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94章

汉起-第194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毒,就是身体健康之人,也难以治愈,更不要说垂危之人。”

    刘备:“那个道士,不是在宫外被赵云抓住了么,搜查逼问之后,可有治愈之方?”

    于吉:“那道士非下毒,而是在补药中加入春药!”

    刘备:“这也能治病?”

    于吉点点头:“若陛下三日食一颗,不行房事,下泄之症可治,也极可能复原。

    陛下本来就中了非一日之毒,身体虚弱,加上昨夜阳津下泄,根本已经坏,非汤药之力能救!”

    吃着特供的天子,却长期被人下了药性较弱的慢性毒药,皇宫里的阴暗、罪恶和丑陋,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要知道刘协相当长寿,子女亦多,东汉皇帝普遍短命,少子,绝不是基因问题,而是。。。

    想明白此处,刘备不由毛骨悚然,农历四月天气炎热,他竟一下冷到骨子里,牙齿轻轻打着颤,恨不得一把火将巍峨的皇宫与其中罪恶一把火烧尽。

第413章 托孤诸臣() 
皇帝去年、前年都曾不止一次骑马携弓持剑检阅西园,除了皇帝身边深悉内勤之人,谁能想到虚岁33的皇帝会挂?!

    刘备敢于表态支持董侯,不是想乱中取利,而是对世家政治前途看衰,更因为不相信皇帝那么容易死掉。

    可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

    长期中毒,皇帝即使不吃“仙丹”,不近女色,寿命也绝对长不了。这个道士,只不过是狗急跳墙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帝的死绝对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可惜,如今知道已经晚了!

    前些日子,皇帝派遣何进西征,何进虽然按照袁绍建议用了拖字诀,却也不能一点事不做。一方面派遣王匡、鲍信到泰山郡募兵,派遣司马张辽到并州募兵,派遣毋丘毅到徐州、丹阳募兵。。。

    一方面,派遣吴匡、曹操等人行动起来,向西先行前往关中。此时曹家早已死去了秉政的威势,曹操的志向已经从三公丞相大幅下降,甚至公开声称:“数十年后,我的墓碑上要能写上汉征西将军之墓,刻上平定剿灭凉州之乱的功绩,便死而无恨!”

    同时,何进、袁绍等也整理行囊,挑选精锐,做出一副准备远行的姿态。加上张让、郭胜等宦官不断进言,皇帝竟因此被蒙蔽,失去了快刀斩乱麻的最好时机。

    何进、袁绍的作为,既蒙蔽了皇帝,更将刘备置于险地,因为刘备敢于对董侯下注的出发点,就是甄家信誓旦旦表示皇帝至少能再坚持一年半载。

    如今皇帝重病难治,几天之内,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威望、队伍来控制雒阳。

    即使控制了,也将面临北军、部分西园军、四处募兵的王匡等人疯狂反扑。

    一步错,步步错!

    虽然之前刘备在宫门口提醒了何进,但到底他会不会念旧还两说,毒杀皇帝本就是诛九族的重罪,刘备要是提起宫门口对话等于宣扬何家毒杀皇帝的丑事,等于找死。

    何家既然为了权力可以对亲戚兼皇帝下手,对他这个外人一样可以不念旧恩。

    陷入沉思的刘备并未听到皇帝的呼唤,直到甄俨把他拉到床榻前。

    皇帝用微弱地声音说:“刘备,你过来,到朕面前来。”

    皇帝刘宏颤抖着将小刘协的一支手交到刘备手中,另一支交到董重手中,大手拉小手,这一交的意义不言自明:“这是朕最爱的幼子,今后就托福给两位爱卿。

    协儿,董卿是朕的从表兄弟,刘备娶了你母亲的从妹,都是你的外亲叔伯,来叫叔父。”

    “叔父。”甄贵人生的这个刘协比历史上王美人的儿子还小,只六七岁。

    刘备惊呆了:“臣,臣,年少无威,就怕担不起重任,有负重托。”

    皇帝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董重、刘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终于看清,要是早下决心,任你为司隶校尉,把何进调走,你们两人协力,必能从容布置,为协儿铺路。

    可如今。。唉”

    董重:“臣一定辅佐协皇子登基!”

    皇帝:“现在,不成了。”

    。。。

    狂风忽起,电闪雷鸣,天空暗了下来,暴雨倾盆而下。

    刘备走出大殿,大口大口的深呼吸,只觉得水、阳光、空气这些平常得唾手可得的东西,如同生命一般可贵。

    不,它们本来就是生命的源泉。

    里面躺着那个人,虽然尊贵至极,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配戴的是黄金玉石珍珠,睡得是天下绝色,却没剩几天能享用阳光、空气和水。

    于吉:“活着,不过一床、一饭、一衣。死去,不过一抔黄土。当了二十年皇帝,阳寿却减了不止二十年,小友务必引以为戒!”

    刘备翻了个白眼:“我又没机会坐。。。那个,干嘛引以为戒?”

    于吉贴过来轻声说:“紫微星动摇,小友既应玄青龙只心宿,当然有机会。”

    “哼!别来这套,我是唯物论者。”

    刘备扭过头瞄了一眼数十步外垂头丧气的甄俨,望向幽深的殿内,心想:“陛下遣我们出来,留下蹇硕、董重,到底在商议什么事?可惜陛下不肯授我以权柄,否则未必没有翻盘之机。”

    甄俨仿佛发现了刘备的疑虑,苦笑道:“与权势滔天的何大将军相比,下军校尉与我算哪门子外戚!小弟从来没有想过董侯能替代史侯,都是太后、董重、蹇硕相逼,求兄长在大将军面前为董侯和甄家美言。”

    刘备:“美言?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求校尉留我等一命!”甄俨一拜成90度,刘备恨不得照其脑袋开个大脚,当初劝刘备立董侯的是甄家,如今率先说丧气话的也是甄家。不仅对手强大,还有一群自作聪明的猪队友,这棋如何下?

    。。。

    数日后,皇帝刘宏驾崩。

    董太后、董重与蹇硕秘不发丧,以皇帝名义招何进入内议事,说是要下旨立刘辩为太子,此时袁绍正前往陈留迎接招募士卒归来的王匡,何进与何苗大喜过望,当即率领数十亲卫入宫。

    入了第二道门,守在殿外的司马潘隐因与何进有旧,向何进走来朝着他不断做眼神,却被甄俨一把拉住:“潘司马中风了么?为何脸上抽筋。”

    何进、何苗感觉很疑惑,往宫殿门口退,哐当一声,宫门落下(闸门)。

    蹇硕率数百甲士和全副武装的宦官从宫殿两边角落里杀了过来,宫殿内则涌出弓弩大戟士。

    此时,大部分侍卫都留在宫门外,只有王越、史阿等数人跟入大门,急忙拔出刀剑对敌,王越的神中透露着绝望:“杀五个够本。”

    何进何苗急得满头大汗,何进叹息:“敌众我寡,无处可退,你我今日休矣!”

    何苗:“一会我俩分头逃跑,逃出去一人就可辅佐辩儿登基!”

    “好,你逃吧。”

    何进知道对方主要目的是自己,背靠宫门闭目等死,为弟弟吸引火力,万万没想到蹇硕军后面却乱起来。原来北面宫门大开,上百甲士鱼贯而入,直爆蹇硕后臀。

    刘备领着数十甲骑,突穿尚未完全合围的蹇硕军,当先飞驰而至,长矛上尤有血迹:“大将军,刘备来救你!”

    蹇硕怒道:“好个叛徒刘备,弓弩手,射死他们。”

第41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休伤我兄!”

    张飞带着数名甲士,皆持大戟,横扫千军,将弓弩兵个个击飞。张飞骁勇,乃是刘备派给刘协的护卫,因此从宫殿中冲出,正好从背后给宫殿周台的弓箭手一阵胖揍。

    赵云来回奔驰,长矛翻飞,无一合之敌,又在马上拈弓搭箭,专射持弓弩者,箭无虚发。管承率领一队甲士,冲上楼梯,意图控制城楼。

    蹇硕气得几乎吐血:“刘备,你竟违背皇帝之命!”

    刘备护着何进往北门逃:“皇帝去世前,招我近榻,曰史侯继位。将士们,别被蹇硕骗了!多想想你们宫外的家人!”

    蹇硕:“别信他们,杀掉何进,佐董侯登基,个个官升两级。”

    甄俨拍着潘隐肩膀,大呼:“我证明,蹇硕假传圣旨!”

    甄俨是董侯从舅,常在宫里行走,他都如此说,将士们自然迟疑。

    潘隐知道矛盾已挑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艰难地拔出刀剑:“蹇硕假传圣旨,图谋大将军、车骑将军,当诛!”

    墙倒人推,蹇硕惊呆了,刘协的从舅、托孤的队友、自己的属下都在一刻钟内背叛,心中大痛,突出一口血来,仰天大呼:“先帝尸骨未寒,你等岂对得起先帝!”

    。。。

    两日后

    南宫主殿德阳殿举行了简洁隆重的继位典礼,紧接着的大朝会上,新皇尊何皇后为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尊董太后为太皇太后,甄贵人成了太妃,“董侯”刘协封为渤海王,改年号为光熹,大赦天下。

    在所有仪式中,新帝刘辩举动有礼,无甚差错,赢得了朝臣广泛的认同。

    但其畏畏缩缩、唯唯若若,万事皆从母、舅之言,也令不少人颇感失望。与万千母亲过分强势、儿子孱弱的典型类似,刘辩与何太后也是这样一对母子,换后世说法刘辩是个妈宝男。

    刘备忍不住对荀攸说:“先帝曾言当今柔弱仁孝,不类先帝、孝桓帝。如今国家多事,需纠之以猛,当今如此宽仁,恐非社稷之福。”

    荀攸呆了呆:“不是兄长放弃了立董侯,亲手把当今推上去得么?”

    刘备:“立嫡立长,不以贤明。先帝既无明旨,我等只能从惯例。”

    “惯例?兄长言不由衷吧。”荀攸顿感政治无比荒谬,“当今乃是嫡子加长子,先皇不立太子就是明摆着无意当今继位。”

    。。。

    新君既立,紧接着政治分肥。

    后将军袁隗晋升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主持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两位丞相,好伙伴袁绍获得了雄职司隶校尉,南阳人何隅当上北军中侯。

    表面上形成了何氏主兵,袁氏主政,何与袁共天下格局。

    政治智商不高的何进自认为皇帝是他侄儿,有何皇后批阅奏折、掌握印玺、临朝听政,宫内有姻亲张让、张奉,宫外有何进、何苗掌兵,天下必定安如泰山。何进认为,就算袁氏掌握了行政权,也无法威胁何家的地位。

    同时,董太皇太后、董重、赵忠等如丧考妣,没有获得任何较大大的好处,还无时无刻担心被清算。

    至于蹇硕,已经失去了观礼可参与政务的权力。因为擅自动用禁卫军袭击朝廷重臣,本该立即审判,张让赵忠反复求情,才交给宦官们自己处理,暂时与刘协一样,活动范围被局限在永乐宫。

    。。。

    袁绍等党人十分愤恨宦官,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这也是袁绍等党人当初支持何进的最重要条件,何进曾亲口答应袁绍、何隅。

    因为袁绍同时兼有守孝六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袁家嫡系、不错的经学家、成功的官僚、党人领袖、何进故吏等多重身份,还有身贼虎贲中郎将的兄弟袁术。

    很多人认为孝子或具备较高道德标准的人(如党人)八成是忠臣,何进也因此十分信任袁绍,内心也比较赞成全部消灭宦官的计划――太多外戚秉政者被宦官政变杀掉,窦武、陈蕃这一对外戚、党人领袖更是同日被杀,何进也担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与袁绍身上!

    袁绍担任司隶校尉后,工作范围拓展到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关中,就不能天天与何进相见。何进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和补充自己能力不足,广泛征聘有智谋的人士,如南阳逢纪、颍川荀攸、荀彧、河南郑泰、广陵陈琳等人。

    其中荀攸为黄门侍郎、荀彧守宫令,这两个职务也可以宦官担任,郑泰为尚书更是挤走了赵忠一党之人,让原本大权在握、如今利益受损的宦官们感到恐慌。

    处于被审查中的蹇硕也有不少同情者与旧部,了解情况之后,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征辟推荐党人图谋诛杀先帝亲信宦官。

    我曾经统率西园军,何进怕西园旧部反弹,袁绍怕背负杀死上级的恶名,所以迟疑不处理我。如果我死了,何进就会毫无顾忌地杀死所有宦官,大权独揽。”

    最后建议宦官们一起动手,找机会在宫内把何进杀掉。

    作为何家的姻亲,张让代替了赵忠大长秋中常侍。赵忠失去影响力,也失去了为皇帝传递(批阅)奏章的权力,在宫中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普通中常侍。

    总算赵忠知情识趣,主动退位,才暂时逃过被清算,可依然心里惴惴不安。

    接到蹇硕的信,赵忠如获至宝,深知这是与蹇硕、董侯划清界限的良机,立即告诉了中常侍郭胜。郭胜与何进都是南阳人,为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帮了大忙,与何进关系密切。郭胜立即带赵忠去给何进表忠心。

    何进看到蹇硕的信后大怒,令黄门令与刘备一同逮捕蹇硕,将他依法处死。因为刘备有救何进何苗之大功劳,不可不赏,令刘备领上军校尉,协助何家控制西园军,制衡袁绍在西园军中的影响力。

    何进打好了算盘,刘备也曾统属于算蹇硕属下,西园八校中宦官党一定会怨恨刘备杀蹇硕与背叛蹇硕、赵忠等宦官,曹操一直与刘备有怨恨。因此不论是袁绍、刘备、曹操,都绝对无法获得完全控制权,西园八校尉始终信何!

    只是何进不知道,蹇硕死前,将一项本想带入坟墓的重要之物交给了刘备。

第415章 曹操荀彧的共同点() 
除了得位不正的传言,当今皇帝才十四岁,教育方面也是个大课题。

    与袁隗、杨彪一样,卢植也参与教授,私下告诉刘备:“当今虽然仰慕圣君之道,但是资质不太好,怕亲政之前,数年不能有所作为。”

    刘备见卢植神色郁闷,“不太好”三字怕是相当客气的描述:“具体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卢植:“说来话长。”

    原来何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