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74章

汉起-第174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水倒灌把田地侵成盐碱,庄稼长不好,我们也没法。”

    流民们皆聒噪:“就是,人怎斗得过天!”

    “要逃,就往南逃亡富饶的徐州。”

    “冀州也很富,北逃冀州罢。”

    “不如去雒阳,天子脚下,一定会给口饭吃。”

    管承指着那中年头领鼻子怒道:“张饶,别叽叽歪歪。大家伙安静点,听君侯说,谁不听,我跟谁急!”

    张饶就是刚才的中年,流民领袖之一:“管承,你要做狗,我们不做,儿郎们说是不是啊,我们要自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亦快哉!”

    “要自由!”

    “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要饱食终日”

    忽然一个黑影飞过来,刘备急忙弯腰躲避,不知哪里扔过来一支臭鞋。

    “谁?”刘备面沉如水,眯着眼睛,发现来自张饶的方向,怒火升腾,更多的则是失望和痛心。

    流民吵闹翻天,过了近一个时辰,方口干舌燥,才停下来。

    待他们声音稍弱,刘备说:“愿意留下的,本侯保障保证有饭吃。要走的,本侯也不阻拦,每人发一和粟米团。”

    “一个饭团就想打发,狗官、贪官,为富不仁!粮库就在后面,大伙一起抢了过好日子!”

    张饶抽出一把刀,向旁边的守卫扑过去。

    “抢啊!”

    管承:“别动手,别,啊”被不知哪里的黑拳打倒在地。

    “打回来。”管承也是个横的,齐人勇于私斗,从来不怕打架斗殴。

    局势已然失控。

    张飞拔出腰刀:“棍棒底下出孝子,兄长我去把挑头的张饶杀掉,其他人才会服从。”

    刘备:“不用,赶他们走就是。”张饶这种不服管教之人也算有些能力,啃不动东莱,留着还可以祸害其他人。

    喔不,是为王先驱。

    。。。

    放张饶逃走,留下一地鸡毛。

    刘备眉头皱得如川,既为斗殴血拼造成的伤亡痛心疾首,更为青州人表现出的散慢作风、泛滥的自由主义思想、大量黄巾教信徒而忧心忡忡。这样的部队缺乏纪律和决心,在小规模作战当中能够奋勇杀敌,一旦遇到强大的敌人,遭遇挫折,极容易崩溃逃走。

    很明显,刘备被青州兵后世的鼎鼎大名误导了。青州兵不仅不是最强步兵,远远比不上名声在外的泰山、丹阳、板楯蛮步兵,就连幽州步兵也未必比得上。

    齐国、北海最为自由散漫,这里集中了太多的小商人、手工业者,有一技长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收入,谁会愿意在战场上喋血?东莱稍好一些,渔民、山民比平原上的人更能打,但东莱人信太平道者最多。

    粮食缺乏,带来的不稳定还会持续。

    徐州、青州一般二年三熟,或者种一季稻麦粟,一季瓜菜。六月正好是青州粟麦、徐州稻谷生长重要时期,此时的大水让许多家庭全年大部分粮食收入打了水漂。

    刘备到郡已是七月,早已过了农时,难以组织补种粟麦稻,只能赶紧种些萝卜、葵菜、韭菜,但这些蔬菜产量较低,只能做辅食勉强填肚皮,真正要解决吃饭问题还得靠稻粟麦。

    简雍做了个数学题:“最近粮食作物是深秋到初冬种植,明年夏初收获的冬小麦,距今超过十个月!

    十个月时间以缺口一半计,至少还需5个月50万人的粮食,缺口在400万石左右!”

    邴原:“不能如此计算,青州要是乱起来,就一定连州带郡,东莱一郡不能独安,不能不适当接受、安抚郡流民。”

    管宁:“我赞成邴兄的意见。”

    简雍:“你是北海人,情感上自然考虑北海,我能理解,可北海100万人,缺口近千万石,就是把我们都卖了,也买不来足够粮食!”

    沉默,长久的沉默。

    所有的眼睛都盯在刘备身上,所有压力都汇聚在刘备肩膀上。

    管宁直视刘备,希望得到肯定的表态。邴原拉了拉管宁,他现在进一步理解刘备不当北海相的原因,权力大,责任更大。挑起一座山扛不住的山,只有被压成肉沫。

    刘备:“我恐双溪蚱蚂舟载不动许多愁。”

    管宁失望地将头埋在膝盖上:“我知道任何人来做北海东莱太守、国相,多半都是相同的结果。或许因为君侯打算救助东莱流民,让我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简雍拍着管宁肩膀:“大乱来临,人人自危,我们不能太理想主义。”

    邴原:“既然如此,也不能坐以待毙。先将家人宗族故交迁移到东莱的黄县、胶州等坚固城市,再不放心还可以迁移往海岛。”

    “我可没说不救!”

    刘备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是众人眼中更多的是疑惑,没有一个人明白在粮食缺口高达千万的困难下该怎样救。

    刘备:“我已有几个计划,难度非常大,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共济时艰。需要所有人服从、支持我,坚决执行我的方略。

    信我者生,不信者自寻出路,自求多福。”

    像张饶这等不服从命令的流民,便等他自寻前程。

第372章 东莱太史慈() 
中平五年,七月下旬

    张饶等流民领袖离开黄县之后,分散为数路,分别向齐国、北海、胶州、东牟(牟平)等地进发。

    一路裹挟流民,吃大户、肆虐乡里,规模越发大,逐渐开始攻击县城,抢夺官府粮食,打劫富户,抢劫、强奸、放火,诸恶皆作。

    北海国昌邑被围困,东莱郡昌阳县长逃亡,东牟县长与大族刘繇困守城中。。。一个个噩耗传来,应接不暇。

    刘繇更是派遣善于骑射的太史慈前来求援:“东牟阖城数万百姓生死性命,身家财产,皆系于君侯一念之间。君侯若不吝惜,恐怕富豪善士皆被屠戮,黔首百姓被迫从贼,贼必将势大难制,向东威胁成山诸海港,向西威胁黄县安危!”

    刘备询问围城黄巾、流民多少,营寨分布,器械粮食情况,太史慈皆对答如流。

    刘备大喜,原本以为太史慈只是个武将,结果是个文武兼优的宝藏:“请君为军侯,帅五十骑兵先行,继续侦测敌情,将我亲笔信射入城中,以助刘繇与阖城百姓固守之念。我立即抽调壮丁、流民,加以训练,半月之内,必到东牟城下。”

    太史慈:“若侦查敌情,送一书信,我一人一骑即可,何须50骑!若冲突敌营,五十骑又有何用!”

    刘备当即派遣傅士仁帅300骑,统属于太史慈麾下,前去骚扰、牵制围困东牟之黄巾,务必使黄巾不敢全力攻城。

    之前,就有管承等流民帅依附于刘备。只要有粮食,组织、指挥这些流民,比普通征募普通百姓为兵更加容易,无产者无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战斗力也更强。于是刘备从流民中挑选出五千余人,又从郡中守法百姓中挑选出五千余人——北部和西部是东莱人口密集区,有黄县、牟平、曲城、掖国、当利、卢乡、惤国7县,以不到全郡三分之一面积,占11分之7的建制县,以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

    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击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欲强军,不可无良将。

    功曹管宁,主薄、参军简雍,护军司马牵招,骑兵司马张飞,步兵司马管承,水军司马王翁,后军司马滕和、辎重军侯王修,骑兵军侯太史慈。。。又以久经战阵的幽州兵和王翁的水军二千余人为骨干,组成1万3千人的部队。

    其中有不少足以后世留传的闪耀名字,加上长期征战的幽州将士,使东莱郡兵建立之初就颇为强大。

    。。。

    八月初

    仅仅经过十天的操练,既出兵剿平了东莱黄县、东牟、昌阳周边黄巾、抚平流民,东莱军民士气大振。

    在安稳内部后,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风声、雨声掩盖了行军的马蹄声、号角声,留邴原、管宁率3000人守黄县,刘备亲率军万余人,乘船浮海二日、300里绕过掖国(掖县)、下密,胶水、潍水,在乐安国寿光停泊,略作修整之后,直接在北海国昌邑以北的海岸登陆。

    等到围困昌邑的张饶等人后知后觉,派遣二、三千士卒、急行军三十里前来阻止登陆,已经过去了数个时辰,东莱军1万人大多顺利登陆,对疲惫不堪的黄巾军发起迎头痛击。之后,驱赶着溃军一路南下。

    张饶、管亥、昌霸等人此时已经有二万余壮丁,十万众,连营数十里,打黄巾旗号,遮天蔽日,威风凛凛,辎重千车,根本不把刘备放在眼里,整顿人马,出营迎战。张饶之前见刘备在黄县,只有数百骑兵,也根本没想想到刘备在很短时间内组织万人。

    刘备自居中军,令管承、滕和在前,接战二刻钟,见敌军人数虽多,却乱糟糟无序,即使牵招、张飞、太史慈等人帅骑兵攻其侧后,穿插奔驰,追逐首脑。

    黄巾军见骑兵冲突威势,皆惧,纷纷披靡避走。张饶抵挡不住,双方士卒混杂,又不便射箭,遂在阵中逃避骑兵。

    张飞、太史慈是何等人物,皆能万军丛中来去自如,取上将首级。

    张飞死死盯着张饶逃窜背影:“杀掉那个领头的!太史子义别与我抢!”

    太史慈怒道:“休拿上官职权压我,我来君侯麾下还无甚功劳,张饶正是敲门砖!”

    张饶亡魂大冒,丢弃旗帜,脱去头盔,装作小兵逃窜。

    张飞气得哇哇直叫:“气死我了,张饶这个胆小鬼!”

    太史慈使人挑起张饶头盔,大呼:“张饶已死,你等还不投降?”

    管亥虽勇烈,也独木难支,遂向南逃窜。

    一战而大破黄巾,追亡逐北,黄巾数千人淹溺于潍水,张饶、管亥等变异姓名逃走。之后,刘备围困迫降驻守营寨的昌霸,从昌邑海陆并进东返黄县,沿渤海南岸扫荡、收降黄巾。

    共俘虏黄巾、流民五万余人,粮食数万石,车千粮,布匹财物难以计数,加上之前投靠的管承等流民帅,慕名前来的灾民,一时间,在黄县城外就聚集了近10万流民!

    10万流民,仅吃饭就是大问题。

    种田,需要时间,需要安稳的环境,想在动荡的局势下,在流民、盗匪随时侵袭下,把田种好,无异于痴人说梦——青苗会被践踏,稻穗、麦穗会被人抢割,粮仓会被攻打,集镇会被抢劫。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问题是,打击谁?或者动谁的奶酪?

    邴原:“莫非要向富户下手?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啊。”

    还能怎样?

    在邴原认为,在管宁的经验来看,迫使大族们开仓放粮赈灾,都是不二法门。

    在青州刺史焦和心目中,这个均贫富的理论也有很市场,他竟然公开张榜,让各地世家豪族承担起责任来,救济灾民流民。

    辞官返乡的刘繇,居住在不其的伏完,故乐浪太守滕述,故渔阳太守公沙孚等都是东莱有名的富豪官宦之家,他们极其反对焦和的策略,带着数十个青州世家豪族代表前去找焦和‘理论’!

    然而,焦和是个很书生气的人,第一天不欢而散,第二天就让这一群人吃了闭门羹。

    “贤弟贤侄要为我们做主啊!”

    伏完、刘繇、滕述等人都是刘备故交或故识,滕述之子滕和干脆就是刘备征辟的属下,之前各有立场,如今难得意见统一地反对焦和。他们说不动制定政策的州刺史,就来给执行政策的太守刘备施压。郡中不少官吏都是世家豪族子弟,或受过世家好处,伏完甚至暗示,郡里一旦强征粮食,他们就撒手不管郡中诸事,让刘备做个无手无脚、政令不出郡府、寸步难行的光杆太守!

第373章 郑玄荐才刘备安郡() 
对于东莱北海世家豪族的自私自利言行,刘备十分愤怒,怒斥他们过河拆桥。

    “伏家佃户数千,堡坞坚固,黄巾若来,我自当之,何须君侯!”伏完说罢拂袖而去。

    “不其侯,留步。”滕述急趋将伏完拉住,“即使真要走,也把话说完啊。”

    “哼!目光短浅!”刘繇斜看了伏完一眼,上前而拜,“君侯解牟平之围,牟平县刘家等愿意贡献3千石粮食为军资。”

    伏完皮笑肉不笑地说:“给刘府君面子,本侯亦捐1百石。”

    太守一般尊称府君,刘备有静海乡侯之位,故众人皆进一步尊称为君侯。伏完口称府君,意在提醒伏家是不其县侯,比刘备的静海乡侯大得多。

    刘备:“不其侯捐献太‘多’,本府收受不起。前些日子黄巾十万众围困昌邑,本侯一战破敌。不知道不其侯遇到十万黄巾,想用多少粮食来招募徒众,或是捐献多少粮食给黄巾买命?”

    伏完听明白对方话中威胁之意思,脸上阴晴不定。若是数千黄巾围不其,伏完还真不怕,要真有数万,谁心里也没底,脚下也就停步。这事很好打听,滕述等就是北海人,稍微一问即知,也不怕刘备唬他。

    公沙孚、滕述等没有再理会伏完的犹豫,而是代表各县认捐,都不在二千石以下。

    伏完这才发现问题,公沙家是北海国胶东侯国人,滕述是北海剧县人,两人根本没有给东莱太守刘备捐粮食的义务。莫非黄巾十万众围困昌邑是真的!

    伏完躲到一旁,拉住好好先生北海安丘人孙嵩询问。

    孙嵩:“不其侯不知道?天大的事不知道?”

    伏完脸上有些发烧:“去了一趟雒阳,回来路上采买些粮食,青州的事反而不清楚。”

    “那我给不其侯讲讲。”

    孙嵩仿佛没有看出伏完的自抬身价,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他学问中上,算不得突出,以乐善好施,提携相邻著称,曾经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窝藏重犯赵歧,又曾资助过郑玄,因此名声大振,位列青州名士。孙嵩还给邴原写过介绍信,因此在东莱郡诸官吏心目中地位超然,能得到许多内情,号称全知道。

    孙嵩将张饶、管亥、昌霸等人如何抢劫、围城,北海太守如何束手无策,刘备如何救援。。。捡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