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20章

汉起-第120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却更坚锐,所以汉军士气相当的好。

    沽源西南的草原上,首先是两翼的弓骑兵追逐互射,互相包抄,成排骑射。试探之后,成排成排轻甲骑正面相互冲锋,后侧的骑兵向天空中抛射。

    怒吼声、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四野。

    绿草血红,野狼、豹子徘徊数里之外。

    腥气弥漫,乌鸦、飞鹰盘旋百米低空。

    战斗一直从早上持续到中午,双方各伤亡五六千人,超过一半建制被打残,不得不撤下来修整,救助伤员,舔舐伤口,吃些干粮。

    。。。

    午后

    姗姗来迟的臧旻、董卓、泠征、臧洪终于赶到,加上故意放慢脚步的刘备与典韦、张飞,立即换下鏖战已久的疲军,发起冲锋。

    这批生力军虽然只有数千,战斗力却极强悍。

    董卓曾做过西域戊己校尉,泠征做过护羌校尉,部下汉羌混杂,马匹更加高大,负重能力更强,部下有一千战车,一千人全身覆、马前半身覆甲的重甲骑兵,冲击力极大,如同坦克,一次冲锋,就如斧头重劈,将大多为轻甲的鲜卑军切割成南北两块。

    臧旻、臧洪、刘备与典韦、张飞紧随其后,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南半块的敌人。刘备虽只千余人,个个都是打过仗的好手,最擅长骑兵小组配合,在混乱而分割的战场上反而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陶谦、郭缊、蒲头、公孙瓒、公孙度等人,都奋起余勇,率领余部加入战斗。

    和连、慕容远来、素利、阙机等头人知道事不可为,立刻分散突围,余下的不久就崩溃。

    蒲头大喜,扬兵直追,誓要一举捉住和连,成草原霸主。

    五十里后,臧旻以伤亡过大为由拒绝继续追敌,传令各部收队,刘备见好就收,拉着臧洪返回。董卓、泠征不熟悉草原情况,陶谦等人曾被伏击心中惴惴,丁原、吕布、公孙瓒、公孙度虽有勇气兵力不足,于是都不敢再追。蒲头独木难支,只好悻悻而归,仅派一名部下领二千骑继续追击。

    臧旻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在沽源以西的山上,令大诗人郦炎,仿照霍去病封狼居胥,窦武、班固封燕然山铭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铭,振大汉之天声,录将士之功绩。

    和连向东逃亡六百里,一直逃到饶乐水(西拉木伦河)、乌候秦水(老哈河)一带的左贤王王庭,才重整队伍,击退追兵。左贤王属下各部受创严重,兵力十去其五,士气衰落,和连本人也多处受伤,心胆俱丧,数年之内也无力西顾。

    。。。

    回到塞内,计算功绩,东路陶谦等人避实就虚,直捣弹汗山,斩获三千、俘虏二万余,得牛马羊驴等牲畜十余万头。

    董卓、泠征因接战少,大部分时间都在追击中度过,虽有击破敌阵之功,斩获反而最少,极不满意,上书要求出缘边各郡骑士,再伐鲜卑。

    丁原、郭缊、王柔、吕布见功劳来的容易,亦赞成董、泠意见。

    同时蒲头也希望能消灭和连,成为真正的草原汗王,上书请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朝中主战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皇帝刘宏也因胜利而忘乎所以,让重臣们讨论“直捣饶乐水,扫穴又犁庭”!

    又一次战争,一触即发。

    农历五月初的雒阳,已然燥热,群情振奋又增加了热度。然而,刘备风尘仆仆带着一封臧旻、陶谦联署的奏章,引起了朝野轩然大波,给炎炎夏日泼上了一盆冷水。

第259章 舌战群儒() 
雒阳,德阳殿

    三公九卿等数十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个个官职更高,刘备施了一圈礼,呈上奏章,无座,站于未位。

    一名小宦官宣读臧旻、陶谦、刘备等人奏章,之后重臣们则轮流阅读,互相讨论。

    小半个时辰过去,太尉刘宽率先发难:“征伐鲜卑,扫穴犁庭,获得卫青、霍去病、窦宪一样的战绩,君臣共立大功,留美名于青史,岂不美哉?”

    这句话表面是询问,语气不甚严厉,实际上一来就上纲上线,批评臧旻、陶谦、刘备政治不正确。

    不善的目光齐刷刷的朝刘备盯过来,刘备昂然不惧,缓步上前,一个个扫过去,仔细分辨其中的嘲笑、愤怒、批评、疑惑。

    刘备心知这是皇帝与大臣们共同的疑问,要答不好就没有下个问题,再伐鲜卑就定了。思考十几秒,字斟句酌地说:“刘公,奏章上有写,戎狄简化礼仪、轻贱仁义,不尊老,不爱幼,年轻、强健者为雄,老弱病妇者屈服。因而戎狄无信义,抄略为患。

    自前汉以来,征伐匈奴数次,获得的少,耗费的多。光武皇帝亲历王莽之乱,深明天地至理,故招募匈奴、乌桓、来降,使为汉之侦骑、协守北疆。”

    众人都警惕的看着刘备,不知道他翻100多年前光武皇帝时的旧账是干什么。只有尚书卢植目不斜视。

    刘备继续说:“于是四十余年时间里,匈奴分为南北,边民得生养,劳役得以休息。

    当时是什么状况呢?

    鲜卑恭顺,斩获北匈奴万数,中原坐享大功,而百姓不感到疲劳。原因是鲜卑、北匈奴、南匈奴、乌桓互相侵攻,无损汉兵。而鲜卑侵伐匈奴,一方面是仇恨,更重要是抄掠为利。

    之后,窦宪获罪被皇后禁闭,害怕被诛杀,希望获取边功来赎罪,这才违背光武皇帝之制,两次北伐,扫穴犁庭,封燕然山。”

    大长秋曹节脸色卡白,显然病重,尤颤颤巍巍站起来打断:“你等太过嚣张僭越!

    窦宪能封燕然山因为他是车骑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因为他是骠骑将军,臧旻一个中郎将,有何资格封山刻铭?”

    “封燕然山之铭,乃是以窦宪之名而刻。”刘备取出拓印绢布,献给皇帝,“口说无宜,请看臧中郎将所刻之铭,乃是以持节之身份,为陛下刻铭。”

    皇帝令太史令找来封燕然山铭:“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

    而臧旻所刻之铭开头写着:“惟光和三年夏四月,皇帝陛下讳宏,文韬深远,武功盖世,运筹帷幄,选贤任能。。。”

    对刘宏给了几十个字的赞扬,然后才写参加的将领、出兵多少:“命持节、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度辽将军泠征。。。上谷太守陶谦、五原太守董卓、雁门太守郭缊。。。”

    最后叙述功绩,什么时间、地点大破鲜卑王庭、左贤王和连,斩杀俘虏多少人,获得多少马牛羊、金银财物。

    皇帝刘宏看了眉开眼笑:“哈哈,都是众爱卿的功劳,臧旻他们打得好,朕主要是‘运筹帷幄,选贤任能’!

    刘卿,朕记得你有刺杀檀石槐的功绩吧,此功足以封侯,你继续讲。”“刘卿”两字明显给出大家不要太欺负刘备的信号。

    刘备:“窦宪两次北伐,扫穴犁庭,结果呢,鲜卑占据了匈奴故地,五十年后,檀石槐等人成为两朝巨患!

    如今和连逃窜,蒲头上表欲统一草原,跟窦宪北伐之前,多么相像啊。

    若任由蒲头统一草原,失去敌人,豺狼贪婪,难道不会像檀石槐那样抢掠中原,成为巨患?

    到时候岂不是会引兵费赋,坐失上略,去安即危!”

    太尉刘宽陷入沉思,久久不言。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司徒杨赐出列问:“今泠征、董卓、郭缊等都说发动并州百姓,最多可以得战将百员、兵10万,就算一半也有有5万,相信幽州也有这么多,再加上南匈奴、蒲头各2万人,共计14万人马,龙骧虎视,平吞饶乐水,打下呼伦贝尔也是容易,你以为何如?”

    刘备说:“泠征本部只有2000,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各郡男女老少各只有数万人,壮丁战损极多,普遍男1女2,甚至男1女3。上次出兵,壮丁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十几岁的少年,可谓蚁聚之兵、乌合之众,人数即使有5万也难以打逆风仗,反倒是耗费钱粮,破坏生产。”

    司徒杨赐点点头,他是老成谋国之士,定要问个清楚:“雁门、太原各有数十万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不可以吗?”

    刘备说:“雁门上次为和连所洗劫,损失壮丁数万。太原非边郡,练习骑射的人虽然比内郡多,但是比边郡少。

    这次出塞,两郡各伤亡约两千,折损的都是勇猛无惧的善战之士,他们的乡人见了就会胆寒,况且如今上次的奖赏只兑现了一部分,又要征伐打大仗,士卒乡人就会心寒,又用什么来激励勇气、鼓励参军呢?”

    杨赐转头对皇帝和其他人说:“钱粮之事,还要多想想办法,或者可以停建宫室?”

    皇帝刘宏老大不愿意:“钱粮之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

    司公张济:“你欲效张仪、苏秦之舌,为一辩士,游说朝堂,改群臣制定好的‘扫穴犁庭’国策乎?”

    刘备说:“苏秦张仪虽为辩士,亦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都能匡正国策。臣不才,也愿意效仿先贤。

    诸君只闻泠征、董卓、郭缊初浅侥幸之词,蒲头虚伪狡诈之声,未曾亲自到边疆,察士卒是否操练,兵马否齐备,饷粮是否充足,伤亡是否抚恤,便群情激昂,改变前几年坚持的防守为主的国策,指责我是辩士,指责臧中郎、陶太守更改国策,不可笑吗?”

    张济默然无语。

    群臣有小半转变态度,还有不少继续诘问不停。

    刘备口干舌燥,又想小便,真想抓住多嘴多舌的几人打一顿。

第260章 封侯之议!() 
见刘备额头冒汗,脚步虚浮,卢植以为他有伤在身,罕见不避师徒之嫌疑,挺身而出说:

    “观臧中郎将、陶太守之奏章,听刘备当庭之陈述,是计划将整个草原分裂为:东部和连,中部蒲头,南部拓跋部,西部西匈奴、乌孙,北部丁零、坚昆,各授予王候印綬,分而治之。

    此策与班超治西域的策略颇相似,只需因势利导,联弱制强,善加羁縻,就能保持草原现在的均势状态,数十年内无法对大汉北疆形成战略优势。”

    这条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路指出来,震聋发聩,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袁隗亦出列道:“和连既无实力犯大汉边塞,大汉就没有必然劳师远涉的道理。否则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分而治之,垂拱而治,才是社稷之福。”

    臧旻、董卓、刘备都是袁隗门生故吏,袁隗作出评判,即使是董卓也不可能公开质疑。何况袁隗屡登三公之位,如今虽不是三公,却没有人敢小视,话一说出,掷地有声,群臣不由议论纷纷。

    袁家人脉深厚,接着就有几个与袁家关系好的官员出来支持袁隗、卢植的方案。

    风向忽转!

    太尉刘宽咳嗽两声,在众人以为要出言反对时,话锋一转:“大战之后,议功,议赏、议抚恤才是首要之事。

    短短一、二个月时间,臧旻、陶谦、刘备一系列手段使出来,刺杀檀石槐,拉拢蒲头,击败和连,分裂鲜卑,西匈奴独立,这是百年之功!

    士以国士之功报陛下,陛下也应以国士待之!

    臣以为臧旻、陶谦、刘备之功,应以封侯之赏酬谢!”

    这下不仅卢植呆了,袁隗、杨赐、张济也愣住了。

    刘宽看见刘备投来的感激眼神,矜持地笑了笑。论治国、经学他自然擅长,论军事,还真的不太懂,太尉的职务也是皇帝信任赶鸭子上架。人是恋权位的,檀石槐之死,击破和连之役刘宽作为太尉都有功劳,议封赏,不仅坐实自己的功劳,还能赢得军队认同。

    刘宽还担心,继续打下去,赢了还好,要是输了,他这个太尉就当到头啦!

    袁隗暗骂一声老狐狸,抢我的词,说:“臣附议!”

    “泠征、董卓、郭缊等亦有不小功劳,应一起议。”杨赐见臧、陶、刘都是关东人,感慨关西名将凋零同时,有心把水搅混。

    司公张济:“臣附议。”

    刘备本人也在名单之中,按道理需要回避,他没有一点不满,急匆匆退出去。

    刘宽由衷的赞了一句:“年龄虽小却懂规矩,又是刘氏子弟,不错!”哪知刘备急着上厕所。

    论功比想象中麻烦得多,一阵七嘴八舌之后,结论是原则上同意封侯,具体多少户,还得皇帝派出宦官、谒者,太尉派出掾属共同核查斩俘数据。

    急行一千八百里,股皮磨破,当庭舌战半天,盼星星盼月亮的刘某人,还得陪着大部队回雁门,刘某人的心里阴影面积接近无穷大。

    。。。

    平城

    炙热通红的铜水,在模具中一一成型,年过半百刘洪畏畏缩缩躲得老远,眯着若昏花的眼看得滋滋有味,不时流出非人的精光:“这是最后一个部件,嘿嘿,浑天仪就要成啦。”

    徐岳摆弄中手中的小个铜制仪器:“师尊设计的测星仪,可以通过测量日中太阳高度、夜晚北极星高度来测量纬度,但经度如何测量呢?”

    刘洪叹气道:“经度只能通过比较星图差异来测量啊,例如浑天仪制好之后,通过调试,可以模拟雒阳天象。再与东莱天象做比较,两者的角度差,就是经度差!”

    徐岳狂汗:“那谁去测东莱天象呢?刘君要测星仪,可是出海用啊。”

    刘洪盯着徐岳,轻轻地笑着。

    徐岳指着自己:“不会是我去吧?”

    刘洪一本正经的说:“测量经纬度,观测不同地区的星象是大事,是制定、修正历法的基础,其他弟子我都不放心。你是东莱人,做事又谨慎认真,所以把你推荐给刘君!”

    为了浑天仪,刘洪老早就打定主意,把徐岳卖给刘备。

    。。。

    “没想到我一个男人,竟然要学女工。”荀攸自嘲的笑着。

    “荀君,九九给君做了件毛手套,上次做的做毛衣可好?”刘九九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满怀期待的看着族兄刘备和父亲刘珖(刘子玉)选定的夫婿,感觉他好有魅力,聪明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