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16章

医国王侯-第16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揭槐咧螅硬徘那牡奈柿艘痪洌骸澳芩に浪桑 

    “我觉得应该不能,但是缺胳膊少腿应该是跑不了了!”刘岳满脸的不怀好意,他的话被附近的刘启一字不落的听了进去,但是这位皇帝陛下却没有生出不悦,反而在心里赞了一句,这娃儿还是宅心仁厚呀!

    火焰再次点燃,不过这一次,等到那孔明灯升到二十几米的时候,梁王就砍断了绳子,紧接着就听见空中传来了怪叫声,地上的那些言官御史们此刻连粗气都不敢喘,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空中那越飘越远的孔明灯。

    几十米的高空正刮着凌冽的西风,刘岳刚刚就有估计过,大概能有六七级左右了,照这个风速半个时辰之后,这位铁齿铜牙的言官恐怕就得在三十十公里之外了。

    不过,刘岳却是没有给他准备足够的燃料,相信他飞不出十公里应该就会慢慢落下来,至于落到那里,恐怕还要劳烦京郊的士兵去搜索了。

    “哎呀,我就说你们这些粗人坏事吧,我刚才没有给灯中加注火油,这下可完了,辛大夫空怕要遭罪了!”

    刘岳等到所有人把脖子都扭得发酸的时候立刻跳了出来,一拍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大退。

    “陛下,臣估计最多半个时辰之后,辛大夫就会落地,而且他应该会落在距这个广场大概八十多里地的东方,要不要派人去找一下!他没有经过训练,使用这孔明灯也许会受点伤!”

    刘岳这句话说得很响亮,场上那些将军们的眼中立刻就又投射出了希望之光,同时还有两个自告奋勇要去搜寻辛大夫。

    “小三子,我问你,这东西如果交给经过训练的士兵使用,能否保证他们都像你那样平安落地!”刘启的问话,立刻令场上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了呼呼的风声。

    “能呀,不过这只是个初级版本,等我在改进一番,这东西立刻就会有更加厉害的功能,说不定到时候,我还能带着陛下到空中去转一圈呢!”刘岳的回答,让刘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同时也让场上的那些鹰派军官发出了狂热的呼号。

    “好了,让中尉派人去把辛大夫带回来,都散了吧!”皇帝心情大好,准备好好赏一下刘岳,而且还准备在大朝会上赏!

    第二天没有早朝,刘启似乎是为了等待什么,直到天亮之后,从长安的东城门进来了一架马车,马车上的人浑身伤痕,好不凄惨,一条腿耷拉着,显然是已经断了。

    “这个人正是昨夜飞出去的辛大夫,此刻已经是气若游丝,要是再没人来救他,恐怕再过一会,他就会撒手西去了。”

    又是一天的时间匆匆过去,第二天,大朝会按时举行,只不过朝堂之上很是怪异,正中间的位置上摆着一个座椅,座椅上是包得像个粽子一样的辛大夫,皇帝没来的时候,众人都是指指点点的,对这个大人的遭遇很是同情。

    “吆,这不是辛大夫嘛,真是不容易,我代犬子给你赔罪了,出发前没有教给你一些技巧,那是他的不是,还请海涵!”

    梁王虽然嘴上说着赔罪,但是脸上那一副高傲的样子,任谁也看不出他有一丝的愧疚。

    这辛大人前夜坠落在一片树林当中,可是遭了大罪,前去寻他的兵士,对待他又极其粗暴,造成了他伤上加伤,现在说句话都挺费劲儿的!不过他还是咧着嘴说了一句:“不敢当。”

    刘岳也跟了上来,正准备再说两句,刘启就来了,这一次的大朝会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议题,只是当着百官的面,刘启大肆的封赏了刘岳,光金子就足足给了两千。

    最后刘启还授权他建立一支特殊的军队,所有的支出都由皇家私府来支付,兵员从大汉境内所有的军队中挑选,这支军队建成后最高指挥权直属皇帝!

第34章 学院?() 
天家厚赐,从来都惹人眼红,但是百官眼红的却不是一掷千金的重赏,而是那毫无顾忌的信任。

    帝师晁错的削藩策引出了七国之乱,叛乱平定之后,刘启已经开始着手将天下兵马实控权收归国家,虽然这道政令执行起来很艰难,但是仍然在逐步推进。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启却授权一个少年建立一支军队,说是归他自己直接指挥,可是任谁都能明白,这是皇帝给自己的这个小侄儿一拨亲军,同时还把他的军费给免了。

    “臣谢陛下!我一定不负君王,把这只军队打造成一支国家级力量,战略级力量,上可入九霄,下可潜汪洋!”刘岳当着百官的面领了这份恩典,少年豪气引得一旁梁王大感欣慰。

    自从睿侯返回长安之后,种种行径落在稍明事理的人眼中,都会令他们产生一种此子非凡人的意识,而今他们也不会怀疑,如果这少年真的醉心于建立一支军队,那这支军队就绝对会是大汉最强的军队!

    朝堂上一时间有了虎狼鹰豹之气,站在队伍中的太子目光灼灼的看着刘岳,胸中有一些东西被这样的气氛点燃了。

    下了朝,众人纷纷赶过来恭贺,有真心的,当然也有透露着酸朽的,不管是什么梁王都代刘岳一并应承了,看着自家小子和太子勾肩搭背的模样,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皇帝兄亲弟恭的场景。

    “我们都老了!该让他们年轻人起来冲一冲这腐烂的气味了!”刘启突然自大殿转角处来到了还站在那里的梁王旁边,轻轻一笑,无尽的释然。

    “皇兄说的极是,大汉隐忍了这么多年,是该崛起了!”兄弟知心,莫过于此,刘启只是微言愿景,梁王就知道他话中的深意。

    “小三子,你的那个孔明灯真的行吗?要是真行的话,多多的造出来,然后你我带一支精兵,直捣匈奴王庭,横扫漠北,让这个天下从此靖平!”

    刘岳很想一瓢凉水泼上去,但是面对这眼睛喷火的刘彻,他却迟疑了一个声音在内心反问:“我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让华夏的声威远壮吗,如果我连自己已经做出来的东西都否认,那还谈什么宏伟蓝图。”

    “九哥,我跟你说,那个东西也行,只不过风险太大,我准备将它再改进一下,就像我最后把草纸改进成睿侯纸一样!”刘岳生动的例子让太子瞬间明白,同时也更加兴奋起来,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自己逐鹿万邦的盛景了。

    “哎回神了你呐,我师父告诉我,做那些东西需要学问,而学问的积累是一个过程,所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研究,是需要过程的!”

    生怕自己的自信助长了这个未来皇帝的狂妄,刘岳立刻开始泄压,好让这家伙知道,很多的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知道,我知道,就你做出来的那东西,一些家伙说是怪力乱神,可父皇却说这是大学问,还嘱咐我要跟你多多学习呢!”

    “什么怪力乱神!那是科学,是科技懂吗!”刘岳猛然回头看着比自己略高的刘彻,声嘶力竭的大喊了几句。

    愚昧困了华夏几千年,他的到来是带来了一丝火种,而他却忘了那些惊世骇俗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绝对不亚于洪荒猛兽。

    一想到这些,刘岳忽然觉得浑身乏力,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普及教育,否则到头来他或许会像那些先驱一样,被一些故步自封的卫道士给活活吞噬。

    “九哥,我要去见陛下!现在就要去!”刘岳脚下一用力,甚至将一块地砖都碾出了裂痕,下意识的竟是用上了武力。

    看着飞速离开的身影,刘彻立刻追了上去,但是他却发现自己越追越远,竟然丝毫没有办法赶上刘岳的脚步。

    “真是怪了,难道这家伙吃了神药不成,怎么跑得这么快!”悻悻的停下了脚步,也不去追了,心里面还在想着这家伙到底在抽什么疯。

    “什么,你要办学院?学院是个什么东西?”刘启看着面前的少年,总觉得只是几刻没见,这小东西竟然陌生了起来。

    “呃,学院,就是学习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就是让大汉拥有更多奇才的地方!”刘岳画了一张大饼,就等着刘启撒芝麻了,可是这位皇帝陛下却迟疑了。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大饼虽然诱人,但是好像也牵涉到了多方的的利益,是一个更大版本的还智于民,这需要仔细琢磨一下。

    “陛下可是在担心那些言官还有门阀大族?那我倒是有一个妙计,就让他们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不就好了!”

    办学院是需要要有生源的,而那些大家族的子弟拥有较好的基础,可以作为学院的根基,只需要将他们身上的一些陋习给剔除掉就好了。

    “嗯,这想法不错,但是你这样口头的说两句,我也不清楚你的想法和计划,这样,你写出策论来我看看,到时我会在大朝会上给你答案!”

    老皇帝这么一说,明显是需要时间来仔细考虑这件事情了,没想到刘岳却直接就跪坐在了刘启读书的桌案前,扯过一张纸提起毛笔就写了起来。

    “这!”春坨正要走上去提醒,却被刘启拦了下来,然后这位皇帝就笑眯眯的搬了椅子就在旁边看着他写字。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将老皇帝给唬住了,只见那纸面上是一水的行楷小字,就连他这个在书法上很有研究的人都觉得这些字真的是漂亮,而且这里面很多的字,他自己居然不认识。

    刘岳由于急躁,并没有用自己在这个世界学习的篆字来书写,这倒是给他找了一些麻烦,在皇帝的逼问下,只好又将自己那个杜撰出来的老师扯过来挡箭。

    “你的这个师父真是一个神人,竟然将这些字的写法都给简化了,不仅书写起来更加容易,辨识度也提高了,等你哪个学院开办了,不如就先从这些简化字开始吧!”

    经过刘岳的阐述翻译,刘启已经对他的想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看起来,他似乎已经有了决断。

第35章 动身()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刘岳依然在场,刘启拿着他翻译过后的那篇文章,定名为兴国策,没有做任何的改动就当众宣读,然后让百官开始讨论!

    刘岳心里知道,这是皇帝要走个形式,然后再将那里面的要求尽数实施,所以就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那些嘴官们讨论。

    这个时候,忽然有一个有些年岁的大爷级人物走到了刘岳旁边,狠狠地跺了跺脚,然后喊了一句:“睿侯,又是你!你到底要把我大汉折腾成什么模样!”

    “你老人家,今早出门忘了喝药了吧,又是我怎么了?难道要让国家社稷陪着你等老朽一块湮灭在这历史长河中你才高兴?”

    刘岳的话毫不客气,气得那个老者胡子乱颤,直接转身,扑通一声=跪在那里,口中狂呼:“陛下,这兴国策,老陈反对!”

    站在边上撇了撇嘴,刘岳暗觉这老家伙应该要不是是疯了,要不就是黄老之学的死忠者,否则就算是他不同意,他也不应该反应这般激烈。

    “哦,韩大夫,你对朕的这个兴国策有疑虑?”刘启一出声,下面立刻安静了下来,昨夜他已经和刘岳尽可能把建设学院初期的好处尽可能的往这些门阀家族方向倾斜,原本想着今天就是小走一下场面,然后君臣共欢,可是没想到还碰上了一个老骨头!

    刚才宣读那策论的时候,百官纷纷都从其中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正在心中想着如何拍皇帝的马屁,把这个没有什么营养的早朝给混过去,毕竟大汉连天早朝已属反常了,这几日他们可都是很疲累的。

    可谁曾想现在竟然跑出了这么一个老家伙,竟然直接反对圣上的决策,他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呀。

    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这个韩大夫,因为他已经年逾六十了,一生醉心黄老之学,膝下无儿无女,那策论中的好处,他是一样也得不到滴。

    “韩大夫,陛下高屋建瓴,也是你这样的俗人可以揣测的,你反对,那你倒是提出一个比兴国策更好地方略来!”

    “是呀,你这老匹夫,一天到晚就听见你吆五喝六的,就连当年七国之乱,国家已经危难,你还在那里反对陛下出兵,你安的是什么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批判这个故步自封的家伙,他急忙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友,可是此刻谁还敢站出来替他说话,毕竟这件事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嘛。

    “陛下,臣建议大家可以举手表决,看看这百官之中有多少人和陛下的意见相左!”刘岳此时有些不可耐了,生怕那些中立之人此时再倒方向,将他的事情给搅黄了。

    “好,就依睿侯所言,请他来主持这次表决吧!”刘启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小家伙一定会让那些反对者乖乖的闭嘴甚至是哑口无言的。

    “既然陛下已经授命于我,那我就来统计一下人数,还烦请那些不赞成陛下决策的官员举手示意,我一会儿记个名!”

    就是这么一句不起眼的话,立刻就让那些大臣畏缩不前了,他们有些侍奉过三朝帝王,还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表决方式。

    乌泱泱的一大片人,都安静无声,你要是举个手,陛下站在高处,一下就看见你了,而且这个小侯爷还要记名,这不是要抓小辫子了嘛。

    “陛下,看来这兴国策还是很得人心的,臣敬陛下高瞻远瞩,贺我大汉君臣一心!”

    还没有等半分钟呢,刘岳立刻就自行的决定了统计结果,现在木已成舟,要再有人跳出来,那可真的就是在找不自在了。

    得了这么一个结果,至少刘启和刘岳两人是很高兴的,毕竟两人早就商量好的计划算是达成了。

    这一次朝会之后,刘岳也即将离开长安去往咸阳了,从此之后,他就将开启一个新的征程,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奔波操劳了。

    或许从这次离开长安开始,刘岳就要开始迈上实现他宏伟蓝图的第一步了,不论任何时候建设一个地方都是需要人才的,而这第一批的建设人才,刘岳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父王。

    他向梁王要了梁国国都之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能工巧匠,并且还从梁王颇为自傲的五千玄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