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258章

医国王侯-第258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补的不是昨晚的觉,而是这许多天的觉,自从一月之前他的父王死于非命之后,他就东奔西走,再也没有安安心心的睡过一个好觉了。

    当听到自己的两个弟弟终于被擒的时候,他再也撑不下去了,直接就狂饮几杯之后彻底的醉梦了。

    这对他来说已经算是终点了,现在就可以结案了,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麻烦远没有结束因为那一班子大臣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尽管这一次争位他赢了,但是他想随心所欲也是不行的。

    等到他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他的两个弟弟在庭院的大日头底下跪着,已经有些虚脱了,不过并没有人过来搀扶,而他的府外,整个大宛国王城之内能上殿的大臣此时像是雨后春笋一样都出来了,站在他的府门处等待着他的接见。

    谁都知道不出十日,这位大王子就会成为大宛国的新任国王,而他们都是这位新任国王的臣子,至于他们的位子能不能够坐的安稳,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大王子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大王子正在郁闷着呢,因为焉莫大将军来了,他来不是为了别的,是要亲自看押两个王子,实际上是在逼迫大王子履行自己之前的诺言,他说过不杀这两人的。

    所以现在大王子很后悔,很后悔当初拉这个大将军上了船,如果不是这样,他直接动用计谋将自己的两个弟弟擒下,然后一刀一个杀了,最后王位是自己的,还能够有谁敢说自己的不是吗。

    大王子这边郁闷,张骞这边就是愤怒了,因为那两个王子跪在那里谁也不骂,就在那里扯着嗓子骂大汉,骂大汉的使者。

    最终张骞通过自己的手段和渠道打听到了事情的原委,同时对于大王子不告诉自己却借用自己的名号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不悦。

    “大王子,我帮你实现夺位胜利,你却在后面用我的名号设计我,是谁给你这样的权利,你知道上一个借用我的身份的人现在是什么样子吗,他现在已经成为一把枯骨了。”

    当然这样说是有些夸张的,但是张骞还是十分憎恶那些盗用自己身份的人,虽然他和这个大王子已经相交甚笃了,可是他也很反感对方不告而取。

    “张骞,我也是被逼无奈,况且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成功,所以不想再让你看见我的狼狈了!”

    大王子的谨慎,张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个时候,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不太坚定,时刻准备着改换旗帜,所以他急需要一场没有外援的胜利来激发自己一方人的信心,所以他这样做在他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好了,你是我的朋友,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大汉不容抹黑,这两人在这里肆无忌惮的咒骂大汉,实在是太可恶了,大汉有没有招惹他们!”

    张骞说的很重,就连手上的马鞭都扔在了地上,他现在都想冲过去将那两个的嘴给他撕烂了。

    “来人,掌这两人的嘴!直到他们不能说话为止!”虽然是大局已定,但是这个大王子仍旧不敢得罪张骞,毕竟他对大汉的了解颇深,大汉的能量他虽然不是心知肚明,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所以对于大汉,他是敬重的,他不愿意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情就破坏了他和大汉展开友好交流的开始,虽然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并不算是小事。

    见到大王子如此的紧张,张骞自然也不好再拿着架子不丢了,于是只能换上笑脸,说道:“这样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先告知我一声,我两个之间,若没有国家约束,那就是兄弟之义!”

    张骞的这个高帽子一戴,大王子更加的舒服了,他甩都不甩那个焉莫大将军,直接拉着张骞从另外的一个门离开了王府去街上的酒楼中开始潇洒起来。

    这是难得的放松,时间,他不想就这样放过了,所以他在大事安定之后,迟迟不愿意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他知道那很麻烦,而且不是一会儿就过了,而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

    “张骞,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处理我的两个弟弟,虽然之前跟随我的大臣有不少,但是他们似乎都不赞成我采用极刑处置我的那两个弟弟,可你是知道的,要不是你突然神兵天降,我现在已经是他们的刀下亡魂了。”

    “这件事情你不应该问我,我也就是一个使者,不可能从一个国家统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不了解你们国家的国情,不过在我看来想要处理这件事情无非看两个方面!”

    “哪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看亲情,若是大王子心有不忍,自然是不能下杀手的,第二个就是看舆论,若是官方舆论还有民间舆论都是一边倒,那你就应该好好的尊重舆情!”

    听了张骞的话,大王子陷入了沉思当中,于情,他是不想手足相残的,毕竟三人年岁相差很近,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还是有的。

    同时他也知道满朝文武的想法,他们都是那种信奉仁义的人,自然也是不支持自己斩杀兄弟的,有了这些人的带领,民间的舆论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一边倒的支持自己对两个弟弟网开一面。

    不过这一次的事件深深的刺痛了大王子,对他来说,这两个弟弟就是心头的一根刺,要是不拔出来,那会让他疼一生的,但是要是拔出来了,结果却又不知道会怎样。

    “问问你的心吧,若是没有到非杀不可的地步,网开一面也不是不可以,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囚禁他们,可以圈养他们,可以将他们贬为平民,还可以将他们派到别的国家当质子,这些都是可以的!不必要为此纠结。”

    张骞随口一说,就给他说出了很多个解决方案,这让大王子对张骞立刻崇拜起来,困扰自己的一道谜题瞬间变成了选择题,这就简单多了,而且他还可让那些大臣们跟自己一起来做这道选择题,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了,我明天就召集众臣商量这件事情,不过张骞却是提醒这个大王子,在王宫之中可是有着一件比这更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张骞这一提醒,大王子立刻惊醒,可不是,这都一个多月了,自己的父王还在那里放着,由于他们兄弟三个争位,没有人主持葬礼,老大宛王只能躺在棺材里,现在都已经开始烂了,要不是棺材本身密封好,而且又是香木材料制成的,现在恐怕那里都不能站人了。

    对于这一点,大王子明显是很上心的,所以在经过了张骞的提醒之后,他立刻就起身前往王宫,刚巧,焉莫没有从他这里得到想要的答复,就只能回去守灵了,看见大王子前来,心里面还是有些无味杂陈的!

    “在这王城之中寻找一处不大不小的宅子,先将我那两个弟弟分开关押起来,现在,我要专心办我父王的葬礼!”大王子声音有些哽咽,焉莫立刻跪伏在地表示遵命。

    可以看出来,大王子的这个举动,在焉莫这里加分不少,这个老臣,大王子暂时还是动不了的,首先他在军中根基深厚,其次他在众多大臣心中也是领头羊一样的存在。

    如果强行对他不利,那整个国家机器势必要乱上一阵,而大王子不想去花那个时间调理,所以收服此人为己所用,那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礼官,寻一黄道吉日,让我父王安眠!”说完,大王子就去里面换了一身素服,准备自己亲自来主持这场葬礼。

    紧接着,焉莫又请命道说是可以让另外两名王子也来参加,毕竟人子之礼人臣之义都在其中,不能够荒废!

    大王子面露不悦,但是最后还是答应了,毕竟他还想着要收服此人,自然是要在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给他一些面子,同时也给了这个焉莫大将军一些命令,比如让他看管好这两个王子,不能让他们跑了。

    得到大王子的允诺,焉莫十分开心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在保证两个王子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他们绝对不会逃走。

    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张骞虽然赞成,但是却表示大王子有点妇人之仁,成王败寇,若是他败了,恐怕连尸首都不知道要被扔在哪里,作为胜利者,实在是没有必要摆这样的姿态。

    当然张骞并没有将这个评价说出来,而是小心的记录好,以供刘岳到时候进行参考,这是一个人的弱点,但这更是一个国家主人的弱点,这些弱点都是可以利用的。

    这大王子的动作很快,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自己的父王最后一程办得妥妥帖帖,然后就开始准备忙自己的登基之事了。

    两位王子的最终下场也被定了下来,他们被剥去了王爵,然后圈养在王城之中的一个大宅子里,终生不能踏出那里一步,这结局也是相当凄惨了,但是那些大臣们却是无话可说,因为他们知道若是大王子败了,他的两个弟弟恐怕连他的家人都不会饶过。

    登基之事可是一件大事,所以礼官精心的挑选了最近的吉日然后给大王子准备了合适的衣冠,并且邀请了还在王城之中的大汉使者观礼。

    这一天,整个蓝氏城张灯结彩的,很是热闹,旧王丧去的悲伤还未走远,新王等级的喜庆便已经来临,彻底的扫除了这个城中的阴霾之气,众人又变得欢乐起来。

    新王登基,这让张骞在见识了一下这个国家的肃杀之后又见到了这个国家歌舞升平的一幕,实在是让他觉得有点应接不暇。

    百姓们似乎将王子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然后尽心极力的去操办,这时候,张骞想到了大汉过年时的场景。

    同时也透过这个小庆典,张骞知道了这个大宛国的富饶,他们每个百姓的家中竟然存了很多的粮食,在大王子登基典礼的这天,城墙上出现了一些特色美食的阵列,他们被安放在长桌上,供所有的人进行品尝。

    当然,要让张骞评价这个典礼之中最有特色的事情,那自然是这异域风情的歌舞了,每一个唱歌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嗓音都非常的好听,让张骞仿佛感受到了世界的辽远。

    这样的隆重场面不仅仅只是在蓝氏城中举行,大典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两艘大船从蓝氏城港口出发开始顺河而下,准备去在沿途的城市颁发新的诏令,毕竟这个时代,改朝换代还是要通知一下自己的属民,免得到时候闹一些笑话。

    当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些小城大镇便也开始了载歌载舞,欢庆新帝登基,一场席卷整个大宛国的欢庆风暴开始了,这是真正的普天同庆,以至于这边王城里的欢庆都已经落幕好长时间了,那边的最后一个城池的欢庆才刚刚开始。

    在这样欢乐的气氛当中,张骞决定要离开了,下一个国家是他的最终访问对象,离开家也有半年多了,他需要在大学封住西境之前返回大汉,要不然就只能滞留在这里了,所以他的时间还是很赶的。

    按照刘岳对安息国的垂涎程度,可以说这一次,这个国家的东西才是刘岳最想要的,所以张骞为此可是做了不少的功课,因为刘岳所列出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而他也终于可以将一直压在货仓里的那些兵器送出去了。

    这个时候吗,张骞叫来了札克巴,他希望这个家伙能够做自己的另外一位副使,全力的协助自己完成这一次出使任务。

    听到这个要求,札克巴笑而不语,最终还是拒绝了,但是却并没有回绝帮助张骞的这个要求,他只说自己的身份不合适,弄得张骞一头的雾水,随后也只能在飞行的这一段时间里跟他恶补安息国的一些知识。

第409章 物色() 
虽然被这个家伙拒绝了请求,但是张骞也并不着急,因为去往安息国还要经过最后一个国家的国土,那就是大月氏,这个国家的国王据说非常的苦逼,被人家匈奴人给打败了,最终还割了脑袋做成了酒器,实在是一个十分悲伤的故事,不过人家现在很强大,比张骞离开的这个大宛国还要强大不少。

    所以出使这个地方,张骞也是很谨慎的,这个国家也是有点麻烦的,因为他们更像是一个集成的部落众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国家大事是由月氏王和五部歙侯共同决定的。

    也就是说有了什么事情月氏王并不能自己直接就决定了,要先召集五部歙侯商议,然后再共同作出决定,所以说他们的国家很麻烦,一开始的时候,刘岳甚至建议他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可以直接越过这个国家,甚至札克巴也因为嫌烦建议张骞直接去安息国。

    不过临走的时候,刘彻给了张骞一封密信,并且表明,这封密信只有到了大月氏国的边境才能打开,最终的决定权在张骞的手中。

    张骞知道自己的这个小伙伴心中一定是有着计划的,而且这个计划跟大汉未来的战略有关系,刘彻是一个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威慑力绑在友好联盟上的人,他渴望的是开疆拓土,将那坚实的大地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几天过后,张骞飞艇南下,缓缓抵近大月氏国,在边境上的时候,张骞当着一些士兵拿出了密信的封函,打开之后开始看了起来。

    等他看完信,额头上便开始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心里回想着那信上的内容,不知为何,竟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期待。

    信上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让张骞在大月氏的五个歙侯当中选择一个作为大汉的扶植者。

    也就是说张骞要靠自己所带不多的物资给大汉拉拢一个间谍,而这个间谍还是一个族的首领,这任务怎么能只用一个艰巨来形容,但是这命令来自太子,所以他只能听令行事。

    于是他当即开始向札克巴以及一些大宛国送的向导口中了解月氏国的五个歙侯的基本情况。

    这五个部族分别是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他们平时各为其主,但是共同尊奉月氏王为主,每个人享有独立的封地,独立的军政大权,有点像汉朝的诸侯王,但是他们和诸侯王又不同,因为他们相对独立。

    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选一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张骞也知道这种扶植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的接触就能成功的,这是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