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86章

汉起-第186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奕:“君侯为救琅琊百姓倾尽家产,身为琅琊人,我等岂能置身事外!”

    刘备:“哈哈,好得很!琅琊四杰,以后你们三就和赵昱并称,一马一牛一狗一兔。”

    诸葛瑾:“我不当兔子,我要当老虎!”

    刘备笑的更开心了,赵昱是骏马,一日五百里,诸葛玄是驽牛,能负重致远,徐奕严明法纪是忠诚家犬,诸葛亮、诸葛瑾是未长大的龙虎,五杰中四杰在手,五万流民何愁不治!

第396章 胡逗洲海安县() 
“弟弟快下来,上面太高了!”

    “不!”

    瞭望篮的缝隙中露出两张冻得通红的小脸,一个是八岁的诸葛亮,另一个是刘备长子刘茂。

    一旁的船长王豹一手一个把两个熊孩子死死拽住,满脸无奈,生怕磕着碰着。

    诸葛亮眼中一切都是新奇的,大船、白帆、广阔无垠的大海:“我们要到哪去?”

    刘茂:“不知道,阿父只说是南方。”

    “我不下去!”

    趁这会儿功夫,诸葛瑾灵活地爬上去,跟王豹一人一个,把两个熊孩子提溜下来。

    之后哭叫声震惊整船,男女混合双打,诸葛瑾和徐萱打诸葛亮一个。

    刘茂同情的看了几眼,紧接着被刘备按在地上,不痛不痒地打了两下:“大海航行靠船长,在船上,必须听船长的话,快向王叔父道歉。”

    “懂了,王叔,茂儿错了,下次一定听你的话。”刘茂立即老实了。

    王豹哪里敢接受:“公子折煞下官了。”

    刘茂:“诸葛大哥、徐姨不要打亮弟,主意是我出的。”

    诸葛瑾看了看刘茂,又转向刘备。

    刘备:“以后会经常乘船、骑马,甚至指挥作战,胆量太小可不行!”

    诸葛瑾恭敬地作了个揖,若有所思,自从当了佐吏,体验了太多不同,只说四周星罗棋布船只就给他太大震撼。

    200余支船,上面是满载的约两万流民,以青壮为主,首先向东,待到郁洲山岛看不见了,在向东航行几个时辰,改为向南航行。

    诸葛瑾曾经坐过海船,但都是沿着海岸线浅海航行,现在周边碧蓝色的“深海”,一望无际,令人恐惧,忽然觉得自身太过渺小:“数十米大船,不过沧海之一粟!200艘船,不过撒到深海中的一把米。”

    他不知道,舰队还算不得入深海,渤海、黄海有很宽广的冲击平原,有的从大陆一直延伸到海中上百里,也可说是大陆架。只要循着海中冲击平原走,手持罗盘,白天观测海水颜色,晚上看北极星,并不容易走丢。反之,如果贴着海岸线航行,不得不面临许多沙丘,不仅容易搁浅,也不可能晚上航行。

    北风猎猎,船队张满风帆,日夜不停,只数日就过淮口,抵达大江口,此处有一近沙岛,名胡豆洲,东西长百里,南北数十里,上面布满了枯黄的芦苇、矮木。

    一座高高的灯塔,顽强的屹立在海边。

    “就在此处落脚?”诸葛瑾见江水清澈,喝了一口,立即吐出来,“咸的,是海水?”

    “岛边江水海水混合,水没法喝,岛中淡水不多,多数得到大陆上去。”刘备指着西方,毕竟没有gps,误差难以避免,东西超过百里的胡豆洲正是海上坐标。

    数船百姓在此下船落脚,卸下少量粮食和大量生活用品。走过海边沙地上干枯的芦苇和灌木丛,视野突然宽广,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果树,肥沃的土壤,一个简易堡坞,还有几个村庄。

    当地渔民很早就发现了胡豆洲,遂成了流民、渔民、逃犯、海贼的天堂。由于常常被海侵,岛屿表层土质疏松,以沙土为主,不太适合种植水稻粟麦稻,流民们遂种植对土质要求不高的胡豆。

    胡豆又称蚕豆,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对盐碱地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刘备几年前赋闲在家时,闲得无聊,遂北至草原,南下江淮,东到海东,西涉并州河套。

    发现胡豆洲时如获至宝,当即剿灭盗匪、海盗,留王伯之子管理,陆续将幽州流民、少量乌桓人迁移到此,大量种植胡豆、苜蓿草能能在盐碱上生存的植物。

    一座种田不行的贫瘠岛屿,种草正好,于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时间,已经马牛羊成群,又在原有凹地中挖深了湖与河渠,岛中央少数土地已经可以种植水稻粟麦。刘备又花了些钱财,将岛屿买下。

    待臧洪做了郡功曹后,刘备将胡豆洲上一部分人入了广陵郡户籍,增加赋税的事,臧洪自然大力支持。

    辞别胡豆洲,向西航行,不久即是江北嘴的海安渔村,隶属于广陵郡海陵县。因为海侵、暴风等自然灾害。海边的县往往远离海岸数十上百里,海陵县距离海嘴更是达到了二百里!

    几个月前,刘备向臧洪买来海边荒地,将千余青州流民安置于此,这次又将卸载数千人,并且派遣堂弟刘儒在此蹲点,统筹海安与胡豆洲。

    诸葛玄气呼呼地质问:“我们就在此安居?这不跟陶方伯计划一样?”

    摇摇头,并不回答,刘备向渔村中走出的一人作了揖:“子源兄好久不见。”

    “接你快马报信,我这两都在海安,等你许久了。这位兄台就是诸葛玄?”

    来人乃是广陵郡功曹臧洪:“你的问题我来回答,若有粮食,广陵自可容纳数十万流民,我自治之,可新设数县。可现在没有,二万人也嫌多,几千人也嫌多。”

    诸葛玄:“那没粮食怎么办?”

    臧洪:“我也不知道,你要自己想办法!”

    诸葛玄指着自己:“我没听错么,我自己想办法?”

    臧洪:“张府君已经上书雒阳,说岂能都把流民扔给广陵不管!闹出民乱乱谁的责任?

    本官已建议府君在海安新设一县,你既然是琅琊流民的领袖,可任代县长一职。”

    诸葛玄接过海安县长印绶,如同拿了个滚烫的炭坨,哼不得扔了:“我哪里去找那么多粮食?”

    可要丢下乡党独善其身,眼睁睁的看着乡党挨饿受冻,他也决计不愿意。

    刘备:“臧兄的意思是谁家的孩子谁扶养,谁迁移来的流民,就以谁为主负责安置管理,郡里只给县乡里亭的编制,最多出下官吏的俸禄。”

    臧洪:“本郡已接受了三万流民,形势艰难,不得不如此。”

    在大部分官吏看来,流民就是乱源,广陵太守张超也一样,虽然他是号称“八厨”之一的张邈之弟,算得上慈善家。

    刘备:“这就是我不同意陶刺史把流民安置到广陵的原因……广陵郡也没多少余粮。”

    没有粮食就意味着大批百姓饿死、冻死,诸葛玄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几乎要哭出来:“苍天啊,岂能如此!求两位大人救救琅琊流民,玄愿意做牛做马。”

    刘备与臧洪对视一眼:“办法是有的,就看你肯不肯做。”

    诸葛玄:“肯的,什么事都肯!”

    刘备脸上浮起一丝玩味笑容:“好,从此死了对徐氏的心思!”

第397章 跳出命运的牢笼() 
胡逗洲位于长江之尾,扬州门户,徐州南垂。

    其地势乃东疆要冲,历来有“拥申沪而孕吴越,牵陇海以联齐鲁,观浩渺而望扶桑,带中原以扼门户”之说。

    刘备不推荐堂弟刘儒假海安县长,却推荐诸葛玄假海安县长,就是要令刘儒等亲信守住胡逗洲与大陆间水道、守住胡逗洲,也是对这个战略中心点的充分重视。

    诸葛玄的反应,也立即证明了刘备的眼光,证明了他是一名为民请命的好官,为数万人的粮食,可以下跪,可以放弃一切。

    虽然诸葛玄放弃尊严,哭天抢地,求爷爷告奶奶表面上看起来可怜,又可笑。其实,身无官职、又无经济实力的普通流民比他更可怜百倍,历史上汉末到三国几十年里,四五千万人口下降到不足千万,如果没有刘备、陶谦等人的干涉,他们的选择只有饿死或者成为乱民,运气好的成为存活下来的五分之一,另外五分之四将永远倒在追求粮食、逃避战乱、沾染疫病的路上。

    大多汉朝人的命运是有迹可循的,结局甚至注定悲剧,他们的天空只有那么大,人际关系也局限于身边的数十人,许多人除了服役,一生都未能走出本县、本郡,面对陡然降临的危机,只能随波逐流,在命运的浪潮中步步沉入命河的谷底,或者化为肥沃的黄土。

    能跳出命运牢笼的无一不是有大毅力、大智慧或大机缘者。

    可惜,机缘,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活下去的道路有千万条,就算指出来,大多数人也未必能办到,或者一开头就掉头离开,或者在中途掉队。

    刘备之所以从精神上、情绪上逼迫诸葛玄,就是要确定他是否有大毅力,有舍己为人的大胸怀:“很好,你通过了考验,我会告诉你如何救这几万人,但你必须听从指挥!尤其是不到终点不许掉队!”

    再次登上船,只余约一百八十艘,约四千人留在了广陵海安、胡逗洲。少的二十艘船,北上返回徐州、青州,继续下一次运输。

    留在海安的大多属于家属中有较为坚定的黄巾信徒,他们不得不混合少量粮食和野菜、野草作为主食,捕鱼、打猎为生。他们别无选择,如果留在冰天雪地、草木殆尽的东海郡,结局更为悲催,很快只有变为盗匪,或者吃观音土续命。

    留在胡逗洲的更多是工匠、识字者、小商人等一系列具备一技之长者和他们的家属,他们会得到相对充足的供应,包括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徐氏等暂且都会留在胡逗洲,协助安置流民。

    更多的人,包括诸葛玄在内,全体南下。

    对他们越冬的粮食问题,刘备其实早有定计,记得前世印度粮食产量仅中国一半,却能养活同等人口,还大量出口。有人把原因归结于中国人消耗的肉类更多,浪费丢弃的更多,也有人归结于南方的高温,维持体温需要摄入的食物更少。

    “冬天难捱,我们去一片没有冬天,没有冰雪的土地!”刘备指着南方说。

    诸葛玄望过去,南方只有海!

    流民们望过去,眼里只有疑虑!

    。。。

    跨长江,经吴郡海盐,跨钱塘江,至会稽山阴、余姚、镇海,过舟山,到章安港(浙江临海),每南下一程,气候就温暖一两度,流民们情绪就好上一两分。

    不论是徐州流民,青州流民,扬州本地百姓,都是大汉的子民,也都是开化程度较高,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力量。他们口音有差别,勉强能用带着浓重扬州口音的雒阳官话基本交流,流民发现扬州中南部有着宽广多山的土地,不到100钱的粮价,青翠的山林、水泽都是可以放牧、捕猎、挖野菜的乐园。

    “没有冬天,没有冰雪的土地!”流民们有的趴在地上亲吻土地,有的喜极而泣,有的抱在一起狂欢。

    而后整家,整族,整里的下船,泣别亲朋故旧,拜别刘备、诸葛玄、徐奕,新的家园在向他们招手。

    刘备说:“在此下船的,皆是意志不坚定的掉队者!”

    诸葛玄:“不会吧,这些地方不都挺好?”

    徐奕:“不会吧,本地人不也很照顾流民?”

    每到一处,当地官吏、大族也纷纷到港口、码头接待。吴郡太守盛宪说:“刘府君有大功于百姓,亦有大功于扬州!”

    当然有大功于扬州,吴郡陆氏、张氏、会稽大族周氏、魏氏、虞氏、许氏等人,看到了流民,如同看到了黄金、铜钱、权力。

    南方广阔,人口却稀少,长江以南开发程度最高的吴郡,面积相当于4个东海郡,人口却只有70万,密度不到东海郡12。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作。

    丹阳、会稽、豫章的山林间是越人的天下,时常与汉人发生战争,持续不断给汉人放血。南方广泛存在血吸虫、疟疾等病症,丈夫早夭。

    因此长江以南不仅缺乏人口和劳动力,男女比例也相当得低。

    吴郡、会稽等世家豪族,笑眯眯地等着这些新来的外乡人,向他们借贷粮食、种子、耕牛、农具,向他们购买土地、租用房屋,到他们的药铺抓药,成为他们的佃户和剥削对象!成为服役的壮丁和兵源!

    看见他们脸上掩饰不住的贪婪表情,刘备语重心长的告诫:“这是第一批移民,请你们一定要善待,即使不是出于善心,打着放长线钓大鱼的算盘也要善待。”

    周盺之弟周喁拍着胸脯说:“刘府君放心吧,我们一定团结友好,互相帮助!做到都挺好!”

    太轻易的许诺从来都值得怀疑,流民和刘备此时只能无奈选择相信。本地世家豪族与外来者的矛盾才刚刚开始,此时乐观的移民,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先富本土阶层的无情压榨,生存危机初步解除,发展危机接踵而来。

    刘备转头对流民领袖们悄悄交代:“北方人不适应南方,容易水土不服,水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粪便要挖坑填埋或留下浇地,切不可污染水源!

    吴郡,会稽郡北部冬天、初春很湿冷,要注意保暖,切不可像北方那样席地而坐、睡,必须要胡床、胡塌。

    稻谷什么时候种植,要向当地人学习,水里有虫,下地、开水渠都容易染病,要多向本地医生学习。”

    流民们却大多沉浸在欢乐中,根本就把建议当成耳边风。

    。。。

    此时,会稽东部都尉,左手持书,右手持剑,正站在永宁(台州)城头,意气风发昂首北望。

    两位顶尖之人物,两个伟大的灵魂,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于大汉的东南再一次相遇,历史的战车在此装上了变速箱,以超越时代的速率滚滚向前。

第398章 大航海时代() 
有一位名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皇帝屡次召见,屡次虚席前问,却问鬼神而不问苍生,问天像而不问科学。

    这个人是两汉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刘洪,他在天文学上的造诣领先西方世界上千年,在九章算术上的造诣当当世无双,无人能敌。刘备就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