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62章

红色脊梁-第62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毅露出欣慰的笑容:“老李,我希望一直和你做搭档,直到革命胜利那天也不分开。”

    李昭感动不已:“会的!”

    ……

    ……

    天色将明,城里城外的战斗基本结束,除了零星的枪声外,再也没有手榴弹的爆炸声和震人心魂的炮击声。

    独立第二师的统计战报就在这个时候送抵城中前敌委员会。

    “歼敌七百二十人,俘虏一千三百九十二人,缴获长短枪九百四十五支,轻重机枪二十一挺,三七战防炮两门,巡逻快艇三艘,运输船两艘,炸药库一座;牺牲官兵一百四十四人,重伤二十七人,轻伤两百四十八人。。。。。。战果很大,不过伤亡也不小啊!”刘明昭徐徐放下战报。

    前来汇报的李昭神色有些黯然:“四百一十九名伤亡将士中,超过半数是共产党员,其中三团副团长何义良同志在亲率敢死队炸开德胜门战斗中光荣牺牲,我们只找到他的一只脚。”

    满堂领导沉默了。

    良久后,周主任低声问道:“郑毅同志呢?”

    “郑毅同志去了城外的英国教会医院,二十七名重伤将士需要手术,副师长韩守仁同志下到各团营巡查慰问,参谋长王虎臣同志正在指挥各部肃清逃敌,布置警戒;政治干事和各团营教导员分别前往各个街区安抚民众,师部已迁至德胜门内的军营,留守瓜洲码头的辎重连和工兵连正在赶来南昌的路上。”

    李昭有条不紊地汇报。

    众人频频点头,恽代英颇为激动地说道:“团结协作,积极主动,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非常了不起!”

    “由此可见,独立第二师党支部是个优秀的基层领导集体,我建议,将他们的优异表现和工作经验记录下来,并予以通报嘉奖!”

    所有人都表示赞成,周主任赞赏地点了点头,告诉李昭一些注意事项和接下来举行的会议时间,李昭敬个礼领命而去。

    *************

    ps:第四更送到!

    给大家点赞,才七点十分现在就有七十六位书友打赏了,看来今天破百有望啊,小火在此向大家鞠躬致敬!

    自开书以来就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持,小火无以为报,只能把书写好回馈大家!

    最后用一句宋词结束拉票: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求订阅!

    求月票!(。)

第九十三章 教导师(第一更,求订阅)() 
八月一日,清晨。

    南昌起义胜利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天下,引发中外各界一片震动。

    南昌很快安定下来,起义各军在前敌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始进入短暂的休整期,恼羞成怒的民党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同时发表声明,手忙脚乱地调兵遣将开赴南昌。

    次日上午,郑毅麾下的通信连收到武汉政府命令讨伐南昌、免去贺龙和叶挺等人职务的电文,榜上有名的郑毅只是笑了笑继续忙碌,可接下来收到的一份电文,令郑毅大动肝火,竟然在前来慰问的各位中央委员和周主任面前大声骂娘:

    “狗曰的汪精卫,撤掉我的职务我没意见,可转眼就任命马曰事变主犯之一许克祥为独立第二师师长……”

    “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来恶心我,狗曰的你给我等着!还有那个刽子手许克祥,千万别让老子碰到你,只要碰到老子绝对往死里打!”

    众人在短暂的惊愕过后,很快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看到素来沉着稳重的郑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憋得非常难受。

    最后还是曾在黄埔军校一起共事过的恽代英提出建议:“既然汪精卫发表了公告,郑毅同志和将士们再保留独立第二师的番号确实不恰当,前委不是正在讨论整编问题吗?另立一个番号吧。”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

    周主任和刘明昭商议完毕,又征求李立三等委员的意见,最后提前授予郑毅所部一个新番号:

    “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经前委和中央委员大部分同志讨论同意,授予你们前敌委员会直属教导师的番号……各级指挥员职务不变,这下我们郑毅同志的心情应该好受些了吧?”

    笑声轰然响起,郑毅不好意思地低声道歉,愉快地接受前委授予的新番号:

    “谢谢前委和领导们的关怀!其实那个独立第二师的番号我们早就想扔掉了,听起来非常别扭,怎么都感觉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杂牌师番号,根本配不上我们的将士,这下好了,回到党的温暖怀抱,心气顺多了。”

    众人又是一番大笑,周主任也忍不住乐了:“郑毅同志,还有你们几个正副主官,接下来你们是要承担全军教导任务的……”

    “整编工作结束后,前委会将抽调一批优秀士兵、优秀青年、工会和农会积极分子进入你们教导师学习训练,郑毅同志担任过黄埔军校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你们还有七名团营长担任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兵器教官和战术教官,这是目前各军所不具备的一大优势,希望你们尽快拿出相关计划,提前做好准备。”

    郑毅与弟兄们相视一眼,原地立正,齐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周主任露出会心的微笑,领导们也纷纷给予赞扬和鼓励,满意地结束视察和慰问,在郑毅等人的送别下愉快离去。

    领导们一走,郑毅立即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开会,商议的主题是:为战死的弟兄举行一个安葬仪式。

    所有弟兄都赞成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政委李昭举手同意之后提醒道:“其他各军都没听说举办这样的仪式,如果我们搞得太过隆重,会不会让各军的同志有想法?”

    与会弟兄尚未明白过来,郑毅已经站起:“就是要各军将士有想法,有触动才行!”

    “我们举行安葬仪式不是向谁炫耀,而是沉痛悼念为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绝对不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反而能激励将士们同仇敌忾,奋勇向前,进而提高我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相信前委也会支持我们的!”

    ……

    ……

    为牺牲将士举行葬礼的决定获得全体军官一致通过后,全体官兵立即行动起来,师长郑毅亲自前往北门外的英国教会医院交涉,在医院东北方的教会墓地旁边买下一块地皮。

    工兵连全体弟兄和各团营三百名官兵代表怀着沉重的心情,为战死的一百四十四名弟兄和重伤不治的十三名弟兄修建坟茔。

    师长郑毅、副师长韩守仁等师部人员同样挥汗如雨,政治干事董宗卓率领十余名教导员迅速赶来,默默拿起铁铲加入其中。

    数百军人施工的现场,除了铁铲如土、泥土翻飞的声音外,没有一个官兵说话,看得边上的英国医院院长和管理人员感慨不已,对这支共产党军队有了全新的认识。

    五排整齐的墓坑挖到一半,师部值班参谋骑马赶来,通知郑毅和李昭立即赶赴总指挥部出席会议。

    郑毅和李昭相视一眼,立即放下铁铲跳出深坑,略微整理,接过警卫员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赶赴城中。

    郑毅和李昭一行进入德胜门前行不久,看到大街上人潮涌动,旗帜如林,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手持梭镖大刀,排着松散的队形高喊口号,游行庆祝,情绪激动的学生队伍参杂其中。

    成千上万的市民挤满街道两旁,每个十字路口都有慷慨演讲的师生和军人,以至于郑毅等人不得不下马徐行。

    “这样不行,太乱了,前委应该抽出人员进行疏导,至少要把手执武器的纠察队和赤卫队管起来。”

    郑毅边走边担忧地说道。

    李昭也很担心:“前委就那么几十号人,哪里忙得过来?等会儿开会的时候我们提个意见,看看能不能让驻扎城中的二十四师和其他各部派出人手引导整理一下,否则很容易出乱子。”

    郑毅和李昭在警卫排弟兄的疏导下,好不容易到达洗马池的赣江大旅社,进入会场一看,起义各军师以上军官都来了,两人在前委政工人员的引领下坐到长桌旁,拿出笔记本和钢笔准备记录。

    周主任看到人员到齐,示意开会。

    参谋长刘明昭站了起来,向与会将领介绍最新军情:“据最新情报,张发奎已经和汪精卫走到了一起,他麾下三个师又两个团共三万人马正在集结,随时可能开过来……”

    “朱培德的第三军两个师已从遂川开到吉安,沿着赣江两岸向南昌逼来,还有袁州五千留守滇军和上高一线数千地方豪强武装也在蠢蠢欲动。”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前委经过反复讨论,在共产国际代表指示下,做出了撤出南昌开赴粤东建立根据地的决定。”

    会场顿时一片喧嚣。

    各军将领显然没料到敌人来得这么快,数量这么多,各军将领纷纷询问敌军情况和本部任务,前委领导详细解答,有条不紊地进行布置,最后共产国际代表也站起来发言,会场逐渐安静下来。

    李昭发现郑毅此前的预测变成了现实,不由得惊讶地望向身边的老兄弟,这会儿郑毅恍若未见依然在低头记录,平静的脸上看不到半点表情。

    *************

    ps:第一更送到!

    小火被吓坏了,仅仅昨天一天的打赏就突破100人,书友们太……太热情了!凌晨十二点的时候小火下意识地去看了一眼,结果连续抹了好几下眼睛,才发现没有做梦!真是败给你们了!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没说的,今天小火在原本四更的基础上再加更一章,全天五章以贺!

    在去码字之前,小火大声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请大家继续陪伴小火前行!谢谢!(。)

第九十四章 将是兵之胆(第二更)() 
赣江大旅社会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讨论,各军南下的时间和秩序确定下来:

    人员齐整、战斗力最强而且熟悉地形的叶挺所部为前锋,于八月四日率先开拔,经进贤沿抚河挺进拿下抚州;贺龙的第二十军、朱玉阶的教导团和其余各部居中策应,于八月五日上午开拔;郑毅的教导师担任全军后卫部队,于八月六日上午最后撤离南昌。

    会议结束后,各军将领纷纷返回本部进行准备,郑毅和李昭被前委单独留下,询问有何困难和要求。

    面对周主任、刘参谋长、朱玉阶等前委领导的和蔼笑容,郑毅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有一句令前委领导倍感欣慰的铿锵话语:“教导师全体将士坚决服从前委安排,必将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周主任叮嘱道:“作为最后撤离南昌的殿后部队,既要防备敌人的追击,护卫前方各部的安全,又要担负起收容沿途掉队官兵的任务……”

    “你们自己携带的物资也很多,必须制定出完善的行动计划,才能保证机动能力和行军速度,你们的任务不轻啊!”

    郑毅点点头表示明白。

    李昭想了想,不无担忧地说道:“起义各部总计三万余人的撤退我们从未遇到过,最担心的是成千上万跟随主力一同行进的农民自卫队和工人纠察队……”

    “这些队伍来自不同地方,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甚至没有统一指挥,如果掉队的话,我们教导师根本照顾不过来啊。”

    周主任也很头疼:“这个情况我们也预料到了,由于局势急剧变化,前委没有时间对这些武装进行整编,只能交由起义各军与地方负责人商议处理,贺龙的二十军已开始征召农民自卫队,你们的情况比较特殊,承担的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前委没有给你们下达通知。”

    李昭放下心来,默默望向若有所思的郑毅。

    郑毅也不矫情,郑重提出伤员安置的问题:“通过内部通报得知,起义各军都有数量不等的伤员,从南昌到粤东行军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遇敌作战,这个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前委领导相视无言。

    刘明昭询问:“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郑毅如实回答:“我们已经与英国教会医院达成协议,无法行动的十一名轻重伤员继续留在教会医院治疗,痊愈之后乘船赶赴沪海,再由水路前往粤东汇合,其余轻伤员由本部卫生队照顾,跟随队伍一同行动,一面走一面治疗。”

    前委领导频频点头,对郑毅的妥善安排予以支持,但在目前的艰难条件下,起义各军没有这样的条件,英国教会医院规模不大,不可能再接受数以千计的伤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带着伤员一同行军,边走边尽力治疗。

    郑毅再提出个建议:“能不能找周围各县的党组织负责人商量一下,把起义各军的伤员分散到各地隐蔽养伤?我们带有五万现大洋,可以拿出大部分来,协助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眼前一亮,周主任当即站起来:“太及时了!诸位,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分头联系地方党组织,竭尽全力解决这个大问题,尽可能保住受伤将士的生命!”

    前委领导立即分头行动。

    周主任拍拍郑毅的手臂,低声问道:“我代表前委和全体起义将士谢谢你们!若有要求,尽管直言。”

    郑毅笑了笑:“只要与前委保持联系畅通,到时候我们有何要求随时向你提出来。”

    周主任点点头:“很好!还有件事情需要你们支持,未来两天各军会相继补充兵员,武器装备非常缺乏,虽然起义成功取得歼敌四千余人、俘虏六千的战绩,但武器装备的缴获数量有限,需要你们将缴获的武器装备上交前委,再由前委统一分配,没问题吧?”

    “遵命!两小时内送到前委。”

    郑毅答应得非常爽快,他早已考虑到在酷热天气下长途行军的艰巨性,加上本部装备充足,仅备用武器装备就能再武装一个营,根本不需要那些陈旧落后的缴获武器。

    周主任露出满意的笑容,亲自将郑毅和李昭送到大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