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203章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03章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高桥马鞍上,脚踩在马镫里,周澈心安了不少,再也不用担心速度一快就会从摔下去。他试射了几箭,稳定性、命中率都有所提高,虽然还不能和立射相比,至少比之前纯靠运气好多了。五十步之内,他基本能保证五成的命中率,三十步之内,他有信心直取对方要害。

    如果综合骑和射两方面的能力,基本上只要不和高手比,他已经不比普通人差了。

    周澈如此,周仓等人更是如虎添翼。小肃大呼厉害,有了这新式的马具之后,别说近身格斗,他觉得肉搏都不成问题。

    士兵们对此深以为然。除了原本的弓箭和长剑之外,他们又从白杜里伍家借了十几枝两丈左右的长戟和长枪。出了白杜里十余里,他们就遇上了一伙椎发文身的越贼斥候。

    不用周澈吩咐,周仓第一个冲了出去,孙信和几个骑士紧紧相随。一看到战马,那些山越人掉头就跑。大概是对骑兵的速度早有耳闻,这些山越人纷纷离开大路,冲进了麦田。

    战马进入松软的麦地,速度会受到影响,步卒逃跑的机会更大。万一逃不掉,还可以反身肉搏,总比在大路上全无还手之力的好。这是山越士卒用鲜血悟出来的道理。已经在山越军中口耳相传,人人皆知。

    可惜,这些山越人低估了形势的严峻性,听到马蹄声接近,他们正打算回身格斗,却发现对方手里挺着一枝两丈左右的长戟。没等他们把刀举起来,对方借着马势,一冲而去,长戟刺在他们的盾牌上。力量大得让人不敢想象,毫无悬念的将他们撞倒在地。

    山越人躺在麦田中,晕头转向。

    骑士们拨转马头,连马都不用下,一戟将对手刺杀。

    几乎没费多少功夫,骑士们就解决了各自的对手,生擒了其中两人,其余的全部当场格杀,无一幸免。

    从这些俘虏口中,周澈听到了一个消息:山越大军正准备撤退。他们是奉命来打探河道的形势的,因为余凉决定要从浙江撤退。

    周澈很意外!山越大军这就准备撤了?

    他仔细询问了一番,却没有打听出太多的消息,甚至连桓玄和房慷的冲突结果如何都没打听出来。这些斥候都是最底层的士卒,对将领们之间的矛盾知之甚少。

    周澈不敢怠慢,立刻改变计划,和朱治赶往山阴。

    一路上,他们接连遇到了四五拨山越斥候,轻而易举的击杀了大半,得到的消息大同小异:山越人准备撤兵了,这场声势不小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余凉将带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离开会稽,沿浙江进入大海。

    山阴城外,周澈和朱治告别。他对朱治说,他们要尽可能的多截杀一些山越斥候,阻挠山越大军的撤离,为展开反击争取时间。希望朱治能够尽快说服徐太守,集结会稽百姓展开反击,给闽越、山越人一个教训。

    朱治连连点头,拱手告别。

    周澈等人在山阴、余杭之间周围展开了猎杀行动,他们游荡在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看到山越人就杀,打了就跑。以前只能远距离射杀,现在有了新式马具,可以近距离击杀,骑士们的战斗力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斗志昂扬,即使遇到二三十人的小股山越士卒也毫不示弱,冲上去杀几个人就跑。

    山越士卒对这种新出现的情况没有一点准备。他们原本以为看到骑兵只要结阵举盾,别让对方射中就行,现在对方持戟近身格斗,面对锋利的长戟,他们躲来不及躲,战又够不着,全面被动,损失惨重。

    仅仅一天时间,周澈等人就进行了十几次战斗,累计击杀敌人逾百。如果不是周澈担心士兵受伤减员,严禁对三十人以上的敌人发起攻击,战果也许会更多。

    从零星抓到的俘虏口中,周澈终于得到了一些桓玄的消息。

    桓玄还统领着后羿营,不过后羿营变成了许驹的亲卫营。与此同时,桓玄还担任了余凉的射师,帮他训练和后羿营相似的箭手。按照一般的认识来看,桓玄不仅没有降职,反而受到了许驹和余凉的双重信任。

    当然了,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斥候是说不清楚的。

    夜幕降临,周澈领着骑士们渐渐远离山越大营。周仓信心有些爆棚,撺掇孙信和小肃一起去山越大营看看,寻找狙击的机会。周澈坚决不同意,靠大营越近,对方的斥候越多,一旦对方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就算有马也未必跑得掉。再说了,战斗了一天,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应该休息一下,恢复体力。

    “元福,我们刚刚熟悉新马具,又何必急在一时?你我都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等熟悉了新马具的妙处,将战斗技能磨炼得炉火纯青,我们去草原上和鲜卑人较量,岂不更美?”

    “好吧。”周澈晃着脑袋,乐呵呵的应了。

    士兵们也七嘴八舌的应道:“没错,草原人才是心腹大患,这些猴子没什么意思,杀得再多也不算本事。”

    “是啊,是啊,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北疆作战。朝廷公卿对草原蛮族一直和亲,送了那么多公主丝帛,也没看到有什么成果。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反正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花的也不是他们的钱,他们当然乐得轻松。如果与鲜卑开战,我们武人大行其道,挤占了朝廷禄位,他们损失才大呢。唉,想想前汉的李广将军、程不识将军,征战数十载,封侯还是遥遥无期啊。”

    周澈呷着肉汤,听着士兵们的抱怨,一声不吭。

    孙信坐在周澈对面,用一根树枝拨着火,轻声说道:“主公,难道你想去北疆?”

    周澈瞥了他一眼,笑笑:“想又如何?先打完这战再说吧。”

    (本章完)

第285章 桓玄纠结() 
就在周澈他们轻骑在余杭县一带袭扰截杀山越斥候的时候,桓玄匆匆走进了许驹的大帐。

    为了调解桓玄和房慷的矛盾,一直驻扎在岛上的许驹搬到了大营中,与余凉一起指挥这支大营。说是一起指挥,其实他相当于一个客卿,真正的指挥权一直掌握在余凉手中。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愿意看到桓玄和房慷生隙,更不愿意桓玄被余凉拉拢过去。对他来说,每一个士卒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桓玄这种拥有高超武技的高手,尤其是有一群狼在旁窥伺的时候。

    “什么事?”许驹放下了酒杯,看着桓玄,只是客气得有些生份,远不如刚才与房慷说话时的亲密。

    桓玄也没心思关心这些细节,他急急的走到许驹面前,施了一礼。“主公,今天有几十个斥候失踪,特别是浙江方向,斥候折损殆尽,无一生还。”

    “这…能说明什么?”许驹一脸茫然:“汉军的那个周澈又出来了?”

    “不仅是周澈又出来了。”桓玄耐着性子解释道:“大军即将取道浙江撤退,行军之前,必须先探明浙江两岸的情况。现在斥候都被杀了,很可能是浙江两岸有所行动,不愿意被我们探知。”

    “浙江两岸有行动?会稽还有兵吗,他们的兵不是都困在各个县城里么?”

    “主公,你忘了那些大姓了?”

    许驹一惊,脸色严肃起来。他毕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当然知道这附近的大姓分布情况。这些人单独来看,实力也许一般,可是如果集结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提醒余凉将军了吗?”

    “我提醒他了,他不肯听,坚持要从浙江走。无奈之下,我只得来请主公去说服他。主公,水道的确比较方便,可太危险了,冬季水浅,一旦被困在中间,进退不得…”

    许驹惊惧不安。他知道桓玄说的没错,真要是被人困在浙江中,他们就麻烦大了。别说船上的战利品,能不能活着回到东冶都说不定。在陆地上,可以根据需要变换阵形,在船上可没那么方便。

    “我去对余凉将军,建议他从陆地撤离。”

    “主公,不可。”房慷站了起来,拦住了许驹。他严肃的说道:“我觉得余凉将军的选择更妥当。从陆地撤离,不仅速度慢,而且可能受到追击。会稽兵不足虑,万一东瓯仆从军和吴郡楼船水师在浙江列阵,挡住我军的退路,奈何?”

    许驹犹豫了,眨着眼睛,看看房慷,又看看桓玄。

    桓玄沉下了脸:“房将军,我军有万余精锐,东瓯土著才有多少人?只需派千人赶到江边立阵,东瓯能奈我何。过了浙江便是山林,我们就安全了。若是困在浙江之中,那该怎么办?再上岸步行,横穿整个郡南大山?”

    “由诸暨到浙江,不过二百余里,借溪河而下,昼夜行船,两日可至,而且不劳体力,难道不比穿山越林好?此次用将军之计,深入会稽,虽说未能攻克山阴、鄞县,毕竟也夺了一些财物。如果陆行,难道要将这些收获也一概放弃吗?”

    一提到财物,许驹底气更不足了。他现在日子过得紧,还指望这些战利品过一段日子呢。如果走陆路,肯定要放弃一部分,这和割肉差不多。

    桓玄一看许驹扭屈的脸,心顿时凉了半截。

    房慷笑了一声,又阴恻恻的说道:“再说了,我们乘船而来,如今却走陆路回去,难道要将这些船留给敌人?桓将军,这就是你当初的计划吗?”

    桓玄大怒:“如果按我的计划,我们现在早就回到东冶了,你们父子也不会阴阳两隔,人鬼殊途…”

    一听到儿子,房慷立刻炸了。他拔出剑,直指桓玄面门,怒吼道:“桓玄,你还敢跟我提这件事!”

    许驹大惊,连忙上前抱住房慷,连连给桓玄使眼色:“桓君,你先出去,我再思量思量。”

    桓玄气得以杖击地,连礼都没有行,转身就走。房慷拜倒在地,泣不成声:“主公,这厮如此无礼,他的眼里还有主公吗?和那什么周澈眉来眼去的,主公,小心卧虎在侧啊。”

    许驹尴尬不已。仅有的两个大将互相诋毁,他夹在中间也不好受。

    ……

    山阴县,太守府。太守徐圭居中而坐,朱治坐在他对面,侃侃而谈。

    “君理,你怎么能肯定越贼会从浙江、甬江走?冬季水浅,行船不便,余凉、许驹岂能不知?再说了,就算他们不知道,桓玄能不知道?他可是周君的师门,周澈知道的道理,他会不知道?”

    朱治顿了顿道:“府君啊!据某在鄞县、诸暨的见闻,那个桓玄似乎不受许逆重用?当然了,府君所言也有道理。因此,我才建议君做两手准备。主力留在山阴县,静待时机,征发附近的百姓守护家园,反击越贼,岂不更妙?若能及时做好准备,就算越贼从陆路逃走,也能得到剡溪、上虞江、舜江、东小江以及甬江里的船。万一他们是从水路逃走,我们有备无患,也不用担心他们漏网。”

    徐圭转头看看其他官员:“诸君以为如何?”

    这时其中一个官员嘴角歪了歪,眼神不屑:“计是好计,不过,若侥幸得手,这战利品该怎么分啊?府君,征召百姓作战,若无赏赐,恐怕于府君清誉有碍啊。”

    朱治一声不吭,眼中闪过一抹愤怒。不过,他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静静的看着徐圭。

    徐圭很为难。朱治其实代表周澈,周澈是朝廷派来的使者,刚才那个发言的官员是会稽本地大姓代表,他哪个都不能得罪。他想了想,笑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这样吧,大军坐镇山阴县,确保山阴县不失,君理去征召百姓,配合作战。不管怎么说,先将越贼赶走再说。新年将近,总得让百姓过个安生年吧。”

    朱治躬身领命,转身就走。

    ……

    周澈前掌踩着马镫,双腿夹着马腹,稳稳地坐在马鞍上,拉开了弓,对准百步外的一群山越士卒。那些士卒一见,连忙停下脚步,举起盾牌,小心翼翼的护住自己的要害。面对周澈这位后羿营桓都尉同个师门的弟子,即使是百步外,也没人敢大意。

    周澈微微一笑,撒手松弦。

    “嗖!”箭羽急驰而去,一箭命中一个士卒的脚面。山越士卒大多穿草鞋,有的甚至没有鞋,光着脚丫子,一箭射穿。不得不说,山越士卒虽然凶悍好斗,却谈不上精锐——他们的装备太差了。

    那士卒痛得扔了盾牌,抱着脚,惨叫出声。他刚叫了两声,又是一箭飞至,正中他的胸口。他看了一眼远处持弓微笑的周澈,慢慢的倒在地上,眼中的神采迅速黯淡。

    (本章完)

第286章 豪强私兵() 
周澈缓缓收弓,打量着那些山越士卒,叹了一口气。

    利用战马的速度,他们人数虽少,却牢牢的把控着主动权。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抽冷子冲上去就杀,骑士们将这种游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斩获颇多。即使是骑术最差的他,一个上午也骑射杀了超过二十人。

    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极小,只有几人受了轻伤。一方面是有速度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装备优势,骑士们都装备有铁甲,山越军却极少有强弩,他们手中的竹弓竹弩很难对骑士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实力的差距。

    不过,周澈本人对这种一边倒的杀戮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在他的潜意识里,闽越、山越人与匈奴、鲜卑人不同,他们并不是外人。从秦朝起,闽越、山越、南越就已经并入中国的疆域,不久之后,他们又重归大汉,成为大汉的一部分。这场战事充其量只是一场小小的内战,不值得大加渲染。

    当然了,这种想法,周澈没有对任何人说,此时的汉人还没什么民族观念,山越就是敌人;对山越来说也是如此,他们杀起会稽本地的百姓时也是毫不手软的。

    要想有机会表示仁慈,先得把他们打服再说。这是一个悖论,周澈也解决不了。

    所以,他一边毫不留情的射杀山越士卒,一边为他们超渡。

    这种心情在看到桓玄的时候达到了纠结的顶点。在李钟和禹黎等人的陪同下,桓玄坐着一辆轺车,带着后羿营,缓缓来到了周澈的面前。

    周澈抬起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