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65章

红色脊梁-第65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奕恼火地放下望远镜,死死盯着咧嘴观察前方的段煨:“小子你别得意,等老子挺过这段日子,就向师长要求担任你的政治教导员,到时候看你小子狂到哪儿去!”

    “什么!?”

    段煨吓了一大跳,想起胡奕数日来的那股子狠劲,连忙收起望远镜,转过身来问道:“我说胡奕,你不会是玩真的吧?”

    胡奕嘿嘿一笑,望了一眼身后的洞口,没看到其他队员跟出来,立即贴近段煨,低声笑道:

    “告诉你也无妨,我家老爷子是个道士,我从小就被逼着背诵周易八卦玄门遁甲,风水堪舆也略有涉猎,所以才能在王参谋长传授半个小时之后,能看懂师长珍藏的那几幅来自于北伐军总参谋部的军事地图。”

    “若非如此,你以为师长会因为我读过师范、有三年党龄,就把我放到全师最最紧要的特务连来?”

    段煨彻底没辙了:“嗨,怪不得你小子有恃无恐,原来出自道门,家学渊源啊……嘿嘿!行了,别跟斗鸡似地看着我,去洞里准备一下,天黑之前咱们撤回南面第二个观察点,接下来还有二十里山路要走呢。”

    胡奕依然有点儿赌气,扬起脑袋侧移一步,再次举起望远镜细细观察,三秒不到就惊呼起来:

    “快看!有两队人马开向城北渡口,至少举有十面旗帜!”

    段煨立刻举起望远镜,没一会儿便嘀咕起来:“看起来是不同的两支队伍,长长的尾巴拖到一公里之外,至少有四个团的人马,队伍中间抬着的应该是重机枪。。。。。。”

    “咦,真是怪事啊!除了杨如轩和赖世琮两部,北面没有别的民党部队,难道杨如轩和赖世琮商量好了,一起南下找咱们麻烦?”

    胡奕颇为紧张,举着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看不清旗帜上面的字,但我同意你的猜测,除了杨如轩和赖世琮两部没有别人了,估计是被南京政府或者朱培德三令五申强逼着来的,我看还是叫电讯小组先把电台搬出来,立即向师部汇报才是。”

    “你去,我再好好观察一下。”段煨这个时候也不嫌弃胡奕细皮嫩肉了,说完举起望远镜紧张观察。

    十五分钟后,师部电令传来,段煨看过电文,略微思考,立即命令收拾东西全体撤离,迅速返回南面第三观察点。

    ……

    ……

    入夜,设在广昌县衙中的教导师师部,灯光明亮。

    十余名教导师团级军官围在长桌四周,盯着桌面上的大幅地图,倾听参谋长王虎臣的分析:

    “田安泰率领的特务连侦查分队已经查实,天黑前忽然出现在咱们东面二十公里的地方武装来自赣闽交界的建宁,人数约为一千八百人,近半人拿着长短枪,马匹倒是有不少,不下三百匹,还有五挺左右的轻机枪和十几门土炮。”

    “这是目前与咱们距离最近的敌人,相比之下,北面九十公里外的赖世琮和杨如轩两部五个团暂时没有威胁。”

    “经过师部反复讨论,一致决定先打东面这股地方武装,解除侧翼危险,然后再腾出手来阻击北面的敌军五个团。”

    王虎臣话音未落,一团长李连山和二团长赵景庭立刻争抢攻击任务。

    两人手下的副团长和政治委员也相继加入进来,据理力争,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理由一个比一个充分。

    “肃静!”

    郑毅一开口,所有声音都没了,李昭几个看着有趣,乐得不行。

    郑毅严肃地扫视争论不休的麾下团长和政委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却没一个说出作战方法,是不是面对一群乌合之众,你们很有把握?”

    “说吧,你们中间有谁比东面那群乌合之众更熟悉本地的地形?有谁了解东面二十公里的翁家坑。。。。。。唵?!怎么都成哑巴了?”

    “你们中间和我在一起的最短也有两年,两年来夜以继日的艰苦训练和技战术学习,你们到底学到多少了?”

    “你们害记不记得,两年前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如此最基本的用兵原则,你们都忘光了吗?”

    所有团级军官惭愧地低下脑袋,满堂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就连师政委李昭也暗自心惊。

    郑毅的脸色这才稍微好看些:“下面宣布命令:李连山第一团和赵景庭的二团机炮营参加这次战斗,田安泰率领的侦查分队配合你们,我亲率教导团一连学员全程观摩,必须在天亮之前,潜行到位,发起攻击,一个小时内结束战斗!”

    “至于具体怎么打,你们这些团长、政委自己回去琢磨,我只看战果!”

    “是!”

    一团二团的正副团长和团政委们转眼间走了个干干净净。

    *************

    ps:第一更到!

    小火明天就要上班了,需要调整下作息,所以今天只能更新四章了!

    谢谢国庆长假期间大家陪小火一起疯到现在,能有现在的成绩,小火非常开心,希望朋友们继续陪伴小火走下去。

    不抛弃,不放弃,小火会以百倍的努力把书写好,报答大家!

    求订阅!

    求月票!

    谢谢您!(。)

第九十九章 赚了不少(第二更,求月票)() 
广昌县衙,教导师师部。

    随着脚步声逐渐远去,副师长韩守仁乐呵呵地笑道:“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这段日子李连山和赵景庭几个整天对着地图和战报,讨论前方我军各部的战斗,最后总是自信满满地说,换成我团又如何如何,有点儿轻敌了。”

    “师长忽然一顿训斥,效果远比慢慢教导好得多,哈哈!”

    师政委李昭感触很大:“别说他们,其实我也有些轻敌,觉得来的是民团,对我部威胁不大,看来还有许多东西我没学到啊!”

    郑毅摇了摇头:“老李,我看你正好相反,是太过谦虚了,李连山和赵景庭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么?平时别总惯着他们,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不用给谁面子。”

    李昭听了这话暗自感激。

    郑毅说完再次俯下身子看地图,心里想着李连山和赵景庭能不能体会自己的意图?这场仗他们会怎么打?

    可没过多久郑毅又释怀了,如果不抓住机会让团营长们好好展现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教训迅速成熟起来,将来在极其残酷的战争中如何能够独当一面?

    ……

    ……

    深夜十一点三十分,参战各部悄然出发,行军路线是绕道广昌城北三公里的石塘村,然后折而向东,沿着崎岖山道匀速潜行。

    两个团都把自己的侦察排放到前方五公里之外,非常的小心谨慎。

    消息传到师部,郑毅和王虎臣等人都欣慰地笑了,李连山和赵景庭两部虽然要多走十多公里,但是达到了隐蔽行军最后发起突然袭击的目的。

    翁家坑的敌人很难想到,自己的对手会从北面摸过来,进而从侧后方向自己发起攻击,哪怕想到,也不会在北面布置防御,能增加两道岗哨已经算是通晓军事的人才了。

    一个小时之后,从容不迫的郑毅和李昭翻身上马,率领由南昌、九江各高校百名学生兵组成的教导一连,沿城东的平坦官道向东前进。

    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不用火把就能看清楚数十米外的道路和两侧景物,穿上新军装、肩背新步枪的百名学员非常激动,每个人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但在教导师严苛的军纪约束下,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跟随在队伍中间徒步行军的副师长兼总教官韩守仁非常满意,心想只要好好培养个一年半载,这一百名精挑细选留下来的学生中,定能涌现出一批智勇双全的人才。

    ……

    ……

    凌晨五点五十分,暗蓝色深幽苍穹渐渐变成灰白色,缕缕晨曦悄悄出现在东面模糊如黛的山巅上。

    “砰砰砰——”

    大山下的村子里传来雄鸡的第一声啼鸣时,三颗红色信号弹冲天而起,瞬间照亮了万籁俱寂的整个山村,也照亮了村头土地庙前一溜摆开的十五门土炮。

    紧接着,村北两里的山坡上闪耀一片光亮。

    十二枚呼啸的迫击炮弹冲天而起,划出一道弧线准确飞向村头的土地庙,剧烈的爆炸声轰然响起。

    “轰轰——”

    以土地庙为中心的方圆百米笼罩在滚滚硝烟之中,砖石断木在烈焰中****而起漫天飞舞,数千斤黑火药的殉爆将整座庙宇炸成碎片。

    冲天而起的浓烈硝烟高达数十米,如同黑色怒龙般翻卷至上,遮天蔽日。

    一时间,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充斥天地,震得村子北面迫击炮阵地上的官兵身躯摇晃,双耳轰鸣,刚发射两轮的十二门迫击炮骤然变哑。

    在长达一分半钟的时间里,村子西、南两个方向的进攻官兵处于呆滞状态,剧烈的爆炸声犹自在群山中久久回荡。

    最先清醒过来的一团长李连山大吼一声,抢过警卫员手里的军号,奋力吹响冲锋号声。

    “滴滴滴滴滴答……”

    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各方向的潜伏官兵这才反应过来,转眼间军号声声,成百上千的将士挺起刺刀,齐声呐喊,村北山坡上的二团长赵景庭下达完停止炮击的命令,亲自率领掩护炮兵的步兵连,杀向硝烟笼罩烈火熊熊的村中。

    村子西面两公里的矮岗上,郑毅点点头放下望远镜,对山岗下的韩守仁大声喊道:“老韩,可以带你的徒弟们进村了。”

    韩守仁哈哈大笑,不紧不慢地走到神色激动的百名学员前方,掏出柯尔特手枪,大声下达命令:

    “全体立正!上刺刀——”

    ……

    ……

    天色大亮,清除负隅顽抗者的零星枪声已经停止,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翁家坑被教导师一千五百余将士彻底控制。

    意外的大爆炸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三百余户人家的村子近半房屋坍塌,靠近村头土地庙的祠堂和谷仓夷为平地。

    夜宿祠堂的建宁民团司令及大小头目数十人死在梦中,携带的大量武器和补给物资被埋在断墙残垣和破碎瓦砾之下,近百匹伤痕累累的战马倒在祠堂外的院子里,举目望去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一团两个连的将士加上三百村民挖了两个小时,才挖出六十余具尸体、五挺勃朗宁轻机枪和两箱估计是用来奖赏的现大洋。

    好在大部分驮马和大量粮食马料聚集在村中的晒谷坪,打了胜仗的教导师将士才不至于空手而归。

    考虑到今后很可能需要在周围地区建立群众基础,郑毅和李昭商量过后,将缴获的三千现大洋全部发给村中每一户人家,再留下五十匹马,以补偿因战事给村民们带来的损失,以及请村民代为埋藏六百余具敌军尸体的费用。

    诸事处理停当,将士们押解九百余名俘虏返回广昌,缴获的一百三十匹战马、驮马背负粮食马料走在最前面,六百多支各式各样的缴获武器和弹药全部由一团带回。

    政委李昭和副师长韩守仁回到广昌的师部后立即算账,发现此战赚了不少,其中五挺勃朗宁轻机枪、三支勃朗宁手枪和二十七支驳壳枪都是新货。

    六百余支各式各样的步枪中,竟然有五十二支是八成新的曰本三八步枪,还有两箱三八步枪子弹没有开过箱。

    不得不说,打胜仗真是一个拣洋落的好机会。

    *************

    ps:第二更到!

    奇怪啊,今天感觉整个人都没精神,码这一章居然用了三个多小时……估计是用脑过度,呵呵~

    再宣传一下咱们的群,短短的时间已经是三级群了,小火会不定时在群里冒泡,跟大家聊聊天,群号:595319,支持正版订阅的书友都可以申请加入!

    最后:

    求订阅!

    求月票!(。)

第一百章 察觉(第三更,求月票)() 
教导师的战报及相关敌情传到瑞金之后,引起前委和中央委员们的极大重视。

    鉴于起义军各部即将与敌第三十二军决战于会昌以南,粤军两个师已越过赣粤边境,快速扑来,为争取时间击破当面之敌,避免全军陷入多路受敌的危险,前委果断给教导师下达“主动出击,阻敌于广昌以北”的命令。

    郑毅看完前委发来的电令,心中不由一阵发紧,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心有所感的王虎臣想了想,问道:“老大,你是担心越过赣闽边境的粤军两个师吗?”

    郑毅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最担心的还是我军各部主力面对的民党第三十二军……”

    “从此前数次交锋的情况分析,我总觉得第三十二军败得太快……第三十二军拥有满编的三个主力师,全军官兵两万余人,武器装备和我们教导师几乎相同,还有八门七五山炮和四门七五野战炮组成的炮兵营,军长钱大钧又是民党军队中第一批晋升上将的资深将领,不可能打得如此窝囊。”

    王虎臣双眉微震,随即陷入紧张的思索之中。

    李昭好奇地问道:“我似乎记得你在黄埔军校当教官时,和钱大均做过同事,能不能和我们说说,这个钱大均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毅喝下口茶,放下茶杯端正坐姿:“在黄埔军校时,我因为兼任兵器教官,与教授部的兵器教官钱大均有过多次交流……”

    “黄埔三期入学不久,黄埔军扩编,钱大钧便调任黄埔军参谋长,后来我也转到了军需部,彼此再没有接触过。怎么说呢,他应该是个非常稳重的人,勤勤恳恳,心思稠密,同时又不缺大局观,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

    众人颇为惊讶,没想到素来看不起民党将领的郑毅,竟然对钱大均评价这么高。

    颇为感慨的郑毅接着说道:“钱大均的资历很深,民国六年他毕业于保定六期,因成绩优异,保送曰本士官学校第十二期炮科深造,两年后学成归来,回到保定军校担任炮兵教官和学生队长。”

    “如今的民党第二十一师师长陈诚曾是钱大钧的学生,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