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战军阀 >

第62章

全战军阀-第62章

小说: 全战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个信号旗在英军的阵线上升起,如一个个烽火台被点燃,刚刚发亮的天空上飘着一个个的观测气球。

    “fire!……fire!……”伴随着英军炮兵军官的一声令下,地面猛地一震发出剧烈的颤抖。英军各段的炮兵阵地上,近四百门大小口径火炮发出震天的怒吼,对浏河一线的国防军阵地进行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同时步兵部队已经在出发阵地集合整装完毕,准备发起冲锋。

    昆山和太仓两地的防线遭到重点轰击,距离防线很近的太仓县城都遭到了火力覆盖。炮弹铺天盖地而来,密集的爆炸席卷着整个阵地,震惊了第十一、十二师的官兵,就是久经阵战的十一旅的老兵都惊恐无比,绝望的气氛如同末日降临。

    “给司令部急报!英军进行了大规模炮击,他们要进攻了!各部准备战斗……”负责昆山段防线的徐应山大吼着,外面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仿佛淹没了一切,掩体内被震的土泻哗哗下落,徐应山也是胆战心惊,抹了抹头上汗水,正发现自己头上还带着大檐帽,着软制的触感很不让人安心,接着赶紧换上了自己的钢盔,心里稍微稳妥了些。就在刚才他还在说:“钢盔这种复古的装备意义不大,浪费钱不说,带着还难受……”

    太仓段防线,左翼指挥官程崇也向司令部发了急报。炮击还在进行,虽然说没有大型口径的重炮,但火炮的数量以及对昆山,太仓的集中轰炸,使得直接命中堑壕的几率提高,杀伤概率远大于每天零星的小打小闹。

    相对于徐应山的紧张急躁,身为克隆人的北翼指挥程崇更加的冷静。他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英军阵地上方飘着的观测气球,炮弹不断地落下轰轰爆炸,掩体内飘落尘土不时落在程崇的身上。

    “令重炮营进行一轮反击,目标敌军防御阵地。”程崇一边下着命令一边飘了眼英军高高挂起的观测气球,七五野炮最大射程七公里多,阵地距离一线较近,那些高处的观测点观察距离肯定近不了。程崇担心这些这些炮营射击会暴露炮兵阵地的位置,如果遭到英军的反击就不妥了。程崇这边有四个装备一百五十毫米重炮的营,共四十八门,二十五倍的口径的炮管长度,让他们的射程达到十三公里。英军装备的大口径炮数量不多,重炮营的阵地远在防线**公里的直塘周市两镇附近,相对安全,这种极限距离英军观测气球根本发现不了,就算发现英军也够不到。

    发射命令通过电线传到了国防军的重炮阵地,早已在炮位上就位的炮兵马上把炮弹和发射药送入了炮膛,对着已经瞄准了半个月的英军防线射出一颗颗致命的弹丸。

    虽然一百五十毫米炮的射速慢上许多,但发射时巨大的轰鸣声则也代表了它巨大的威力,不是七五步兵炮可以比的。炮兵阵地上一切声音都被隆隆的炮声所淹没,一面面信号旗指挥着炮兵们的节奏。一枚枚内装五公斤tnt炸药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弹,被推向十公里外的英军阵地。

    “士兵们,鼓起你们的勇气,为了你们家族的荣耀,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一会跟着我冲上对面一公里处的阵地,杀光那些肮脏的黄皮猴子!……”重兵云集的英军阵地上,一名名英军军官正对手下鼓舞着士气,其中最近几天新来到的以新到的第二十二师的人士气最高,士兵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对面的阵地上,杀死那些印象中乞丐搬的钟**队。

    “乔德,待会咱们比比谁杀的人更多,哈哈”二十二师的一名士兵兴奋对旁边的战友喊道,一边挺了挺自己的胸脯。

    “呵呵,哈维斯,我肯定胜过你,拼刺刀你可重来没赢过我,我一会抓个军官给你看看!”那名叫乔德的士兵毫不服输道。

    “不知道能不能搞到什么战利品,听说钟**阀的军官都很有钱……”

    “可能吗?那些钟国人都脏兮兮的跟乞丐似得,他们的士兵能好得到哪去?”

    两人孜孜不倦的谈话吸引了在他们一旁相邻其他部队的人

    。一名离他俩最近的默默抽烟的老兵撇了这边一眼,不屑道:

    “又是俩脑残!”声音不大不小,两人听得清清楚楚。

    “喂,你在说什么,你们部队在印度待久了,智力也跟着退化了么。”乔德反击道。

    “哼,可怜无知的孩子,等你们见到对面的钟**队你们就知道了,哦不,你们可能没机会见到他们,在这之前说不定你们就死了!”老兵转过头来对两人狠狠的说道。

    “把钟国人说那么厉害,是你自己怕死吧!连乞丐都怕的人,哈哈……”哈维斯两人肯定不信老兵说的话,反唇相讥。

    “呵呵,乞丐?我腿上这双长筒靴子是从一个阵亡钟国士兵的腿上拔下来的,他们穿的比我们要好多了。”老兵说着拍了拍自己腿上的被擦的程亮的黑色长靴,这在堑壕里踩泥巴的性能十分出色。

    “信不信由你,祝你们活得更久。”老兵完话就转过身子不在搭理他们了。哈维斯和乔德不服气还想在说些什么,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呼啸声,穿透了英军炮兵开炮发出的声幕,紧接着一声巨大的爆炸传来,地面猛地一震,烟尘土泻被高高的抛弃,久久不能落下。

    “敌军炮击!……敌军炮击……隐蔽…”军官发出警告,临近发起冲击,堑壕里挤满了整装待发的英军士兵,着突如其来的打击,瞬间扫空了军官们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士气。不过严正的纪律还是让士兵们有序的躲进堑壕附近的防炮洞,然而前沿的堑壕中还从来没挤进来这么多人,更多的人只能蜷缩在堑壕内壁上,两米深的堑壕倒是能为士兵提供足够的保护,避免被剧烈的冲击波扯碎。除非炮弹落近堑壕内。炮弹不断落下,总有几颗好像是长了眼专门往堑壕里钻。落入堑壕的炮弹剧烈爆炸,冲击波直接把这段堑壕两边的土壁撕碎崩塌,连带着周围挤在一块的十几名英军士兵,人体的残肢器官崩落的到处都是,把不少英军士兵给吓坏了。特别是新加入的陆军第二十二师官兵,虽然说他们从穿上军装起就做好了时刻为女王陛下献出生命的准备,但这种被炸的碎碎得死发还是超过了他们的心里接受能力,这也忒惨了点吧。他们都捂着头祈祷着炮弹别来找他们的同时,还在心中怒骂着告知他们“这就是一趟旅游,钟国人很好对付,咱们空手一个挑俩”的将军们。

    其他师的部队好上一些,毕竟他们已经从这种环境下度过了半个月。哈维斯和乔德这会那还记得刚才的豪言壮语,嘴里哭喊着想钻进墙缝,老兵看到这俩人的情形撇了撇嘴,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他俩能活下来一个”。老兵刚才针锋相对只是不希望这两个年轻人死去而已,在之前的半个月中他见证了身边战友一个个的倒下。

    剧烈的爆炸渐渐的停歇,还没死透的人的哀嚎比军官的命令更早的传近人们的耳中。

    “整理装备,准备进攻……都注意了!整理枪械弹药,准备进攻……”快到冲锋时间了,一个个军官都提醒着自己的手下。

    老兵抖落身上的泥土,用衣服擦干净手中的步枪,一边把还叼着的早已被土泻熄灭的烟头吐掉,顺便瞟了两眼一侧不远处,正在哭泣还惊魂未定的乔德哈维斯两人,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自己都救不了……我还能活得过今天吗?或者万能的上帝早就已经决定了……”

第85章 升级的会战() 
十二月三十日,1912年的最后一天清晨,一支庞大的日本运输船队悄悄驶进了长江口,三艘英国巡洋舰和日本十艘中小型舰艇组成的舰队在前面开路。由于航线被安徽和英日两方封锁,过往船只比以往少的可怜,偶尔经过的船只也悬挂着美国、德国、法国之类欧洲列强的国旗,虽然上面不一定有洋人,但这是一道强力的保护。过往的钟国商船很容易受到盘查甚至是勒索,远洋贸易,本来就夹杂了一些见不得光的走私货,比如东南亚地区的鸦片。虽说这是公开秘密,但战时不同以往。

    天还未全亮,船上的日本官兵很多都站在左舷,长江南岸远方的陆地上,连续不断的炮火闪光,让一些没见过阵仗的士兵频频发出“司盖……”的感叹。一艘运兵船的舰桥上一名年龄颇大的高级军官靠在躺椅上,观赏着炮火的景色。旁边一些身穿卡其色军装的参谋佐官小声评论着英军的进攻。

    “吉田君,看这阵式,英国人投入的进攻力度很大,我们登陆后兴许会无所事事。”一名大佐衔的参谋说道,一边摸了摸身上的口袋掏出盒烟草,不过刚想到身体不大好的师团长就在不远处,接着又把手缩了回去。

    “确实,钟国人扛住英军的进攻可能不大,不过一天还是坚持的住的把,我们肯定还是有同钟国人战斗的机会的。听说江南地区很富庶,跟满洲那边不一样地……”名叫吉田的大佐说到,一边拍了拍腰间照相机,他打算记录一下支那南方的风土人情。曾经几代日本人一直崇拜的繁荣富强的华夏,在甲午战争中曝露出了破败的一切,这让本子感到失望的同时又看到了扩张机会。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一直靠在躺椅的梅泽道治师团长,掀开了铺在身上的卡其色毯子,起来伸了伸腰,梅泽道治患有风湿病,一般不怎么活动。日军在日俄战争后把黑白搭配的老式军服换成了更耐脏,也是近代日军标识性的卡其色,天朝人士都亲切的称之为shi黄。

    “将军阁下……”两名佐官见梅泽师团长向他俩靠了过来都赶紧闭上了嘴。

    “轻敌是大忌,打起一万个精神,我们海外作战代表的是整个日本陆军的形象,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让洋人看了笑话,给天皇陛下丢脸。”梅泽严厉教训道。

    “哈伊!我们错了……”两名大佐赶紧认错到。

    “恩……哎呀,人老了……”梅泽自己捶了捶膝盖的关节,对这些疼痛的忍耐能力越来越差。附近人不多,要不梅泽刚刚弯腰捶腿的形象,肯定会被人抓住话柄,有损军人形象。本子的军纪说严很严,但有时候却毫无军纪可言,比如在甲午战争中在旅顺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本子的军纪简单来说,就一条最重要:听话,下级对上级的无条件绝对服从,貌似除了这以外干啥都不是大罪。

    “我想,等上岸后可以给您请一个中医,支那的针灸技术还是挺不错的”吉田大佐提议道

    。本子一方面看不起钟国,但又很推崇钟国的一些东西。由于明治维新,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导致一些传统的东西不断减少,比如三名军官腰间的法式军刀,武士刀呢?对不起,带着这玩意犯法,武士刀的合法地位恢复是多少年以后了。再者从钟国传来的传统医学受到了西式医学的强大挤压。生病发烧打上一针,简单暴力,效果明显,西式医学的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更大的优势。然而对付比如风湿这样需要长期调养的毛病,还是中医效果更好点。

    “恩,这个是不错的提议,等战争结束有了空闲,你们都帮我留意下。”如果可能的话,梅泽还是想尽可能像这样清松的谈话,而不用带任何虚伪的功利目的,军队应该是纯洁神圣的。以本子的所作所为来说这太可笑了,不过人家就这么认为别人也没什么办法。梅泽师团长拄着拐杖回到了自己的舱室,打算再躺下歇会,这绝对是违纪的!不过这就他最大,身子也确实不大好,别人也就是背后议论下。梅泽躺下后舒服的长出了口气,享受这开战前的片刻宁静。

    来钟国指挥这场战斗,说是任务,不如说是躲避。东京现在乱的很,大正脑残,被以桂太郎首相和西园寺公望为首的集团操控着(这两人就跟毛子的梅普二人类似,轮流上台执政默契无间)。其他人比如陆军的一棒子人,看着眼红,你们能操控,我们为什么不也操上一操。以总参谋长长谷川好道和陆军相上原勇作为首的陆军政要就和桂太郎一帮子,掰起了手腕。当然还有其他势力,比如永远高呼经费不足的海军们,把这一池子水搅的越来越浑,这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大正政治危机”。而这次参加英军的作战,除了满足本子的野心外,也有其他原因。桂太郎首相一手促成了这次海外作战,这些个军人成天给他找事,得给他们找点事干,消耗消耗精力。

    陆军部果然马上把精力全部投到了这次远征上,没有什么比成绩能更加吸引天皇陛下的眼球了,没有什么比对外扩张更符合陆军的胃口。但陆军内部对于总指挥的人选是争执不断,林立的派系争斗不断,谁都想派自己一方的人去战场镀一镀金,矛盾开始激化。参谋长长谷川好道只能感叹桂太郎首相这把阳谋的老辣,赢了是他桂太郎为大局着想不计小节的美名+政绩,万一就是出了什么差错就是他们陆军的罪过,桂太郎要是递交辞呈,长谷川这个参谋长那还有脸干的下去?为了团结陆军,梅泽道治这个不怎么参与政治身体有病快要退休的老干部就给推荐了出来,让他这个“中立人士”去谁都不得罪,完事功劳是陆军大家的。不喜政治,却整天被人拉着站队的梅泽道治,也乐的接受这个远征任务,躲出去清闲清闲。

    这里面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隐性危机,高级将领要么么乐得清闲,比如梅泽道治还有带着“观光”照相机的吉田;要么更关心国内的政局,比如第十八师团长神尾光臣。下层军官和士兵因为甲午战争对支那军队不堪一击的印象,和战胜俄国后暴涨的信心,让他们变得狂妄自大。虽然梅泽道治强调了不要轻敌,但许多军官和梅泽本人此时的心态,紧张程度绝对比不上当年对阵沙俄的时候,这对他们来说将是致命的,他们即将面对的不合常理的对手要比沙俄可怕的多。

    一个小时后,吉田大佐敲响了梅泽的舱门。

    “将军阁下,船队已经减速,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指定位置了……”

    正在整理军容的梅泽中将,看了看窗外已经升起的太阳说道:“走吧,让我们看看支那的南方和满洲有什么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