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69章

汉起-第69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听我的还是听你母亲的?

    我不生孩子,我不生。

    我想父亲,想兄长啦,还有去世的母亲。”

    听到王荣的话,刘虞眼睛一张开,有了决断,召集双方当事人:“郦母有罪罪不至死,减轻一等判罚流放。郦炎包庇母亲,念其亲亲相隐,拳拳孝子之心,罚二十金,不判罚入狱,就在本县服一个月徭役。郦母、郦炎没有尽到婆婆和丈夫的责任,故而刘氏与郦炎之子交回刘氏娘家扶养。”

    刘太守当即表示同意。

    郦炎则说母亲年事已高,恳求代替他服流刑。

    只有郦母大吵大闹,冲上来手撕刺史刘虞,被两个儿子死死抱住,大哭道:“你们三个姓刘的,合伙起来欺负我们郦家,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天理啦?作为婆婆我管教儿媳妇还错了?我要到公车署上书!不信告不倒你们!”

第146章 妻妾() 
接到臧旻的信,催促刘备尽快带人到并州汇合。

    刘备前几天忙着拯救大诗人郦炎,都没时间好好跟母亲和女儿团聚,于是每天晚上抓紧时间抱着乌敏英、祁黄芩胡天胡地,大被同眠,肆意放纵。

    祁黄芩见乌敏英有了女儿,姑姑祁胭脂有了儿子,相当羡慕,对情爱之事变得异乎寻常的痴心,天天纠缠着,面对男人在床榻间的要求和花样,无不一一照做。

    乌敏英则想生个儿子,两年时间,刘备家现在已是田土数千亩,牛羊成群,马匹成队,部曲佃户数百。她已经生下长女,如果能生下长子,就算不是嫡出,相信一定能够分到数十万家产。

    王荣却远远躲着,每次见到刘备,仿佛见到鬼一样,恨不得转身就跑。刘备只能叹息与熊掌不可得兼。

    后来遣乌敏英问了才知道,王荣是听见两女此起彼伏的叫声,以为刘备有晚上打女人的爱好,联想起郦炎那可怜亡妻,担心身板小承受不了,所以跑得比兔子还快。

    知道误解两女的叫声后,王荣更不敢见人,晚上每当听到压抑的呻吟声就无比羞涩。同时也充满幽怨,“臭流氓,才十几岁就两个侧室,还有个暧昧的夏侯蓉,以后不知会怎么样呢!我当时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白天,王荣完全没闲着,天天跟在刘母耿氏后面,乖巧的不得了。耿氏对这个善歌舞、通音律、明诗书的、能算账的小姑娘非常喜欢,常说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王荣祖父王苞为中郎将的家族背景,也给她加了很多分。

    许多年前,刘备父、祖做主楼桑里时,耿氏还年轻,协助婆婆管了几年家。那时候直辖的田土不过数百大亩,算上族人的也不过一两千大亩,管理起来也不算费力。如今两年时间,家业从数十大亩,扩展成数千亩,而且分在涿郡、渔阳郡两处,刘备又不在家,乌敏英、祁黄芩对耕作不算在行,每到农忙时节,耿氏忙的昏天黑地,觉得特别吃力。

    耿氏越发得想给刘备找个懂得管家的女人,恨不得过了年就把王荣娶进家门:“玄德,你倒是给个阿母个痛快话,多久迎娶王姑娘进门?”

    刘备:“王姑娘的父亲早已疏通了关系,准备明年春天送她入宫。她来幽州真实原因是避避风头,免得冀州刺史公孙度抢她去做侧室。

    这是她父亲的来信,她兄长王斌就在张虎家住着,说若劝不了王姑娘回家,就一直住着不走!”

    耿氏皱着眉头看了信:“措辞傲慢的很,看来他父亲看不上你这个新贵。既然要入宫,为何当时要嫁给公孙度为侧室?难道真相信上说的那样被逼的?”

    刘备:“我猜王章以为荣妹在贼窝里失了贞洁,所以急急匆匆的胡乱做了决定。后来弄清楚了,就改了决定呗。”

    耿氏摸了摸孙女的脸蛋说:“胡说八道,当父母的怎么可能连这事都弄不清楚!王姑娘容貌顶尖、知书达礼。尤其是性格温顺,比那三个骑马弯弓的乌桓女人脾气好太多,不论你今后做官还是做生意,都是贤内助。”

    刘备接过萌哒哒的女儿:“母亲知道了?你看雪梅多可爱,她母亲也不容易。来阿给阿父亲一个,叫阿父。”

    “阿。。。父,父。”

    刘备:“你看她多乖,总是温暖的笑着,长大后肯定是个绝色美人。”

    耿氏扭住刘备耳朵:“祁胭脂一年过来多少次,我能看不出来?她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可你们干的什么事啊!还把我孙子弄到草原上去。

    三个乌桓女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你就不能口味正常一点,讨个汉女?反正我不管,一定要把王姑娘娶进门!”

    。。。

    一家庄园墙根外,一只黑狗喜滋滋的啃着骨头。

    不远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八九岁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看着。

    “兄长我饿!”

    “我也饿。”那男孩拿起一根木棍,兜里揣上几块石头,畏畏缩缩地向那黑狗走去。

    黑狗明显发觉的男孩的意图,护住骨头转头盯着男孩哮吠。

    小男孩仿佛看到狗在跟他炫耀,仍然不管不顾的靠近,拿起石头一块一块对狗扔过去,那狗中了一下,呜呜痛呼两声,夹着尾巴往狗洞里面跑了。

    小男孩大喜,将脏兮兮的骨头和馒头捡起来,骨头和半个馒头都给妹妹,他自己只分了小半个馒头。两兄妹偎依在门外互相取暖,期盼着冬天明天就过去,春天马上就到来。

    门开了,一个锦衣少年牵着刚才那只黑狗,带着几个仆人:“是谁打了我的狗?原来是你这个小兔崽子,上,给我打!

    咦你妹妹倒有模有样的,是个美人胚子。”

    。。。

    “玄德,慢点,等等我,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李定跟在刘备后面,胖胖的身躯与搀扶他的刘朗一比,一个胖圆,一个高瘦,对比十分强烈。

    刘备将粮食、钱、肉蒲发到一户户战友、军属、贫困户手上:“叔父又不是不知道我真是只能在这待几天。”

    李定:“马上午时啦,县里的大小官员,都在我庄子里等着你赴宴,管这些黔首干什么?”

    旁边刘郎不爱听了:“这些要么是一起奋战,共同生死的战友,或者遗属,要么是困难的乡亲。我们楼桑刘家富了可不能忘本。”

    李定:“好好,是我说的不对。贤侄你快跟我去吧,否则大小官员、豪族族长不也会说你忘本吗?送温暖的事就交给刘朗吧。”

    刘备总算开始往回走:“好,叔父给侄儿漏个底,我去并州做官,那些官吏、豪绅请我吃饭干嘛?你不说侄儿就不去。”

    李定心想还不是怕了你官场上的横愣手段,嘴上拣选好的说:“乡里乡亲的,平日多多认识,互相照顾也是应该的。你子玉叔、元起叔都在,你总不能放他们鸽子。叔父还有点私心,我那孩儿如今也十余岁了,在子玉门下学了一年。这次去并州,不如把他带上长长见识。”

    飞马赶到李定庄外,就见一群家丁正在殴打一个少年,一个衣服华贵的小胖子则搂着一个不断挣扎的小女孩,高兴的看着。

    “住手!小混蛋,你还反了天。”李定追着小胖子就打,“阿父怎么教你的!老欺负别人。”

    刘备则将家丁踢翻打倒,扶起那挨打的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家人呢,怎么穿的如此单薄在此?”

    少年学大人模样一拜:“小子柳青,与妹柳红因辽西鲜卑肆虐逃难到此。。。”

    王伯:“大人,一群老乡围在门口,怎么劝也不走。”

第147章 李日天从军记() 
李浩原本有个很霸气的名字――李昊,家丁和乡邻们都叫他‘李日天’。父亲李定在县里虽然不是县令、县丞、县尉三巨头,实际上是很有地位地方实权派,相当于几个局的局长。简单的说令丞尉都是几年就走的流官,李定在涿县则为吏十多年不倒,辅佐数任县令,熟悉各项工作,谁来都要依靠他。

    李日天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逢人就说“我爸是李定”。除了郡守、郡丞、县令的家人,无人不对他礼敬有加。

    平时纠结一帮酒肉朋友,横行乡里,走马、牵狗、斗鸡、赌博,吃吃霸王餐,调调大姑娘,戏戏小媳妇,放放高利贷,日子过得嚣张加逍遥。

    没想到好日子结束的这么快,从来不打自己的老好人父亲,竟然摸出剑鞘追打,母亲劝轻点。父亲竟然罕有地说出:“玉不琢不成器。若打死了,再生一个就是!”

    李日天这一天的心理阴影面积比过去十多年都大。

    更让李日天受不了的是,平时尊称叔叔伯伯的人物,对刘备一口一个“大人”,席间所有人都刘备理敬有加,重来都很严肃的县令竟然叫刘备“老弟”。

    更大的打击来自于师父刘子玉:“昊这个名,有人说分开是日天,太过招摇。为师建议改成‘浩’。”

    “日天只是轻侠届朋友胡乱赠送的名号,当不得真,还是不要换了吧。”李日天最满意‘昊’就是可以拆卸成日天,天都敢日,那得多牛逼!自从张虎、夏侯博、邓茂退出涿县轻侠界后,日天哥就是最响亮的名字。

    刘备悠悠地说了句:“人死鸟朝天,你不改,我也不拦你。”

    李定一听,人又不能飞,日天的姿势不就是人死鸟朝天嘛:“兆头不好。过了年跟你师兄去边疆打仗,昊字兆头不好。听你师傅师兄的,改了!”

    李浩哭着被迫接受了,暗骂刘备明明是嫌自己名字太牛逼,嫉妒了。

    哭了半响,忽然发现好像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咦,去边疆?去边疆干什么,旅游么?

    刘备:“匈奴中郎将臧君命令我招募200人,也给了官职任命权,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怎么忍心招募各位的子弟呢?所以这两天下乡送温暖,也是为了寻找兵源啊。”这两年,楼桑里刘家一直不停的送温暖,在服役士卒和家属中,平民中有很高的威望,到也不是临时抱佛脚。

    李定等人:“谁不知道你百战百胜,战场取首级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升官和跑马一样快。”

    说真话你们怎么都不信呢,刘备再次强调:“刀剑无眼,富贵虽易求,战死亦容易。诸位不再想想?”

    。。。

    “李小胖,你记住,权力和财富能决定一个人的荣辱与命运,但改变不了历史的真实与家乡公论,改变不了人心向背。惟贤惟德能服人心。”

    在西进的路上,刘备不忘教导李定的儿子:“既然入了我门下,就把在家的少爷一套给收起来,首先一条服从命令。在涿郡你是我师弟,行军路上只是一个伍长,军法严峻,若违反是要杀头的!你归刘朗指挥,刘朗归典韦指挥,记住服从我的命令,他们的命令!”

    李浩发现被父亲骗了,说好这个师兄厉害的很,李浩只要来镀镀金就能当上大官,比父亲还大的官。可如今却从步兵伍长做起,虽然他和几个伙伴有马,骑。

    刘朗一路整训:“你们有些是老兵,有些是新兵,有的家里穷,有的有人侍候。大人刚才给你们讲了话,要求你们听各级军官指挥,要求你们高标准、严要求自己。

    我给大家讲第二条,学会照顾自己,衣服裤子自己洗澡,被子自己叠,矛戟刀剑自己擦亮,弓弦箭羽自己保养好。战场上这些细节都是要命的。

    第三条学会照顾别人,当什长、伍长的,都有从军打仗的经验,要照顾好属下的新兵蛋子,谁生病了,谁开小差了,都要关注到!一般不提倡打人,多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许欺负士卒,不许欺负百姓。”

    李浩很快发现,刘朗说不提倡打人的话是哄人的。作为伍长,李浩虽然有浑身力气,可队列、行军、号令什么都不会,什长对李浩讲解了几次,就不耐烦了,将他踢翻在地,李浩也是个横的,马上起来把什长打翻在地,什长怒了,让他自己学。

    这下李浩傻眼了,不仅被刘朗命令下马步行,还把伍长职务给停了,学会相关军事基础之前,不能复职。

    士仁:“凭什么他们可以把兵械缁重放在马车上,我们要全副武装扛着走?”士仁父亲是广阳人,士氏出自于祁姓,而他们这支居住在傅地,所以又叫傅仁,或者傅士仁。就跟诸葛类似,一支葛姓居于诸县,于是叫诸葛氏。傅士仁母家在涿郡,长期在涿郡与李浩厮混,被家长逼迫着一起来了,颇善骑射,在一群少年中也算想当当的人物。

    李浩:“就是!”

    刘朗:“我告诉你们,凭什么!他们都是老兵,知道怎么打仗。你们是新兵,什么都不懂,走了十里就嫌累,要是上战场,还没遇到敌人就崩溃了。

    你们看,柳青多勤奋,哪像你们两个总说累。”

    柳青将妹妹柳红给刘家做侍女,自己当了兵,归张山管辖,他只一个小小的骑兵,比不上李浩、士仁都是伍长。柳青在辽西郡成长十多年,也算马术娴熟,又识些字,虽然身材单薄了些,相信养好了也算合格。

    。。。

    刘备带着百多号涿郡兵,在广阳蓟县汇合幽州刺史刘虞派的50骑兵,带领他们的是老熟人韩当。点兵之后,在州武库领取武刚车、轻车,各类缁重,刀剑弓弩。

    刘虞还亲自下拨了200马匹,弓矢、弩矢各2万,贴心地给士卒们准备了送别宴会,把士卒们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向西面通过居庸关中后,是上谷地界,毫无疑问少不了天下闻名的乌桓弓骑。

    看着盛装打扮的祁胭脂骑着高头骏马,带着骑兵,抱着孩子,像等待丈夫的妻子一样等在路旁边。刘备不由百感交集,如同珍宝一般接过孩子,在胖嘟嘟的脸上亲了一口:“这就是我的。。。义弟?”

第148章 熹平六年的徐荣() 
“两年不见,别来无恙乎?”担任上谷太守之后,陶谦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上了一个层次,给人踌躇满志的感觉。

    祁胭脂无奈的瞪了刘备一眼,接过孩子,往边上走了两步,让出地方。

    “府君安好。”刘备立即恭恭敬敬的拜了两拜,“若不是府君提携,备只不过一个队率。快把给府君的礼物拿上来,都是些南方特产。”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