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72章

汉起-第172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王芬当冀州刺史四年,功劳不可为不大,给朝廷提供的赋税不可谓不多,皇帝始终不给他升为二千石,也不转为州牧,看到刘虞、刘焉、黄琬等人皆以二千石出任州牧,王芬心中更不平衡,对皇帝哪有忠心耿耿,只有不满。

    王芬派去雒阳活动求官的许攸,垂头丧气地回报皇帝身边宦官的意见:“爱卿治理冀州颇有成效,可为二千石太守国相,考虑到卿家清正廉洁,只收五百万钱。”

    “昏君!昏君!”王芬彻底愤怒了,“要做太守,二年前早就做了,还等到现在!皇帝对不起我,对不起我的功劳,对不起我失去近二十年党锢时间!”

    从意气风发的到垂垂老矣,王芬已经五十余岁了,再也没有时间等下去,就在他准备四处筹钱买官时。遇到了两个人。故太傅陈蕃子故鲁国相陈逸与术士襄楷。

    襄楷是个奇道,善于卜卦,有时候能预言成败,颇为灵验。但他最擅长的是给年龄较大的男子传授技术,名曰‘房中术’“健腰丸”、生子秘诀。在这个男多女少的时代,士人们从不以襄楷为浅薄,而是备上厚礼,认真学习,争取天天向上,耐力持久。故而襄楷在官僚、士人群里中极受欢迎。

    陈逸从鲁国相卸任,满腹牢骚:“皇帝卖官鬻爵,让我们这种清官下台,给买官者开路,可悲可叹。如今国家多灾害、叛乱,就是上天给的警示啊,皇帝身边多妖孽!”

    襄楷说:“我夜观天文,紫微星不明,周边星光混沌,不利宦者,黄门,诸中常侍、宦官党一定会族灭!”

    陈逸大喜:“可怎样族灭呢?”

    襄楷打死不说:“此天机,岂是我等凡人能窥测,算出不利宦官,我已经折寿。”

    王芬:“如果真是这样,我愿带头驱除宦官!”

    王芬、陈蕃、襄楷等于是一面招募豪杰,一面上书言事: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合冀州数郡之兵,共讨黑山。

    恰好皇帝刘宏夜不能寐、身体不康,思乡难眠,欲北巡河间旧宅祭拜父亲。

    王芬等打算放皇帝去河间,然后以兵截断归路,诛杀雒阳诸常侍、黄门,废帝、立合肥侯。于是将打算告知党人领袖之一、中军校尉袁绍。

    陈逸与袁绍都是党人领袖,前者继承了陈蕃的政治资源,后者继承了李膺的。黄巾之乱前,袁绍被党锢,守孝汝南,无所事事,于是厚结党人,与陈逸、王芬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这样天大的事情,竟不先问我,竟然擅自行动?”袁绍得到许攸口述后,也极为惊心。

    许攸说:“机会难得。”

    袁绍心想,怎么能立合肥候?要立也是立史侯(刘辩),出言反对:“就怕仓促起事,难以成功。”

    许攸:“我看陈逸、王芬的意思,决心很坚定,不论怎样都要实施!”

    袁绍心想党人们听我的还是听陈逸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打算告密。

    转而一想,王芬、陈逸只是派许攸说句话而已,没什么证据,许攸又是自己的铁杆,告密怕会牵扯出自己和党人俱乐部其他隐秘,于是向来许攸假装同意,表示:雒阳如今军队颇多、管理甚严,中军一校并不占优势,不便起事,如果王芬、陈逸成功,他就一定动员袁隗、袁术、袁基等人把持雒阳宫禁、等待王芬他们一起讨论新皇帝。

    王芬、陈逸大喜,考虑到袁绍力量不足,又使人问典军校尉曹操。曹操此时有一明一暗两个身份,明为宦官党中流砥柱,暗为袁绍等党人俱乐部核心成员。

    在王芬、陈逸看来,之前曹宋两家以宦官、外戚权倾天下,之后宋皇后假死、宋奇父子被诛,曹节病死,曹家一下从政治舞台的中央到到普通二千石家族,心中必定不满之极。

    陈逸使许攸备上说辞:“昔日,陈逸之父陈蕃,为太傅,与令从祖父曹侯(曹节)都有拥立当今(刘宏)之功,当今从一介亭侯而为皇帝,不思回报功臣,而屠戮窦武、陈蕃、王甫、段颎、宋奇父子等功臣,心性入财狼,所为不当人子。而后卖官鬻爵,天下汹汹,群盗并起,可见当今不益继承大统!

    本初公已答应配合举事,成功机会相当大,还请君一定要跟我们一起,曹、袁两家控制雒阳,而王刺史、陈君控制冀州,事无不成!成功之后,必以侯爵、三公之位以待曹家,并给宋氏平反。”

    曹操略加思考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是天下最容易带来灾祸的事。古代有能权衡轻重而行之的名臣,如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昌邑王,都是心怀忠诚,位居宰辅,秉国家人、财、事之重任,又得到百官、舆论的赞同、拥护,而且皇帝当时的皇帝年幼,就任时间不长,威信未立这才能成功。当今皇帝已经秉政二十年,不是当时年幼的太甲、昌邑王能比!

    如今,诸君诚然非常之人,却知道往日伊尹霍光的容易,不知道现在的困难,就想作非常之事,以为一定会成功,不是自陷危境是什么?”

    王芬、陈逸不理睬曹操的反对,也未仔细揣摩袁绍的暧昧态度,以他们的想法,只要抓住皇帝刘宏,事情就成了,到时候杀掉皇帝,推到盗贼身上去,自己这些人就是功臣,不仅无过还有功。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周密,想到华歆之师陈耽为皇帝冤死,王芬又叫华歆、陶丘洪这两位智谋之士共同定计。

    陶丘洪大喜而往

    华歆急忙把他拉住:“王芬的性粗疏,做事情不细致,又不善于统兵,决计不成,兄长不要去给他们陪葬!”于是推脱说准备集合平原之兵,堵住黄河,拦截救援皇帝的部队。

    王芬、陈逸竟然信以为真,以为内得袁氏之助,外有张邈、胡母班、陶丘洪、华歆等为援,必能完成废立大事。

第368章 贾琮与占城稻() 
冀州,巨鹿郡

    “算前程,婚姻,财运,寿命,算前程。。。官人,印堂发红,红中发黄,黄中带紫,应有大富大贵之事!”

    “一边去,没看见正忙赶路么。”

    “官人,官人!”

    一个衣衫破烂的叫花子,自称道士,在马背后狂奔不止,是什么感觉?

    刘备总算是体验了一把,渐渐地,发现一件怪事,转过头问旁边的牵招:“咦,这叫花怕跑了四、五里了,怎还不放弃?”

    牵招:“停下看看?老道,你找兄长做甚?”

    “官人印堂发红,红中带紫。”老道对牵招上看下看,“咦,小子,没想到你竟然青色中带紫,怪事,怪事。”

    老道油看牵招旁边的去卑、张辽、张郃等人:“莫非老道我今天是头眼昏花?这些人怎的都青中带紫色,怪事,怪事。”

    看到刘朗,多看了半响:“这个更奇怪。”

    刘朗:“哪里奇怪?”

    “前面那几个都有几丝弱小的紫色本命气为青色包裹,再外围是黄色、红色为主,意为这些人有大前途,大潜力,大运势,目前地位也不低,应与县令、县长相若。

    君(刘朗)头顶的本命气最为奇怪,外侧为白,内里为红,本来只能做到乡亭一般的小官。但是周边却有一团青气不断注入,虽浪费流失不少,也有一半渐渐滋润、吸收、融合,使本命气渐渐变为青色。看来是有大机缘、大人物改变君之命数!”

    刘朗笑道:“要不是我兄弟,别说乡亭,可能还在家中种地。”

    老道士:“不对,太不对了。君本来命中有几次生死大劫,多半应已死去,没想到竟安然度过,真是怪哉。”

    牵招一把将老道推一边去:“你不是应该说要安然度过,必须花钱消灾?”

    老道赧然:“本应该做如此,只是几位都非富即贵,杀气腾腾,皆将帅之胚,老道虽喜欢求财,却也怕遭难。”

    刘备哈哈大笑:“老人家,倒是帮我看看,说得好,重重有奖。”

    那道士见了刘备,如同见了鬼一般,一屁股坐地上:“大人饶命!”

    。。。

    在老道恳求下,刘备让其进入车中,向南经过廮陶,发现不少士兵正在检查过往行人。

    刘备是两千石高官,属下一溜的千石、六百石、四百石将官,又有数十骑士、数辆马车,检查者自然不敢得罪,只做做样子而已。

    正要开动,被一名身穿县长官袍者拦住。

    牵招:“好大胆子,胡骑校尉的车队也敢阻拦?”

    “在下廮陶长董昭,刺史大人特遣下官来相请。”廮陶县是巨鹿郡郡治,与冀州刺史驻扎的高邑相邻。

    董昭?这个白白的胖子?

    冀州刺史贾琮,之前任交州刺史,平定叛乱,招抚荒散,减除傜役,清廉吏治,简选良吏试守(暂任)诸县,在交州三个年头,百姓爱戴,离开时百姓皆跪哭于道旁。

    贾琮不是那种迂腐得不近人情的清官,异常好客,邀请刘备一行到高邑住一晚,刘备有急事只好推却,贾琮便在廮陶摆酒招待。

    酒过三巡,贾琮说出来意,黑山贼不时肆虐,请刘备留一两个善于骑射的部下,一些骑卒给他。

    刘备没舍得牵招,在张郃、张辽之间游弋,:“这两位都是杰出将才,就看他们愿不愿了。”

    贾琮大喜,让人拿出一些礼物来:“交州特产:明玑﹑翠羽﹑犀﹑象﹑檋瑁﹑异香﹑美木。请勿推辞。”

    刘备一概不取,但求原产于交州日南郡、九真郡的稻谷种子,后世称之为“占城稻”。令人欣喜的是,贾琮在交州见过过一种成熟特别快的早稻,当地人懒惰,不浇水施肥,随处可种植,竟然2个多月不到3月就成熟。

    贾琮曾带回数石种子,大多已种下,手上只留了几斤,一半送给刘备:“待早稻熟了,你再派人来取种。”

    贾琮转而说起王芬、陈逸欲废当今、立合肥王之事:“王芬也算八厨,名声在外,没想到自杀了,可惜,可叹。”

    贾琮是东郡聊城人,王芬东平国寿张人,两人早年就相识。传闻太史令望北方有赤气,谏言皇帝止行,皇帝以贾琮代替王芬的冀州刺史,对王芬也只是怀疑。没想到王芬心怀鬼胎,逃亡途中被抓,为免受到拷打,也免牵扯他人,死得也算刚烈。

    贾琮指着两幅画像:“正在追捕陈逸和道士襄楷,刘校尉若发现请及时举报,举报有奖!”

    刘备:“哈哈,还真没看到。”

    。。。

    中平五年夏秋两季,全国各地灾害不断,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大汉不得不收取更多赋税。皇帝开了买官卖官之源头,虽然收入主要入国库,行贿受贿就变得半公开化,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陷入政治上的腐败、地方地主横征暴敛、商人们贪得无厌。

    天灾加上人祸,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唯一的好消息是曹嵩从太尉卸任,压在刘备头上的巨石终于移开,新任的太尉樊陵也没坐稳几个月,皇帝下定决心任命右扶风马日磾为太尉,关中、凉州世家豪族弹冠相庆。

    马太尉需要名将、良守平定地方以展现他的执政能力。

    与扶风世家之间的良好关系,给了刘备走通门路的机会,五十金加上一些海产,马太尉的举荐要求并不高,却也足够让普通官吏退避三舍。

    这只是第一关。

    第二关,输钱五百万入西园后,刘备得到了面见皇帝的机会,几乎整个夏天皇帝都在西园避暑。

    这个花了数十亿钱的皇家园林,有河流湖泊,小桥流水,有假山奇石,奇花异草,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有美女如云,莺歌燕舞,有麋鹿熊猫,飞鹰锦鲤。。。

    “奢华如仙宫!”

    跟在刘备身后的牵招瞪大了眼睛,被远远拦在百米之外。皇帝刘宏在一个水榭中纳凉,只许刘备一个人进去,牵招百无聊赖的看风景。

    “陛下万寿!”

    “呵呵,朕这身子骨别说万寿,不知道能不能再挺过十年。”

    行礼之际,刘备大着胆子悄悄窥探了几眼,发现皇帝刘宏的身体严重发福,脸白的像纸一样,有气无力地斜靠着靠在塌上,身后几个美貌宫女偶尔轻轻地扇着扇子。

    刘宏:“卿起来吧,青州大水,灾民数十万,青州刺史报告说各地赈灾不力,黄巾复起,少则聚众人数百,多则成千上万,前任的东莱太守竟然隐瞒不报,真真是罪该万死!卿为将十余年,一定要妥善处置啊。”

    “臣愿意到最危险之处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刘备义正言辞的说。

    “卿有决心再好不过,可愿去凉州?”

    “啊?呃,这个,臣。。臣。”

第369章 总有奸臣想害朕() 
“朕就知道卿不愿意。”

    “臣万死。”

    刘备还要解释,刘宏挥舞手中档案,啧啧称奇:“好了,不愿意就罢了。卿本刘氏子弟,今年才二十八岁,比朕小4岁。9年前、光和五年,二十岁以诛灭檀石槐之功为亭候。

    5年前、中平元年,卿剿灭黄巾时为都尉,襄助乌桓校尉平定幽州黄巾,又与卢植、董卓、宗员、刘虞等一起剿灭冀州黄巾,便是比霍去病也不逞多让!”

    刘备:“陛下谬赞,小臣惶恐,能有如此功劳都是陛下识人之明,提拔之功。”

    皇帝刘宏面带讥笑:“军功与提拔有多大关系?卿没有怪朕一直把你压住不用吧?”

    被说中了内心隐秘,刘备汗流浃背,急忙拜服在地:“臣不敢,雷霆雨露皆陛下之恩。”

    “卿带回来的山参、熊掌、东珠、猎鹰、海产朕都收到了,卿是个妙人,鬼点子多,这个水榭就有卿出的点子在里,只是稍微潮湿了些。

    本想把卿留在雒阳继续做胡骑校尉,可定要走,也不阻拦。

    在雒阳是卿等百官、宦官伺候朕与三公、大将军,到了郡县一个县长也有数千人想着巴结,朕说的可对?”

    “陛下圣明,臣的小心思瞒不过陛下。”

    刘备擦了擦汗水,急忙左右而言他:“人间好逸恶劳,北方、西方苦寒,臣喜欢青徐州温暖湿润的气候,略带腥味的海风,咸鲜有弹性的海鲜,摇晃的大船白帆。。。胶州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