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1898开始 >

第7章

从1898开始-第7章

小说: 从1898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爷站了起来,“山本君,藤田君,初次见面,杨某不胜荣幸。能够在这里见到二位,高兴啊,哈哈哈!杨某敬二位一杯,聊表寸心!”

    杨爷高兴的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心里面想着,这次自己一定要好好结交这两个东洋人,如果能够长期从他们那里弄来武器,自己可就立了大功了,到时候对兄长的大业,可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随后众人频频向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敬酒,觥筹交错,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却是绝口不提生意上的事情。

    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也是酒到杯干,和众人达成了一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多年的朋友呢。

    过了一会儿,李同福和童显河都有点迷糊了,杨爷也是脸红脖子粗,说话都有点打结,却愣是看着两个东洋人,面色正常,一点醉的意思都没有。杨爷非常的吃惊,他一向对自己的酒量很自信的,这一次明显是被打击的不小。

    “山本君,藤田君,果然海量,杨某不得不甘拜下风!”

    说着余光看了一眼钟何,却是见他笑盈盈的盯着大家,一点都没有受冷落的不忿。

    杨爷心中一动,这个姓钟的,不管是傻子,还是真的讲义气,结交一下都不会吃亏的,随后举起酒杯,“钟小兄,敬你一杯,感谢你介绍山本君和藤田君两位朋友给杨某,以后钟小兄只要有事能够用到杨某人,尽管派人来知会一声,杨某必定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钟何也举起酒杯,“好!那就彼此彼此,一切话都在酒中,先干为敬了!”不过来自后世的他,对酒桌上的承诺倒是没有怎么在意。

    这次宴席,众人都非常的满意,童显河、李同福和杨爷都喝多了,童显河被扶着回去之前,还频频回头说明天在家中摆宴,叫大家一定要赏脸。

    李同福和杨爷更是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在钟何家里面住下了。

    随后几天,那是天天宴席啊,别人还不像钟何这么寒酸,人家的宴席不仅有美酒佳肴,还有红颜美人。弄得钟何都不耐烦了,自己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呢,哪能陪你们这样疯。

    好在他知道人家主要还是邀请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自己去不去都无关紧要。于是他就推脱家中有事,让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去应付去吧。

    到晚上,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终于回来给钟何汇报工作了。

    “指挥官阁下,属下已经按照你的吩咐,跟他们约定好购枪的事情了。杨爷本来想购买300支步枪的,100支手枪的,不过指挥官阁下吩咐过,给他们不能超过100支,所以属下自作主张,给了他70支步枪,30支手枪。”

    “至于李同福和童显河,他们都要的不多,李同福只要了20支手枪,童显河要了10支手枪,30支步枪。”

    钟何呵呵一笑,“嗯,也算是个开门红啊。”

    当然,步枪都是毛瑟88,手枪都是柯尔特1871,其它的东西,原则上是不卖的。

    “指挥官阁下,为何我们不多卖一点给他们呢?”

    钟何摆摆手,“一方面卖的太多,太引人注意,我们现在还很弱小,被有心人注意上了就不好了;另一方面吊着他们的胃口,他们才能更加的把我们当大爷。”

    “嗨!指挥官阁下,这是卖枪款项,总共是19600两,其中包括弹药的钱,另外他们私下里送了属下一人一千两,总共是21600两。”

    钟何伸手接过来,“军火果然挣钱啊,以后藤田一郎继续开拓商路,同时协助山本一夫在四川建立起我们的情报网络。”

    “嗨!”

第十三章 开始组军() 
这段时间钟何终于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给理顺了,陈伯依然是家里的管家,刘伯负责管理那两口矿井。山本一夫和藤田一郎都去了重庆,因为重庆还没有开始通商,洋人是不能在这里做生意的,不过可以借用杨爷的地方和名义,开始做军火生意。当然,所有来买枪的人,数量一律不允许超过一百支,这样一来也暂时避免引起满清朝廷的关注。

    其实在四川这地方,满清朝廷对地方的掌控是很弱的,官府基本上能到管县里面就不错了,县级以下,基本上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弄得太过分,压根就不搭理你。

    特别是那些苗人和彝人土司,你官府要是敢管的太多,小则给你闹事,大则直接就反了,人家把造反当成跟吃饭、睡觉差不多的事儿。这也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的原因之一。

    张楚被派到顺河、双古、于佳、留佳(以上都是地名)这种大山里面去招兵,那里面是连绵不绝的大山,一旦你进去了,如果不熟悉道路的话,你想要走出来恐怕不容易。当然,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可以直接顺着河走。

    这些偏远的山区是哥老会触及不到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都很穷,民众很彪悍,兵源素质很好。钟何可不希望自己的队伍里面混进哥老会的人。

    在基地旁边的山里面,钟何命人在这里搭建了简易的营地,营地周围都有鬼子兵巡逻,不允许任何外人靠近。

    营地里面,由盐工和家丁组成的队伍正在被鬼子操练,队伍的人数不多,刚开始有50多人,训练几天之后就只剩下30多个。主要是盐工和家丁愿意当兵的人不是很多,他们虽然谈不上很富裕,但比起靠田地吃饭的普通老百姓要强得多,所以他们当兵的愿望不强烈。

    钟何也跟着队伍一起参加训练,一方面是为了镇住那些占着家丁身份不听命令的人;另一方面,自己以后也会上战场,不练出一点本事来,那完全是去给敌人送功勋。

    不知道是因为穿越的原因,还是自己本来就适合当兵,不仅所有的东西一学就会,而且力气也越来越大,十多天之后,就可以跟小鬼子拼刺刀不落下风了。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是适合当兵的话,上辈子自己就应该去当兵了,否则不至于混的那么惨,说不定还能混个团长师长那啥的。

    因为来自于后世,钟何加进去越野负重跑步,潜伏和摸哨的训练。四川多山,以后的行军更多的是靠双腿,机械化不太现实,一方面是目前的道路交通满足不了机械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四川是天然气大省,却不是产石油的地方。

    秋津一郎正在场上卖力的进行军国主义宣传,也不管别人听不听的进去,反正就是就是一遍又一遍的不断的给士兵灌输军人至上,武力至上的歪理邪说。

    又过了十多天,张楚招兵也回来了,他带回来了五百多人。这一下,人凑齐了,人再多的话,恐怕就要触及官府的底线了,500人正好,不多不少。

    训练很快就正常展开,这些新招的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可不像家丁那么油滑,再加上钟何给的待遇都很高,30两银子的安家费,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每月三两银子的饷银可以让他们的家庭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每天都是猪肉、鸡、鸭、鹅、鱼轮流让他们造,令他们感觉一下子过上了人上人的小日子。

    唯一令钟何不爽的是,好不容易凑齐德国人的货款,这一花销,又不够了。好在设备还没有到,再缓一段时间,相信还是能够凑齐的。

    招兵回来的张楚也被钟何毫不犹豫的扔进了新兵训练营,接受军事训练,刚开始他还有诸多的借口不想参加,可惜钟何的态度异常坚决,要么参加训练,要么滚出钟家,钟家不要不听命令的废物。最后张楚也不得不选择屈服,不过等到一切进入正轨之后,他又爱上了这项事业,这是后话。

    一个月之后,四川即将进入冬季,如果你想要说四川不太冷,那你可就错了。在进入冬季之前,你会遇到一场又一场的秋雨,秋雨不大,却连绵不绝,几乎是过一两天,甚至是每天都要下一场。每下一场雨,气温就会下降一点,阴冷的天气就算是在家里面关起门来,你也感受不到一点温暖。

    在训练场上,秋雨打湿了每一个人的衣服,却没有一个人敢叫苦,钟何让人给士兵们准备的驱寒的热汤,每一项训练完成,都要求士兵去喝一碗。到晚上训练结束之后,他们的湿衣服会脱下来,换上钟何给他们准备的干爽的运动衣。湿衣服会被马车运走,由钟家的仆人来洗干净,晾干,再运回来。至于怎么分辨哪件衣服是谁的,那很简单,难道你不知道蜀绣天下闻名吗,只要在衣领上绣上名字就行了。

    到11月中旬的时候,订购的机器终于到了,钟何不得不结束训练,返回家里接收设备。

    “钟先生,这是设备的清单,麻烦你点收一下。”押运机器过来的是个二鬼子,叫张生明。

    钟何点点头,伸手过去的时候,顺便递上了一张银票,“张先生,幸苦你了。”

    张生明悄悄一看,100两,顿时心中大喜,要知道他当二鬼子一个月才十两银子,100两,辛苦一年也未必存的下来这么多钱。

    “钟先生太客气了!”

    “这还有一份清单,是我接下来要采购的,你能不能告诉你们经理,让他尽快到货,我很着急。”

    一听说还要采购,张生明心中大喜,展开清单一看,顿时心里面发苦,这些东西数量都不多,关键的一个字,那就是‘杂’,东西涉及到很多方面:纺织机、小型炼钢炉、电热反应炉,石头粉碎机,搅拌机、挖掘机、中型水力发电机组、电报机、内河蒸汽机运输船、水压机等等。

    问题是,这些设备数量要的都不多,最多的纺织机才10台,最关键的是,有的东西不一定能卖的啊,电热反应炉听都没听过,水压机估计是够呛。

    “钟先生,这个在下不能做主,等我回去汇报之后再给你答复吧。”

    钟何点点头,“好吧,这一次我派一个人跟你一起去,定金我会让他带着去的。”

第十四章 为什么() 
水力发电机,制碱设备和制流设备都是安装在河边,这个不怕人知道,甚至这里的人因为没见过,还跑过来看稀奇,最后甚至惊动了县官老爷。

    县官老爷刚开始还对这些机器感兴趣,等看到调试机器的洋人的时候,整个脸都落了下去,

    在荣县这地方当官的,要么就是混吃等死的,要么就是等着捞足了银子,然后去四处打点,然后升官调到别出去的。

    他们这些官最害怕的就是出事,而且是出大事。

    其实自从1895年甲午之战结束之后,满清朝廷中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矛盾就激化了。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为代表的洋务派始终坚持只有洋务才能挽救大清王朝;而以端亲王、庄亲王一系的顽固派却是对洋务运动深恶痛绝,他们认为洋务就是祸国,是现在不稳定的因素。

    在洋务派的地盘,对下面的商人,或者老百姓参与洋务抱着支持的态度,例如张之洞的湖广、刘坤一的两江。

    但是在顽固派的地盘上,对一切洋务都是否定的。

    不巧的是,四川总督奎俊正好就是一个顽固派。

    也正因为如此,别的地方都开始仿照西方建立新式学堂了,但四川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县官老爷是在为难,钟何做的这件事其实说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在清朝末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凡是涉及到洋人的,就没有小事’。

    现在洋人已经出现在他的治下了,县官老爷不为难那才怪了。

    不过他知道面对钟何这种土豪,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你说你比他官大,人家随时都可以买一个比你更大的官,你说你手里有枪杆子,人家的枪杆子比你多,分分钟都能够灭了你。

    钟何有枪的事情,县官老爷当然是知道的,只不过知道归知道,管不了而已,从太平天国事件起,买枪的人多了,大家早都习惯了。

    县官老爷什么话都没有说,默默的就走了,他唯一的手段就是禀报给四川总督奎俊,上面怎么处理,就不关他的事情了。当然,层层递交上去,满清官员的办事效率,没有个三两个月的时间,恐怕到不了奎俊的手里。

    子弹生产线和步枪生产线才是最令钟何头痛的,这个可不能让人知道的,钟何在基地后面的设置了简易厂房,并且安排小鬼子日夜守卫,绝对不让人靠近。可是工人怎么办,有工人,工人有家人,家人接触外面的时候,很快就会把钟何正在做的事情泄露出去。

    无奈之下,钟何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丁,他将选出来的家丁,以及他们的家人全部迁到山里面去,并且还派军队帮助他们修建房屋。要求就是两年之内,不允许出来,需要的生活物资,全部都是由钟何提供,那些不能工作的老人和儿童,全部由钟何帮他们养着。

    至于两年之后,庚子年祸,八国联军侵华,外面的世界早已经变了。

    钟何不得不庆幸,还好家里家丁多,要不然还真不好办。

    当钟何还在慢慢发展时候,离成都不远的新津天桥镇,两个神秘人躲躲藏藏的进入了一个富商家里。如果钟何在这里就会发现,其中一个人正是跟他喝过酒的杨爷。

    进去之后,一个人被留在外面,杨爷被引进了密室,密室里面站着一个老者,然而光线不足,看不清他长得什么样子。

    不过杨爷好象是跟他很熟,进门之后就大大咧咧的一坐,“大哥,好消息啊,这一次我弄了不少火器。”

    “七弟,我说了你多少次了,让你收敛一点,我们是要做大事的,在起事之前要低调一点。你这样大大咧咧的,迟早会坏事。”

    对于大哥的话,杨爷根本没放在心上,“放心吧,大哥,小弟做事你还不知道吗,这么多年来,哪次让你失望过?”

    杨老大只是哼了一声,他的几个弟弟当中,这个七弟是最争气的,也是对他帮助最大的,倒是令他一时无话可以反驳。然而正因为这个七弟最争气,所以才对他的期望最高,期望越高,要求当然就越高了。这些话当然是不能说出口。

    “你说你弄到了火器,有多少,还要你亲自跑过来一趟?”

    一说到火器,杨爷立刻就来了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