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69章

汉起-第169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1章 鲜卑 匈奴多米诺() 
于夫罗是郁闷的,被打了一巴掌,还必须陪个笑脸。

    去卑是兴奋的,刘备在伏击、追击时击伤了须卜、和呼延泉,最终又将之放掉,呼延泉短时间内不可能威胁他的左贤王位置。

    董卓、刘备、崔州平、刑纪等联名上书,将匈奴左部落再次分割为五,让于夫罗、去卑分别控制2部,谁也打不垮谁,谁也不能不依靠大汉。请招回逃跑的百姓,迁移冀州、太原、河东等地百姓,充实西河、上郡,以抵抗南匈奴右部、中部,监视左部。

    。。。

    美稷、南单于庭

    匈奴须卜骨都侯大怒:“看我兴兵十万,南下左国城,进兵关中。”

    座上一人道:“不可。”

    “谁说不可?”匈奴须卜骨都侯大怒,转眼一看是拓跋洁汾,气就消了一半:“贤婿可有计较?

    被击败,主要是大汉之力,于夫罗不过是狐假虎威,又有何惧?”

    拓跋洁汾说:“草原重血脉,于夫罗乃诸位单于之后,且左部历来从属单于,必能得左部之心,又有大汉在其后支持,兵力未必弱于我等。

    西河山峦起伏,河流汹涌,山谷幽深,乃汉人步兵、弓弩逞威之国,非草原狼驰骋之地,极易被伏击。

    且左国城距此超过1500里,派兵少则不胜,派兵多则蒲头袭击于后,河套难保!”

    须卜骨都侯:“草原的狼首先对弱小的牛羊下口,最好的猎手会寻找时机,贤婿说得对,如今怎么办?”

    拓跋洁汾却住口不言。

    “贤婿留下,其他人都出去!”须卜骨都侯知道到他要土地:“白渠水以东的乐成、武进、沙陵皆归贤婿可好,我们歃血为盟!”

    拓跋洁汾大喜:“有四策,一策外交,二策治民,三策足食,四策聚众。”

    须卜骨都侯以为有一策就不错了,没想到有四策:“快快讲来。”

    拓跋洁汾:“岳父虽然得到诸部支持,推为单于,可诸部落今年推岳父为单于,明年也可推他人为单于。”

    须卜骨都侯:“这正是我忧虑的地方。”

    拓跋洁汾:“第一策,外交。岳父可备名马、重金,贿赂董卓、刘备,走通门路,表示只反于夫罗,不反大汉,求大汉皇帝赐予单于封号,嫁宗女,通商路!”

    须卜骨都侯仔细琢磨,主导商路就有物资,就不用怕蒲头,诸部落也会有求于他:“大善!”

    拓跋洁汾:“第二策,治民。诸部落各有信仰、萨满,不便于管理,可邀请高僧,传播佛学,齐众人之情。作为交换,岳父可要求佛门封为护法!遇诸部争讼,岳父以佛法化解之,事无不平!”

    南匈奴诸部之间,几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火并,各部王候、甚至单于都死不少,很多家族恩怨积累几代,仇恨已深,历史问题极难协调。之前,须卜骨都侯也正是借助这种仇恨才能干掉羌渠,取而代之。

    现在,须卜骨都侯已经当到单于,外部矛盾就转化为内部矛盾,协调诸部落成了大难题,拓跋洁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行思路。

    须卜骨都侯:“高,实在是高!”

    拓跋洁汾:“其三,足食,朔方、五原、云中位于河套,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之前汉人多种粟、麦,远比当做草原,能养活更多的人。之后可慢慢生聚,逐渐强大。”

    须卜骨都侯:“贤婿真是我的中行说啊!河套有大量的城池,房屋,农田,肥美的牧场,匈奴和鲜卑也懂得一些耕种,十万众根本填不满。

    可生聚太忙,目前人比蒲头少太多,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呢?”

    拓跋洁汾一阵恶寒,居然去诅咒我是太监,太过分了,一定是打我封地的主意!哼,你才是太监,你们一家都是太监。

    虽然愤怒,脸上态度一点不变:“其四,匈奴、鲜卑农人不够,能种就种,不能种的土地,可招揽汉人返回,与之盟誓,取十分之四粮食、刍稿为税,不收他税,汉人必定大喜来归!”

    须卜骨都侯大喜:“有此四策,不出数年,必定丰衣足食、铠马齐备、部众大聚,何惧蒲头、于夫罗!”

    。。。

    云中郡,成乐,拓跋洁汾定都于此,改称盛乐。

    一个大和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拓跋大王才是佛门的护法、罗汉,数郡百姓的万家生佛!”这和尚就是支亮,如今转变成外交僧,在蒲头、拓跋诘汾、南匈奴之间都极有面子,这便是道士和尚方便之处,信徒熟人到处都是,即便做间谍被抓住,也不会轻易被处死。

    拓跋洁汾:“我只是传声筒而已,没有姐夫和大师的计策,没有大师的活动,须卜骨都侯岂能接受这三策。”

    三策?

    拓跋洁汾给须卜骨都候出的不是四策么?

    原来刘备传来书信,说三策,前三条跟拓跋洁汾说的差不多。在信的末尾说请他居中斡旋,将三郡汉人送回西河、雁门等郡,大汉必投桃报李,按人头交易给他们一批粮食布匹军械。

    之前,拓跋洁汾屡次受挫于刘备,后来在姐姐拓跋伽罗劝说下,刘备才多加帮助,让拓跋洁汾得了大片草原。

    如今,拓跋洁汾羽翼已丰,知道臧旻已死,丁原没有统合并州诸郡县的威望,根本不怕大汉的报复。推测刘备虽多智,董卓、丁原未必会听他的,就尝试违背刘备法度,多把汉人留下来以自强。

    支亮回去将情况告知传递消息的傅干,傅干是个心细之人,稍微加观察,既发现拓跋、须卜两部落的小算盘,之后又到丁原处走了一圈,将情报回报于刘备。

    。。。

    十日后,西河郡治离石

    刘备死死盯着傅干,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超过万名汉人被拓跋、须卜两部落滞留于河套?”

    傅干见上司发火,心里也是忐忑,起身作揖,小心地说:“情况我已报告给使匈奴中郎将丁原,丁将军正在问两部讨要。属下离开时,须卜骨都侯派遣的使节已经上路,短不过5日,长不到10日即将抵达离石。”

    刘备见傅干满脸风霜,知道1500里路10日内赶到实属不易,起身拉着傅干手臂,温言道:“这不怪你,大汉国力渐弱,兵力财力匮乏,难以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和移民屯守。支亮和你促成须卜氏臣服大汉,已经是大功一件。下去休息吧,过几天随我上雒,求见皇帝陛下。”

    待傅干离开,刘备望着北方河套方向,叹息不已。

    一个文士高视阔步而入,乃是李儒:“刘都尉何必愁眉苦脸,蒲头若得河套,可得南匈奴数万众,怕真能一统草原。如今将匈奴、鲜卑分而治之,从阴山到燕山,从并州到幽州,又可安定数年,到时候大汉已经收复凉州!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何必叹息呢?”

    刘备盯着李儒看了半响,越过他看向后面的贾诩:“文和可有计谋补救,收复河套?”

    贾诩人畜无害地笑了笑:“若文优或我在匈奴、鲜卑,自有计反制,攻入关中、并州。但从大汉角度,刘都尉之计已考虑到所有因素,天时不在大汉,非个人之力能扭转。”

    刘备:“两位都是杰出的谋略家,何必如此谦虚。”

    贾诩神色复杂地看了刘备一眼:“我只有乱天下之计,没有安天下之计。乱天下可比安天下容易得多。”

    刘备心知贾诩看到了四策中的破绽,庆幸不是贾诩的对手,哈哈大笑掩饰心中不安:“说得好,董将军和我只是裱糊匠,两位则是裱糊匠的助手,让皇帝陛下、大将军、三公去头疼吧!”

    。。。

    民族就像多米诺骨牌,强者推到次强者,次强者推到弱者,被推到的弱者分散融入。

    当大汉通过一场战争传递出强大的信号,被打的须卜氏不仅不想着复仇,而是放弃南下的试探,派人经过西河、前往雒阳求和、称臣,同时继续北上争夺固守河套,与次强者中部鲜卑争斗去了。

    不久后,须卜氏获得大汉皇帝授予的单于封侯,从此匈奴人称于夫罗为左单于,须卜氏为右单于。须卜氏用了拓跋诘汾四策,很快强大起来,与拓跋诘汾一起,牢牢把控住河套。刘备四策中有一策不售,本是郁闷,然而,须卜氏、拓跋氏留下汉民,使其从弱者转变为次强者,短时间不易推到,大汉虽失河套,却得到须卜匈奴、拓跋鲜卑两个藩属守之,竟然勉强相安无事,草原上的鲜卑人又一次失去了统合草原的机会。

    此外,须卜氏汉化不深,部落贵族多次对投靠的汉人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视之为奴隶,以至于不少汉人逃亡。相比于须卜氏,拓跋诘汾由于是刘备小舅子,学了不少汉地经书文化,部落汉化更深,更懂得尊重汉人的规则,得到了更多汉人的效力,他鼓励鲜卑、汉、匈奴通婚,一面骑射为功,一面亲自力田,又招募汉人文士建章立法管理汉民,招募汉人工匠得到了更多的先进技术,通商积累财富。此外,西娶须卜氏女子为妻,东娶乌桓女子为妻,南尊大汉为主,北和中部鲜卑蒲头,左右逢源,力量逐渐强大起来,此是后话。

第362章 拯救大兵公孙瓒() 
并州之功,董卓从亭候增户为乡候,奉命解散大部分郡兵,继续驻守河东、西河,监视防备匈奴、白波军。

    刘备加三百户、升为胡骑校尉,胡骑校尉本汉武帝置的八校尉之一,屯于宣曲河,其中既有胡骑,亦有擅长骑射的边郡良家子。光武中兴后省之,并入长水校尉,皇帝、四府见刘备功大,从故纸堆中找出的职务。

    从雒阳出发,刘备奉命前往幽州襄助刘虞、公孙瓒剿灭张纯残部、平定乌桓、抵挡鲜卑。

    去卑、牵招、张飞、张辽、刘朗、吴岳等皆帅部随行。

    并州平叛时,与平时的惫懒相反,张辽部在战斗中表现的坚忍而英勇,赢得了众将惊叹、认可,刘备恨不得对张辽、去卑二人食则同桌,行则并骑,卧则同帐。

    战后来自司隶的士卒,面对战死的泽胞的遗体,哭泣成声。匈奴人亦唱起不知名字的歌,慷慨悲凉。

    来自于雁门的张辽部,没有哭号,取而代之的是沉默。

    吴岳如今亦是别部司马,私下对刘朗说:“张辽部冷静地有些吓人,甚至有些冷血、麻木。”

    刘朗与吴岳在雒阳做了数年同事,颇相熟,也不隐瞒:“倒不是冷血、麻木。边郡坚苦的环境,外族的入侵,不断有亲人离世,让边郡人对生与死看的更淡然,更习惯。”

    像雁门二宝骑兵这样看淡生死的部队,像张辽这般有决死之心的武将,正是刘备想要的。

    可惜,张辽曾经是丁原属下从事、司马,目前已经是西园八校尉下属的司马之一,年纪轻轻已经是中级官僚,属于少有的年轻俊杰。这次又立下战功,西园八校尉、丁原、董卓等人都盯着,甚至进入三公九卿视野,正常情况下距离两千石只是资历、时间问题。

    刘备为二千石,虽折节下交、不耻存问,与之交好,却根本就没有招揽张辽的机会,张辽去幽州也只是借来协助而已。

    。。。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大汉的大地,背负着大汉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刘玄德的旗帜高高飘扬!”

    “说话要和气,缴获必缴公。。。”

    一支千余人的汉、胡混合队伍向北前行,此起彼伏的歌声,来回穿插的唱歌者,令去卑感觉颇为奇怪,拉住一个士卒问:“你们唱的什么?”

    “军歌!军纪!”

    去卑仔细观察,没过一会,士卒们轮流唱着不同的歌曲,有思想教育,有军纪,有军事技术,不由暗暗点头,赞叹不已:“士卒们没什么文化,唱歌简单易懂,潜移默化。我们匈奴人通信基本靠吼,个个都是唱歌的好手,这个方法几乎为我们量身打造!”

    去卑一路上不断学习偷师,将所见所闻所问,偷偷记在一张张羊皮卷上。

    早就有吴岳等不少人前来报告,自然也瞒不了刘备。

    对去卑光明正大的偷师,刘备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东汉初期,由于中原人口只有约一千万,兵源匮乏,所以从光武帝、孝明帝开始引入了大量的乌桓、匈奴、羌等少数民族,安置在边地。平时招揽种人、为汉侦骑,战时大量服役、随军出塞,弥补了中原人口不足。

    现在,大汉人口近五千万,这些迁入的部落人数也有成倍增加,相互之间的矛盾就逐渐积累和爆发。若按照历史原有轨道发展,百年后将造成五胡乱华。

    可惜,后汉百姓耽于享乐,逃避兵役,尚武精神、兵源素质早已不如前汉,国家又失了凉州、河套等养马地,不能不用、不能不依靠南匈奴、乌桓,甚至羌人。不用则缺乏足够骑兵,大汉的步兵根本无法与乌桓丘力居和鲜卑骑兵对抗。

    一个是慢性毒药,一个是祸在眼前,如何选择,如何平衡?

    。。。

    刘备摇了摇脑袋,试图甩掉烦心事,让良好的情绪回到身体,以免负面情绪影响士卒。

    想到吴岳、傅干等人,又高兴起来,他们跟随刘备时间并不长的部下能够主动报告去卑的动向,说明他们心想着大汉、心里想着刘备。

    他们虽无张辽之勇烈、万人敌,却有忠诚之心、勤勉之劳,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沧桑。

    。。。

    四月

    刘备丢下队伍,只带张飞将十骑兵快马到达到广阳郡蓟县,面见幽州牧刘虞。

    “当官不作为,不如回家卖红薯!”对刘虞数月不能营救出柳城附近的公孙瓒,刘备是极其不满和恼怒,怒斥其怠政。公孙瓒既是刘备的师兄,又是曾经提拔支持刘备的贵人,还结下了深厚和战斗友谊,恩若兄弟。

    刘虞胡子拉碴,瘦了一大圈,不复封神俊朗的老帅哥形象:“刘校尉息怒,本官不是不想救援,公孙都尉被围困后,本官殚精竭虑组织了数次救援,可都功亏一篑。”

    刘备:“前方的将士在流血,牺牲,岂是一个‘功亏一篑’能解释。”

    张逸拉住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