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1898开始 >

第17章

从1898开始-第17章

小说: 从1898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都是他们交流的手段。只要记住了这些切口和手势,走遍整个四川都可以到当地的哥老会码头去寻求帮助,如果切口和手势弄错了,你不仅得不到帮助,甚至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想想都令钟何头痛不已。

    折腾了十多天,钟何送出去了一千多两银子的礼金,才最终成为哥老会‘礼’字辈的成员。

    这一次钟何来到重庆,因为要和杨千虎交接码头和仓库的事情,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他带了整整100人,分两批跟随他来到这里,50人贴身保护他,另外50人以各种身份隐藏起来。

    和杨千虎交接完毕之后,钟何还在坐等那些牛鬼蛇神跳出来找麻烦,却意外等来了在重庆有人造反的消息。

    钟何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根本就不知道这次造反的事情。在他的印象中,虽然清末时期,四川一直都是叛乱不断,但除了1910的保路运动之外,其他的都是冒个泡,然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刚开始他也没有关注这件事情,直到听说重庆的巡防营出动3000多人,居然连义军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才引起了他的重视。

    原来此次叛乱,也是因为教案引起的。

    1882年,一个叫彭若瑟的法国传教士来到重庆龙水镇修建了一个教堂,开始的时候,彭若瑟还像个乖宝宝,一直都循规蹈矩的传教。

    直到最近几年,洋人在华夏越来越嚣张,彭若瑟也受到了影响,开始以教堂为起点,逐渐侵占教堂周围的土地。

    今年法国舰队闯进广州湾,逼迫满清政府,强行租借广州湾。彭若瑟似乎受到了鼓舞,指使教民王槐之打死了百姓蒋兴顺,还一把火把蒋兴顺的家都给烧了。

    这一下可犯了众怒,愤怒的老百姓冲进教堂,把教堂砸了个稀烂。

    教案一发生,满清的官老爷就慌了,得罪了洋大人,那还了得。可惜一时抓不到凶手,县令钱葆臣却污蔑当地富绅蒋赞臣,说是蒋赞臣主使的。

    不仅将蒋赞臣抓了起来,还要将其定罪。

    余栋臣是重庆西山的一个煤窑工人,也是穷苦人出身,不过他长了一膀子力气,而且胆子大,平时好打抱不平,在煤窑工人中的威望很高。

    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纠集100多个煤窑工人,冲进龙水镇救出了蒋赞臣,还把正在修缮的教堂再次砸了一遍。

    余栋臣占领龙水镇之后,细数官府和洋人的罪状,举行起义。不过义军很快就被清兵打垮。

    余栋臣率领余部逃进西山隐藏,官府派出3000多巡防营前去围剿,却连余栋臣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其实历史上,官府还是通过余栋臣的叔父余道生给余栋臣递话,说是要在余道生的寿宴上,和余栋臣和解,将余栋臣诱骗前来,才最终将其抓住。

    了解清楚这些信息之后,钟何留下50人看守码头和仓库,率领另外的50人,骑着马,带着武器和粮食,开始向龙水镇进发。

    如果是天理教造反,钟何压根就不会搭理,甚至还要离远一点,他对这种用宗教形式,来蛊惑人心的方式,忽悠人家造反的行为极为反感。

    但余栋臣这样的起义不一样,这是真正的官逼民反,他们之间没有谁忽悠谁,都是心甘情愿的,这才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话说,重庆的巡防营还是尽职尽责的,在通往西山的各个路口都设置了关卡和岗哨。钟何来到山脚下,转了一圈却始终找不到可以避开巡防营的路。无奈之下,只好就近找了一个山窝子藏了起来。

    李长书小声的凑到钟何面前,“老爷,小的查探了一下,就前面这个关卡离军营最远,我们是不是直接冲过去?”

    钟何摇摇头,“不行,我们带的物资太多,再加上对这一带的山路又不熟悉,贸然冲进去,一旦被巡防营吊住了尾巴,那我们的身份可就暴露了。还是等晚上吧。”

    经过军国主义洗脑的军队,在纪律方面比起满清的巡防营来,简直就是强多了。就算是遇到号称满清最能打的四川巡防营,钟何也相信,战斗力并不比他们差。何况自己还有跨时代的武器,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虐他们没商量。

    重庆的黑夜来的比较早,才6点多,天就逐渐暗下来了。再加上这边冬季不下雪,又是在山里面,因此四周就显得特别黑。

    钟何站起来活动了一下酸软的腿,李长书小心的走过来,“老爷,还是你带人直接冲关卡,小的来骚扰军营吧?”

    钟何摇摇头,“不用说了,我对道路不熟,你要负责冲进山里面找到余栋臣。只要你沿途留下记号,我就能找到你们。你记住了,你可要把人给我看好了,我可不想在这里小地方损失人手。”

    “小的知道了,老爷你就不再考虑考虑?“

    钟何眼睛一瞪,“滚!”

    看着李长书率领马队悄然离去,钟何也带着十个人慢慢的向军营靠过去。

    清兵在山里面搜查了一天,累的跟死狗似的,却是连人毛都没有找到一根,匆匆吃完饭,就准备要休息了。

    钟何手一挥,5架掷弹筒指向了军营,“用最快的速度将榴弹发射出去,3分钟之后,立刻撤退!”

第三十三章 有人造反啦() 
哥老会人员虽然杂,但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引荐的人,这个人在哥老会还必须有一定的地位,不是随便一个袍哥都行的;其次,还需要禀告当地辈份最高的人,需要征的他的同意;最后才是开香堂,正式入会。

    入会的手续也极其繁杂,不仅要学习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还有各种各样的切口和手势。

    令钟何很诧异的是,哥老会第一条规矩居然是要孝敬父母;其他的还有什么兄弟、友邻和睦;不能以大欺小;不能调戏妇女;不许袍哥内斗;不许直视嫂子或者弟妹;甚至还有不许歪戴帽子;不许翘二郎腿的。

    不知道的,绝对想不到这居然是黑社会制定的规矩。

    至于那些切口和手势就更加的复杂了。哥老会的人在外面相遇,基本上都是用切口和手势来交流的,什么戴帽子的方式,拿茶杯的手势,接东西和递东西的派头,都是他们交流的手段。只要记住了这些切口和手势,走遍整个四川都可以到当地的哥老会码头去寻求帮助,如果切口和手势弄错了,你不仅得不到帮助,甚至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想想都令钟何头痛不已。

    折腾了十多天,钟何送出去了一千多两银子的礼金,才最终成为哥老会‘礼’字辈的成员。

    这一次钟何来到重庆,因为要和杨千虎交接码头和仓库的事情,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他带了整整100人,分两批跟随他来到这里,50人贴身保护他,另外50人以各种身份隐藏起来。

    和杨千虎交接完毕之后,钟何还在坐等那些牛鬼蛇神跳出来找麻烦,却意外等来了在重庆有人造反的消息。

    钟何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根本就不知道这次造反的事情。在他的印象中,虽然清末时期,四川一直都是叛乱不断,但除了1910的保路运动之外,其他的都是冒个泡,然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刚开始他也没有关注这件事情,直到听说重庆的巡防营出动3000多人,居然连义军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才引起了他的重视。

    原来此次叛乱,也是因为教案引起的。

    1882年,一个叫彭若瑟的法国传教士来到重庆龙水镇修建了一个教堂,开始的时候,彭若瑟还像个乖宝宝,一直都循规蹈矩的传教。

    直到最近几年,洋人在华夏越来越嚣张,彭若瑟也受到了影响,开始以教堂为起点,逐渐侵占教堂周围的土地。

    今年法国舰队闯进广州湾,逼迫满清政府,强行租借广州湾。彭若瑟似乎受到了鼓舞,指使教民王槐之打死了百姓蒋兴顺,还一把火把蒋兴顺的家都给烧了。

    这一下可犯了众怒,愤怒的老百姓冲进教堂,把教堂砸了个稀烂。

    教案一发生,满清的官老爷就慌了,得罪了洋大人,那还了得。可惜一时抓不到凶手,县令钱葆臣却污蔑当地富绅蒋赞臣,说是蒋赞臣主使的。

    不仅将蒋赞臣抓了起来,还要将其定罪。

    余栋臣是重庆西山的一个煤窑工人,也是穷苦人出身,不过他长了一膀子力气,而且胆子大,平时好打抱不平,在煤窑工人中的威望很高。

    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纠集100多个煤窑工人,冲进龙水镇救出了蒋赞臣,还把正在修缮的教堂再次砸了一遍。

    余栋臣占领龙水镇之后,细数官府和洋人的罪状,举行起义。不过义军很快就被清兵打垮。

    余栋臣率领余部逃进西山隐藏,官府派出3000多巡防营前去围剿,却连余栋臣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其实历史上,官府还是通过余栋臣的叔父余道生给余栋臣递话,说是要在余道生的寿宴上,和余栋臣和解,将余栋臣诱骗前来,才最终将其抓住。

    了解清楚这些信息之后,钟何留下50人看守码头和仓库,率领另外的50人,骑着马,带着武器和粮食,开始向龙水镇进发。

    如果是天理教造反,钟何压根就不会搭理,甚至还要离远一点,他对这种用宗教形式,来蛊惑人心的方式,忽悠人家造反的行为极为反感。

    但余栋臣这样的起义不一样,这是真正的官逼民反,他们之间没有谁忽悠谁,都是心甘情愿的,这才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话说,重庆的巡防营还是尽职尽责的,在通往西山的各个路口都设置了关卡和岗哨。钟何来到山脚下,转了一圈却始终找不到可以避开巡防营的路。无奈之下,只好就近找了一个山窝子藏了起来。

    李长书小声的凑到钟何面前,“老爷,小的查探了一下,就前面这个关卡离军营最远,我们是不是直接冲过去?”

    钟何摇摇头,“不行,我们带的物资太多,再加上对这一带的山路又不熟悉,贸然冲进去,一旦被巡防营吊住了尾巴,那我们的身份可就暴露了。还是等晚上吧。”

    经过军国主义洗脑的军队,在纪律方面比起满清的巡防营来,简直就是强多了。就算是遇到号称满清最能打的四川巡防营,钟何也相信,战斗力并不比他们差。何况自己还有跨时代的武器,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虐他们没商量。

    重庆的黑夜来的比较早,才6点多,天就逐渐暗下来了。再加上这边冬季不下雪,又是在山里面,因此四周就显得特别黑。

    钟何站起来活动了一下酸软的腿,李长书小心的走过来,“老爷,还是你带人直接冲关卡,小的来骚扰军营吧?”

    钟何摇摇头,“不用说了,我对道路不熟,你要负责冲进山里面找到余栋臣。只要你沿途留下记号,我就能找到你们。你记住了,你可要把人给我看好了,我可不想在这里小地方损失人手。”

    “小的知道了,老爷你就不再考虑考虑?“

    钟何眼睛一瞪,“滚!”

    看着李长书率领马队悄然离去,钟何也带着十个人慢慢的向军营靠过去。

    清兵在山里面搜查了一天,累的跟死狗似的,却是连人毛都没有找到一根,匆匆吃完饭,就准备要休息了。

    钟何手一挥,5架掷弹筒指向了军营,“用最快的速度将榴弹发射出去,3分钟之后,立刻撤退!”

第三十四章 阻击() 
掷弹筒最快的发射速度是每分钟25发,不过钟何的这些士兵由于训练的时间不长,目前还达不到这个速度。但因为少了一个瞄准步骤,却在无形中加快了许多速度。

    每分钟15发,5具掷弹筒,3分钟,200多发榴弹在军营中爆炸。

    凛冽的爆炸,立刻就把清兵炸蒙了,整个军营乱成了一锅粥。四川巡防营虽说起来比别的巡防营战斗力要高得多,但四川巡防营的武器却是不怎么好。

    满清的好武器首先要留给袁世凯的定武军,其次是京城和以及沿海一带的清军。四川巡防营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地方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正因为如此,像这样大规模的轰炸,四川巡防营还是第一次遇到,就算他们战斗力再强,乍然被炮火轰炸,也一样会蒙圈。

    泰安营统领张继正在大营中查看来往的公文,雨点般的爆炸声,也把他给吓住了。慌忙拿起一把短火铳,跨上腰刀,快步走了出来,“怎么回事?!”

    “大人,从外面射进来许多炮弹,炸死了我们不少弟兄,大人还是躲避一下吧。”

    张继一把推开来拉他的亲兵,“所有人守住自己的岗位,不得随意跑动,不得随意喧哗,违令者斩!另外派人搜查大营周围500步,看看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赶来捋我大军的虎须。”

    “喳!”

    十多分钟之后,军营才彻底安静下来,不过张继清点了一下,死了8多人,伤了100多个。

    张继一顿肉痛,他的泰安营总兵力不过一千多人,除开吃空饷名额,总兵力不过800多,这一下就损失了近两百人,这可是四分之一的兵力啊。

    “查到是谁干的了吗?”

    “禀告大人,属下巡查了营外周围1000步,却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张继暴跳如雷,“怎么可能?这么多炮弹打进来,难道是用手扔的!再给我查,一定要把这些该死的反贼抓住!”

    “禀告大人,刚才不久,有一群反贼闯过了棺山坡关卡,往山里面去了。”

    “啊!”张继吓了一跳,刚才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反贼从里面冲出来了呢,“确定是进山了?有多少人?”

    “大约100多人,他们有马,马上面驼了不少东西。”

    “啊!”张继再次吓住了,“快!这是要给山里面的反贼运粮食,给本官追!绝对不能让这批粮食落到反贼的手里。”

    开玩笑,要是提督大人知道有人从他这里给反贼运粮食,不砍了他的脑袋的话,估计是出现奇迹了。

    夜晚的山路不好走,也根本不敢骑马。还好现在不是夏天,如果是夏天的话,那就不得不提醒你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