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287章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87章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说起来他们也是大汉人,只不过民族不同而已。

    这支队伍据守边疆,防范境外胡人入侵,说起来也是为了自己的部落、自己的家族亲人。像这次白鹿部落给拓跋锋追杀,逼迫地逃到太行山损失惊人。许多零星散居的牧民都给入侵者杀了。这都是血的教训!在大汉边军势弱的情况下,自己保护自己!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周澈想得很简单,他认为只要给这些胡人和汉人骑兵一样的待遇,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家族、亲人和财产。他认为这完全可以得到他们的忠心和拥护。实在不行就散伙,就是最多损失一点钱财,对大汉也造成不了什么危险。

    所以他给难楼的建议就是,这些上谷郡白山乌桓的俘虏可以放回去,无条件放回去,什么都不要。但他们必须加入大汉边军的骑兵部队,也就是靖边军。他们将来的待遇和汉人骑兵一模一样,有军饷有假期。如果不同意全体格杀。

    这个周澈果然和传闻一样不是疯子就是白痴。这么好的条件还考虑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大汉朝还给胡人士兵军饷。不过一想到给周澈抢走的大量财物,难楼就心痛。这个白痴以为自己富了,想这么个短命的主意,随他去败家好了。等他这笔钱财败完了,我看谁会给他军饷?没有军饷,答应的事兑现不了,这支骑兵立马就会散伙。

    难楼立即答应。不久周澈释放了遄结和苍云等一批部落首领贵族。

    鲜于辅走了,他基本同意周澈的作法。在边境局势不稳无兵可用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先有接近一万大军镇守在边关,这对境外胡人的威慑力是不言而喻的。其次边郡部落的胡族士兵参加汉军,稳定了汉胡两族人民的关系,有利于边郡经济迅速从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

    将来幽州各地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这支军队将如何存在,将来再说。至于建制因为幽州还在战争后期,他到沮阳先和窦弘商量,如果上谷郡能够解决那就最好。如果不行他回到蓟城后,可以在新刺史未到达幽州之前,说服一班刺史府官吏授权周澈临时组建。

    窦弘听到这个建议非常高兴,有一支近万人的骑兵驻扎在边境,暂时还不需要从上谷郡开支军饷,这是好事啊。不过没有太守,他无权决定这么大的事。所以他马上找到护乌桓校尉箕稠。箕稠的伤势因为耽误了治疗,现在反而严重了。窦弘还没有说完,他就连连答应就算是上谷边军编制统统由周澈全权处理。

    八月下旬周澈接到箕稠派人送来的授权扩军的文书,立即着手组建工作。三千多俘虏立即整军和三千多汉军骑兵同时训练。征得舞叶部落和白鹿部落两位首领的同意,他们的三千骑兵部队不久也加入了靖边军。周澈随即凑足了一万人部队,开始重新整编。

    周澈重建五曲部队,每曲辖三屯,每屯六百人。姜枫、黄盖为左右军司马,俞实、韩猛、凌锋、定钧、射璎彤为各曲军候;卢建、权拓、雷元、射虎、鹿穿云为各曲假军候。亲卫营统领暂缺,向鼎和泊釜为左右屯长。斥候屯、后卫屯各三百人文博和铁钺各为军候。因为部队三分之二以上的士兵都是胡人,周澈特别注意军纪,唯恐生怕汉人士兵侮辱欺负胡族士兵,导致部队团结发生问题,特设置了专门管军纪的刺奸一职由田衷担任。由于各曲扩建到一千八百人,周澈命令各曲组建自己的斥候队和后卫队。

    部队随即开始了在边境一带的野外实战演练。弹汉山王庭大吃一惊,派驻重兵在边境一带小心戒备。

    九月上旬,周澈派出大量人手用缴获的战利品,到涿郡和渔阳两个大郡换回钱财,抚恤可以找到亲人的,阵亡士兵家属。由于战事刚刚结束幽州国库匮乏,而今年朝廷也没有从冀州青州的税赋中调拨一部分给幽州,过去每年基本上都要划拨两亿钱给幽州使用,所以这阵亡士兵的抚恤也就无从发放。周澈惧怕这事被人知道不敢声张,嘱咐田衷、铁钺秘密进行。铁钺虽然年轻行事却谨慎入微,此事在他和田衷两人的亲自督导下,进行的非常顺利。

    俞实按照周澈的要求去了一趟渔阳,拜访渔阳太守何宜和都尉田楷。渔阳郡是幽州仅此于涿郡的第二大郡,人口将近五十多万户,远远高于其他郡县,如上谷郡只有七八万户人口。渔阳郡的物产丰富,盛产盐铁是幽州赋税收入最高的郡。渔阳城和泉州县都产铁,这两地的工匠特别多,打造的武器和铠甲都是上等货。周澈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下,让俞实游说渔阳的门阀、富豪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一批上等武器。

    何宜和田楷等一批官吏收受了周澈送来的好处,自然要废些心力尽力帮他们低价购买。很快就帮助俞实凑齐了一批刀枪剑戟和足够五千士兵使用的普通甲胄。盔和铠虽然好但太贵实在买不起。俞实本能想给几个军候置办一套,但是问了价格之后,立即闭上了嘴连看都不看了。

    田楷悄悄对俞实说,周澈花重资建立靖边铁骑,从目前看对幽州是一件好事,但周澈手上的钱财很快就会用尽,那些战利品无论如何都不够一万骑兵部队的巨大开销。一旦后期上谷郡和幽州刺史部不愿意承担这笔军费,从朝廷又要不到钱,这支军队很快就会解散。部队解散了这笔钱不就是白花了,周澈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俞实无奈地摇摇头。

    九月中旬,周澈突奇想命令各曲部队展开步骑对决演练。三曲部队改做步兵和两曲骑兵进行平原大战,从中寻找相互克制的办法。士兵们给周澈折腾的苦不堪言、颇有怨言。各部军候也来找周澈理论此事。好好的骑兵为什么不充分挥优势?反而弃长取短训练步兵项目?是不是将军的方法错了。

    周澈一概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把他说急了,他就问如果发生了马瘟,战马突然都死了大家怎么办?不打仗了都逃吗?所以大家都不要吵,回去好好训练,争取上马就是骑兵下马就是步兵。如果在演习中步兵战胜了骑兵,有重赏!每人多一个月军饷。如果骑兵败了扣一个月军饷、各部军候屯长扣双份。

    这下军营乱了套,大家各出奇谋,天天都有新招,双方互有胜负,演习越来越激烈,逐渐伤员多了起来。这可把周澈吓坏了,赶忙先发点钱慰劳慰劳大家,稳定一下大家逐渐激奋的情绪。这是训练不是打仗,出了人命就不好了。

    月底上谷太守左膺上任,不久幽州刺史杨皴到任。如此同时,不好的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传到了幽州,让人们感觉到曾经威临四海的大汉,好象到了风烛残年一样越来越脆弱无力了。

    河套故地,朔方郡、五原郡的南匈奴人、羌人、汉人、鲜卑人在那里搞事,这时朝廷的正式文书到了,迁周澈为度辽将军,总理北疆各族事物;迁阎柔为护乌桓校尉,主管上谷、代郡、右北平郡乌桓事宜,归度辽将军节制。

    (本章完)

第415章 一个不留() 
田丰有些羞赫,沮授想到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心里很是自责,不过心中还是抱有一丝希望,转向周澈:“主公,这也只是公与的猜测之言,也许情况没有这么糟。”

    周澈笑道:“虽不中,也十有七八矣。明日就要王智要和并州刺史府的派员和我军议,既然我们已知道去处,那处二位先生,有些东西便要先准备了。”

    田丰点头道:“不错,我认为首先要购置大批的粮食,到了西安阳,只怕不仅是军队,还有哪里的老百姓,都张着嘴要吃饭了,没有粮食,就没有安定,更何况马上要过冬了。”

    “拜托两位先生去准备吧!”

    此时五原太守府,周澈和王智以及并州刺史府的骑都尉吕布一起军议,只见那吕布身高丈余,细腰扎背膀,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宝剑眉合入天苍插额入鬟,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怀;头戴一顶亮银冠,二龙斗宝,顶门嵌珍珠,光华四射,雉鸡尾,脑后飘洒;身穿粉绫色百花战袍,插金边,走金线,团花朵朵,腰扎宝蓝色丝蛮大带,镶珍珠,嵌异宝,粉绫色兜档滚裤,足下蹬一双粉绫色飞云战靴,肋下佩剑,真是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正做在对面:“周度辽啊,现在并州军都缺人,你度辽营的人马粮饷是朝廷特供三成,俺们并州支付一成,现在连俺自己的几个营都还有缺额啊,所以这样吧,我咬咬牙,给你营中拨一个月的用粮,你部八千余人一个月的口粮,我这里咬咬牙省省还是有的。”

    “什么什么,吕都尉也答应给周度辽支援一个月的,太好了,那俺们五原郡也不能不表示啊!军械,没问题,支援一营千把人嘛,还是有的,军议之后周君可去太守府,去取去取。”

    “周度辽啊!西安阳是个好地方啊,不用与南匈奴直接对阵,安全得很呢!那地方现在虽然破败了一点,但山青水秀,是个好地方呀!”

    周澈脸上带着笑,一一感谢众位军将的盛情,连称一定将这翻恩情记在心中,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以后虽然身在西安阳,远离并州,但只要丁大帅一声招唤,必跃马而至。

    众人唏嘘不已,互道珍重,一一拱手告辞,周澈也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下跃身上马,雄纠纠气昂昂,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势头,向王智和吕布告辞而去。

    看着周澈消失的背影,王智脸上的笑容一丝丝退去,列席军议的吕布若有所思:“王君,这周澈如果不是傻子,那就心机甚深,不可小视啊!”

    王智哼了一声:“奉先啊,你看他像一个傻子吗?知道去西安阳是无可避免之事,掉头便向我们向西安阳的民政大权,军民一把抓,集大权于一手,于不利之中谋取于自己最有利的条件,这等心机,何其机敏。”

    吕布叹道:“王君,我等不会养虎为患吧?”

    王智呵呵一笑:“奉先,你也太小瞧你我了吧,不说西安阳现在一个乱摊子,他就算大权握于一人之手,也难有回天之力,就算他能站住了,你我两人还能让他翻上天去。并州是王家的势力。”

    两人相视一笑。

    周澈回到营中,碰地一声将头盔掷在地上,大叫一声,“贱婢养的,憋死我了,这帮龟儿子,杀人也笑嘻嘻的啊!”

    他砰的一声坐了下来,“不出公与先生所料,西安阳是我们的了。元福,你率人去太守府,领一千人的军械,记着,一千把长枪,一千把长刀,一千张弓,一千壶箭,一个月的粮食,狗婢的,既然想打发我早点走,就把东西给齐罗。”

    “德谋,你现在去找吕奉先,这狗婢的说给老子一个月的粮食,蚊子再小也是肉,你去给我要来。”

    “公覆,胜利!你们组织剩余人等,准备拔营,要齐了东西,俺就不做他们的眼中钉了,早点去西安阳,去了西安阳,就不用看他人眼色。”

    “公与先生随我一齐,元皓,你人头熟,路子广,我们这一次去西安阳,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眼下还不知西安阳剩多少人,但粮食总是越多越好,你去并州,冀州,买也好,要也好,一定尽量多的筹措粮食回来。我们能不能过这一个冬,便看元皓的了。”

    周澈一一吩咐下去,众人轰然应诺,分头去办事,他看着转眼之间空荡荡的营帐,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主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没钱没粮,焦头乱额啊。

    十天后,周澈的部队踏入了西安阳的地界,路开始难走了起来,越来越崎岖,山势也一天比一天陡峭,但更让周澈等人心情沉重的是,一路之上残垣断壁,到处是烧毁的房子,偶尔路上有一些面黄股瘦,一脸绝望之色的乡民,在看到这支队伍后,都默默无语,一言不发地尾随在队伍之后。

    “沮先生,扎营之后,煮些粥给这些乡民们吧!”周澈吩咐道:“士兵们也改一天两干为一天一干一稀,省些口粮,只怕越往前,难民会越多。”

    周澈的预感很准,随着队伍在西安阳的深入,尾随在军队之后的难民一天比一天多,跟着这支军队有粥喝,虽然不饱,但却可以度命。等周澈达到西安阳城的时候,身后已跟上近万的难民,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带菜色,虚弱不堪。

    “这就是西安阳城?”周澈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远处,原本应当是县城的地方已是一片废墟,本就不高的城墙被捣的四处是缺口,里面已看不到一幢完好的房子,看到远处的人群,原本一片安静的废墟里突地站起一个人来,紧跟着一个接着一个,无数人如同地鼠一般,从那片废墟里爬了出来,沉默地迎向这支军队。

    周澈有些骇然,姜枫、黄盖等人更是默不作声地将军队展开,摆出进攻阵形,看眼前这些人,怕不有上万人,这些饿急了的人什么干不出来。

    对方越走越近,也许是看到对面军队严阵以待,对面的人群停了下来,两群人沉默地对视着,周澈胸口有些堵得慌,如同一团火在那里熊熊燃烧。对面的这些人那里还像人啊,除了眼珠还在转动,整个便如同一个骷髅军团。

    周澈拨马向前走去,紧跟在他身边的程普一惊,伸手牵住他的马缰:“主公,小心!”

    沮授也是脸色凝重:“将军,不可大意,这些难民随时有可能暴起发难,抢夺军资。”

    周澈脸色阴沉,冷冷地道:“放手!”程普倔强地摇头:“不放,主公,你不能去!”啪的一声,周澈扬手一鞭,抽在程普的手上,程普吃痛之下,不由自主松开马缰,周澈拨马便走,程普滋着牙,赶紧与韩当跟了上去,两人的手紧紧地按在环首刀上,四只眼眨也不眨地死盯着对面的人群。

    沮授愣了片刻,摇摇头,忽地自失地一笑:“枉我读了这多年的圣贤书!”也打马跟了上去。

    军队散开一条通道,周澈出现在了难民的眼前。

    “我是度辽将军周澈,奉命驻扎西安阳,对面有主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