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42章

医国王侯-第42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岳细心耐心的指导下,刘启打出了十七发子弹,但是也仅仅只有两枚击中目标,但随后就见这个老家伙抱着那杆枪不送开了,掂着已经轻了很多的子弹袋,有些不满的嘟囔起来,好是好,就是这喂它的食物太少了。

    很明显,老家伙没有尽兴,不过刘岳也不准备继续奉陪了,他每扣一下扳机,那可都是工匠们的辛勤努力呀,这东西可不是让他用来消遣的,至少当前不能用来消遣。

    “小三子,我刚才说的那个东西,你认为如何啊!”将东西装在皮套里,递给春坨,刘启再次将话题拉了回来。

    “组建一支小型的火器军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训练恐怕要很刻苦才行,一般的人肯定受不了!”

    这一刻,刘岳的脑子飞速的旋转,既然要建立新型的作战力量,那何不仿照未来世界的特种兵,否则光教给他们射击,那有什么意思。

    “既然有可行性,那你就放手去做,我看这东西能够喷吐烟火,那你新建的这支力量,就叫神火营吧!像之前一样,大汉的军队之中任你挑选可用的人才!”

    说完刘启就又开始盯着那个皮套看了,“今天晚上,这老家伙恐怕就要抱着它睡觉了”刘岳在心里有些恶趣味的想了一下,应承了这个差事之后,立刻就跑向了自己的母亲。

    所有的事情都办完了,你也该轮到一述母子亲情之时了,只有在她的身边,刘岳才会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才能确认自己经历的这一切并不是在梦里。

    李王后抚着自己儿子的脸庞,眼睛里满是心疼,嘴里连声说着:“瘦了,瘦了!”旁边的皇太后还有皇后似乎已经完全是不能落进她眼中的旁人了。

    “娘,孩儿正长身体内,虽然是不像以前那样圆润了,但是我的个头却窜了一大截,而且身上也更有力量了,我现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棒小伙子了!”刘岳心中温暖,急忙宽慰自己的母亲。

    “是呀,年纪不小了,璇儿的年纪也不小了吧!”皇后忽然开口,立刻就让刘岳心中的那点温情飞到九霄云外,他现在是想谈一场恋爱,但是还没有做好那个准备谈婚论嫁,这可是一件大事,马虎不得。

第92章 天下粮仓计划() 
这个时候,刘岳惊忙将求助的眼神投向刘启,在场的这么多人,想要让那些祖母、母亲这样的阵营帮助自己,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都说老丈人挑女婿,毕竟就算不是亲生,刘璇也是老皇帝看着长大的,要论聪慧,刘璇不说学富五车,但总也有着男子也要钦佩的才华,论美貌,这丫头虽然还未完全长成,但也绝对是一个倾国佳人。

    抛却这些先天的条件不谈,刘璇的乖巧贴心则是更盛于老皇帝的其他儿女,这让他在生来薄凉的帝宫之中寻到了难能可贵的温暖,这样的一件贴心小棉袄,搁哪个爹身上也是不会轻易就送出去的。

    “嗯,我看这件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世人皆知璇儿乃是天赐之女,而小三子也是璞玉浑金般的佳才,两人之事正是天作之和,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我们的这两个小家伙点头才行呀!”

    在刘岳幽怨的眼神中,刘启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之后,总算是给了一点转圜的余地,这也让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就冲着皇后还有刘启深深的施了一礼,面色虔诚的说道:“陛下,皇后,璇姊乃是你们的掌上明珠,我愿倾国为聘,奈何云中之地虽富庶,却配不上璇姊万一,男唯有励精图治,待明珠崛起才敢乞在侧!”

    “好一个倾国为聘!男儿最宝贵的不是财富和土地,而是志气、冲天的志气,我为璇儿感到高兴,既如此,那就允你几年时光!”

    刘启眼中光彩骤放,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这个小家伙要娶的可不仅是他的一个女儿,他还要娶整个大汉,让他在如此年岁就考虑这件事情恐怕会让他分心别顾,误了大汉的行程。

    李王后听到自己孩儿的这番言论之后也是美眸泫然,心中暗道:“这孩子,像他的父王!”是的,想当年梁王年少之时,也曾有过倾我囊中财宝胸中真心,换你嫣然回首,蓦然一笑,此生足矣的豪言壮语。

    逼婚风波就这样消弭,刘岳顿感身心疲惫,像是自己单刀赴会,跟匈奴铁骑大战了一场一样。

    在上苑中游玩半晌,正午时分,刘岳亲自埋锅造饭,变着花样的给几位大佬弄了一顿美餐,四个荤菜,一个凉拌菜,更是在河中捕得几尾肥硕的黑鲫,熬了一锅鲜美的鱼汤。

    五菜一汤,单看色泽就让人食指大动,再加上那令人垂涎的香味就更不得了了,但是在吃了一半之后,刘启却忽然放下牙箸,然后还轻轻叹了一声,引得众人都是一阵疑惑,纷纷停了下来。

    “陛下,怎么了?”皇后看他不悦,急忙追问!

    “我虽励精图治,但是近来却噩耗频传,我大汉境内数郡今年秋粮收成恐将锐减,虽然不至于闹灾荒,但是明年的春种却有许多缺口,所以此刻见此美食,不由得心忧惶恐,食不甘味。”

    刘启还算是个好皇帝,在这样的时代,吃饭几乎全靠天,而今年算不得风调雨顺,就连匈奴草原上都受了灾,他所说的收成锐减一事,刘岳早有了解,当然也早有对策。

    如今虽然已经入夏秋收的作物产量已经成了定局,但是大汉靠南方的几个诸侯国却还能为粮食产量再贡献一把劲儿,只要运作合理,整个大汉则还是一片生平的景象。

    至于皇帝说的那个春种一事,在刘岳这里就更不是问题了,渭水旁的那个庄子今年收的麦子还有其他作物,到时都可以用敖仓之中的粮食换过来,然后作为后续种子使用。

    “陛下,还记得去年秋天的那个要将老人送去深山活葬的庄子吗?我在那里留了很多的种子,第一茬庄稼也已经收获了,上次尹齐考察过那里,说那些新粮完全可以留种,并且会保证下一茬粮食的高产!”

    刘岳算了一下,那些产出全部用作种子的话,今年受灾的几个郡县灾情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环节,到时候自己再用系统处理一部分种子,那整个缺口就又会补上了。

    “你小子说的这件事情我是记得的,为此我还落了不少埋怨!哼哼!”提起这件事,刘启眼中有着一些玩味,当初因为这个地方,这小东西还告了自己一状,让自己挨了好几顿说教。

    “陛下,既然今天我们说到粮食了,我就想跟您探讨一下我们大汉的粮食形势!”刘岳借着今天的这个机会,终于要开始向刘启阐述一下自己的下一个构划了。

    “哦,小三子又有高论,那就说说吧!”刘启很信任这个小家伙,就算自己忧心忡忡的时候,听着这家伙的一番安慰,不说忧愁尽去,最起码心情也好了大半。

    “我大汉数十郡县,数千万人口,但是维系这些人口生存和繁衍的粮食却并不充足,每年寒冬之时总有冻饿致死之民,遇到灾荒水患之年则更是危机爆发,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刘岳站在未来的高度看现在,他认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因为他曾经不完全的估量过大汉的粮食产量,每一年都是有着很多盈余的,只是这些盈余的部分全部都落入了私库。

    自七国之乱之后,各诸侯王的威势和影响力大减,皇家的触角更密集的深入到了大汉疆域的每一个地方,要不是这一点,后来刘彻怎么可能动不动就削减藩王封地,而那些被削者虽然怨念深重,但也敢怒不敢言。

    所以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已经得到了很有效的加强,那么刘岳接下来所提的概念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

    “陛下,鉴于我国家地广人多,臣以为应该兴储粮机制,每年将盈余粮食按照一定的代价收购回来储存起来,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新旧更换,储粮可以用来赈灾,可以用来发放官员俸禄,也可以用来支撑对外战争,但仅凭目前的那几个小仓,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小三子的意思是要兴建多多的粮仓,未雨绸缪,这一点朕何曾没有想过,可是你要知道这其中的难处,粮食关乎民生更关系到世家利益,不能轻易的去动,还有建仓也有难度,朕不过就是将敖仓修缮了一下,所耗费的资财就十分巨大,你要建新的,对人力、物力、财力,都将是恐怖的消耗。”

    “这件事,只要陛下点头,剩余的事情,您就看我的吧!”刘岳再次大包大揽,而刘启也是会心的一笑,伸手从怀中摸出了一个锦帕,上面用朱红墨水写了一小篇,正是他对于农事的思考和见解,竟然和刘岳不谋而合。

第93章 母慈子孝() 
“去办吧,大汉还是经得起折腾的,但要不是你小子,我恐怕还下不了这个决心,当年他们逼着朕杀了自己的老师,他们以为这笔账朕忘了,可就算是陈年老账,也总要算上一算的!”

    听着刘启说这话的时候,刘岳不经意的扫了一眼旁边的窦老太太,发现老人此时眼神有些闪烁,但是随即就隐了下去,看起来已经将当年的事情彻底的放下了。

    没错,当年晁错伏诛,老太太可是在一旁也出了力的,不过那也是看着自己的儿子焦头烂额的苦不堪言才出了一个下策,想来刘启应该能够明白老人的苦心吧。

    “呃,陛下,今日臣来长安,主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现在也是该回咸阳的时候了,毕竟那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就不在此叨扰了!”一不小心翻出了一本老账,刘岳也是十分的惶恐,谁能想到这老皇帝的心思如此的跳跃,天已经快要聊死了,那就不能在呆了,否则就很尴尬了。

    “既如此,那我也就不打扰你们母子团聚了!”刘启摆了摆手,刘岳就一下子跳了起来上前去扶自己的母亲,旋即又觉得自己的动作太麻利,立即有慢了下来,那扭捏的模样倒是引得众人一场大笑,化解了之前刘启不满言语造成的压抑。

    出了长安城,李王后在马车里轻抚着自己的儿子的后背,直到已近咸阳,她还在想着之前老太后眼中那丝微不可查的不悦。

    “三儿呀,在皇宫中,说话做事,不比你身在梁国,不要那般放肆,话到嘴边留三分,要不然那一天惹怒了陛下,那就不美了,即便是他不会对你怎么样,但让你皇祖母他们生气犯难也是不好的!”

    李王后语重心长,说的好像是关心皇帝、太后他们一样,但刘岳心中明白,这都是在关心自己,她是怕天家无亲,若真有一天圣心浑浊,君臣反目,那样的话恐怕就会引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母亲的教诲,孩儿谨记在心,不过母亲也不用担心,孩儿虽说不算是八面玲珑之心,但也是有着自己的小聪明的,我大汉从不诛杀有功的忠臣,况且我生性淡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刘氏江山!”

    刘岳雄心振振,但是李王后的眼中心里有着越来越浓郁的担忧,那个江山,只能是刘启一脉往下延续,任何打着为了江山这个名号的臣子,那都是有着极大风险的。

    李王后的前半生,一直在担心自己的丈夫,后来夫君断了那个飞越龙门的念想后,她本该平静一段时间,但却又要用后半生来担心自己的儿子。

    “母亲,等到大汉声振四海的时候,我就带着您还有父王,到处游历,今天的饭菜没吃尽兴吧,没关系,儿子我来咸阳之后,练了一手好厨艺,等一会儿到了,我给你好好表现一番!”

    见母亲的脸上忧容更盛,刘岳心思细腻,怎能不知她心中所想,但是医国之路又岂能半途而废,一时半会儿又怎能跟她讲得明白,所以现在只好另起一个话题转移她的注意力了。

    生儿养儿,自是知儿,李王后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忍心让自己过多的忧虑,于是只好在脸上堆起笑容,畅想着自己在咸阳的这段日子,自己的这个儿子会怎样的尽孝。

    待到车驾行进到咸阳外面的驰道上之后,韩安国还有城守已经率领着咸阳的大小官吏出城摆成了两列,李王后也是国后至尊,再加上又是这云中封狩的娘亲,这样的礼遇自然是不逾矩的,可是当李王后走近了之后,立刻就叫过韩安国,让他们立即回城。

    自己这个三儿刚刚在上苑惹得帝王、太后小小不愉,现在回到这里就大讲排场,这样并不好,更加上自己随行的车驾中可是有着一个特殊人的。

    李王后眼中的这个特殊人并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刘启要将其枭首的那个密探,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是什么密探了,被刘启派来做睿侯的贴身侍卫了,变密探为明探了。

    一路上王后对这个家伙都没有好脸色,但是却又不敢太过得罪这人,先是刁钻的问了姓名,在得知人家叫做牛进宝之后,又大夸这名儿好,看的刘岳一阵好笑,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能让自己的母亲这般模样的,这大概总是因为这牛进宝就是皇帝的一双眼睛吧。

    “娘,我看这进宝兄年纪也不大,不如您就代夫收个义子,这样我们不就是一家人了嘛!”刘岳不忍母亲为难,直接就开始出起了主意。

    “三儿尽说胡话,娘有你就知足了,哪还要什么义子,再说了,我儿行的端正,也不怕他人非议,我和你父王不会用那些小聪明来蒙蔽陛下的。”

    后面一句,李王后说得大声,似乎就是为了让牛进宝听的,不过这个家伙却是满腹苦水,因为他擅自做主,惹得皇帝不悦,现在他已经不是密探了,要不是看他身手了得,刘启恐怕真的会剁了他的。

    刘岳母子这是真的误会刘启了,他派这个牛进宝,真的只是来保护刘岳,这也是皇帝思前想后才终于明白的一件事情。

    自己的太子可就在咸阳,哪还需要什么密探监视,未来的权利总是要交到刘彻的手中,与其猜猜忌忌,不如让他们兄弟老老实实的处一处,处出真感情来。

    进了咸阳城,刘岳掀开车帘冲着一旁的侍卫低声耳语的一阵,李王后就看到这个侍卫喉结大动,似是在吞咽口水,紧接着就听到他开始大声呼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