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61章

汉起-第161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

    朝堂一份诏书,让张温从头冷到脚:太尉张温以寇贼未平,免;以司徒崔烈为太尉。

    孙坚见张温毫无形象地跌坐在帅帐,什么人都不理,就知道出了大事。

    悄悄询问左右幕僚之后,孙坚不仅不在意张温的失落,反而十分庆幸,因为作为张温的参军之一,可以随同张温一起卸任,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孙坚步履轻快地踏入了陶谦房间,飞快的把事情说了。陶谦长吁一口气。两相视一眼,竟然发觉对方脸上都有笑意。

    陶谦正了正颜色:“记住,我们是太尉的故吏。”

    孙坚也故严肃起来。

    士卒们却能笑出声来,前线的压力太大,屯兵长期暴师于野,经常面临生死威胁,早已失了锐气,思归多苦颜。

    何况不论孙坚还是陶谦,都已立下足够功劳,回到雒阳暂时做议郎,等待进一步安排。

    。。。

    不久,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下数个县城。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孙坚到郡,检选清廉之循吏老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我来负责!”

    这时,孙坚属下又新招募了数名将领。

    其一,扬州丹阳郡故鄣人朱治。

    朱治颇懂文事,起初为县吏,明经学,有勇力,善将兵,日行山路百里而不倦。朱姓为丹阳大姓,朱治因家族之力和自身本事,察孝廉。黄巾之乱中,扬州刺史辟朱治为从事,遂将丹阳兵北上汇合下邳相陶谦、孙坚,随同征伐黄巾,数有功劳。

    太尉张温讨伐凉州,朱治奉命都尉陶谦之命,任别部司马,回乡招募丹阳兵一千以助战。孙坚为长沙太守,此时陶谦为议郎,经过商量,朱治于是告别陶谦跟随孙坚,南下长沙平叛。

    其二,幽州右北平郡土垠人程普。

    程普少为郡吏,后为幽州刺史刘虞征辟,为幽州从事,将兵随同刘和镇压张举、张纯、丘力居叛乱。程普屡有功劳,且为人有计谋,善于言辞应对,颇有文化,刘虞于是命令程普入雒递交奏章。程普因此留在雒阳军中,为羽林郎。

    凉州乱起,程普应募,跟随讨伐边章、韩遂,自此隶属于孙坚属下。孙坚见程普弓马娴熟,有百人之勇,有颇有计策,为人忠厚,于是极为重视,引为左右亲信。

    孙坚南下长沙,程普将骑兵相随,亲身陷敌阵,来往冲突,勇不可当,几无一合之将!

    其三,荆州零陵郡泉陵人黄盖。

    黄盖本为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与黄香、黄琼、黄祖等出自从祖,但家族分离,后黄盖祖父迁到零陵居住。南方多瘴气、蛇虫,周边乡亲多病死,黄盖生活艰难而贫穷,但仍有壮志,一面种地、打柴,一边鞭策自己读书、学习兵法武艺。后其名渐渐为郡守所知,任郡吏,察为孝廉。又因为黄琬的原因,为三公所征辟,官路一片坦途。

    黄盖本待大施拳脚,可惜因母丧回乡守孝。长沙区星乱起,混乱数郡,黄盖带数十人相投,孙坚大喜,以黄盖为军侯。

    其四,长沙临湘人桓阶

    桓阶是诸将之中,最为精通经学的,又是世家子弟,孙坚于是任命桓阶为郡功曹,作为太守属下第一吏,处理长沙郡各项政务。

    除了朱治、程普、黄盖外,孙坚还有兄长孙羌、幼弟孙静、妻弟吴景等为助力,这些人都勇猛善战,武艺高超,懂得兵法,颇有气象。孙家众人、吴景等朱治、黄盖典步弓兵,程普典骑兵,又有桓阶治理百姓,一时间蒸蒸日上。

    众将一起,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长沙郡中震服。

    可又出了新问题,被打散的贼兵,四处游走,进入零陵、桂阳等郡,虽然打不赢孙坚,却也不让他好过。

    孙坚决心派出或亲自率领部队,进入别郡攻击叛军。

    荆州南部道路复杂、路况泥泞,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更何况大汉有规定,太守国相不得皇帝诏命,不得持节大臣同意,或不得州刺史批复,不能进入旁边郡。因此桓阶、朱治都劝孙坚打消亲自率领兵,跨过郡界剿灭敌人的想法。

    孙坚说:“本人不懂经学,不知道怎样治理地方,从小就是靠能打成为太守的。如今不能做战,任由敌人逃跑,我撤退之后,叛军又会卷土重来,那我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为了不贻误军机而违反规定而获罪,我我无愧于天下!”

    于是勒令进攻,长沙郡边界不远处的零陵、桂阳、豫章叛军一一剿灭,没有被灭的,或四处逃窜,或偃旗息鼓,或藏入深山,或奔入山越、南越。

    之后,才令功曹桓阶写奏章向皇帝、州刺史赔罪。

    皇帝见孙坚平定贼寇有功,并且速度极快,没有影响到庄家耕种,也就是说不影响赋税,于是大喜,令大臣们讨论孙坚从黄巾之乱,到凉州之乱,到区星之乱中说立下的功劳,封他为乌程侯。

    乌程侯既乌程县侯爵,户四千余,孙坚一跃而起!

    。。。

    在孙坚逐步把危机处理成机遇,乘风而起之时,刘备却陷入了困境。

    太尉崔烈坚决拒绝皇甫嵩西征凉州的建议,而且皇帝也认为西征凉州开销过大,也支持崔烈的保守。

    西征凉州遂作罢。可事情并未结束。

    皇帝依然担心三辅的陵园,担心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50万百姓。于是折中皇甫嵩、崔烈看法,任命刘备为扶风西部都尉,将刘备扔到面对凉州叛军的前线!

    也就是说刘备与十余万叛军之间,只有长长的陇山可暂且阻挡,而刘备属下壮丁不过数千而已。

    曹操也迎来了曙光。

第345章 三倍工资() 
睡眼稀疏的苏媚伸出两条玉臂,死死拉住刘备:“你别走,扶风太危险。”

    刘备:“有的人是大汉的脊梁,例如皇甫嵩、卢植、朱俊,而汉阳太守傅燮、做扶风西部都尉的我只是大汉的肋骨。”

    苏媚原本嫣红的脸色有些发白:“肋骨,首当其冲,避无可避,最易折断。”

    刘备:“断了,可以接上。”

    苏媚:“人。。那个不能复生,肋骨可接却不是原来那条,你就不能去低个头,去求一求袁隗或者崔烈么?”

    刘备:“决定权不在他们手上,而在于皇帝的看法。”

    傅燮死了,皇帝刘宏悲痛了几个呼吸,就到后宫找乐子去了,反正有刘备接上。刘备若折断,皇帝当然会更为悲痛,会多悲痛几个呼吸,但也仅此而已。

    在皇帝眼中,没有傅燮、刘备,还有盖勋、陶谦、孙坚。。。上百人渴望的等待着当太守的机会,当然,能带兵、平叛的少些,估摸只有110。

    刘备:“在皇帝眼中,我是一只能斗的鹰犬,能力再强,若不愿意捕猎,不愿意保护猎人,就毫无意义。”

    苏媚送刘备出得房门,迎面遇到送荀攸的刘九九,看荀攸脚步虚浮、顶着个黑黑的大眼圈,一旁刘九九满脸红晕,眼睛能滴出水来,忍不住咯咯咯的笑起来。

    刘九九捂着脸飞也是得逃了。

    苏媚媚笑着:“你们忙去吧,我去看看九九妹。”

    荀攸红着脸好一会儿,咳嗽两声:“要不我们再备上厚礼,去找崔太尉疏通疏通?”

    刘备:“这可不像你的意见,九九说的?你还真是个妻管严。”

    荀攸干咳两声:“听夫人的也没错,她也是关心我嘛。”

    黄巾之乱后,荀攸回到颍川,很快就被颍川太守南阳阴修征辟为郡吏。由于之前担任过多个属官,颇有经验和名望,荀攸不论在治民、农业水利、管理文书、练兵剿匪等工作上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

    阴修大为赞赏,于是推荐荀攸为孝廉,此外,钟繇、荀彧亦在推荐之列。阴修可不是普通人,乃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一族,世代通经,家世二千石,时不时出个三公九卿,乃是集家世、才学、相貌为一身的望族高官,人脉极广阔,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给面子。能得阴修推荐,荀攸未来的仕途可谓坦荡。

    荀攸入雒阳为郎官不久,遇到刘备被任命为扶风西部都尉,坚持要跟刘备一路,即使面临身死考验,也义无反顾。

    。。。

    太尉府

    太尉崔烈问:“我当三公,议论者如何说?”

    其子崔钧字州平说:“父亲为北方大儒,少有英名,当过太守、九卿,议论的人都说您符合当三公的条件。但是,如今当上太尉,天下之人却很失望!”

    崔烈:“为什么?”

    崔州平“其一,父亲为太尉,不仅不思考为国效力,却有放弃凉州之语。”

    崔烈骂道:“我不为太尉,哪有你们兄弟出人头地?”

    崔州平:“其二,皇帝卖官,而父亲竟然买之,议论之人都说这个三公,来得铜臭!

    崔烈举起手杖,一边怒骂一边追逐:“打死你个不孝子,阿父也敢批评!”

    崔州平这时候身穿盔甲,头戴武弁,看上去英勇挺拔,却被父亲追得满院子跑。

    崔烈:“父亲打你,你竟然逃跑,难道是儒家所谓的孝道?”

    崔州平不时转头:“舜尊重父亲,若打的轻就挨打,打的重了就跑。我和舜帝一般,怎么能说不孝呢?”

    跑得更黄快了。

    砰!

    “哎呀!”崔州平如同撞在一堵墙上,仰面跌倒。

    刘备揉了揉胸口,急忙扶他起来:“怎么回事?”

    话音未落,只觉得一阵阴影迎面而来,急忙闪避。

    身后的荀攸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惨叫一声,头上起了个大包。

    。。。

    “世间之人,都以为我是怨恨你们,才制止西征凉州的,其实不是!”崔烈侃侃而谈,仿佛根本没有发生刚才的“教子”尴尬事件,“其实我儿子,也将派到西河郡,那里的南匈奴、屠歌胡不稳,正在生出霍乱。

    作为一个父亲,我理由两个儿子,我也是抱了很大决心,即使死掉一个,还有一个给我送终!”

    “父亲,您这是公报私仇!”崔州平此时头上绑着丝巾,不时流出一丝丝鲜血来,“孩儿不过说了两句实话,就被你派去跟匈奴人打交道,要是死在任上怎么办?您孙子还小。”

    荀攸亦绑着丝巾,露出幽怨眼神:“崔公我们无冤无仇,您可不能让我白白受伤。”

    崔烈:“刘都尉见笑了,凉州可以不守,但三辅不可不守,为今之计,只有你这种名将才能守住陇山,制止羌乱向长安进发。你放心,我们都是大河以北之人,决计不会让你吃亏,有什么要求尽可提出。”

    刘备:“好,还请答应下官三个要求!”

    崔烈:“你说。”

    刘备:“西北缺水,地少出产,向来转运粮草极为困难,用大兵必然粮草不足,故非精锐不可入西北!”

    崔烈:“那是当然,你要拣选士卒么?”

    刘备:“此其一,拣选士卒。其二一般的民兵都是服徭役,不堪为战斗,既是精锐之兵,干得又是提着脑袋的事,就应该给更高的军饷,我要三倍军饷!”

    崔烈:“这二条有些困难,倒不是不可以争取。”

    刘备:“其三,需要任扶风太守,或者武都太守,否则没法将调动百姓,一起抗击叛军!”

    崔烈摇摇头:“三互法规定,亲戚不能再对方家乡任职,你娶了扶风苏家之女,怎能做扶风太守?至于武都太守,你能翻过山到得了么?就算到了,如何从关中给供应粮草?如何策应?”

    。。。

    好说歹说,加上崔州平在一旁说合,崔烈总算答应要求,打算第二日去说服皇帝。

    只是没等到第二日,皇帝就下诏,太尉崔烈,平贼无功,免太尉之职!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曹操志高气候地从宫殿门口经过,看见侯召的刘备,哈哈大笑,露出一口黄黄地牙齿:“崔烈答应你三个条件?你放心,三个条件我父亲一个都不会答应,哈哈,去他娘的风度,祝你死在三辅、凉州!”

    刘备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346章 玄德先生() 
扶风郡,郿县南,秦岭北麓,一座破旧的庄园内。

    法真是一位慈眉善目,年届八十余的长者:“都尉到扶风不先拜访马家、耿家,却来会我这个老朽,法家上下受宠若惊。”

    苍老的面孔上古井无波,哪有一丁点受惊的样子。

    刘备:“玄德先生大名闻于三辅,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逃名而名随,避名而名追,乃众人之师长,小子刘备十分仰慕。”

    法真:“我只是一个牙齿几乎落完的糟老头,脑无深思之智,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扛柴之骨,垂垂将死,仰慕我干什么?”

    刘备:“年越长,智越深,长者年逾80,经历了半个后汉,吃的盐比小子我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识高如天,智深似海。”

    法真字高卿,闻名于三辅,刘备之所以对他特别重视,不是因为其名望,而是法真号玄德先生,换句话说法‘玄德’是正版,刘‘玄德’是盗版。此外,法真有个特别厉害的孙子。

    法真浑浊的老眼中精光突一闪而逝,对年幼的孙子说:“扶我起来。”

    自去屏风后卧榻休息,将刘备晾在一边。

    刘备瞬间石化,不明白,说错了什么。

    张飞:“见过无理的,没见过这般冷落客人的。老头子,你的名士风度哪去了?”

    无人回应。

    张飞撸起袖子,一把打到屏风:“看乃公把你揪出来!”

    依然无人回应,屏风后空无一人。

    牵招急忙拉住:“且慢动手,长期隐居的名士,谁没点怪脾气?”

    刘备朗声道:“主人家不方便,我们就等等。曲愈高和者愈寡,真名士自风流,自风流者或是孤芳自许,或爱好习惯不与众同,或满世浑浊而我独清,或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还是无人回应。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刘备有些急躁,却不得不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