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78章

红色脊梁-第78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我们官兵中没有本地人,如果频繁地以商人身份前往侦查,非常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所以,我们想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永新的同志们完成。”

    覃树明立即站起来:“这是我们的责任,王参谋长,下达命令吧!”

    刘宝库和李彩娟慌忙站起来,要求亲自去完成侦察任务。

    郑毅等人都笑了,示意大家坐下来说话,王虎臣随即把侦查的目的、重点和方式详细告诉覃树明三人,最后特别强调一点:

    “一切以安全为重,绝不能冒险,更不能贸然联系莲花的党组织,因为我们不知道莲花的党组织里面是否有意志不坚定的人,诸位明白我的意思吗?”

    覃树明三人齐齐点头,开始按照要求进行分工,制定一同前往莲花县城执行任务的人员名单。

    王虎臣看到覃树明做事很有条理,考虑也很周到,这才放心地坐下喝茶。

    李彩娟得知可以跟随刘宝库一同行动,兴奋得当即站起来:“郑师长,可不可以给我发支短枪?”

    郑毅愣了一下,转念一想,指着身边的李昭笑着说道:“彩娟同志还是问问咱们的李政委吧,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络事宜归他管,他有两把非常漂亮的比利时小手枪,你找他算是找对人了,哈哈!”

    王虎臣和韩守仁立刻明白郑毅是开玩笑,看到郑毅说完乐呵呵带上军帽走向大门,连忙以军务繁忙为由跟着离开,把难题交给目瞪口呆的李昭自己处理。

    ……

    ……

    面对渴望获得一支小手枪的妇女会主任李彩娟,以及强烈要求配发驳壳枪的县委副书记覃树明和赤卫队长刘宝库,政委李昭头疼不已。

    师里不是没有百十条步枪和驳壳枪发给急需武器的永新党组织和赤卫队,而是李昭手头并没有师长郑毅所说的两支勃朗宁小手枪。

    在离开武汉赶赴南昌参加起义之前,师部小仓库里长期备有十几支勃朗宁1910式手枪,后来军官们普遍认为勃朗宁手枪射程太短,杀伤力弱,加上需要统一武器制式以减轻弹药供给压力,于是全师营长以上军官,包括警卫排和特务连官兵在内,全部换成了美国柯尔特1911式大威力手枪。

    连长及以下军官则统一装备德国生产的驳壳枪,库存和更换下来的勃朗宁手枪全部送回兵站武库存放。

    只有李昭和韩守仁因为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和内务管理,无需频繁参与军事训练,更喜欢使用小巧轻便的勃朗宁小手枪,但是他俩每人只有一支,找遍全师也没有第三支了。

    因此,李昭在三名地方同志的轮番纠缠下,不得不答应三天之内发给覃树明和刘宝库两支驳壳枪,赤卫队需要的步枪则根据实际情况配发,唯独无法解决李彩娟的要求。

    年轻漂亮的妇女会主任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任凭李昭百般解释,李彩娟就是不听,非要一支自己喜欢的小手枪不可,来来去去只说一句“郑师长已经让你给我解决了”,就把满腹锦绣能说会道的李昭逼到绝境。

    ***********

    ps:第二更到!

    最近太疲倦了,怎么都睡不够,就这么会儿都打了好几个盹儿……

    不抛弃,不放弃!

    求订阅!

    求月票!(。)

第一二四章 精神的力量(第三更,求订阅)() 
副师长韩守仁布置完工作回到指挥部,看到李昭在性格泼辣的李彩娟质问下满脸窘迫,心里感到很好奇,于是乐呵呵过去看热闹。

    谁知历来正气凛然的政委李昭也有卑鄙的时候,眼珠子一转站了起来,对气鼓鼓的李彩娟笑道:

    “彩娟同志别急啊,正主来了,咱们全师的武器装备都由韩副师长负责管理,你找他要,他一定能给你解决,哈哈!我还要去教导团检查工作,回头再聊!”

    李昭说完拔腿就走,扔下满头雾水的韩守仁替自己顶包。

    李彩娟上来就是一顿埋怨,来来回回就是一句“李政委已经说让你给我解决”,彻底赖上了韩守仁,覃树明和刘宝库也在一旁为李彩娟帮腔,显示出地方党委的空前团结。

    韩守仁终于明白自己被李昭摆了一道,然而他素来宽厚豁达,从不推卸责任,只是略一考虑,便解下腰间的武装带,把心爱的勃朗宁手枪连同精致枪套和两个皮质弹匣一起送到李彩娟手里:

    “拿去吧,没事的时候多练练枪法,慢慢熟悉,我那儿还备有几盒子弹,回头我找出来给你送去。”

    李彩娟高兴得俏脸飞红,致谢的时候称呼都变了:“谢谢韩大哥!我就知道韩大哥是个好人。”

    “这话说的,有点儿过了,哈哈!”

    韩守仁脸上笑容依旧,心里却郁闷不已,跟随郑毅这么些年,他早已明白所谓“好人”的多重含义,说实话他实在不愿当这个好人,无奈郑毅和李昭在这件事上都选择做好人,他总不能选择当个恶人吧?

    于是韩守仁干脆好人做到底,进入后院找军需参谋领出两支崭新的驳壳枪和各两盒枪弹,连同所有配件一起送到覃树明和刘宝库手里。

    覃树明三人欣喜万分,连道谢都忘了,爱不释手地揣摩新崭崭的武器,当场披挂起来,激动地排好队,齐齐向韩守仁敬礼,然后大步返回自己同志中间显摆去了。

    ……

    ……

    次日清晨,只睡了四个小时的郑毅来到即将出发的三组地方同志面前,反复叮嘱又送出三里路,这才回到指挥部用早餐。

    “政委呢?”

    郑毅放下碗随口问道。

    饿坏了的王虎臣把半个煮鸡蛋塞进嘴里,含含糊糊地回答:“拿着昨晚设计的旗帜图案去找妇女会的同志帮忙了,老韩也跟着,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镇中的绸布店。”

    郑毅夹起一节腌制的酸豆角,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今天二十四号了,不知道秋收起义部队身在何处,再等三天如果还是没消息,咱们立刻撤离此地,到南面的井冈山上休整一段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各团各营连均暴露出不少问题,骄傲自大情绪和悲观情绪兼而有之,特别是咱们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缺陷,必须尽快弥补,否则总有一天会出事。”

    王虎臣默默点头,三下两下扒完碗里的饭,擦擦嘴低声说道:“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形复杂、人烟稀少的井冈山非常适合休整,咱们确实有必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整一段时间,顺便把五十瓦电台专用的大天线架起来,争取与粤东地区的前委取得联系。”

    “在此期间,实在不适宜展开军事行动,否则打起来就没时间整顿了,只是,你打算如何处理井冈山上的绿林武装?”

    “这事情我有分寸,井冈山上的绿林头目名叫袁文才,是个党员,永新县委的老覃几个也证实了这点,不过他们对我行我素的袁文才毫无办法,袁文才还有个很能打的拜把子兄弟,好像叫做王佐,两边加起来有三四百号人,所以我也下不了决心,看来还得想办法先和他见上一面。”

    郑毅说到这儿,心情颇为复杂。

    王虎臣早已习惯郑毅的博闻强记,因此也没细问,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要是不给咱们面子,干脆消灭他,来个鸠占鹊巢。”

    郑毅摇摇头:“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行此下策,先让地方同志去做袁文才的工作,实在不行就占领边上的宁冈县城,没人敢把咱们怎么样。”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以湘赣各军的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来看,要想赶走我们,至少要出动两个师以上的兵力,还得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夹击,否则来多少收拾多少,要是敌人采取愚蠢的添油战术那就更好,咱们都不用为粮食和武器弹药发愁了。”

    王虎臣平静的话语里蕴含着强大的信心。

    郑毅提醒道:“别忘了弟兄们大多数认为自己是正规军,不屑于翻山越岭打游击,短时间内问题不大,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咱们必须尽快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领导班子的政治领导能力,立争在最短时间内统一思想,而这方面你我都不擅长。”

    王虎臣颇为头疼:“确实如此,可是,咱们的政治干部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缺乏大局观,有的缺乏基本的军事知识,还有的根本弄不清目前的艰难形势,却喜欢高谈阔论,动不动就拿大帽子压人,唉!要不是有你镇着,真不知道何去何从啊!”

    郑毅笑道:“我知道有个人能解决这个大问题,你记得咱们在吉安渡口看到的几张报纸吗?上面有我们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的消息,报纸上说这次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总书记的职务。”

    “报纸上还说,这次会议确定了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周主任和我说的这位也终于入选政治局候补委员了。”

    王虎臣精神一振:“你说的这个人,应该是你常和我提起的润|泽先生吧?我记得报纸上说他在会议上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先生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随后又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可谓见识深远啊!”

    “正好润泽也入选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如果《民国日报》的消息准确,作为秋收起义领导者,这个时候他应该在秋收起义的部队中……只是,不知道他是代表中央,还是代表湘省省委?”

    “应该是代表中央,毕竟发动秋收起义是中央下达的命令,不知道民党是怎么得到的消息,竟然把我党的八·七会议内容、出席会议人员名单、在会议上的发言和做出的决议公开刊登在报纸上,以此来攻击我党蓄意挑起战争,却丝毫也不提他们对我党一次又一次的无情杀戮。”

    说到这儿,郑毅禁不住叹口气,记忆中似乎当选为政治局委员的顾顺章、向忠发等背叛了革命,但又不知道是哪一年,不由对其他中央同志的人身安全非常担忧。

    王虎臣很好地体会到郑毅此刻的感受,刚要说自己也很担心粤东的起义各军和周主任、曹满成等人的安全,李昭和韩守仁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兴冲冲的李昭捧着折叠好的鲜红旗帜,来到郑毅和王虎臣面前展开:“怎么样?感觉如何?”

    “这么快?”郑毅很惊讶。

    李昭得意地笑道:“老韩很顺利地买回两红一黄三匹绸布,还有一包针头线脑,十几个妇女会的同志照着图案一起动手,哪儿能不快?看看,效果还满意吗?”

    郑毅和王虎臣细细观看鲜红旗帜左上方,对黄绸剪裁而成然后精心缝上去的锤子镰刀图案很满意,但是觉得位于图案上方的黄色五角星似乎小了点儿。

    李昭听了郑毅和王虎臣的意见,沉吟好一会儿,也觉得五角星应该大点儿更合适,否则和正在制作的十面党旗没两样,无法突出军队的性质。

    韩守仁提出个建议:“要不,干脆把五角星做大,把镰刀锤子图案放到五角星中间?”

    郑毅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王虎臣和李昭细细一想大为赞成,于是四人一起前往前院的厢房,直接向十几名妇女会同志提出新要求。

    二十分钟不到,一面崭新的军旗在心灵手巧的妇女会同志手里诞生了,闻讯赶来的董宗卓和赵景庭几个一看就喜欢,纷纷要求多做一些,最好每个连都有一面这样的军旗。

    郑毅和李昭等人略微商量,当即决定买光镇中绸布店的所有红黄绸布,全部扛回来制作党旗和军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用不完可以留着。

    仅仅过了一夜,不眠不休的十几位妇女会同志便做出六十多面党旗军旗,次日上午,包括驻守东面沙市镇的一团各连都领到崭新的军旗,全师将士的士气竟然随着崭新旗帜的出现而空前高涨。

    这种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令师部主官和各级政治干部倍感欣喜,也令郑毅深思不已,他真切体会到了精神的力量,由此而联想到很多东西。

    **************

    ps:第三更送到!

    哇塞,今天有二十八位书友打赏,六十三张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其实对于现在的成绩,小火很想得开,咱们毕竟是小众书,然后又是小众书里的红色书,小众加小众,能有现在的上万日新增,小火已经很感恩了!

    明天书中郑毅就要去见毛委员了,大家不来一波订阅和月票支持吗?另外,后天小火休假,准备大爆发一波,振奋军心士气,请大家准备好,到时候给小火加油助威!

    求订阅!

    求月票!(。)

第一二五章 希望的曙光(求订阅)() 
午时将至,绵绵冬雨逐渐停下,坐落于山水之间的龙田小镇烟雨凄迷,朦胧一片。

    郑毅和李昭等人肃立在正堂门前的廊檐下,望着瓦顶落下的滴滴雨水低声交谈,分成三个小组前往莲花城里进行侦查的地方同志已经离开一天一夜,至今没有传回任何消息,令郑毅等人深感担忧。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郑毅与李昭等人不用商量,就意识到若无特殊情况,担任前出侦察任务的特务连弟兄不会冒着凄风冷雨纵马疾驰回来,于是立刻沿着回廊赶往祠堂前院。

    顶风冒雨策马赶回的五名精锐很快来到祠堂门外。

    连长段煨顾不上擦去脸上的雨水,一把将马上五花大绑的便衣汉子拽下马,迈开大步将人提拎到郑毅等人面前:

    “报告师长,抓到个乘乱逃出莲花城的奸细!略作审讯感到事态重大,咱们立刻把人押回来了!”

    被按在廊檐下的便衣汉子连忙哭喊起来:“长官,误会了,真的误会了啊!鄙人不是共产党奸细,而是莲花民团的文书啊。。。。。。”

    “今天天色刚蒙蒙亮,上千共产党冒充剿匪正规军混进城里,当班弟兄懵懵懂懂被骗了,民团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