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84章

汉起-第184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琅琊郡人,此结果就不那么美好了。张饶、管亥率领的数万黄巾,无法南下富饶的东海、彭城掠夺,因此缺衣少粮,只能加大对琅琊郡、泰山郡城市、乡村的掠夺。

    泰山郡与琅琊郡,主要有南、中、北条通道,南道沿祊河河谷、自琅琊郡治开阳到泰山费国(临沂到费县),中道沿汶河、从阳都(沂南)到蒙阴,北道沿沂水从东莞到盖县(沂水道沂源)。泰山太守与郡丞诸葛珪、兵曹等分别守一道,以防黄巾。

    南道祊河河谷宽敞,周边富庶,黄巾上万人涌入该道。驻守于此的诸葛珪兵力稀少,力战不敌,只好驻守城池。

    陶谦派遣臧霸等人屯守开阳后,黄巾去了回不来,于是一部分继续涌入泰山、鲁国,一部分改为从中道、北道返回琅琊。

    黄巾这一退就出了大事!

    诸葛珪、诸葛玄的老家阳都正好在中道上。诸葛珪担心老家百姓宗族,失去冷静,奋勇追击,哪知道山道狭窄,反而被黄巾掉头伏击,一哄而上给围住。诸葛珪向来有贤名,官职也大,黄巾欲俘虏他,向泰山郡、琅琊阳都勒索钱粮。

    诸葛珪不肯失陷于贼,力战之下,士卒损失惨重。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遂自刎以求黄巾饶恕伤兵。可怜诸葛珪长子诸葛瑾年仅十五岁,两个女儿本许了亲事,也被悔婚,次子诸葛亮八岁,幼子诸葛均还在流鼻涕。

    诸葛瑾、诸葛亮兄弟姐妹和继母一道,暂住泰山郡府衙后院,每天他们都翘首以盼,盼星星,盼月亮,等父亲(丈夫)归来,可惜等到的只是一具盖着破麻布的冰冷尸体。据逃回来的伤兵说黄巾虽没有破坏遗体,但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把诸葛珪随身衣物、玉佩、钱币、印绶全部扒光带走,将破烂的旧衣服盖在他身上。

    幼小的诸葛亮抱着膝盖,坐在冰冷的地上,渐渐明白了一个悲惨的现实:母亲数年前去了,父亲也永远不回来了,他手指着苍天,用童稚地声音怒吼:“为什么?贼老天,为什么使良善遭难,使恶人横行?”

    诸葛瑾赶紧捂住诸葛亮小嘴:“二弟,儒家士子,遵循天道孝道行事,天地生养人民,天地如父母,不可骂天。”

    诸葛亮努力挣扎开来:“我今后不学没用的儒术。”

    “那你学什么?”

    诸葛亮:“学法家,刑罪方能扬善;学兵家,平乱贼方能行仁政;学农家墨家,富国强兵足民!”

第392章 悲催的诸葛家() 
诸葛瑾用迷茫和陌生的眼神看着太守府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真难以想象,原本郡中谦卑的属吏们,恨不得给自己做牛做马的下人们,忽然换了一副嘴脸,不理不睬算是稍好些的,更多人落井下石,趁乱偷走值钱的金银铜器、钱财、书画、漆器。

    那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女人,平日里也算有些颐指气使的能耐,现在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完全指挥控制不住下人,甚至在制止一名抢东西的仆人时,摔了一跤,哭泣着,无助地跌坐在地上,黄黑色的泥土,污染了她漂亮的皮裘,显得楚楚可怜,又无助至极。

    倒是年幼的两个妹子和二弟,大起胆子,操起杆子制止无法无天的下人。把陷入迷惘之色的诸葛瑾一下拉回了现实,他大步回屋,取回父亲的长剑,手起刀落,斩向正在抢夺大妹手中铜镜的恶仆。

    一声惨叫,那恶仆捏着断指,惊慌失措地倒在地上。

    周边的抢劫的仆人们都惊呆了,看不懂这个平日和气、笑嘻嘻的诸葛大郎,这个言必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仁义道德的小书生,竟然敢动刀剑砍人。

    诸葛瑾拦住大门:“背主、欺主是大罪!父亲虽去,我诸葛家还有诸叔父、从父在州郡任职,还有我!

    自问父亲、母亲平日待你等也算不薄,你等籍贯出生都在府中备案,不怕我叔父之后追究么!都把东西给乃公放下!”

    有个仆人大着胆子说:“我等的兄弟,多有随郡丞上战场的,大多死了,回来的没几个。不拿点东西,回去如何交代?”

    众仆人皆说:“对啊,给诸葛家卖命,拿点器物做买命钱没什么大不了!”

    “老主人向来仁慈,九泉之下有知,拿点遣散费想必也不为过。”

    诸葛瑾一剑刺向吼得最凶的以仆胳膊,接着轻易放倒另外两个。那些仆人这才发现,诸葛家的大郎,已是七尺四寸的初步长成的汉子,之前生活良好,平日也舞刀弄剑,不是他们可以欺负的。

    诸葛瑾仗剑立在门边,睁着铜铃般大眼睛,一张马脸看起来颇有威势,指挥继母和弟弟妹妹,对出门的仆人仔细搜查:“你等也不要怪我严苛,父亲不在了,我们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诸葛亮还只有八岁,一面配合者继母、姐姐搜查,一边说:“大哥和母亲本打算每人发点遣散费,可如今你们偷窃,抢劫,按律是要罚做服役,不送官府已是仁慈。”

    。。。

    仆人们的混乱,只一会就传到前面官署。当泰山太守赶来时,发现地上虽然凌乱、有血迹,在诸葛瑾主持下诸葛家并非不可收拾,有些条理:“贤侄老成,本府犬子可没贤侄一半懂事。不是本府催促,新任的郡丞已经上任,总要有个住的地方。你们父亲的遗体已停半月,路上也太平了不少,也该返乡归葬了。”

    诸葛瑾常常出入父亲书房,整理档案,学习为政经验,知道大多数郡丞和郡守都不太和睦,每有急难险重之事,郡守就推给父亲,要不然父亲也不会仓促领二千郡兵上阵,抵挡上万黄巾。心里想太守也算父亲死的间接原因罢,但是这些天他成熟了许多,场面话一张口就来:“要不是叔父关心,我们怕早已经被撵走。小侄今日遣散仆人,明天就走,一直以来多谢叔父关心,小侄铭记在心。”

    “车准备好没有?太守府派三辆车,两什兵送你们。”太守见诸葛瑾上道,也很高兴,新任郡丞可没有那么快上任,要住进官署的,乃是暂时兼任郡丞的功曹,名叫鲍信。诸葛瑾兵败,鲍信则大胜,前者死,后者存,在太守心中自然是鲍信重要得多。

    诸葛瑾也不推迟,再三拜道:“多谢叔父考虑周全,小侄却之不恭!”

    太守说:“不是叔父逼你们走,实在是黄巾肆虐,每日军情少则数起,多则十余。叔父要不抓紧平灭,这太守之位也不知能做多久。”

    。。。

    从琅琊郡治奉高(泰安、莱芜之间)回琅琊阳都,最近的道路,当然是中道走蒙阴,沿汶水到阳都。

    诸葛瑾就如其名一样,颇为老成谨慎,绕到鲁国改走南道,南道路途宽敞,而且沿路有卞县、南武阳、华县、费县、临沂、阳都等诸多县城,每城最远相距不到60里,正好一天路程,诸葛瑾、诸葛亮一行每日早早起来,没到傍晚就入城歇息,绝不贪赶路错过宿头。

    这样一路顺利,没遇到大股贼匪,第十天终于到达琅琊开阳。

    诸葛瑾、诸葛亮一行却被官军拦住了:“国相有令,前方黄巾贼匪盘踞,行人不得通行!”

    继母拉开车帘,脸色卡白地问:“大郎,阳都会不会被告攻破?咱们诸葛家的庄子会不会被攻破?”

    女人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本就是极大打击,现在又如大多数流民一般,无家可归,即使诸葛瑾涵养颇佳,亦免不了年少气盛,一口骂出来:“贼太守,知道道路不通,却叫我们归葬!安得什么鬼心思!”

    车停于道路旁,继母和诸葛家两个女儿气闷于胸,下车散步。

    女要俏一身孝。

    几名军官见继母冰肌雪肤,年轻貌美,风韵熟魅,楚楚动人,两个小姑娘青春年华,娇俏可人,就动了心思,呵斥道:“竟敢辱骂国相,必是黄巾奸细!来人啊,把这浪荡少年抓起来,好生整治!家属一并扣留!”

    “放开我,放开我!”

    。。。

    “关司马来信,青、徐黄巾二十余万为陶方伯击破后,数万逃入泰山等诸山岭间。尚余众十余万、其中丁约四、五万,退回北海郡,破北海相于诸城北。关司马补救不及,黄巾军势复振,再次迸入北海、齐国、乐安。

    关司马惭愧未能完成任务,请你处罚。”

    “不怪关羽,他兵力劣势,能够守住胶水已是有功。”刘备将前线发回的信件恨恨地扔在地上:“北海相在作什么!?好好地口袋阵被他作成破袋!”

    宋佳捡起信,放入火盆化为烟灰:“北海相无能之辈,怕是做不长了。”

    原来派给陶谦二千人后,刘备并未在青州等待,而是留任旐、邴原、张飞等守黄县,郑玄、关羽、孙邵、王修等守胶州,公沙卢守胶东(平度)。应陶谦、糜竺之邀约,续发兵三千,悄悄乘船来到东海郡,一方面协助陶谦破黄巾,另一方面谈一桩影响深远的大买卖。

第393章 夜半问君侯:女儿美不美() 
要说不在乎钱财富贵,肯定是假的,否则徐氏也不可能做诸葛珪的填房,给比自己只小几岁的孩子当继母。

    可徐氏走到刘备院门口,见那些目光庄重,站的笔直的侍卫,又打了退堂鼓。担心太显眼,有风言风语传出去,面上难堪。

    好容易挪到廊下门前,不知找什么借口,直到夺了端盘子侍女的差事,敲门而入:“大人喝得不少,妾身煮了一碗醒酒汤。”

    “拿过来。”刘正靠在榻上研究地图,头也不回。

    徐氏立在床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好半响说:“大人,是妾身。”

    刘备吃了一惊:“是你?!亲自送醒酒汤,有心了。好酸,你试试。”

    徐氏喝了一口,差点吐出来,俏皮地伸出舌头:“真是酸。”

    夜深人静,孤男寡女,屋内的炭火烧的暖暖,气氛渐渐暧昧。

    酒意上来,刘备看着徐氏,舔了一下嘴唇,又喝了一口醒酒汤。

    灯下看美人,送货上门的徐氏打扮得很漂亮,穿着一条白色带褶百花裙,上面绣着百花,更显得清新亮丽,看上去特别有女人味。徐氏个子不高,身材比例却不错,盘起的长发散开来,柔顺地披着,令人想起某个叫徐若萱女星。那咬着嘴唇,纠结娇羞的样子,份外迷人。

    徐氏被盯得手足无措,恰好侍女送来洗脸洗脚脚水:“妾身服侍大人。”

    洗脸,按摩,脱袜,洗脚、捏脚。。。美人儿一套程序下来,不时肌肤相贴,刘备舒服的几乎呻吟,这徐氏莫非学过?

    徐氏蹲在地上,目光一抬,见男人胯下顶起老大一片,心里有些得意,这可是出嫁前花了老大功夫绝活,也就生均儿前,对诸葛珪使过几次,每次都是天雷勾地火。

    面对逆推的美人,刘备想的却是两个男人,两个都是三公、相国级人物,老二还是读书人最高级别的偶像。

    做诸葛瑾、诸葛亮的仲父?

    想想都觉得带劲!

    既得美人,又得贤才,何乐而不为!醉意上头,眯着眼睛,躺在榻上,满足滴轻笑着。

    徐氏一直捏到大腿,抬头发现刘备笑得暧昧,整个脸红到身子泛起红色,滚烫滚烫地:“夜深了,妾身徐萱伺候君侯。。。那个。”

    “好名字,以后叫你萱萱可好。夜深了。。。”刘备忍了许久,拉住她解衣的素手,憋出一句话,“要不,今天先算了?”

    徐萱口中放得下鸡蛋:“君侯何意?莫非看不起妾身有过孩子,蒲柳之姿。”

    刘备起身,张口瞎说:“今天没多大兴致,回去吧。”

    徐氏跌着地上,死死抱住刘备大腿,头脸蹭着那处突起,嘤嘤嘤低声哭泣着:“若被这样赶出去,妾身只有跳海,还望君侯看在诸葛郡丞为国家尽忠份上,看顾失去父母的几个儿女。”

    一个新寡文君送上门就已弃了名声,要被拒绝还怎样有脸见人?比被吃干抹净还糟糕,要是传出去了,岂不是谁都可以爬到她头上拉屎拉尿?

    刘备也是有苦难言。

    寡人之疾的名声早传出去了。别人都以为刘备席间对诸葛兄弟看中,是因为看中了徐氏,不得不买一送五。

    哪知道,与一名孀居美妇相比,刘备的真爱其实是诸葛兄弟,买二是目的,送四是附带。

    刘备最看不得女子哭泣,拉着徐氏靠身旁,抹去眼泪:“这么个绝美的人儿,谁不喜欢。我年幼丧父,母亲年轻守寡,卿带着五个儿女,其中艰辛多了数倍,我亦知道。

    之所以有些犹豫,瑾儿、亮儿和两个丫头已经不小了,我担心他们一时接受不了,产生叛逆心理。”

    义我所欲也,熊掌与鱼亦我所欲也。要是为了收个美人,对诸葛兄弟的发展造成不利,让两人貌恭而心不服,甚至离家出走,就太得不偿失。

    搂着徐萱安慰好一阵子,期间自然免不了耳鬓厮磨,刘备不知道许了多少诺言,又边唱边写下一首歌:“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郎君,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儒法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又给了一块玉璧作为信物。

    “妾身等着君侯的媒人,君侯切勿让妾身虚度光阴。”徐萱这才捧着通红的脸蛋,念叨着“怕什么儒法清规”“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一步三回头,施施然走了,走到门口还长久扭头回望,仿佛只要刘备叫一声,保准扑回来。

    。。。

    “哎,这就是文化、权力、财富的滋味。”

    刘备叹息良久,扭头朝向床侧屏风一指:“还不出来,听墙角会生鸡眼的!”

    宋佳红着脸,凑上来嘻嘻地笑着:“女儿如此美,君侯就从了吧。”

    “妖女别跑,本侯从谏如流。”被徐萱一番挑逗,刘备忍了好久,自然无需再忍,挺身而起,一个满屋子逃,一个满屋子抓妖女。

    “啊。。。也要。。。为人家。。。嗯。。。写诗。”

    夜,很漫长,宋皇后的熟魅风情,自然另有滋味。

    。。。

    没几天,诸葛瑾、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找上朐县门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