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35章

医国王侯-第35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睿侯,我们今天就来谈一下最后一条里面的细则吧!”苏合率先开口,同时还许下了三千头牛羊的赔偿,并且愿意用一头羊换两包那种奇药的价格大量购药。

    “苏大国师太天真,你觉得我会出药出力,然后让你白捡便宜吗,一头羊换两包?半包也不换!关于最后一条没什么可谈的,我这里有条约,签了它,我保证自己承诺过的事情,不签,一拍两散!”

    刘岳将那张条约甩了出去,苏合一看顿时浑身冰凉,眼看着这次危机就能化成自己的威望,但转眼就被这个妖孽一样的人给拍成了泡沫,这货真的就是自己的克星吗?

第76章 全胜之局() 
虽然心中万般的不情愿,但是草原上传来的两个情报却是让苏合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这张条约带来的利与弊。

    这两条情报好坏各一,好的是大单于在神药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好转,坏的是草原其他部落的疫病蔓延速度暴涨,已经到了十分危难的时刻!

    从王庭传来的另一道信息也非常重要,大单于已经授予苏合全权处理前线事宜,并且还答应了他特地传达回去的那个道歉要求。

    事实上,大单于在生死挣扎之时仿佛将一切都看开了,真正看不开的是苏合,即便他有了所有的权利,但是他还是想要在刘岳的面前再争取一下,可事到如今,他已经别物选择了。

    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按上了单于的印信,这个屈辱的条约已经彻底的粘在了匈奴的历史上。

    刘岳很满意,他开始重新打量苏合,这个家伙有野心,有智慧,本来应该是大有作为的,要是刘岳不出现,说不定那抽痛欧陆的上帝之鞭就会提前个几千年出现,握在他的手上。

    不过历史上总会出现很多相识的桥段,像是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千古惊叹就是此刻苏合心中愤懑的真实写照。

    “放心吧,我会很快履行我的诺言,不过你是不是该把我的东西还有条约上的人还给我了!”

    扼杀天才就是要将他的心气彻底打落,刘岳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苏合几乎是用着将一口白牙咬碎的恨意签了那个条约,本以为从此万事大吉,可是却没有想到刘岳还有后招。

    “你的那个动力伞,老子不稀奇!但是我的属下已经将它们砸碎当柴烧了,你要是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苏合这种状态已经是处在暴走边缘了,差一点就要冲上来夺过刘岳手上的条约了,要账的也没有这么急,这简直就是要命嘛。

    “好,没关系,我信你一次!”直到刘岳说出了这句话,苏合才知道自己被涮了,以这个大汉天才的手段,他不可能不知道那几架动力伞的去处,他之所以提起这件事,纯粹就是为了恶心自己。

    脸色涨红了又变白,苏合拼命地压下自己胸中翻腾的气血,他决定马上离开这里,最好永远都不要见到这个天敌,如果再跟他多说几句,说不定自己就会英年早逝的。

    “什么时候开始建立你说的医疗区,我会派出匈奴精干力量前来辅助你的!”苏合并没有直接离开,毕竟草原上已经哀嚎一片了,要惹怒了这个唯一的救命稻草,那可是真的就要抓瞎啦。

    “我会以汉匈边界为界,两边各延伸一定区域来划为医疗区,如条约上所说,此区域为汉朝控制,距离这个区域百里范围之内,匈奴不能驻兵,等你回去动员那些伤病之人的时候,我就会开始医疗区的建设!”条约已经落成,刘岳也就不再继续拖延,直接给出了相当明确的答复,这一刻,苏合如释重负,冲着对方施了一个汉礼,转身就走了。

    这一场没有打起来的战争,造成了匈奴一方元气大伤,不仅劳师动众损失了国家内部大量的资源储备,还失去了五千极其精锐的士兵,更是因为国情掣肘,签下了屈辱的条约。

    可刘岳并对这个结果并不是很满意,若不是雁门之外的大草原无险可守,再加上自己的先进军事体系尚未成军,他一定会坚持让匈奴割地赔款的。

    “李广将军,我交给你一个任务,重新去给我查明这个苏合的真实身份,还有医疗区的驻防也交给你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就在陛下面前给你说一番好话,事儿办砸了,咱们新旧帐一起算!”

    将雁门关外的烂摊子交给了李广,刘岳就开始召回雁翎军,在汉境之内搜罗黄蒿草,他不准备大量的提取青蒿素,而是要减缓治疗速度,在这些妇孺的心中播下大汉的仁义,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影响那些患病之人的家属。

    这些彪悍的草原人需要的不过是食物和安宁的生活,国家意识之于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所以文化入侵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杀人一定要诛心一样!

    在这样的天赐良机面前,刘岳毫不犹豫的走出了第一步!当然他是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一步的,未来他还会有更多部,直至他将那片水草丰美的蒙古高原划到汉朝的版图之中。

    接下来的运作就需要专门的人来做了,防守有李广,经过此次事件,这货完全被刘岳折服,同时也变得谨慎起来,医疗方面刘岳派出了咸阳的彭老还有从长安太医署调集的一批医官,至于心理宣传,他就向皇帝请命,自己领头还划拉了几个言官御史,来向那些人宣传汉家道德。

    刘岳几乎将左右的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当条约传回长安的时刻,景帝笑得合不拢嘴竟然在宣室殿上当着众臣的面拔剑起舞,慷慨高歌,吟唱的正是高祖当年的大风歌。

    半个月后,医疗区正式落成,由于是李广督办,他在整个医疗区面向匈奴的一边筑起了高高的土墙,隐隐的要在这里建城的意思。

    匈奴方面对此敢怒不敢言,一是因为自己的亲人还在接受人家的治疗,另一方面这个时代,对于国界,匈奴人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他们信奉马蹄到处皆是国土,钢刀指向即为边界的说法,现在他们的马跑不动了,他们的钢刀也被条约牢牢束缚着,自然无计可施。

    刘岳这个时候去视察了那个由韩安国督建的双层围堰,走到坝上,他不得不敬佩这些人民的智慧还有勤劳,虽然此刻那处洼地已经是一片泽国,但是原本他想象中内层围堰上的爆破口却没有出现,而是被几道泄洪闸门给代替了。

    除此之外,从那洼地开始,有一条跟黄河相平行的小型水渠正在建造当中,他一问韩安国,才知道这各工程是一个叫做徐伯的人在他的工程图上改造而后建立的。

第77章 如虎添翼() 
“徐伯,你确定那个人是叫徐伯?”刘岳的脑中顿时出现了那个西汉时水利大家的信息,他的名字正是徐伯。

    此人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中国漕运工程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最主要的的成就就是建造了一条起自长安昆明湖,沿钟南山一带直通黄河的漕渠,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可算是一项十分了不得的功勋了。

    现在,刘岳的手上,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所以一听说这个人名之后,就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众所周知在这个时代,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水系支流十分发达,水域宽阔,流量稳定,正是水运的黄金时期。

    可就算是在现在,黄河依然是众多河流中比较难以驯服的一支,刘岳很想见识一下古人的治水智慧,在和现代先进水利思想的碰撞之下会产生怎样的奇迹,当然这里面还有着他即将层出不穷的先进机械和开山利器的辅助。

    大堤上有一座茅草房孑然独立,韩安国说那里正是徐伯休息和工作的地方,自从这个围堰开工以来,他就一直住在这里了。

    “很有一种才子的清高和雅致!”刘岳赞了一句后就快步跑到了那个房门前,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那里埋头绘制图案,竟然连他出现都没有发觉,等到那年轻人回过神来,刘岳已经站了半个时辰了。

    “嗯,你这中引水之法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建设堤坝想要完全根除垮塌风险,坝体结构是一方面,选址更是重要的一方面••••••”

    刘岳从桌上拿起毛笔,在他的工程图上标了几个地方,他那种结构的堤坝只有在水流平缓,河面开阔的地方才能架设,否则就会面临较大的溃坝风险。

    “哎,你这人真是的,怎么在我的图纸上随意涂抹!”话音还未落,徐伯就看见了那几个标注处正有一个自己曾经实地考察过的水域,而且确实是最适合建造他当下设计的那个水坝的。

    “徐伯,这个就是睿侯了!”韩安国明显是了解这徐伯的秉性,并没有出言责怪他,而是直接上来给两人引见。

    “睿侯?呃,属下该死竟然没有前去迎接,还请侯爷恕罪!”徐伯也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他之所以如此殷切,并不是在乎刘岳的身份,而是在意面前这小少年让韩安国带过来的那份围堰图纸,还有刚才他给自己的一些指点。

    “徐公不必拘礼,这几日我在围堰上行走,观看了你对整个工程的改动,的确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原本我只是布一个杀局,没想到徐公一改之下变成了惠民工程,真是令我十分钦佩!”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就围着小桌坐下,一番交谈,刘岳就更加确定这个徐伯正是那个传说中的良工妙匠了。

    所以在畅聊之后,刘岳就示意韩安国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到咸阳去,因为刘岳现在实在是急需水利人才。

    他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个理想改造汉朝境内的水域,首先,他准备借渭水和黄河之利,打通咸阳到渤海口的水路运输。

    要做到这一点,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黄河泥沙对于航道的影响,对此刘岳准备在黄河中上游流域大面积的造林、恢复植被!

    其次,他准备将这个时代还未出现,但后世却闻名天下的京杭大运河搞起来,当然是先搞连接长江和黄河的两段运河水段,他要将这个丰功伟绩提早几百年写进历史,揽在自己的名下。

    要做到这一点,难度稍微大了一些,但是这两段有很多地方已经在战国时期因为军事需要初见运河雏形,光是山阳渎、鸿沟这些地方就已经可以称之为漕运水道了只需要征用民夫将之拓宽加深就好了。

    最后一个,难度最大,那就是开凿一条自咸阳至汉中的运河水道,然后借汉水之便直通长江水道,要完成这个工程需要直接开凿一条两三百公里的人工运河,工程量可以说是前两者之和了。

    在刘岳的计划中,这三条水路通航之后,最理想的状态是可以达到行驶三千吨到五千吨的大船的常态。

    听刘岳说了他的理想,徐伯也是内心激动,他通览华夏历朝历代的水域记载,更是亲自游览过不少的江河大湖,深深明白水流南北分部不均的弊端,长江黄河作为华夏两大母亲河,如果能够真的互通,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壮举。

    为了让徐伯对中国的水文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刘岳填鸭式的给他讲述了很多他之前没有听说过的水域知识两人激烈的讨论着直到深夜,还不觉得疲累。

    在韩安国的再三催促下,两人这才分开,刘岳精神抖擞的召集了自己的雁翎军,花了五千功勋值兑换了一些适宜在黄河中上游生长的草木种子。

    这倒不是他真的很大方,而是因为这一次签署完条约之后,系统竟然破天荒的又给了他丰厚的奖励,最终他的功勋值竟然达到了十五万之多,而且他询问过系统,得知了自己只要完成黄河中上游的绿化恢复工作,他将会得到高达一百五十万功勋值的奖励!

    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如此多的功勋值,哪怕到时间他想要兑换材料和技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也不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自己的水运改造计划、还是这大把的功勋值奖励,刘岳都是十分的卖力的,鉴于他没有得到那里草木生长的具体数据,所以才只兑换了五千功勋值的草木种子,准备观察一下成活率。

    不过这也非常的多了,足足四吨的种子,有些草籽几乎是一把撒下去只要发芽,你就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蔓延,由于这项任务是造福后世的行为,所以在兑换上,系统也给出了很大的优惠,免费给这些种子做了处理。

    最捷径的方法,那自然是空中播撒了,所以第二天,雁翎军就带着种子起飞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从黄河沿岸一直向河道的两边推进,直到讲个伟大的河流变成一条丛林之河为止。

    望着远去的雁翎,再看看那个刚刚打开茅屋房门的徐伯,刘岳觉得自己得了这个水利巨匠,犹如虎胁生翼,而两岸荒坡变绿野,对于黄河来说,也同样是适用于这个比喻的。

第78章 小目标() 
当日,就在围堰的堤坝上,刘岳将两河改造工程论写成,并装成小册,以备皇帝垂询,而徐伯则是在整理了全部的知识和经验之后从专业的角度论证了刘岳目标的可能性。

    两人经过了一天的奋战,才完成了各自的工作,然后,刘岳就差快马送往长安向皇帝请命。

    雁翎军一部分被他派出去空中播种了,一部分还需要去收集医疗区所需的治病药草,所以他现在手上的快速机动力量完全没有了,只能再次回到利用传统交通工具的路子上来。

    不过接下来他就不能再靠这种马拉狗刨的生产力来过日子了,因为单说运河工程,那就是一项十分耗时费力的项目。

    要是他也像隋炀帝那样发民夫百万倾举国之力来完成,且不说他有没有这个权利,就算是皇帝和国侯们都不反对,而且还倾力支持,恐怕他也会落得个民怨沸腾,然后在史书上落得个千古骂名。

    要知道,本朝可是有着一个非常厉害的史官司马迁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虽然现在那家伙只是一个黄口孺子,还被司马谈狠心送到了刘岳的军事学院中进行调教,刘岳可不想以后在他的笔下成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角色。

    鉴于此,刘岳就必须要提高现在的生产力,只有提高了生产力才能够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