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汉戮 >

第121章

秦汉戮-第121章

小说: 秦汉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王素信张良,闻此言,遂复变计。

    适逢即位五年,汉王大庆文武,激励士气。众武将闻大王将东逐项王,皆为之振奋,个个磨拳擦掌,争先请命。宴毕,汉王差人先送太公、吕氏入关,自引三十大军,令樊哙为先锋,起兵追击项王。又遣使分传檄文至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及各镇汉属诸候并故衡山王吴芮处约会,共往梁地来合兵击楚。

    方在发令间,忽赵使来报,言赵王张耳病薨,汉王落泪泣道:“张王与朕旧识,从于患难,忠心不背,岂忍遽别。”遂谥为景王。时其子张敖为公子质于关中,高祖招之,许之婚约,以女鲁元公主尚之为妻,嗣立为王,归赵奔丧。

    项王自荥阳退兵,正逢新旧交岁,已至汉王五年冬十月,亦是项王五年十月。时项王方退兵陈郡,后军来报,说汉王追兵已至。项王大怒道:“是儿最无信!”乃令后军为前队,即欲回军前来迎战。

    季布道:“汉军一心来追,有疏防备,若纵奇兵,两下夹攻,必可胜之,看谁敢再来。”项王从之,乃令季布居左,丁固居右,自居中来迎汉军。回军至固陵地界,正逢汉先锋樊哙之军。项王将人马摆开,当先出阵喝道:“无信贼寇,既已定约,何故私背,又来追我?”

    樊哙立马横刀道:“汝乃弑主****,纵之不杀,以何面对天下人。今日即使汉王不杀你,天下义士也不能饶你!

    ”项王大怒,催马挺槊,直取樊哙。樊哙抖擞精神,挥刀来迎。二人并力相争,战到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忽听喊声大作,季布左出,丁固右出,两处人马,气势汹汹。汉军初至,立足不住,军士皆纷纷后退。樊哙见势不利,不敢强敌,虚晃一刀,败下阵来。项王挥军掩杀,斩敌无数,直追杀四十余里。

    汉王引后军追击项王,方过阳夏,谋士陈涓谏道:“楚军虽乏粮而退,然自出彭城来,始终未遇大败,其骁勇尚在也。大王今出险地,无可依据,若战之不利,不可收拾。不如止军阳夏南,筑营壁垒,待与齐、梁二军会合,方可与楚决战。”汉王从之,就近择一险恶之处,令军士砍伐树木,搬取石块,筑下一座壁垒。

    (本章完)

第185章 郦商使梁出梁兵() 
一行方毕,樊哙前军败回,诉说战况,言楚军随后追至。汉王令张良与周昌守住大寨,遂率大军,出营来迎。不出数里,只听金鼓大作,呐喊震天,项王引军蜂涌面至。两阵对圆,项王横槊出马,高声唤汉王答话。

    汉王出阵立于门旗下道:“弑主之贼!有何话说?”

    项王道:“人言刘季多诈,反复无常,一直未敢至信。然今赖寡人大义,既得父、妻归国,不思报德,反而负盟背约,欲乘隙图我,看来此言属实也。今寡人在此,汝可来决死一战!”

    汉王道:“匹夫之勇,何足道哉!看我汉营之将如何擒你?”言未毕,郦商拍马抡刀,出阵来战项王。二人战到五十余合,项王精神倍长,越战越勇。郦商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韩王信出迎,与项王交马,战不十合,只觉骨软筋酥,不能力敌,只得亦拨马败回。汉将纪义出迎。项王喝道:“汝等以车轮战战寡人,寡人亦不怯也。”遂纵马来斗。交马三合,项王奋起神威,一槊刺纪义于马下。

    季布见项王斩将,汉军阵上将校皆惊,便骤马出阵,如一道闪电一般,顷刻已至汉王马前,举枪照汉王胸前便刺。汉王身边一将,急举枪架开,救了汉王一命。汉王拨马闪到一旁。

    季布视其将,乃周緤也,大怒道:“匹夫坏我好事。”便拍马过来赌斗,周緤举枪架住,二人杀作一团。阵上项王见汉军阵角大乱,当下拍马举槊,径来取汉王。楚军见势,齐声高喊,蜂涌而来。汉军抵挡不住,登时大乱,汉王与众将失散,慌乱中失去方向,便拍马往军少处逃。

    走不数里,只听身后鸾玲响处,一骑如风而至,汉王回头视之,正是西楚霸王项羽。左右将佐见项王来势汹汹,一阵惊呼,皆四散逃命。汉王急呼救驾,为周緤闻见,急忙弃了季布,飞马过来,敌住项王。季布乘隙,拍马来赶汉王,汉王大惊,落荒而逃。

    楚军四下围来,汉王不能归营,正在危急间,一将引数十骑赶到,厉声喊道:“休伤吾主!”季布视之,乃夏候婴也,便回马来战。二人战到三十余合,一军又到,正是樊哙。

    季布恐敌不住二将,遂引军而回。夏候婴、樊哙不敢追赶,慌忙保着汉王退回壁垒之中。后文天祥有诗道:“茅舍荒凉旧固陵,汉王城对楚王城。徐州烟火连丰沛,天下还来屋角争。”

    汉王回寨,惊魂未定。少时,周緤归营,身负重伤,汉王道:“非将军拼死相救,今日寡人必死于项王之手也!今战虽不利,幸有将军之忠。”乃重加赏赐,令下去疗伤。复清点将士,折了三千军卒,死了二十余将,汉王闷闷不乐。

    项王大胜,连日至寨前挑战,汉王心有余悸,不敢复战,遂深堑而守。过了几日,遣梁之使回报道:“臣等使赴东魏请兵并力击楚,魏相国彭越闻之,不肯发兵。

    与臣等道:‘魏地初定,军士未得修养,尚畏楚军之强,恐不能依约而来’。”

    汉王大惊道:“如此如何处置?”诸将闻之,虽是不平,却又无计可施。又过了两日,遣齐之使亦回,禀告汉王道:“齐王韩信驻兵下邳,闻大王诏令诸候至梁地击楚。

    齐王与臣等道:‘方攻彭城,楚军防卫甚严,尚不能攻克,若即引军来会,恐彭城军从后来追击,不可收拾,故不敢轻易动兵。待楚军防疏,容我攻下彭城,当即来夏阳会师。’所以打发臣等先回来。”

    汉王甚忧,遂与张良议道:“寡人约诸候会于梁地,共击项羽。今日期已至,诸候不从,我力不能独当项羽,当如何处置?”

    张良笑道:“诸候不至,只因各怀心事。若大王能依臣之计,臣保诸候不日即到也。”

    汉王与楚军战于固陵,诸候不来会战,汉王独力难支,遂与张良商议对敌之计。

    张良道:“楚兵将破,而诸候未定封地,所以不来。大王若定心与其共分天下,当速发诏确立韩、彭之地位,以收其心。若不能,则天下事未可知也。韩信之立齐王,非大王本意,其心亦不能定。韩信家在楚地,其意欲复得故土,大王当取陈郡以东至海滨予齐王韩信。彭越本定梁地,当初大王因魏豹为王,故拜彭越为魏相国。而今魏豹已死,魏地无主,彭越亦望为东魏之王,大王当封彭越为梁王,取睢阳以北至谷城为其疆土。大王能捐出此地以许二人之愿,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汉王大喜道:“非先生之言,几乎误了大事!”当即亲降诏书,令有司刻印,欲令使者往二处传檄。

    张良道:“事关重大,当遣重臣亲去,方可示大王之诚心。”

    汉王点头,问张良道:“韩信国士无双,不可怠慢,先生可愿代寡人往齐地一行否?”

    张良道:“臣不才,当尽力为之。”

    汉王大喜道:“子房肯去,韩信焉能不至!此去齐国,路经大梁,先生可否顺道往建成候处一行?”

    张良尚未开口,郦商出班道:“军师若先去大梁,彭越得封,欢欣喜悦,岂能让军师便去,必然设宴留客。军师蒙其盛情,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有耽搁,此处项羽如狼似虎,直管要厮杀,只恐到时救兵无法如期。臣愿往捧梁国之印,往睢阳一行。”

    汉王然之,遂使张良出使齐国,以分定韩信疆土。又使郦商受梁相国之印,往睢阳册封彭越。后文天祥有诗叹道:“固陵城下两龙争,不见齐王来会兵。勒取河山新分地,项王之后到韩彭。”

    郦商使梁:当下领了王命,引着三十余骑,出了大营,往大梁而来。睢阳不远,上马即到。彭越闻汉王遣使封王,急换礼服出迎,请入郦商。郦商自述来意,奉上檄文印符,并诵读汉王诏书。彭越受封为梁王,亦听从汉王之意,拜郦商为梁相国,着众文武尽来相会。未几,文武众官皆至,彭越亲为引见,首席第一位,便是大将军田横。郦商虽是精细之人,骤闻田横之名,不由地手扶佩剑,怒目而视,旋即觉出失礼,急忙改容相见。田横眼明,早已窥见,答礼已毕,遂立于一旁,一言不发。

    讲礼已毕,彭越摆上酒宴,众人入席,人报田横引五百人出城投东去了。

    彭越大惊道:“这是何故?”

    郦商道:“此乃田横见足下受汉王之封称王东魏,臣又得位为梁相国,自思曾烹杀吾兄郦食其,恐为诛杀,故引其亲信匿去。”

    彭越不好多言,叹道:“田横与我交于患难,恩如兄弟。此时大势将定,苦尽甘来,却无言别去,甚是不舍。”

    郦商道:“待汉王平定天下,自有公道。”于是文武举杯,共贺彭越进位为王。酒过三巡,复议后事。

    彭越道:“睢阳久经战乱,城池破旧,修缮不易。我欲弃此老城,迁都昌邑,一则昌邑少经战祸,二则亦有荣归故地之意。相国以为如何?”

    郦商道:“昌邑县小,兴阔不易。臣以为,足下当权且以睢阳为都,待天下安定,再迁往定陶定都。定陶据太行之险,北有黄河,东有大泽,可挡三方来兵,乃安定之地也。”

    彭越道:“相国所言极是。”于是君臣畅饮,直至子夜方休。

    欢庆三日,郦商谓彭越道:“汉王知足下勤劳魏民,卑下士卒,常引微弱之兵击于敌后,数绝甬道,劫西楚之粮以助汉,功劳非浅,故以全梁之地以封之。今汉、楚决战固陵,汉王约会诸候,共击暴君。足下与楚游战三年,方得今日之势,何不率军一会,共助汉王?”

    彭越得汉王之封,心愿已足,遂道:“梁国虽方立,未见强劲,然彭越感汉王之恩,愿竭力助之!”遂引梁地十万人马,一路往西来合。

    兵至固陵,却见楚军已退四十里下寨,汉营两侧亦营造无数帐蓬。原来淮南王英布既已攻下九江,便与周殷率舒城、六安之众,同刘贾、卢绾之军一道先来会合。加上韩王信长随汉王,至彭越兵到,乃是第三路诸候。汉王接入寨中,先表祝贺之意,彭越亦谢汉王封赐。礼毕,茶罢,共议军情。

    汉王道:“寡人为义帝报仇,合天下诸候,共畔西楚,苦战四年,大事将成。今韩、梁、淮南三军已到,燕、赵、衡山三军得汉之诏,亦起兵相从,正在途中。齐军虽激攻彭城,料不日亦将来会合。项羽已是网中之鱼、瓮中之鳖,决战之时,还需各位万众一心,并力向前,以早定天下之势。”

    三王齐起身道:“臣三国之能复立,皆赖大王恩典。凡大王用到之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汉王笑道:“皆赖各位之力。”

    英布道:“臣等三镇诸候王,勇则勇矣,论道攻城拔寨,冲锋陷阵,皆可身先士卒,当仁不让。若权衡敌我,先使我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战而胜之,则与齐王差之远矣!今项羽已成困兽之势,必负隅顽抗。我军虽众,若无章法,势必缚虎不成,则反为虎伤。故臣以为,齐王未到,非至万不得已,不便轻动。”

    汉王道:“寡人亦有此意。只是军师使齐,亦有些时日,不知近况如何。”

    (本章完)

第186章 欲擒故纵收彭城() 
下帐之后,方欲使人去探,人报张良已回。汉王急唤入内帐相见,询问韩信动静。

    张良道:“臣初至下邳,韩信尚怀犹豫之心,与臣道:‘彭城强劲,与齐兵势均力敌。若弃之赴会,敌从后击,必然致败,此为画虎不成反类犬。”臣即取大王封书以示,谓其道:‘汉王分茅裂土,足下大得楚地,若不急下,日久生变,反成画饼矣。’齐王视其疆土最大,又为臣之言语所动,即与臣言:‘既汉王已约定诸候,齐不敢负命,十日上下,齐必下彭城,与汉王会之颐乡。’于是臣便辞归,以免大王牵挂。”

    汉王闻之,且喜且忧道:“韩信雄才,必不能久居人下!”

    张良道:“此非燃眉之急,可除除图之。以臣之见,日后若有变,能制韩信者,唯都尉陈平也。”汉王然之,遂按兵不动,静待齐兵东来,此处按下不表。

    韩信送走张良,遂令三军拔寨,绕道往大梁来会。灌婴来谏道:“今彭城近不攻,而径去陈郡赴会。彭城兵甚精,若借机从后来袭,项羽又当头迎击,其势不可收拾。”

    韩信道:“汉王之约,不可违背。”

    灌婴道:“虽是如此,亦不可行取败之道。”

    韩信笑道:“将军既来,当使汝建一奇功。”乃咐耳授了一计,灌婴大喜道:“大王神机,臣万不可及也。”遂引兵自去。韩信乃取道取虑,由相城往陈而行。

    项声受命筑营彭城东面拒齐,闻得下邳城兵动,急上马引数十骑,出营来看。

    军士来报道:“韩信引大军出下邳,尽往东南而去。”

    项声道:“此必韩信欲往陈地夹击项王。若纵之去,项王危矣。”急回帐招集众部将商议对策。

    公杲道:“韩信若绕道去陈,必由垓下过。垓下地势险要,可以伏兵。今可引兵倍道伏击,若擒得韩信,刘季自不当我项王。”项声从其计,乃留周兰引五千兵守寨,自引公杲、郯公连夜往垓下而去。

    去约半日,一骑飞报周兰道:“项声为韩信伏兵所击,形势正危,望乞将军前往救助。”周兰大惊,急点兵出营,往南来救。一路上只见楚军败兵回奔,个个面有仓皇之色。周兰只道项声危急,催军疾走。

    正行间,迎面一将引败军过来,并不望他,只管低头走路。两马相近,那将忽一抬头,周兰认识,不是灌婴却是谁。周兰大惊,措手不及,被灌婴生擒过马。原来灌婴得韩信吩咐,引两万人马伏于此处,先使人份作败兵诱周兰深入,复回军围之,五千楚军,不曾走得一人。

    灌婴占得楚营,令人押过周兰,责道:“汝既已降齐,为何又背而归楚,其心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