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粮草王 >

第100章

大唐粮草王-第100章

小说: 大唐粮草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尉迟恭见过陛下!恭贺陛下凯旋而回!”

    “臣”

    “臣”

    长孙无垢带领之下,大唐一众人等行到百步之外,迎接依旧处于傲然状态的李世民。

    “快起、快起”

    长孙无垢这一开口,倒把漂漂然状态的李世民惊醒了过来。

    眼看长孙无垢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李世民赶紧翻身下马,将其搀扶起来,柔声道:“观音碑,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虽从前几日的急报之中,知道长安缺粮之事稍稍缓和了一下,但从长孙无垢脸上依旧残留的苍白之色,以及她瘦了一圈的脸庞,李世民依旧可以看到她那段日子的辛苦,心中也很是疼惜。

    瞧着李世民痛惜的眼神,长孙无垢温柔一笑,握住李世民抚摸自己脸颊的大手,柔声道:“陛下言重了,臣妾身为皇后,既是陛下的妻,亦是天下百姓的母,万事当以陛下及大唐的百姓为重,只要陛下能平安归来,大唐百姓没有太多苦难,臣妾受的这一点点苦又算的了什么。”

    这些日子以来,长孙无垢日日夜夜都期盼着能看到李世民回返长安,如今见得丈夫依旧是那个傲视天下的大唐皇帝陛下,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去。

    而今有着李世民痛惜的眼神,她自觉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松开握着长孙无垢的手,李世民又拍了拍李承乾和李泰小小的肩膀,注意到二小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眼神,仰天乐道:“我的儿,好好好!”

    其他的话不用多说,单单三个“好”字就是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泰最大的褒奖,也是他喜到极点才能说出来的话。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这娇生惯养的两个儿子竟然能可以以身作则,带领皇室之人一起陪着百姓吃苦,不由得对自己内心的决定更加看重。

    一番叙旧过后,李世民在内侍服侍之下,身穿天子大裘,内着饰有日月星辰之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走上四阶三丈高的圜丘顶端之上。

    “武德九年,岁次丙戌,九月初一,嗣天子李世民,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时维秋至,六气资降,敬遵典礼,谨率臣僚,恭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各此禋燎,只祀于皇天上帝,突厥袭扰中原已久”

    郎朗回音响彻圜丘,祭天之烟火缓缓飘上天空,长孙无垢、李承乾、李泰等皇家之人立于圜丘第三阶平台之上,而以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恭、程咬金、秦琼为首的文武百官则表情肃穆的立于第二阶平台之上,第四阶是跟随李世民北伐的程怀默、苏定方等大唐中低级将领。

    鼓乐齐鸣,天帝享祭,君臣共跳舞云门之舞,分享酒醴,天子赐胙。

    此次祭天大典既算是祭天,也不算是祭天,是李世民为震慑寰宇,北伐得胜而归特意做出的举动。

    对于大唐皇帝陛下要震慑四方国家的举动,一直劝谏皇帝陛下不可劳民伤财的魏征魏玄成也没有出言反对,反而在三天前跟着李世民一起痛痛快快的洗了回奢侈的凉水澡。

    一整套的祭天大典下来,日头已经由初升变成了日头当中,本是有些凉爽的天气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起驾回宫!”

    四字说完,李世民在长孙无垢搀扶之下,走下圜丘,行向帝辇,和一众人等返回皇宫之中。

    即使以李世民青壮之年,即使他心中仍然十分亢奋,近三个时辰的祭天大典依旧让他汗流浃背,身上的汗水已经将那代表天子的大裘浸透了。

    李世民带着一众大臣走了,那随他而回的将士们却没有全部散开,一个个阵营摆开,将带回来的突厥俘虏围在其中,免得出现骚乱之事。

第201章 封赏(第三更)() 
明德门中门大开,龙辇缓缓驶入,随后行驶在宽达三百步的朱雀大街之上,所到之处,尽是拜服的大唐百姓以及他国而来的番邦商人。

    瞧着如此情景,刚刚换过衣衫的李世民很是开心,握着长孙无垢的手,指了指二人身后凤辇之上的李承乾和李泰,随后又指了指东南方向的蓝田县,低声道:“观音碑,我想让逍遥当太子太傅,以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教导高明和青雀,你看此事如何?”

    “逍遥当太子太傅?”闻听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垢紧了紧丈夫温暖的大手,柔声道:“国家大事本不应该由我一妇道人家插手,但既是关乎于我儿之事,我便说上一说。”

    嘴上虽是如此说,长孙无垢却也心中发笑,自己之前就同意两个儿子跟着逍遥去学习,此时怎会不同意此事,丈夫如此说,不过是寻求一个可以背后支撑他的人吧!

    “逍遥当太子太傅,我当然同意,只是这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亲王任太子太傅一职,二郎你想好如何与大臣们说了吗?那魏征魏玄成可是很反对陛下有予礼制的。”

    说到这本就十分执拗的魏征,长孙无垢也有些担忧了起来,有这位敢和丈夫这大唐陛下顶牛的魏黑子在,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逍遥这太子太傅还真就不一定能当上了。

    李世民嘴角一挑,冷笑了一下,似乎已经见到太极殿中集体反对的景象。“这又能如何?历朝历代从来就没有以国号封为王号之人,逍遥这不是也破了这忌讳了吗?况且以逍遥北伐中的那些泼天大功,只封他一个太子太傅,又有何人敢妄言!”

    李玄霸不参加祭天大点,李世民就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想,虽是收回了本想封李玄霸的一大堆封号,但这本就想封的太子太傅可不能撤掉,他可是希望在李玄霸的教导之下,李承乾和李泰等人都能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不再重蹈他的覆辙。

    太极宫太极殿,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冕冠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下首文官之首的长孙无忌宣读一系列的封赏。

    除李靖等六路大总管加封,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程咬金、秦琼、魏征等人也各有封赏。

    其中。

    苏定方封左武候中郎将,加封赵城县男,食邑三百户。

    牛进达以千牛备身封魏城县男,食邑三百户。

    萧皇后正式册封为正一品的兰陵夫人,封杨政道为正六品的员外散骑侍郎,并赐予长安城兴道里内的一处宅院。

    其他人等不提,单提和李玄霸有关的人。

    程怀默被封为从四品的宣威将军,外加正五品上的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

    程甲十人被封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加封从五品上的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

    其他狼王军将士从上到下加封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到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没有一个人是兵,全变成了小军官,让大殿之上人人侧目而视。

    在李世民高兴的目光中,魏征等人无言反对中,加上狼王军将士功劳够大,而且这些官职都是散闲之职位,没有一个过了七品的,倒也没人触这个眉头。

    “亲勋翊卫校尉尉迟宝琳守卫皇城有功,特擢升从五品下之奉车都尉,入狼王军,为第二副帅”

    “公输松柳,欧冶铜铁,其二人原为逍遥王府之工匠,献神目之镜,乃有大功于社稷,特擢升为工部正七品工匠,仍为逍遥王府之工匠”

    “工部尚书温大雅炼钢有功,特擢升为礼部尚书,加封黎国公,另赏赐唐王面二十斗、唐王米二十斗,人参等物若干。”

    尉迟宝琳守卫皇城有功?怕是抢粮有功吧!

    另外,神目之镜是什么东西?让两个下等工匠竟然越礼封为七品工匠。

    而且炼钢也有功?这温大雅运气这么好?还是陛下凯旋而归后有些飘飘然了?

    听到后面三人的册封,殿中不知情的那些人顿时有些骚。动,连念着封赏的长孙无忌也有些发呆。

    自己加封的一些东西,好歹是自己和尉迟恭守卫长安有功,温大雅之前操心炼钢之事,擢升也是正常,但这公输松柳和欧冶铜铁为何越礼提拔?就是为那神目之镜?

    心中虽是疑惑,但是在李世民一会儿告知的眼神之下,长孙无忌没有说出心中的疑惑,继续念着封赏。

    “逍遥王北伐有大功,特封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承乾与越王泰等皇家子弟”

    “轰!”

    要是前面几次的封赏是一点点燃烧起来的小火苗,这最后一个李玄霸的册封则像是倒入火锅中的热油,瞬间将太极殿中燃烧了起来。

    见魏征脑袋一低,闭目养神,竟是不出言反对皇帝陛下的封赏,谏议大夫王珪眉头一皱,当先站了出来。“陛下!臣反对,两个不知名的工匠而已,怎可因什么神目之镜就越礼擢升为七品工匠。”

    一头白发的裴矩民部尚书随着王珪站了出来,和王珪说的却不一样,“陛下!臣也反对,唐王殿下若有大功,当封武官之职,封太尉也可,怎可封为太子太傅,这是文官才有之职,况且殿下乃宗室之王爷,怎可再当太子殿下之师。”

    李玄霸解决了长安城内粮食缺少的问题,裴矩是感激他的,只是依着裴矩的性格,却不会因感激而赞成了皇帝陛下给李玄霸的封赏。

    萧瑀一抬玉笏,面色严肃道:“陛下!唐王殿下北伐有大功可封太尉,那两位工匠若有神物献上,赏赐他们一些钱财也就罢了,怎可封为正七品的工匠。”

    “陛下!臣反对”

    “陛下!臣反对”

    似乎李世民变成了一个昏君,也似乎到了为国尽忠之时,太极殿内众大臣齐齐开口反对。

    他们倒也聪明,不反对分封北伐将领,全都反对封公输松柳和欧冶铜铁这两个下等工匠为七品臣子,也反对让李玄霸当上太子太傅这可以给脸上贴金、给头上加光环的正一品虚职。

    太子太傅啊!

    等太子当上皇帝,那太子太傅就是天子的老师,那是他们的人生最高奋斗目标,足可青史留名、记载于正史之中的封号啊!

第202章 太子太傅R三师三公(第一更)() 
眼见群臣激奋,似乎要将的太极殿掀开,端坐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却依旧施施然的坐着,那神态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眼中透出一抹看透一切的意味。

    眼睛扫了几眼人群之中不动的程咬金、李靖以及长孙无忌等人后,李世民右手虚抬了一下,整个太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反对朕封那两个工匠?呵!”

    李世民嘴角微微挑起,露出一抹嘲笑的笑容,似乎是嘲笑众人见识浅薄,随后双眼看向程咬金,对其摆了摆手,“知节,给他们开开眼界!”

    “得令!”

    李世民话音刚落,早就等待许久的程咬金得意的拿出怀中一直放着的纯金望远镜,递到一直闭口不言的长孙无忌手中,显摆似的说道:“辅机贤弟,快试试这神目之镜的效果,保证你大吃一惊。”

    “这头放于眼前,那头看向太极殿外,别离人太近,那看不清楚的”

    似乎好不容易能当上长孙无忌的老师,程咬金嘴巴不断开合,唾沫横飞,算是过了一把给长孙无忌当老师的瘾。

    “咦?果然可称得上是‘神目’,好清晰啊!”稍稍摆。弄了几下纯金望远镜后,长孙无忌无视了程咬金那带着异味的大嘴,惊叹的看着视线中。出现的景物。

    “清晰吧?过瘾吧?拿来吧!给王珪这老倌看一看。”眼见长孙无忌被镇住了,程咬金显摆似的嘿笑了两句,随后一把夺过那纯金望远镜,递给一边的王珪。

    “那、那,那不是朱雀门吗?怎么在这儿也能看到朱雀门?这真的是那两位工匠打造出来的神物么?”王珪这一看,依旧和长孙无忌一样,甚至比长孙无忌还要震惊

    他本以为‘神目之镜’是夸大其词,此时才发现这效果说的还是小了,这东西称为神物亦可啊!

    见王珪握着那望远镜的手都开始哆嗦了,吓得一旁的程咬金赶紧将这望远镜抢了回来,递给一边的萧瑀。

    瞅着视线中清晰的禁卫军,萧瑀双目圆瞪,愕然道:“我的天!真可称得上是‘神目之镜’啊!”

    “哎呦!好清晰啊!真乃神物也!”

    “神物啊!”

    “名副其实啊!”

    纯金望远镜在太极殿中来回传递,次次响起惊叹之声,眼见无人再出言反对,一旁的程咬金得意的咧了咧嘴,冲李世民比划了一个成功的手势。

    李世民嘴角一弯,环视一圈后,淡淡的说道:“可有人反对朕封赏打造此物的工匠?”

    众大臣互相看了看,齐齐高举手中玉笏,拱手道:“臣等见识浅薄,陛下眼光独到,封赏那两个工匠却是应该。”

    “很好!”

    没等底下的诸位大臣再说出拍马屁的话,李世民淡淡的点了点头。

    “你们反对朕封逍遥为太傅?呵!”

    李世民冷笑了一下,环视一圈儿后,冷然道:“这神目之镜就是逍遥让他那两个工匠打造而成的。”

    “北伐之时,逍遥率领狼王军将士半月内连下五城,灭了后梁与后隋,以千骑狼王军破突厥万骑,轰杀颉利与草原之上,结束了北伐之战,为我大唐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太极殿内落针可闻,没有参加北伐之战的文臣武将齐齐震动不已,连知道捷报内容的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等人也暗叹不已。

    殿内静,李世民依旧没有停止说话,右手一抬,早有准备的秦琼拿出藏起来的玉匣子,置其手上。

    “这是什么,你们可知道?”

    一瞬间,李世民双眼仿若发出灼热的火焰,灼烧的殿内众位大臣齐齐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这是始皇帝嬴政传下来的传国玉玺,是逍遥于定襄城中为朕寻来的。”

    “你们反对朕封逍遥为太子太傅?那你们说,以逍遥之功劳,朕当如何封他?太子太傅?太师?太保?还是太尉?司徒?或是司空?”

    “亦或者,全封!”

    李世民话音一落,太极殿内只见弯腰低头的文武大臣,没有敢抬头看他之人。

    就连程咬金这等大智如愚之人也装模作样的低下头来,心中虽然暗笑,面上却做出一副陛下说的对之模样。

    李靖、秦琼、魏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