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84章

汉起-第84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别了杨赐,段颎越发高兴起来,仿佛太尉之位很快将回到自己手中。

    。。。

    几日后,苏固已经无大碍,只是精神不太好,总是唉声叹气,也不太愿意说话,只是待在二楼,看窗外发呆。

    刘备劝了几次,发现没什么用,也就忙其他事去了。与臧洪、袁术、何进都有事情要商量;与刘繇、赵昱、王朗等曾经同为郎官,虽与偶尔有过龌龊,事隔近年,都是年轻人,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天,打打四象牌,亦能不同程度地放下。

    这日正与臧洪等玩牌,刘德然跑过来说有人指名道姓要见刘备。

    刘备进了二楼一包厢,发现来人竟然是杨彪:“不想杨大人光临寒舍,今天这顿,由我做东吧。”虽对杨赐、杨彪父子不满,然并无利益上的冲突,杨赐为司徒时还曾举荐刘德然为吏,刘备也犯不着得罪杨家。

    旁边一人摘下斗篷:“玄德,此处说话可方便?”竟然是太尉杨赐,“我府上耳目众多,所以前几日没有赞同你的话。”

    刘备:“难道还有人天天盯在杨公门口?”

    杨彪:“还真有,第二日段颎便以看病为前来拜见父亲。”怕刘备不相信,拿出段颎的名刺和书信。

    刘备:“小子想不通为何太尉大人不愿意处置段颎?难道真因为关西人是一家?”

    杨赐:“你不知道,是因为不清楚朝中形势!

    朝中势力最大的是曹宋两家,宋家内有皇后管理后宫,有大长秋曹节为宦官之首,有尚书令曹鼎掌控内朝与诏令,有执金吾宋酆、校尉曹破石手握兵权,有大司农曹节掌握国家财赋,曹宋两家族人、故旧满天下,千石以上数十人!与窦武、梁冀相比,只是差一个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名号罢了。

    有哪家哪派能与曹宋两家做比?”

    刘备:“汝南袁家,弘农杨家四代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与之比!”

    杨赐摇摇头:“若袁家能与曹宋两家相比,臧旻任太守的事,何须来找老夫?若杨家能与曹宋两家比,老夫又何必记录西域风情?手中无兵,宫中无人,袁、杨两家不过无根浮萍而已。”

    刘备:“那有谁是对手?”

    杨赐:“中常侍王甫掌永乐宫,得皇帝母亲信任,每有大事,皇帝与之商议。段颎平定西羌、东羌族,在军中非常有威信,各地军官,不少出自于其门下。王甫、段颎隐隐结盟,才是略弱于曹、宋两家的派别!”

    大宦官与名将的结盟,听起来匪夷所思,仔细想想却还真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而皇帝又往往通过宦官对军队,尤其是雒阳驻军发出命令,士大夫根本无从插手。外戚大将军窦武、世族领袖陈蕃之死,就是因为曹节等矫诏蒙蔽张奂,又派王甫领皇宫侍卫与张奂一起围攻窦武于北军营中,窦武这才兵败身死。

    袁、杨两家,虽然贵为世族领袖,世代三公,在雒阳却调动不了成建制的部队,真要闹起来,不论曹节或是王甫,收拾袁隗、杨赐不过几个时辰的事情!

    刘备:“若将段收拾了,袁、杨两家不正好控制雒阳驻军么?”

    杨赐叹了口气:“老夫以为凭你的智慧,能看懂,所以才与刘宽一起建议任你为黔陬长。”

    “还请杨公教导。”刘备隐隐觉得有一团大秘密摆在面前,即使他多次上过战场,袖子中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抖起来。

    杨赐:“段颎若身败名裂,王甫定然独木难支。世族本一盘散沙,又耻于王甫为人,即使能够控制雒阳驻军,又岂会与王甫合作?

    要知道永昌太守曹鸾曾经为党锢喊冤,被王甫迅速弄死。不明就里的士人,一定会因为感激而选择曹宋两家,而不是王甫。

    倒时候曹宋两家定然会出一个梁冀、窦武一样的大将军!皇帝将被架空!”

第182章 留不住的人才() 
“兹令琅邪赵昱为琅琊国即丘长,东莱刘繇为梁国下邑长,东海王朗为彭城国甾丘长,广陵臧洪为琅琊国莒长,涿郡刘备为东莱郡黔陬(qian’zhou)长。。。”

    雒阳东面的路上,臧洪读着尚书台的公文,感觉无限怪异:“你个幽州人,怎到青州做县长?一般在本州或者邻州。你倒好,跨过冀州,到青州任职。”

    刘备没好气地说:“那去哪里?上谷,渔阳,辽东?还是并州?我们幽州人就应该到苦寒之地受苦,你们徐州人就应该到富庶之地享福?”

    “我错了不行吗。”臧洪连忙说,“你知道我是想说县长官职不大,一般应就近任职,涿县到黔陬超过一千二百里,跨州过郡太不方便。”

    刘备:“这就不懂了吧,幽州和青州是相邻的!东莱郡与渔阳郡隔着渤海相望,我家有块地在渔阳。”

    “还真是。但黔陬县是东莱最南面的县,不与幽州相邻,而与徐州相邻。”臧旻凑过来小声说,“我父给尚书台建议你任雁门郡平城长,继续在他麾下效力,怎么诏令却是黔陬长?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走了其他门路向尚书台或三公进言?”

    刘备担心对宋家图谋的泄露出去:“谁举荐了我?这真不能说。”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郡守。县长在朝堂层面只是小小职务,对人脉关系只到州郡的大多数豪族,却是天大的官。即使是在朝堂有人的家族,也多会在老家县长、县丞、县尉的任命上发声,而新任县官不熟悉地方,不论治政用宽、用严,一般也要倚重在朝中有人做官的家族。

    臧洪深悉其中道理,刘备不说,他也不追问,话锋一转:“县长这种小官,俸禄低微,你部曲那么多,那点俸禄怕是路费都不够!难道给些路费,让部曲散去?”

    刘备:“比不了你这种高官子弟,我以军功起家,部曲皆兄弟,怎忍离去?况且以我家财,给部曲每旬吃肉的钱还是有的。”东汉、魏晋官吏的一大特点,官员和读书人多数家庭富有,不仅靠当官那点俸禄,所以经常有干的不高兴的官员挂印绶于门梁,辞职归家,放到惟有读书高的宋明清三代,几乎不可想象。

    臧洪:“你的部曲人才辈出,典韦早可任县尉,祁济、韩当、关寿皆是屯长,刘朗、张山、李浩、傅士仁都超过队率,你安排得过来?不如借我几个,总好过便宜了别人。”

    “臧太守思虑周详,不可能不给你安排人才、护卫。何必挖我的墙角?”刘备恍然大悟,“或者是臧太守让你问的?”

    相比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父亲是九卿的曹操,接触的要么是大官僚子弟,要么是各地名士,要么是各级官宦,换后世的话说,圈子高好几个层次,招揽的人才也高几个层次。出生没落官僚家庭的刘备家里最穷时只剩下几十大亩地,还有一屁股债,在仕途上难以顺畅,就是立下大功劳后,亦难以得到足够的奖赏,这次从比千石降秩担任黔陬长就是明证。一个好汉三个帮,招揽人才亦有困难,所谓某个大才磕头就拜的场景,刘备从来没见到过。

    刘备知道自己缺乏背景,所以从不招揽名士,因为得到之后,亦难以留住。

    属下部曲典韦是杀人犯,祁济是乌桓人加外亲,关寿因与同事难以相处被老父赶出来,刘朗是族人,王伯是邻居,张山、耿绩、李浩、傅士仁是同郡人,没有一个出生世家豪族。刘德然则不是部曲,而是合作伙伴。

    臧洪:“又被你猜中了,父亲想借典韦、祁济、韩当和关寿。说是想给臧家挣一个乡侯!”臧旻转战万里,斩首极多,若不是南单于叛逃,功劳足以封侯。如今为雁门太守,更加汲汲求功。

    “我部精锐骑兵,多数都已跟你父去雁门,若剩下几个贴心兄弟也被挖走,到了县里岂不是无人可用?”若是臧洪借人,刘备没有不允许的道理,毕竟有借有还。臧旻借,则要好好考虑,一郡太守,随便安排个职务,都比刘备能给的高,借出去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臧洪仿佛没有注意到刘备难看的表情:“以典韦、祁济之功,做县丞、县尉绰绰有余,父亲打算任命二人为别部司马,关寿功劳略少,可先平调做屯长。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要留成仇,男人其实也一样,为了他们的前途,劝你一定要好好考虑。”

    刘备:“好祁济借给臧太守,但你要自己说动他。典韦,嘿嘿,只借给你,不借给藏太守。韩当和关寿想也不要想。”

    话音未落,打马急走,留下臧洪在后面吃灰。

    “把典韦借给我,不借给阿父?什么意思?”臧洪捂着鼻子愣愣发神。

    “臧君!”黑脸的典韦并未随刘备走,“韦以后就在臧君属下办事啦,我们一路吧。”

    臧洪:“这可怎么办啊,我一小小县长,哪里有位置安排你这尊杀神?”

    “臧君还不明白?以后典韦就是你的县尉啦。”典韦哈哈大笑,打马而走。

    留下臧洪再一次大出预料、呆若木鸡。

    。。。

    乌桓人祁济善骑兵,被臧旻挖走并无奇怪,本来就是从祁胭脂处借来的,祁胭脂要同意,刘备也无话可说。

    典韦跟从刘备时间很长,功劳最大,虽然极其舍不得,刘备亦不会过分到强迫留典韦做县兵曹、或县贼曹。虽然刘备于典韦有救命之助、知遇之恩,只要提出来典韦一定会同意,但刘备不想让典韦心里别扭,于是为典韦向张让、杨赐求来莒县尉。

    刘备从臧旻出征,诸部之中战果最大,损失最小,正常情况下,应该升职为千石县令或者六百石的州刺史,只是年龄太小,太过惊世骇俗。现在,从比千石的从事、六百石的虎贲中郎,降职为四百石的县长,明显做出了牺牲,给典韦一个县尉,刘德然一个郎官并不过分,反能避免曹宋两家的猜疑。

    韩当等人是从公孙瓒处借来的,早几天已经上路返回辽西。公孙瓒现在是辽西属国长史,辽西属国的二把手,臧旻打韩当的注意怕是打错了地方。

    能挖走的是人才,挖不走的是兄弟。

    诸将官之中,关寿随刘备时间最短,武艺却与典韦相若。刘备越发怀疑就是关羽,越发待之亲厚,食则同桌,卧则不避的地步,并将之从一伍长,经数次提拔,为屯长。典韦离开后,关寿出人意料地越过刘朗、张山等老部下,李浩、傅士仁等乡党,接过了部曲副官的指挥权,可谓大跌眼镜。

    关寿之前四处碰壁,亦知道自己脾气不好,不善与人相处,如今得刘备看重,相处融洽,步步高升,于是越发将刘备视做知己,隐约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

    与臧洪分道扬镳后,刘备转而北上,打算回涿郡一趟,想着被挖角的这些,心里愈发郁闷。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位不同寻常的老人。

第183章 大丈夫当衣锦还乡() 
“以往辽西太守出征,皆自阳乐出发,从东向西扫荡柳城之敌人。我偏要一反常态,自卢龙塞出发,从西向东。”赵苞的话掷地有声,如在耳边。

    原来辽西郡治阳乐远离其他县,每次出兵击鲜卑,士卒从各县走山海关循渤海边,历五六百里,需五六天,才能到达郡治阳乐聚集。渤海边数百里道路,皆在山海之间,保密性很差,躲在山里往下一瞧就知。且需要经过辽西属国的乌桓聚集地,故而十分容易走漏风声,公孙瓒的岳父刘其,就是因为走漏风声,才遇到大队严阵以待的鲜卑人。

    十一月,邹靖率辽西属国乌桓过郡治阳乐,合其兵,打辽西太守旗号,多树立旗帜,铺开队列、战车,数千人看起来就像有一两万人。

    消息果然走漏,鲜卑阙机、素利等部落早探听到消息,聚集一两万人在柳城以东严阵以待。

    “我与尔等誓,二年必平定辽西郡内之鲜卑!不灭则本官向皇帝请辞!请诸君全力与我讨贼!”太守赵苞发动百姓,大开武库,穷兵黩武,辽西不到十万人口,每户摊派一丁,得甲士万人。

    从公孙瓒计,自卢龙塞出,偃旗息鼓,于山谷间潜行八百里,一日攻下柳城,并将周边的来不及逃走的鲜卑老幼、妇女、牛羊大量俘虏。

    一日后,鲜卑阙机、素利等部才知道中了计,急忙回救援柳城,而邹靖追击于其后。

    赵苞坚守柳城不出,而列部分俘虏之鲜卑老幼妇孺于墙上,阙机、素利等气得怒骂,同时攻城的鲜卑士兵们气为之夺,甚至有拒绝参加攻城的。

    鲜卑各部攻城一整日,不能下。第二日,杀牛宰羊决绝再战,因为若不能攻下,抢不回牛羊、辎重,这个冬天将非常难过。

    从早晨到斗到中午,公孙瓒在见城墙上发现鲜卑的士气渐渐衰竭,而邹靖部主力的旗帜已在十里外说:“府君,贼士气已衰,可击矣,属下请为先锋!”

    赵苞执公孙瓒之手说:“壮哉!本官在城楼上亲为你擂鼓。”

    柳城之战,公孙瓒、赵苞击其头,而邹靖击其背,鲜卑大溃。此战,鲜卑战死两千,投降男女1万余人。

    聚集在柳城周边的鲜卑人失去了大量妇孺、奴隶、牛羊、帐篷之后,躲在山林中瑟瑟发抖。少数人可以在野外零下二三十度生存下去,但数千上万人不行,仓促之间难以找到足够的洞穴,缺乏工具难以搭建足够的木棚,拥有牛羊牧民的不愿意分给失去牛羊的,相互之间的世仇更加剧了混乱,大大小小的部落冲不断。

    几日之后,既有数百人的小部落到柳城请降,赵苞收其质子,并给予一些粮食,同意他们回到柳城附近居住。之后鲜卑人就像潮水一样,纷纷请降,阙机、素利等大部,也信心动摇,坚持不下去,一起交出质子,向赵苞请投降。

    赵苞于是重新恢复对柳城的统治,屯兵驻守,招揽百姓前来准备来年屯田。并向朝堂写表,称赞自己的功劳和战绩,请求同意自己新设立塞障尉的请求恢复柳城的县级编制。

    同时,派了五十人送信并带战利品给安平郡家中,向老母亲、妻子、儿女大大地宣扬了自己的功劳,请他们到辽西郡来与自己一起享受富贵和福气;向乡党炫耀自己的成绩,招揽乡党到自己手下求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