听说你这半年来,每天都悄悄进行军事训练,拳脚很厉害,枪法如神却从不在别人面前显露,晚上别人都睡着了,你还在钻研英文版的军事理论,写下大量笔记,还翻译了不少著作,是不是想将来出去带兵?”

    郑毅一听就知道是周均若告的密,只好如实回答:“确实有这想法,不过至少三五年内没这本事,直到现在属下都还没得到长官的真传,哪里敢奢谈出去带兵?”

    俞飞鹏哈哈大笑,非常开心:“你这小子,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了,滚吧!”

    次日上午八点,军校的交通船满载军需物资,驶离码头,顺流而下,坐在驾驶舱外面藤椅上的俞飞鹏看完物资清单,随手递给身后的副官,望向左舷上正在检查篷布覆盖情况的郑毅,不由得微微点头。

    从昨天下达命令到今天启航出发,所有事情都不用俞飞鹏操心,上船时俞飞鹏特意查看物资装载情况,发现所有一切比他历来要求的还要好,连船上甲板也比原来干净多了,屁股下这张轻便舒适的藤椅也是之前没有的。

    在此之前,俞飞鹏遇到过很多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年轻人,遇到过不少聪明伶俐心思细腻的官兵,可从未遇到过像郑毅这样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却不显山不露水的属下,感慨之余竟然生出丝丝迷惘。

    满载物资的交通船离开珠江水域,驶入东江口,因为逆流而上,速度明显变慢,徐副官送来热茶和一梳香蕉,俞飞鹏欣然掰下一根香蕉剥开品尝:“味道不错,自然熟的,这个时候市面上可见不到,哪儿来的?”

    “开船的弟兄说是小郑弄上来的,一大筐呢,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我叫他来问问。”

    年轻高大的徐副官把郑毅从船尾叫来:“这香蕉哪儿来的?”

    郑毅笑道:“偷来的,军校南面一水之隔的村子外有片香蕉林,据说是五年前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优良品种,比本土香蕉早熟一个月左右,我平时喜欢吃香蕉,凌晨装完船忽然想起那片香蕉可以吃了,便撑竹排过去想和村民买两筐,那时候天刚蒙蒙亮,人影都没一个,时间又来不及了,只好先弄一筐回来,等打完仗再去付钱吧。”

    俞飞鹏哈哈一笑,笑完连连摇头:“这是违反纪律的,你不知道?”

    郑毅瘪瘪嘴:“之前我听两位一期学员说,他们在东郊训练那段日子过得很艰苦,一天两餐都不能保证,每天又累又饿还得加倍训练,同伴中有个倒霉蛋实在饿得受不了,偷挖村民地里两个红薯吞进肚子里,结果被同伴检举揭发,带队的区队长非常生气,当着全队严厉呵斥那倒霉蛋之后,罚了他一个月军饷还不算完,还让他面朝村子跪了一夜。”

    “我听完心情很沉重,也很恼火,当即对两位学员说:那个告密的孙子不值得你们信任,如果在战争中被俘他绝对第一个投降,你们的区队长是个脑子坏掉的白痴,跟着他绝对死得早。”

    听完郑毅的话,徐副官和来到边上的两名侍卫惊愕不已,俞飞鹏却频频点头:“嗯,如果换成你带队,你怎么处理啊?”

    郑毅张口就来:“首先,我绝不会让手下弟兄过得这么惨,我至少有五种办法保证我的弟兄不饿肚子;其次,那位带队的区队长军衔不是上尉就是少校,每月军饷不是九十大洋,就是一百六十大洋,他如果爱护自己手下,只需拿出两个大洋,就能买下一亩地的红薯,至少够百来人的区队吃饱三天;第三,如果换成我处理这事,我会悄悄去村民家里致歉,赔偿损失,然后悄悄找到偷吃的倒霉蛋,让他发了军饷把钱还我,而不是粗暴处罚,给麾下弟兄留下一辈子抹不掉的痛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军人必须有军人的尊严!”

    俞飞鹏大为感慨:“小郑,相信我,假以时日,你一定能成为威震天下的名将!”

    郑毅没有一丝得意之色,望向前方江面的深邃眼睛里露出淡淡的哀愁:“其实,属下最大的愿望不是成为名将,而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活着,别死得太早,只有活着,才能奢谈理想。。。。。。”

    ***************

    ps:第二更送上!

    谢谢青弋2308大大慷慨赠与1000金币,谢谢咫尺天涯天涯咫尺、好心补血人、走在歪路上、秦唐汉明、轩辕无、cbboy123、么么的等大大打赏!

    冲击新书榜,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谢谢啦!

第二十七章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 
次日上午,自东江转入南面石马河的交通船行至樟木头镇,徐徐靠岸,由于河道深度无法通过三百吨级船舶,等候已久的黄埔三期学生总队三百师生立即行动起来,将船上物资迅速卸下,随后将两百多名伤员抬上船,紧急送往广州各大医院救治。

    郑毅送走了护送伤员返回广州的世兄周均若,婉言谢绝学生总队区队长送来的马匹,与徐副官率领的一个班侍卫走在骑马的俞飞鹏和政治部陈公良上校身后。

    放眼望去,延绵数里全是肩挑背负的学员和驱赶牛车的民夫,郑毅不禁暗自叹息:此地距离淡水城四十五公里,按目前的行军速度,明天这个时候能到达淡水就算快的了。

    长长的负重队伍连续行军三个半小时抵达清溪镇,留守镇中的三期学生总队两百师生已经做好饭菜,俞长官等高级军官在数名校尉恭迎下,客气几句便进入宽阔的祠堂用餐,郑毅谢绝徐副官的挽留,拿个大瓷碗走出院子,到三期学员那边去混一餐。

    为学员和民夫提供的米饭质优量足,可每人只有一瓢看不到丁点肉末的水煮青菜,从不挑食的郑毅也不嫌弃,打完饭菜蹲在大树下的石板上,边吃边观察学员们的反应和不远处严密守护的物资。

    “郑教官,你怎么来了?”多次听过郑毅讲课的黄公略惊喜不已,其他几位学员也快步上来问好。

    郑毅频频点头回礼:“都坐下吧,别客气,又没有大鱼大肉,站起来也夹不到。”

    众人听得有趣都笑了起来,端正文静的朱华看到郑毅身背步枪、打着整齐的绑腿非常好奇:“郑教官,你要上战场啊?”

    学员们这才注意到郑毅的打扮和自己没什么两样,好奇之下纷纷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郑毅只好端着饭碗挑几个问题回答:“我不去吃小灶是因为我还年轻,而且我不觉得自己和诸位有何不同;我不骑马还是因为我年轻,再说马匹也不够用,不少军衔比我高的教官也是徒步行军……”

    “至于我背上这支步枪嘛,确实有些不一样,诸位都知道我是军需部的,为了这支莫辛。纳甘步枪,我从俄国援助的首批步枪中精心挑出五支,此后四个月我用挑出的五支步枪轮番打出三千多颗子弹,最后仅留下我背上这一支!”

    “可以说,我背后这支步枪在制造工艺、制造精度、装配质量和射击效果等方面,都是千里挑一的精品,完全可以当成高精度的狙击步枪使用……对了,记得我给你们讲过一节狙击步枪的兵器课,你们应该有印象。”

    学员们无比羡慕,这个说郑教官你损公肥私,那个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多的则是羡慕郑毅能打三千多发子弹。

    郑毅连忙解释:“诸位千万别误会,三千多发子弹除了一百二十发是集体打靶下发的之外,其他都是我自掏腰包买回同等数量的毛瑟步枪弹换来的,没赚军校丝毫便宜,唯一的愧疚是我能从上千支步枪中挑出一支最好的,而诸位没这机会。”

    学员们惊讶过后,无不肃然起敬,再看郑毅身上和自己一样的装束,手里捧着一样的饭菜,顿时觉得亲切许多。

    学员彭子炎打破沉默:“郑教官,你的枪法如何?”

    郑毅很不谦虚地说道:“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的枪法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用背上这支步枪采用卧姿射击,十枪有九枪能够击中二百米距离的人型靶头部,遗憾的是标靶没有生命,比不上活人,所以这次上前线最大的愿望,就是杀几个敌人开张大吉。”

    所有学员都傻住了,震惊于郑毅高超枪法的同时,也被他立志杀敌的豪迈所震撼。

    郑毅微微一笑开始吃饭,学员们则默默地思索,默默地吃着。

    半小时后队伍继续前进,由于增加了两百多生力军,行军的速度没有变慢,加上有经验丰富的教官引领,近千人的队伍很好地保持着速度和耐力。

    晚上八点,天色全黑,行军队伍抵达小镇坪地,距离淡水城只剩下最后15公里,得知主力各部经过一天惨烈激战仍然无法攻克淡水,师生们再也顾不上疲劳和饥饿,纷纷要求长官们继续前进,最后喊出了“早一分钟到达,早一分钟胜利”的口号。

    面对士气如虹激动请战的数百学员,各级官长非常感动,略作商量,当即下达“一鼓作气,继续前进”的命令。

    午夜时分,运送物资的队伍在零星枪炮声中抵达淡水,延绵五里的燃烧火把,吓得城中守敌惊慌不已,错误地得出“增援的黄埔军不下三千于众”的结论,守敌的士气因此而逐渐消退,准备逃命的人数不断增加。

    得知运送物资的队伍已经到来,仍在讨论攻城方案的蒋校长、周主任、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叶将军和十余将领亲自出来迎接,对学员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涨的革命精神大加赞赏,命令总部人员、各团辎重后勤官兵立刻埋锅造饭,绝不能让一个学员、一个民夫饿肚子。

    次日凌晨六点,总攻再次打响,黄埔军教导第一、第二团将士对淡水城南展开更为猛烈的攻击,粤军第一旅和粤军第二师分别从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蔽日。

    郑毅征得俞长官的同意,加入二期学生总队步兵科学员组成的总预备队,与主力团工兵、炮兵、辎重兵密切配合,逼近战场。

    攻击的炮击尚未结束,两个主力团将士推选的奋勇队一百零五名勇士冲出阵地,抬上攻城梯,冲向硝烟弥漫的城墙。

    守敌的轻重机枪在炮声停止之后纷纷开火,转眼间就将冲到一半的数十名奋勇队员打倒,从城墙上密集投下的手榴弹轰轰炸响,团团炽焰刺破浓烈的硝烟闪烁个不停。

    黄埔精锐的第一次敢死冲锋随之夭折,抵近前沿的各营连纷纷开火掩护,使得近半奋勇队员得以将死伤战友尽数带回。

    持续半个多小时的密集枪声和爆炸声逐渐稀疏,教导二团三营营长金佛庄接到下属报告愣了一下,立刻命令各连排抓紧时间补充弹药,清理武器,随后弯腰跑向本营与二营结合部,一把抓住不知何时混进来的郑毅,低声笑骂:“想死就报名参加奋勇队!”

    “那可不行,我去奋勇队浪费了,你看。。。。。。”

    郑毅趴在掩体上,遥指城头方向:“据我观察,敌人军旗右面约十五米的地方,那挺重机枪威胁最大,整个冲锋扇面都在那挺重机枪的打击之下,所以我想打掉他。”

    金佛庄惊愕不已,随后到来的特务连长娄景越嘿嘿一笑:“郑兄,你知道我们阵地距离城头多少距离吗?”

    “约为四百八十米。”郑毅随口回答。

    娄景越愣住了,刚要问你怎么知道的,金佛庄先问了:“看来你还真有一套,我观察好久又反复计算,才得出准确的距离,你这家伙刚来没一会儿竟然一说就对,蒙的吧?”

    郑毅从腰间皮盒中拿出蔡司海军纪念版望远镜:“你看一下,数数望眼镜里的刻度就行。”

    金佛庄接过精致的望远镜反复欣赏,这才举起来细细观察:“太清晰了,好货就是好货。。。。。。啧啧!连敌人机枪手露出的半边脸都看得清清楚楚,德国佬的东西果然先进啊!有了这种望远镜事情简单了。。。。。。没错,正好在四百至五百米刻度之间,再看一下。。。。。。”

    “让我看看。”

    娄景越羡慕得不行,等到金佛庄把望远镜递过来,一把接了过去,迅速观察。

    金佛庄疑惑地询问郑毅:“这个距离已经超出目力的极限,很难打中这么远的目标,何况敌人的机枪手前方两侧都是沙包,之间的宽度最多一尺,难啊!”

    郑毅指向阵地前方那块突出的大石头:“看到那块石头没有?距离约一百五十米,石头下方闪光的是水,我估计那是个水潭,通过望远镜观察,约为两米长、三米宽,深度不知道,估计不会太深,正好构成个天然掩体,只要我跑到那里,就能准确射杀城头的机枪手,被乱飞的子弹打死的概率不高。。。。。。呃,也就是可能不大,除非运气很背,否则还是很安全的。”

    “你真有把握?”

    金佛庄动心了,只要打掉那挺威胁最大的重机枪,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郑毅抢过娄景越不舍得还给自己的望远镜,利索地放入腰间皮盒里:“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从理论上来讲,我的计划是可行的,距离和冲刺到位的计算也没太大出入,只要我成功了,至少能使敌人降低三分之一的火力,这个险值得冒。”

    “退一步说,哪怕没有我,各部弟兄仍然要攻城,所以不用考虑那么多,等会儿炮击城头之后,我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