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201章

医国王侯-第201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孤要重重赏你,哈哈哈!”刘彻心胸豁然开朗,觉得一下子就有一点情志通达,再看方明,越是觉得顺眼了。

    “小三子快要回来了,不知道他是借道咸阳还是直接来长安,赶紧准备一下,我准备送他一件礼物,这么久了,我们兄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好好聚聚了!”

    看着方明,刘彻有些幡然醒悟,总算是有点明白自己父皇的苦心了,虽然明白的还不是非常的透彻,但是对现阶段的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刘彻在这边忙里偷闲的准备挑选礼物,刘岳这边则是风餐饮雪,所有的人马都有些疲惫不堪,归程虽不急,但是却更加的磨人,天气给予士兵们的考验也更加的严苛,所有人都十分怀念房子,火炕!

    终于,熟悉的景致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正是那座有着地下空间的山庄!刘岳再也舍不得让士兵们继续跟着自己马不停蹄的赶路,直接下命令让他们驻扎在这里,反正此去咸阳不过几十公里,在这里休整跟在咸阳休整是差不多的,而且在之前,刘岳就有心要把这里当成是蓝军团的基地。

    “所有士兵在此休整,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士兵进驻训练,神兵卫还有幽灵卫跟我一起,将这个大单于送给陛下,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吧蓝军团的牺牲兄弟在另一侧的山地上,选一处地方埋葬了,这里是他们的家!”

    安排好了一切,主持完那个隆重的葬礼之后,刘岳就带着百人向着长安进发,,赵灵儿和且兰两人回了咸阳,而刘璇则是打扮了一番要回长安,毕竟已经半年未见自己的父皇了,既然回来了,那就应该去拜访一下。

    夜色将落的时候,刘岳赶到了长安城外,而这风雪之中,刘彻一人一马正在城门外静静的等候着他们。

    “哎,太子殿下,你怎么在这里!”刘岳打马上前,对于眼前的一幕有些诧异,但是也发现了刘彻的态度似乎有了很大的转变。

    “呵呵,你回来已经太晚了,父皇让你明日参与早朝,所以今晚的时光是属于我们两个的!”说着便下了马,要牵着刘岳往里走。

    一边的刘璇也下了马,但是却被刘彻一句话劝了回去,说是母后在等着她,可不能耽误了。

    刘岳跟着刘彻两人来到了长安的梁王府,这里是刘岳历次过来的落脚之地现在虽然已经封王了,但是却也没有铺张,让刘启再赏赐下一座府邸。

    “小三子,赶紧弄几个拿手的好菜,我们今夜不醉不休!”刘彻领着刘岳进了厨房之后,就发现这里早就堆满了各式的蔬菜,一时间对于尹齐的创新和食材保存有了一个新的见识。

    挑选了几样之后,刘岳指了指灶台:“呶,给我生火去!”哥俩儿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不到半个时辰,一桌子的好菜就被端到了暖阁之中。

    两人也不分主客,就那样席地而坐,刘彻拿出了他从杜康那里顺来的好酒,刘岳拿出了他从雍州带回来的酒器,两人就开始推杯换盏了,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趴在了桌子上,最后两人就那样枕着满桌的残羹冷炙睡了一夜。

    一直到五更天的时候,刘岳的护卫过来叫醒了他们,说是宫中有黄门驾车来接他们,但是两人宿醉未醒,竟然还想再睡。

    最后还是刘岳有一点理智,皇帝宣召,要是不去的话那就变成了恃宠而骄,这可不是什么好名词。

    “走吧,带上那个大单于,我们进宫朝圣!”刘岳将大单于的尸体放在了车上,然后拉着刘彻上了车。

    这里到皇宫没有多少路,所以尽管寒风如刀,却没有让两人的酒醒多少,走到宣室殿的台阶上的时候,刘岳才强行运起内力将酒精逼出体外,有不少人正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什么乱子。

    刘彻似乎也在此时清醒了不少,脚步有点飘,但是眼神却变得开始清明了起来,这也让刘岳放心不少,反正一会儿也没有这二世祖什么事情,他只是坐在皇帝旁边的那个小桌案前面聆听晨奏,也不必担心他说话大舌头。

    回头看了一眼那放在殿前广场上的匈奴单于的尸首,刘岳心里面就更加的有底气了,于是再没有任何的忐忑,直接迈着步子跨进了大殿之中。

    拜礼之后,刘岳不论什么时候看过去刘启都一副合不拢嘴的乐模样,不管朝中的人在说什么,他都没有将目光离开过刘岳。

    终于等到外面的天色有点发白的时候,刘启摆了摆手,朝堂之上立刻就安静了下来,他看着刘岳,朗声道:“睿王,听说你这次巡视雍州,收获颇丰,还有礼物要带给我,不知这是真是假呀!”

    开玩笑,皇帝当面索礼,你能说,哦不时的吗,当然不能,所以刘岳直接弯腰一礼,回道:“正是如此,而且我觉得这件礼物重大,应该脚上我们的客人一起前来观看!”

    刘岳所说的客人自然是现在被软禁在长安的右大当户和骨都侯了,他们也算是匈奴的中高层领导,由他们一起来观摩大单于的尸首,那应该是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刘启岂能不知刘岳心中的想法,立刻就允准了所请,派了使者去往幽禁之处提两人前来,而在这个时间空当之中,他却是将一种大臣放在了一边,直接询问起这么长时间在边城的经历。

    而后,刘彻也加入了进来,然后三人就像是闲话家常一样在朝堂之上说开了,刘岳将自己的边城的经营,事无巨细的都讲了出来,有些还用一些文艺加工的手段进行了修饰,让父子两人听得那是津津有味。

    尤其是当他讲到血土筑墙那一段时,两人不住的拍巴掌,大声叫好,称赞刘岳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他当初的那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

    刘岳不光是讲了自己的经历,还讲了自己的计划,像是绿洲开发计划,筑路计划,以及开采石油的计划。

    虽然刘岳并没有回到咸阳开展石油呃提炼工作,但是相关的设备刘岳在从雍州城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告知百相进行准备了,相信他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一些主要的部件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刘岳这一次回来也带了近四吨多的石油,用来调试机器应该是足够了,下一阶段,他准备筹建一个运输队,好像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应该叫做镖局之类的。

    由他们来专门处理边城物资的转运工作,专事专办向来都是最有效率的问题,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所以为之安排一条特殊的渠道也完全不过分。

    一开始是皇帝和太子在听,到了后来满朝文武都沉浸到这种故事和蓝图当中了,这让外面已经拘押到大当户和骨都侯的卫士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通报了。

    一直到了日上三竿,众人都感觉有些饿了,刘启这才想起了时间的流逝便直接传诏御膳房,说是要在殿前广场上摆鼎镬,他要和众臣一通祭奠一下宿敌!

    说是祭奠宿敌实际上是文武大臣和皇帝一起举办了一场火锅欢宴,当然席间刘启也邀请了那个大当户和骨都侯,只不过他们好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样,并没有任何的食欲。

    “呵呵,两位可知道这茧中包裹的乃是什么吗?”三巡五味之后,刘启笑吟吟的看着大当户和骨都侯,眼睛里满是戏谑。

    “大汉皇帝陛下,这里面应该是尸体,只是不知这是何人的!”两人脑子当中那丝不好的预感更加生动了。

    “哦,是你们的熟人,这样吧,卫士,将油茧剥开,让这两位和他们的熟人见上一面!”刘启一摆手,卫士们就开始处理那个茧包,另有人立刻就开始收拾起了那些火锅。

    等到将沥青油层剥离,忽然就有一阵好闻的气味儿飘了出来,正是且兰配置的防腐药粉的味道,哪种药粉现在一紧洒满了大单于全身,他的胸腹之中被填满了干草上也是这种东西。

    被现代医学加上古老药剂学调制过的尸体即便是搁了几十天看起来仍然没有走形,所以两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尸体是谁。

    像是受到了雷击一样,两人愣在当场,许久之后扑通一声跪在了那里,嚎啕大哭起来,尽管在别人悲伤的时候乐一下有些不道德,但是在场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觉得心中快意的。

    “你们是想让这个大单于给我陪葬呢,还是想把他迎回草原,这个完全就看你们的决定了,等你们决定好了,就告诉我,我会派出使者,让你们那边现在管事的人来跟我们大汉谈,说不定到时候你们也有机会重返家园!”

    刘启拍了拍刘彻的肩膀,后者就将这段话说了出来,字正腔圆,隐隐还有一股子不容置疑的霸气。

    “我们要让大单于回到长生天的怀抱,昆仑神会护佑他的!”两人立刻跪倒在刘彻和刘启面前,一个劲儿的磕头,这么长时间的汉朝生活,也让他们知道了汉人只怎样示弱的。

    “好,那我就即刻派出使臣,看看你们的大匈奴到底有没有抛弃你们!”刘彻再说一句,那两人立刻欣喜欲狂,只要有希望,那就值得去努力,于是他们再次跪倒谢恩。

    而朝中随即就派出了以为汉使去往雁门,那里匈奴人尚未退兵,说起来这种阵前使者的活计还算是相对安全一点。

第340章 谈() 
派出使者自然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之中自然要有着匈奴人作为见证人,不然的话去一帮子汉人,那个狡猾的苏合一定会认为是在诳他。

    不过,刘岳有些不明白,这个使者团体为什么会有一个黄门,而且这个黄门还是刘彻力荐的。此人正是方明。

    这方明临行之前,还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到了梁王府,说是相向刘岳请教一些关于匈奴方面的知识,怕刘岳不见他,还拉大旗作虎皮,说是刘彻让他来的。

    “对于匈奴人,你只需要比他强势就可以了,现今不同往日,我大汉国力蒸蒸日上,而且这一次,敌我攻守之势很是分明,敌挟人数优势,我则有强横兵器,现在,他们只要想换回大单于的尸体,那就得向我们低头。”

    刘岳说了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那就是要强,而且要强而狠,不能让敌人有发动的机会。

    雁门一带两军对仗,对于向来羸弱的汉军并不讨好,一旦匈奴展开攻势,那必然是两败俱伤的下场,这快过年了,刘岳不想到时候汉朝大地上整个的一片哀嚎。

    “小的谨记睿王殿下教诲,哦,对了,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礼物!”方明离开的时候,拿黄巾包了一个小盒放在了刘岳的桌上。

    拆开盒子,刘岳发现那是一个木雕,笨拙的手法明显并非出自名匠,再看那木雕底座,上面竟然有着刘彻的私印,上面还有斑斑的血迹。

    “这个家伙看起来是有些幡然醒悟了,只是若我们的性格相合,又何须这些虚礼。”刘岳将那雕刻收了起来。

    鲜有前日归来之后刘彻就忙着和他相聚,再有今日托人前来送这种小礼品,刘岳当然是明白了他这个兄长是想缓和之前两人之间的生分,但是刘岳却从来都为把一个少年年强气盛的妒忌放在心上。

    方明很快就跟着使团去往了雁门,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历练,刘彻未来并不是仅仅将他当成一个近侍,看那样子似乎还想让他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对此,刘岳也是乐见其成的,但是这跟他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正忙着准备谈判的事情,是的他也在忙着准备谈判的事情。

    对他来说,真正和匈奴的谈判并不是这一次使者去往雁门的行动,而是将来匈奴使团来到大汉国内的行动。

    实际上,这一次大汉朝的派去的这个团队,更像是一个信使团队,他们将大单于尸首在大汉的消息带到两军阵前,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如果匈奴人答应,那就再给这些家伙引路,带着他们来到大汉,跟真正的决策层进行商谈。

    这个决策层指的就是刘岳这一行人,所以,真正的谈判尚未展开,而通过谈判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也尚在计划之中,这两天,刘岳的心里也是很焦急的,因为皇帝已经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来处理了。

    十数天后,方明一行人来到了雁门关,第一次看见如此壮阔的景象,方明的心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由衷的赞叹,可是当他通过边上将军的望远镜看到远处的匈奴连营的时候,这种骄傲又被打落了下去。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国民生产总值之类的说法,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最直观的就是看军力,而衡量军力最直观的东西一是看人数,二是看马匹数。

    很显然,匈奴在这两点上吓到方明了,而很快,到匈奴阵前递文书的任务也下来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方明的身上。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要说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后来他忍住了,他在这里代表着太子,但是那只是他自己认为的,而在众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阉人,是这里地位最低的一个,所以这样危险的任务就只能让他去了。

    “大国师,营外来了一个汉朝的阉人,说是来递交国书的!”匈奴士兵很快将方明的到来抱了上去,这一点也得归结于方明的激灵。

    面对着一字排开的大军,他径直的切向那个看起来很是大气却与华丽无关的营帐,偏偏放过了那数个看起来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有多尊贵的华丽幕帐。

    这当然是方明得自于刘岳的教诲他知道苏合的性格,也知道苏合的地位,更知道如果是落在其他带兵大将的手中,他可能会让这次和谈在初始的时候就落入失败。

    “阉人?”苏合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以往汉朝遣使,位阶都很高,甚至有些时候会派出对于大汉举足轻重热人物来,比如上一次的谈判,就是派了一个少年侯爵,还从来没有听说汉匈之间有阉人为使的情况。

    大汉越是不重视匈奴,就越说明匈奴的威胁力变弱,而在这个时候,什么情况能让大匈奴的威胁力量变弱,毫无疑问那就是大单于。

    “带他进来!”虽然一瞬间想到了很多,并且也想到了很坏的结果,但是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