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131章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131章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例。

    等到判决下来,廷尉府才知道被洛阳官衙给坑了,他们捅了马蜂窝。

    洛阳和司隶校尉部那边之所以对此案未经审理便移交廷尉府,原因只有一个:躲麻烦。

    原来,窦氏老妪殴媳致死一案,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一个无辜惨死的美丽小妇人,总是容易惹起别人同情的。在这桩案子中,婆婆入狱了,儿子丧妻了,孙子丧母了,清白无辜的小妇人惨死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逍遥法外的王逸。

    不管是向着婆婆说话的,还是同情儿媳遭遇的,莫不痛恨此人。奈何在这桩人命案子里,他的角色虽不光彩,却不需要他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今,常陈氏停尸家中,还没过头七,他居然就丧尽天良地上门逼债,又与常翔在亡者灵前大打出手,常家小子常威含愤出手,用母亲的灵位把他砸死,在坊间百姓们看来,这是报应。

    常威的母亲是被王逸害死的,现在官府又要杀她的儿子,常家老中少三代人竟然在此一案之中全部入狱,这世上还有公道么?

    于是,坊间百姓先是聚在一起气愤莫名,火头上有一个人牵头,大家就一呼百诺,组织起来浩浩荡荡地赶去御使台,替常家小子鸣冤。

    御使台是干什么的?他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弹劾百官。

    三公府的官员写述职报告,是写我这一年里修了多少条路、铺了多少座桥,主持了多少次重大工程以及开了几家郡学、教化多少百姓…

    而御使们,是要写我告了多少官!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政绩。眼看着季度考核之期就到了,御使台马上秉承民意,弹劾廷尉府,廷尉府则坚持他们是断案有据,公平公正公开,两边就这么僵持住了。

    罗卜到廷尉府打探的正是这桩案子,很显然陈锡是要用这桩案子做手脚。

    (本章完)

第194章 先断一羽() 
周澈听完文辉的报告,他思索着道:“王逸并不是官,只是一个在京官员的儿子,虽有孝廉身份,却算不得官。廷尉府本无需审理此案,只是他们疏忽了,既已接下这桩案子且已做了宣判,自然无法再把案子撤销,退回洛阳官衙审理。”

    文辉道:“是!洛阳府之所以审都不审就把案子转去别处,恐怕是坊间激起极大民愤的事情,他们已经有所耳闻了。毕竟,洛阳府是直接管辖洛阳百姓的,他们不可能毫无察觉。”

    周澈点点头,道:“嗯。御使台里是哪位御使提出弹劾的?”

    文辉道:“是之前给司刑敬过酒的侍御史唐众!”

    周澈霍然站定,惊讶地看向文辉,文辉肯定地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他!看来司刑的舅兄准备插手啊。”

    这侍御史唐众是袁家故吏。

    周澈问道:“那御使台建议如何?”

    文辉道:“御使台以为,王逸道德沦丧,犯错在先,且当时与常翔扭打在一起,常威为了救父,慌乱出手,乃是行孝,错手杀人,实非本意,且其年幼,故而可减罪一等,判处流刑。”

    周澈目视着文辉道:“那么,依你看来,陈锡想干什么?”

    文辉脸上有点苦涩的味道:“现在御使台和廷尉府争执不下,咱们部、廷尉府、御使台,这是朝廷的三法司。御使台和廷尉府争执不下,那么。。。。这件案子就得移交本部复审了。”

    周澈摸了摸鼻子,好奇地问道:“那又怎样?此案该由我审?”

    文辉道:“窦氏老刁妇殴死儿媳案是司刑你抢到手的,这相关的案子顺理成章,也得由你审理。两者本就有万千关联。”

    文辉的声音有些幽怨,大概是在埋怨周澈不以事先敲定的那桩案子发难,贸然选择了这桩当时看来并不复杂的案子,以致身陷其中。

    周澈笑道:“不要做出这副样子,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周澈数着手指头道:“既然这样,我大概有点明白了。陈锡以孝道为名,减那老妪之罪,而我坚持应依法判其死刑。如今廷尉府要把这桩案子移交过来,如果我依廷尉府判决,终审判决常威死刑…”

    文辉道:“那郎中就难逃恶吏之名了。既失了民意,又被御使台得到了攻讦你的借口。”

    周澈皱眉想了会道:“嗯,如果我依御使台所议,为常威减罪一等呢?”

    文辉道:“那么,廷尉府就会据此大做文章,说你判窦氏老妪死刑、判其孙常威活命乃是区别对待,邀买人心,现在还不好说,可以预见的是,如按此判,司刑可是要得罪了廷尉府,得罪了吏部曹,也得罪了王甫。”

    周澈眉头微微一挑,问道:“中官王甫会插手?”

    文辉道:“吏部曹考功令史,是其门人!”

    周澈怔了半晌,哑然失笑道:“不出一刀,斩去对头。陈左司真是好算计呀!”

    周澈决心向陈锡发难,必然要从陈锡断的案子处着手,暗中多少小动作,那都是暗中的,最后必须着落在这些摆在明处的事情上,堂堂正正地击败对方,才能确保他的地位。至于选择哪件案子发难并不重要,任何一桩案子都只是一件武器,陈锡和周澈之间用来战斗的一件武器。

    当初周澈听闻那常陈氏含冤而死,激于义愤,擅自更改主张,就选择了这桩案子作为突破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此案居然还有后续的发展,不但变得逾加复杂起来,而且把御使台和廷尉府都牵扯了进来,甚至还有吏部曹乃至王甫,这一桩案子竟然搞得三法司一个不落,尽数牵扯其中。

    “大宦官…王甫…”周澈想到这里,不禁轻轻叹了口气,仰起头来看着头顶林梢。林梢在轻风的吹拂下摇摇摆摆,那阳光随着树梢的摆动,时而洒在他的肩上,时而又成一片阴影:“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奈何!”

    “如今这趟浑水,不管你怎么做,都可能惹来另一方势力的攻击,只要你不能胜的漂亮,陈锡就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这是文辉临走时说的话。

    文辉有些灰心了,对于周澈的处境不大看好,不过他还能赶来,把这些事情向周澈说清楚,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第二天,由于病假还没结束,周澈依旧在袁家别院。

    就在周澈查看卷宗,想破解之策时,袁绍来了,因为吏部曹考功令史王锌是宦官势力的人,他想让周澈借此机会把廷尉府的判决给翻过来,此案定袱之后,士族势力就可以教子无方为名攻纤王锌。

    王锌这个考功令史的官虽不大,权力却不小,如果能把这个位子争到手,袁家要拉拢百官就容易多了,在朝廷的地位就更稳了。

    紧跟着,王甫也派人来了,王甫自然是要周澈维持廷尉府的判决,以保护他的得力干将王锌。王甫把软硬兼施的话儿都说了些,左右不过是如果顺了他的意,以后在官场上必然对周澈多加照拂,如若不然又如何如何。

    周澈利用装病,打发其走后,本欲再找袁绍商量,这时候曹操来了。

    “操拜见兄长。”曹操见礼道。

    “孟德客气了,快快入坐。”周澈邀请曹操入坐席案。

    “操闻兄长,染了风邪之症,特来慰问。”曹操命随从将慰问品呈上。

    “孟德啊!这。。。这。。。罢了,恭敬不如从命。”周澈作揖感谢。

    “兄长,你近日京城风云人物啊,操好生羡慕。”曹操打趣道。

    “孟德莫要埋汰俺了,没瞧见为兄都带病在身了么。”

    “兄长之病,乃是心病,吾有药可治。兄长愿闻?”曹操一副好整以暇般的目光看着周澈。

    “愿闻其详,君且言之。”

    原来曹操昨天去游猎,遇见一群猴子。这群猴约有百余只,猴王不知被什么猛兽所袭,伤重而死。群猴失去首领,顿时混乱起来,身强力壮的雄猴纷纷动了心思。

    它们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于互相猜忌中试探着;因为这不是向猴王发动挑战,而是猴王暴死,群猴争位,所以形势变得尤其复杂,在一阵时间的酝酿之后,群猴大战终于开始了。

    不知道是哪只猴子率先向它的对手发动了攻击,于是群猴像听到了命令似的一涌而上。母猴们尖叫着跃上树枝,等候着王者出现。

    草地上、树林中,一只只雄猴开始了肉搏,有的被打伤了眼睛,有的被咬伤了指头,有的被抓光了毛发…

    曹操静静地看着,一只体魄强壮的黄毛猴子很是厉害,于是它的对头,一只眉长上翘的雄猴和一只毛发黑黄的猴子结成了联盟,同时向它发起进攻。几番交战,黄毛猴子遍体鳞伤,终于哀鸣一声服软认输。

    获胜的翘眉猴得意洋洋,人立而起,向枝头的母猴摇起手臂,刚刚还是它盟友的黑黄猴突然一跃而起,向他猛扑过去。又是一番激战,被咬断一条腿的黑黄猴逃走了。

    翘眉猴爬上一块三人多高的青石崖。尖啸了一声,众公猴纷纷聚拢到石下,仰起头看它,母猴则纷纷跃上石崖,向他抛眉弄眼。

    曹操笑道:“这些猴子真是好生有趣。”

    周澈听完也笑了:“嗯,一群猴子,居然也是颇有心机。”

    曹操抚掌笑道:“猴子通人性嘛。不过它们的所谓心机,看在咱们眼里,可实在是幼稚可笑的很了!不过它们竟会公而斗之?秉公争斗,胜者为王。”

    说到这里,周澈心头忽然一凛:他,现在是不是一只要争夺猴王之位的猴子?

    陈锡是司刑曹这座山头上的现任猴王,他就是想要取而代之,成为新猴王的公猴。

    不管是挠首弄姿等着向他技怀送抱的母猴,还是跃跃欲试却又不敢动手的其他公猴,都只能等到这场猴王争霸赛结柬的那一刻,才会向决出的胜利者俯首效忠。

    胜了,他将是部司的美猴王!败了,他将墙倒众人推,就连躲在角落里拣残羹剩饭都不可能。此情此景,与这群猴子有什么区别?

    一阵寒意帐然掠过周澈的心头………只许胜,不许败。

    周澈道:“我想…对于目前的因局,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孟德你真是厉害啊。”

    曹操道:“什么吏部曹、什么廷尉府御使台、什么王甫袁家…兄长要做的一切,只要秉持一个“公,字,那就成了!连猴子都知道,公而斗之。”

    周澈轻吁一声,道:“如果我不能秉持一个“公”字,而是在招揽我的各方势力中选择一个投靠过去,即便这一次胜了,我也是败了,而且是永远败了!如果我能秉持一个“公,字,就算这一次败了,我也会有下一个机会。何况,我未必会败。”

    (本章完)

第195章 公堂审案() 
在曹操的提醒下,周澈决定正式反击。

    那一日,台阁部曹一如往常,前面叮叮当当的走着的是戴着枷锁镣铐的囚犯,后面是拖着水火棍,懒洋洋地晃在长廊下的衙役公差。有那抱着行本匆匆行走在各司署前的小吏,迎面看见一位职衔高些的上司,便停下来,恭敬亲切地打声招呼。

    似乎又有不同,今日部曹里的人比往常多了些,或许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些不必一大早就到部曹里报到的人也早早赶到了,又或者一些到了部曹就喜欢待在公事房里的人,这时也在院子里晃悠,找人拉扯几句。

    部曹里的小吏公人见了面,都要停下来打声招呼,打招呼的话都是大意相同的一句:“周右司回来啦!”

    说完大家便心照不宣地一笑,也不知道明白了什么,便错肩而过。

    有些多少担些差事、身上有职司品级的官儿,哪怕是个的小小书记官,不免也要端着些架子,见了小吏公人他们自然不动声色,见了同等品秩的官员也只是点头一笑,只是那笑容比平时多了一层莫名的意味。

    只有当他们遇到他们的上司。而且是平素极亲近的上司的时,才会忙不迭凑上去,露出比那些胥吏更急切的表情,急急说道:“周右司回来啦!咱们该如何办事?”

    他们的上司几乎都是同样的表情、同样的言辞,把脸一板,沉声训斥:“管好自己的嘴,做好自己的事。到处打听什么!两仙人打架,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指手划脚了?这事儿才刚开始,懂吗?”

    那些小官儿不管是懂了还是没懂,只管把头扑愣愣地点着,仿佛已经全都懂了。谁也不知道他们打的这是什么机锋。不过今天整个部曹都像是因此笼罩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气氛。

    下面的人怎么想,周澈不知道,此刻他是在沈腾的那处公事房,里面依旧是部曹五大主官………陈锡、萧丁、孙轩、严庆,以及周澈正襟危坐。

    老狐狸沈腾从屏风后面缓缓走出来,看看这五盏不省油的灯,轻轻咳嗽了一声。

    五人一起起身。向沈腾致敬:“下官见过部曹!”

    “诸位请坐!”

    沈腾在上首坐了,双手按了按,五大主官“唰”地一声,各自归位。

    沈腾又咳一声,道:“现在各司公员都到齐了,这些天耽搁的一些事务也得抓紧时间办了,要不然就要过了朝廷规定的时限。”

    沈腾捂着嘴唇咳嗽一声,从案上掂起一份厚厚的竹简道:“昨儿,从廷尉府移交过来一桩案子,因为御使台有疑议,而廷尉府坚持自己的判决,所以依例,当由我部复审。”

    沈腾说到这里轻轻抬起头,瞟了周澈一眼,似笑非笑地道:“这桩案子,与周右司经手的那桩案子,有着莫大的干系。依例,该由周右司审理,本官昨日也同孙主事磋商过此事,陈左司也是这个意思,周右司…”

    周澈笑了笑,挺直了腰杆,正容道:“既然这是惯例,且部曹已有安排,下官自当遵从。只是…”

    他的嘴角翘了翘,讥诮地道:“如果书吏衙役突发急症,那下官这两桩案子怕是又要审的遥遥无期了。”

    听了这句话,陈锡的脸色微微有些不自在,迅即又做出一副很从容的样子。沈腾见他答应,却是暗暗松了口气,连声道:“不会的,不会的,老夫保证,绝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其实周澈在警告陈锡别暗地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