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破天下 >

第162章

盗破天下-第162章

小说: 盗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人!”杜甫也应承了下来。

    ……

    龟兹城,自大唐安禄山叛乱以来,虽说边军内调而兵力空虚,但百姓们并没有感觉到多少紧迫感。后来,出现了一个大唐将军李无解,突然出兵占领了龟兹,倒是叫百姓们紧张了一阵,但最后大家却发现,这个新来的将军不只不烧杀抢掠,而且还颁布新政,开始改制度,理赋税,辨刑狱,倒是叫百姓们稀奇了好一阵。

    这日,龟兹城中百姓突然见城中开始发布募兵的通告,而且校场军士频繁出入,似乎形势一下子又变了,不由得紧张起来。而对于募兵通告,也都只是观望而已。

    好在李无解虽然占据了龟兹城,进行了改制,但并没有打出叛唐而自立门户的旗帜,所以在同为汉家儿郎,有义务抵御外族、保家卫国的政治宣传下,迅速凝聚了民心。慢慢地,就有人开始到募兵处报名,而当听到了成为士兵之后不禁待遇从优,而且对家属都有照顾时,很快,募兵处便人满为患了。

    李无解自然不管这些,他如今刚刚从校场回来。而去校场,自然是去查验三千士兵训练的情况了。其实对于这些士兵,虽然只有不足五百人完成了新军操练,其余的两千多人都只在起步阶段,只接受了基本的队列训练和看其他士兵操作过火器,但李无解打算在行军中再进行训练。倒是在查验中,李无解发现了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自然是关于火枪的。要知道,按李无解的设计,火枪和火器将是他的大杀器,然而通过这次检验,李无解却发现,以目前的水平,还无法大规模装备火枪。一者,是因为制造水平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二则,则是火枪之身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虽然目前的火枪因为燧石的应用,不再如火绳枪那般需要点燃火绳引线,然后引燃黑火药将子弹射出去,从而缩短了射击时间,但此时的火枪,还是需要灌装黑火药,然后灌装铁砂铁丸,而不能做到如后世的子弹一般,经由弹夹供应而实现单发和连发。

    试想,只有不足一万的火枪队,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时,火枪的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又如何取胜?当然,手雷可作为补充,但依靠臂力扔手雷同样有一个缺陷便是只有与敌人距离合适时,手雷的爆炸威力才能显现出来。然而,面对大量快速冲杀而来的骑兵时,距离却又成为短板。至于火炮,有限的数量让其优势也大打折扣。

    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拥有后世知识储备的李无解很快有了主意,只不过,却是叫工业部长杜甫又忙开了。

    那边,按照李无解的吩咐,杜甫举着几张图纸细细地看着。图纸上,是用细笔勾勒的一个个武器的图纸,一旁,又加了一些文字备注。而细细一看,这些图纸所示武器的基座,与后世火箭炮类似,但一旁列出的火箭炮弹,却与后世小孩子玩耍的窜天猴类似。

    翻开第二页,杜甫看到了一个更繁复的武器——步枪。说它繁复,不是因为枪械本身,而是因为它的弹药。以目前的工艺,杜甫相信制造出同样粗细的枪管不成问题,制造出连环激发的弹夹不成问题,但要制造出同样规格的子弹,而且,还是以黄铜质地,分为弹头和弹壳,二者的组装设计复杂的工艺,而且还需要一种冲床,这些,就让杜甫看的云里雾里。

    好在对于子弹的制造,李无解只是提出了一些构想和设计图,然后让杜甫交给下边的人去探讨和发挥,并没有要求必须生产出成品来。

    就在杜甫翻到第五页图纸的时候,自门外进来了几人,分别是昔日铁工科的胡一清,烟火科的朱六,木工科的公输墨和工业部副部长王小凯等人。看到几人到来,杜甫急忙起身,然后带到了一旁的圆桌旁,然后开始传达李无解的指示:扩大军工厂规模,加快原有火器的生产进度,同时开发新式武器……

    ……

    明日就要率军出发前往碎叶了,李无解内心里却有诸多不舍。

    经过了一番辛苦的耕耘和播种,冷清秋终于见喜,怀胎两月有余,令李府上下阖家喜上眉梢。

    本来,李无解打算好好陪伴在冷清秋身边的,以弥补早先时忙于奔波,少了对冷清秋和家人的照顾的愧疚。但谁知道,碎叶突然传来急讯,李无解不得不再次启程。

    正因为觉得亏欠冷清秋太多,所以李无解这几日风风火火地布置完事情,便片刻不停地往家里奔,与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再陪冷清秋说说情话,逗逗乐子。

    只是这次,李无解刚刚到了门前,就突然被人叫住了。

    “李大人,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娘娘自然是杨玉环了。而来人,是李无解分配给杨玉环,伺候杨玉环起居生活的胡一瑾,乃是胡一清的妹妹。

    过年在家,各种事务,导致上月更新停了好久,3月重新开始哈!朋友们多多谅解!在此也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生活美!

    (本章完)

第227章 杨玉环酒里下药() 
    龟兹城,往东隔了李府两条街道的一处宅院,李无解在胡一瑾的陪同下进了院门。

    院门内,显得格外清净,不见多余的人影。

    待走到了正厅前,李无解脚步不由得一顿,不过也只是一刹那。只是,虽然继续走着,李无解的步伐却有些机械,背着的双手放了开来,却有些无所适从一般地不知道怎么摆动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无解看到了正厅门边站立的杨玉环。只见杨玉环一双美目盯着李无解,嘴唇挂着笑意。直到李无解走到跟前,杨玉环的目光都不曾偏离,嘴角的笑意却越发浓了。

    “娘娘!”李无解上前见礼。

    听到李无解的称呼,杨玉环的神色瞬间黯淡下来。自来到西域之后,李无解安排了一个丫鬟给自己,让自己住进了这处宅子后,便再也没有光顾过,反而是自己,以各种借口去了李府好几次。只不过,每回去,总是少见李无解,而且即使见过一两回,也都无话可说,忽然间,杨玉环觉得与李无解生分来了许多,陌生了许多。

    其实,李无解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当初救下杨玉环,其实只是单纯地为了不让那个千年以后还让人惋惜不已的红颜薄命的故事发生而已,并没有抱其他什么想法。如今,倒是真的救下杨玉环了,也将杨玉环安置在了这里,但李无解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了。

    将她当寻常女子对待,却总觉得她曾是麟德殿前美艳不可亵渎的仙子一般;又似乎,已经习惯了将她当作贵妃娘娘来对待,因而下意识地,李无解就叫出了一声“娘娘”来。而且,就算给她安排丫鬟,也因为这层特殊的身份,只安排了胡一瑾这个知根知底的熟人。

    杨玉环神色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朝着李无解福了福身:“听闻李大人将要远行,玉环略备了些酒菜,为大人践行,还请李大人不要拒绝!”

    李无解尴尬一笑,心道:“如今都到门口了,还怎么拒绝呢?”不过,这只是内心的想法罢了,开口却道:“如此,倒叫您费心了!”

    杨玉环微微一笑,急忙摇头:“不费心,不费心!”继而侧身示意道:“李大人,请!”

    “请!”李无解抬手示意。

    然而,进了正厅,李无解却发现正厅内只见一张空桌,却并不见摆放酒菜。而跟在二人身后的胡一瑾看了,也不由得狐疑:“方才走之前,娘娘明明在正厅内摆好了酒菜的,怎么不见突然不见了?”

    杨玉环并没有看到身后胡一瑾的神色,而是嫣然一笑道:“李大人这边请!”

    李无解只得跟上,胡一瑾也跟了上去。

    而当绕过正厅,到达后堂,洞过小门,转到一间屋前时,胡一瑾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有些惊讶地长大了嘴巴,不过很快又合上了。

    “李大人,请!”杨玉环抬手揭开纱帘,邀请示意。

    李无解虽然内心疑惑,但还是走进了屋中,而一走进屋中,就闻见一股幽幽的香味钻进了鼻子。这香味自然不是酒菜的香味,而是女子体香。对于这股香味,李无解很是熟悉,因为只要冷清秋待过的屋中,就有这股香味。

    当李无解看到了那一张铺着锦缎的小炕时,心道一声:“果真!”

    “这!”李无解回身看向身后,只见杨玉环正低声朝着胡一瑾吩咐着。完了,才跨进了屋内。

    看到李无解的神情,杨玉环倒是没有丝毫不妥的感觉,微笑道:“就只有玉环与李大人两人,在大厅内未免空落落的,所以玉环就将酒菜搬到了卧房,李大人切莫见怪才是!”

    “不怪,不怪!”李无解摇摇头,避免与杨玉环目光直接接触,急忙将目光看向摆放酒菜的桌子。

    四个菜,一壶酒。菜色搭配匀称,卖相十分好。

    “李大人,请坐!”

    “您请!”

    二人坐定了,不过坐的位置却很特别。杨玉环并没有坐到李无解的对面,而是坐到了李无解左首。

    一番客气,酒过半酣。李无解倒成了劝酒的了,当然,他是劝杨玉环少喝些。

    “喝多了伤身,您少喝些吧!”在劝了几次杨玉环都不听后,李无解终于伸手夺下了杨玉环的酒杯。

    “你还是不肯叫我玉环吗?”杨玉环的玉手还保持着握杯的状态,目光却痴痴地望向李无解。

    “我……”李无解刚放下酒杯,抬头欲言,但望见杨玉环的目光,语音不觉一凝。

    “哎!”杨玉环长叹一声,放下手,低下头,黯然道:“倒叫李大人见笑了!”

    “不会!不会!”李无解连连摇头,不过说完这句,却又不知道如何说才好,不觉沉默下来。

    刹那间,周遭沉寂下来,整个房间气氛变得压抑起来。杨玉环只管低眉垂首,李无解则有些手足无措一般,一会儿看看菜,一会儿偷瞄一眼杨玉环,一会儿又赶紧低下头。

    良久,就在李无解找好了话头,想要打破这份沉默的时候,杨玉环突然神色戚戚地开腔说话了:“李大人,你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的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这个……”

    李无解正要说话,却又被打断了。

    “是不是我就不用背负逆**理、祸国殃民的骂名了呢?”杨玉环的声音不觉加大了几分。

    听到这话,李无解突然惊得长大了嘴巴,看向杨玉环。他可是知道,在杨玉环之后,有些野史,曾将杨玉环描绘得极其放荡,并将大唐衰落的原因归罪于杨玉环。

    其实,李无解此刻不知道的是,在市井之间,已经在流传杨玉环祸国殃民导致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了。而所传说的,正是被李亨等人刻意渲染的那一套。而这种消息,恰巧被杨玉环听到了。

    似乎,正是因为市井间的这些留言,刺激了杨玉环,让杨玉环满腹委屈,多日来找不到人诉说,而今天在李无解面前,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了。

    于是,桌前,就见杨玉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

    而在杨玉环含泪诉说间,让李无解为那个为了求得依靠,不惜牺牲贞节,容忍姐妹共享男人,但即使这样,却依然被背叛;杨家人视她为获得高官厚禄的依仗,李隆基视她为平息兵变的替罪羊,天下人骂她罪魁祸首,其实谁知道,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她既不弄权,也不贪欢,但却被动地卷进了弄权贪欢的漩涡。

    “玉环,你是你,杨家人是杨家人,就连那李隆基父子,其实都不值得你伤心!”李无解看着杨玉环,劝慰一声。

    其实,直呼李隆基的名讳,已是大不敬了,但此刻,一个本就天地不怕,另一个则沉浸在那一声“玉环”的称呼中,倒是都不曾觉得有什么不对。而在屋门外偷听的胡一瑾听了,紧张得伸手掩住了张大的嘴巴,然后赶紧逃离了。

    一声“玉环”,是李无解第一次叫出,让杨玉环的眼泪决堤一般狂泻了出来。杨玉环赶紧抬手捂住了嘴,却是怕自己哭出声响来。

    看着杨玉环梨花带雨的模样,李无解不由得心生怜惜,急忙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帕,伸向前,去替杨玉环拭泪,不曾想,杨玉环顺着张开的一只臂膀一下子扑了过来,抱住了李无解的腰。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杨玉环哽咽着重复着一句话。

    李无解似乎感受到了杨玉环内心的那种不安和彷徨,一手环抱着杨玉环的肩膀,一手抚摸着杨玉环青丝,轻声道:“一切有我,一切有我,别怕,别怕!”

    似乎,听到了李无解的这句承诺后,杨玉环的内心安定了,所以只管哽咽着,却不再问了。而李无解,不知内心作何想法,一边抚摸着杨玉环的青丝安慰着,一边抬眼望向屋顶。长长地,轻轻地,李无解嘘了一口气。

    好一阵儿,杨玉环停止了哽咽,稍动了下身体,李无解乘势放开,杨玉环才直起身子。

    从李无解的手中接过锦帕,杨玉环擦了擦眼泪,低着头不看李无解,轻声道:“酒快没有了,我再去拿一壶!”

    李无解本想拒绝,但见杨玉环已经起身动了,到了嘴边的话便又咽下了。

    很快,杨玉环端着一个盘子来了,里头除了一壶酒,又多了两个菜。李无解见了,急忙起身,欲要接过盘子,不曾想却被杨玉环躲开了。

    杨玉环将盘中的酒菜一一放在了桌上,又将盘子放到了一旁,复又提起酒壶,看向李无解,嫣然一笑道:“说好了是给李大人践行的,却因为玉环一时激动,偏离了,李大人见谅!”说完,抬起玉臂,提着酒壶就要给李无解斟酒。

    李无解急忙端起酒杯,凑到酒壶前。

    酒液顺着壶嘴儿,亮出一道弧线,倾倒进了李无解的酒杯。

    杨玉环见酒杯满了,这才停住,放下酒壶,又端起自己那一杯酒,朝着李无解道:“李大人将要远行,玉环借此杯酒,祝李大人一路顺风,高歌凯旋!”

    李无解微微一笑,道一声谢,举起酒杯就近唇边,一饮而尽。

    酒宴重开,宾主都似乎换了心情,有说有笑,只是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