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486章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486章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代之帝王”。如果有机会能抓住,要做,就做百代的帝王。相比九五之尊、以天下养一人,以己之学、之能教化天下,使中华永立於四海之巅,为万邦朝拜更合他这个从后世穿越来之人的心思。

    这繁复的心思、怀中的激情使他难安,可他的野望与野心却也无法向外人倾诉。夜色沉寂,垂柳原野,他南顾赭丘,西望辰亭,回望军营,在河边踌躇停留了许久,直到弯月高升,将至中天,这才在四外野田中蟋蟀等虫的夜鸣声中与荀攸、王慧、徐康、金宸皓等人转回营中。

    回到营中,兵卒已经安歇,除了巡夜的巡逻队伍外,营中没有什么人走动,静悄悄的。

    踏着月色到的中军帐外,值守的一个吏员迎上来,笑对周澈说道:“周度辽,好事儿啊!”

    周澈一边把坐骑交给亲兵,交代亲兵:“好生照管”,——他现在骑的便是那匹得自刘辟的踏雪乌骓,真是一匹好马,骑上去又快又稳,他甚是喜爱,一边问这个吏员道,“什么好事儿?瞧把你高兴的。”

    这个吏员说道:“方才皇甫将军派了人来,给我部送了一百张强弩。”

    “百张强弩?”

    “可不是么?”

    “现在哪里?”

    “就在中军,下吏叫人把它们搬到了将军的帐外,等君安排。”

    周澈想到了这百张强弩的来历,必是骆俊代表陈王刘宠给送来的。上午见到骆俊时,骆俊劳军的物资里有肉、有酒,还有一些推车,现在想来,那些推车里放的应该就是弩弓了。陈王以擅弩著称,他的私库里存有强弩数千,虽以此组建起了一支强弩军,但抽调出一些送给皇甫嵩自是寻常之事。周澈算是皇甫嵩麾下数一数二的战将,皇甫嵩得了弩弓,当然不会忘了他。周澈大喜,说道:“走,看看去。”

    由这个吏员领路,周澈等人来到存放强弩之处。

    这些弩弓都在描漆的木盒里放着,漆盒摆放得整整齐齐,随着弩弓来的还有一捆捆的弩矢。

    周澈亲自打开了一个盒子,取出里边的弩,乃是精铁所制,保养得当,虽在夜中,亦可见表面泛起的冷光,矢槽光滑。周澈握住悬刀,拉了一下弩弦,紧绷绷的,这是一个连发的弩机。

    弩有大有小,大的需要放置在地上使用,小的一手就可拿起。这个连发弩就可一手拿起,以手握之,只要扳动悬刀,前边的“牙”就缩下,弩矢便从匣中射出了。相比春秋战国时的弩,两汉之弩多了一个装置,便是弩郭,也就是弩机的机匣,这使得控制发射的弩机形成了一个部件,使得拆装弩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弩臂的强度。

    同时,两汉之弩并在“望山”,也就是瞄准器上增加了刻度,使射弩时更加准确。弩矢在射出去后,会受重力而下落,射程越远,下落的幅度越大,因此,射弩时需要抬高弩机,而至於具体抬高多少,以前都是由射弩的人凭经验决定,望山上有了刻度后,就可根据目标之远近来决定弩机抬高的高度,提高了命中率,同时也简化了操作。

    周澈握住悬刀,把弩机平举,放在眼前,对着望山,望向前方,试了一试,说道:“取支弩矢来。”徐康从弩矢捆中抽了两支出来。

    周澈将之填入矢匣,又将弩机举起,对准数十步外的一个木杆,根据距离,按照望山的刻度,把弩机略微抬高,扳动悬刀,射出弩矢。弩矢激射而出,正中木杆,深透其中。再射,又中。

    徐康、金宸皓等赞道:“君神射也!”

    周仓满意的收回弩机,爱不释手地把玩,笑道:“非我神射,是陈王的弩机太好。我久闻陈王善弩,所藏皆良弩,今夜一试,果然果然。”环顾诸人,笑道,“有了这百张强弩,东郡之战,我部就更有把握了。”周澈部中本有三百强弩,现又得了这一百张优良好弩,四百弩矢的几轮齐射就能击溃上千黄巾兵卒。荀攸、王慧以为然。

    王慧问道:“主公,这百张强弩,不知你打算如何分配?”

    周澈沉吟片刻,说道:“与其分散,不如聚之。传我令,从各营中抽选善射士百人,拨给陈到,这百张好弩全都给破军曲!”

    众人应诺。

    陈到的破军曲本有两百人,加上这百人,将会达到三百之数,更将会成为周澈麾下最具有杀伤力的一个曲。周澈向来雷厉风行,当晚就选定了百人,次日一早便给他们配上这百张好弩,悉数拨给了陈到。在长平县外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全军开拔,继续行军。

    次日拔营,行近长平。

    周澈望到长平县的城门大开,城外的野地上聚集了大批的流民,几个穿着黑衣、带着印绶的县吏正在流民中指挥人熬粥,这是长平令奉骆俊之命在收容、赈济流民。从皇甫嵩的中军里出来了二百多步骑,推着数十辆车到县外,把车子交给县吏,却是皇甫嵩投桃报李,为答谢陈王刘宠和陈相骆俊的赠弩,特从军中拨出了些军粮送给长平县,以助其赈济灾民。

    周澈望着这一幕,颇是感慨,对左右说道:“皇甫将军知兵善战,战无不胜,更难得的是爱惜百姓,爱民如子,真我汉家栋梁。”

    颍川、汝南近二十万黄巾军,两个月内就被悉数平定,这泰半是皇甫嵩的功劳,说他是汉家柱石,力挽狂澜也不为过。神速地平定叛乱是一方面,爱民如子则又是另一方面。相比平乱,爱民更是难得。周澈心道:“朝廷分兵两路,一路讨冀州,一路讨颍川、汝南。卢植在冀州与张角鏖战经月,屡战不胜,而朱儁早前与颍川波才战也是大败,这几个出征带兵的将军里,皇甫嵩功劳最著。也是黄巾不能成事,汉室还不该覆灭,故此才有皇甫嵩这样的人杰存在啊!”

    原本的历史中,卢植久战不胜,朱儁先败於颍川波才,又顿兵於南阳宛城,只有皇甫嵩连战连捷,先平颍川,再平汝南,接着又平定东郡,最后又击败张角兄弟,平定了冀州。可以说,黄巾之覆灭,八成都是灭在皇甫嵩的手上。要非有皇甫嵩,这黄巾军不定还得乱上多少年!

    既用兵如神,又爱民有令名,周澈在敬重皇甫嵩的同时又对他深深忌惮亦不足为奇了。

    过了长平县,行有十余里,皇甫嵩遣人来召请周澈。周澈赶去中军。皇甫嵩没有坐车,骑在马上,由亲兵、将校们簇拥着正、随军而行,见周澈来到,示意他近前,笑道:“这两天行军如何?”周澈落后了皇甫嵩一个马头,答道:“陈国境内无黄巾贼,这几天行军甚是轻松。”

    皇甫嵩遥指前路,说道:“再北行三十余里就要出陈国境,进入陈留郡了。你我便在前头岔路上分兵,我北去经扶乐入陈留,你转往东北方向,经阳夏去陈留郡吧。”

    这是前两天定下的方略。周澈应诺。

    皇甫嵩叮嘱交代,说道:“陈留郡内虽也无大股的黄巾贼,但小股的贼寇颇多,你入陈留后行军、扎营都要循规蹈矩,不可大意。你在颍川、汝南立下了诸多战功,今也是威名在外,可不要被陈留的小寇偷了你的营。”

    周澈应道:“是。”

    皇甫嵩问道:“可有什么缺的东西需要我补充给你么?”

    周澈说道:“昨夜得将军百弩之赐,澈已是喜出望外,别的东西都不缺了。”

    皇甫嵩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你就带你部人马去吧。”扬鞭前指,“你我在东郡会合!”

    周澈应诺,行了个礼,转马归本部,把皇甫嵩的将令传下,带本部六千余人脱离了大部队,沿着岔路向东北而行。

    离开主力后,因为兵马少,行速加快,行不过四五里,前头一条大渠拦住了去路。

    此渠即鼎鼎大名的鸿沟,是最早连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兴修於战国之时,楚汉相争时这里是楚军和汉军的分界线,汉人称之为“浪荡渠”。渡过此渠,再行不到二十里,日落前到了阳夏。周澈也如皇甫嵩一样,没有率部进城,而是在县外安营,住了一晚,次日继续行军。

    行才两里,为先锋前驱的何仪遣人来报,说发现了一股贼寇,有二三十人,大约是因见部队行军经过,正在仓皇东遁,问周澈:“追不追?”

    周澈想了一想,令道:“过了前边涡水,再行十几里就是陈留郡了。贼寇只有二三十人,不需劳师兴众,不必去管他们,只管前行就是。”

    何仪接了命令,催促部众快行,到了涡水岸边,一面分兵先行渡河警戒,一面备下船只等待周澈。周澈率主力到达,全军渡河。过了涡水,再行十余里,即是陈留郡界。渡河的时候耽误了点功夫,这会儿快到傍晚了。周澈令各营就地驻扎,召来诸将,召开军议。

    周仓、黄盖、桓玄、庆锋、韦强、何仪、典韦、陈到、江伟、方悦诸将齐至。

    帐篷还没搭起,众人就围着周澈席地而坐。

    周澈环顾众人,笑对方悦说道:“阿悦,怎么无精打采的?”

    别的诸将都是正襟危坐,独方悦坐姿懒散,他靠着旗杆,无聊地摆弄着拍髀短刀,说道:“连日行军甚是无趣,在这陈国境内连一股盗贼也没有遇到,真是无聊透顶。”

    周澈哈哈笑道:“先前与皇甫将军分兵前,我军两万余人,分兵后我部亦有六千余,又有哪一股不开眼的蟊贼会主动撞上来呢?渡涡水前,何仪倒是碰上了数十贼寇,不过人数太少,不值得咱们剿灭。阿悦,你也不必无精打采,前头就是陈留郡,陈留郡虽亦无大股黄巾,但是小股的流寇却是不少,有你用武的时候!”

    方悦说道:“最好如此!”

    闲聊几句,周澈言归正传,说道:“依据军报,陈留郡内并无大股的贼兵,但小股的贼寇不少,或三五百人,或七八百人。皇甫将军令我部为别部,独行一路……”

    他指着铺展在地上的地图,对诸人说道:“计算时辰,皇甫将军此刻应该快到扶乐了。依照先前定下的方略,皇甫将军会於明天上午率主力从扶乐进入陈留郡,入陈留郡后,他将会分兵略扶沟、圉县、尉氏、雍丘等陈留郡西部诸县,将这些地方的贼兵剿灭后再进至陈留县,屯兵休整一日,再北行至小黄,渡河(黄河)北上,入东郡西境。”

    诸人聚精会神地看着他在地图上画出皇甫嵩的行军路线,听他讲皇甫嵩的分兵方略。

    江伟问道:“我军的行军路线是什么?”

    周澈指着地图,说道:“我部从阳夏出陈国境。现我部已过阳夏,并渡过涡水,再前行不远就是陈留郡了。入陈留后,我部转向陈留东边诸县,先去己吾,……”说到这里,周澈停了一下,笑对典韦说道,“老典,据情报,己吾没有大股的贼兵,等咱们到后,你可以回家去看看。”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应道:“是。”说道,“离家多日,我还真是想念老母了。”

    周澈点了点头,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过己吾后,我部经襄邑去外黄,再去济阳。据情报,外黄、济阳都有大约数百的寇贼,等消灭了这两股寇贼,我部在陈留郡的作战任务就算完成,跟着便是渡河北上,经长垣入东郡了。”

    黄盖问道:“入东郡后呢?”

    “据报,东郡黄巾贼渠帅卜己已把主力收缩到了郡东北,但是却也在东郡与陈留郡的接壤处留下了不少贼兵,以试图阻我军入境。入东郡后,我部先将与陈留接壤处的黄巾贼扫清,然后就在这里等待皇甫将军的主力到。”他说着,手指在地图上一点,诸人看去,却是韦乡。

    周澈部人少,六千余人,行军的速度肯定比皇甫嵩快。皇甫嵩以他为别部,一则是为了节约时间,能快一点扫清陈留境内的小股寇贼,二来也正是想让他先入东郡,为大军入境扫清障碍。众人跽坐按剑,齐声应诺。周澈问道:“都清楚了?”众人答道:“清楚了。”

    周澈颔首,说道:“今晚咱们就在这里休息,明天三更造饭,五更拔营,天亮时进入陈留郡!”

    诸人大声应诺。

    周澈转目何仪,对他说道:“入陈留郡后,依旧以你的汝南左营为我部先锋。”

    何仪应道:“是。”

    “阿庆、阿强,你二人带汝南右营为我部殿后。”

    庆锋、韦强应诺。

    “我自带中军行於你们两营之中。诸位,自平定汝南以来,我部休整了多时,入陈国境后又没有一次作战,将士多日不战,或生怠意,东郡黄巾贼数万,虽比不上颍川、汝南之贼,却也毕竟有数万之众,又是以逸待劳,不可小觑,你们等会儿归营后要激励一下兵卒。明天入陈留郡,与外黄、济阳诸县之贼交锋,就算是为东郡之战做个热身吧!”众人应诺。

    次日依周澈之将令,三更造饭,五更拔营,六千余人前行数里,出陈国境,入陈留郡。

    (本章完)

第643章 典韦豪气耀故里 何仪谦卑话旧事() 
    到了陈留,转向东去,行近二十里即是己吾,周澈依旧不入城,在县外扎营。等扎好营地,他亲与典韦一起回家。典韦的家不在己吾县内,在己吾乡下。

    依周澈的本性,他是个不张扬的低调之人,要是回安成的话,他肯定是不带什么随从的,可这次陪典韦回家,他却足足带了两百个甲士,并令方悦带着本部的三百骑士也在后相从,大张旗鼓,旗帜鲜明,明盔亮甲,五百步骑昂然入乡。

    这时已是晚上,乡间路上没几个人,夜色宁静。五百步骑行走的动静很大,夜色中传出甚远,引来阵阵犬吠,很快满乡皆嚣。乡人不知怎么回事,有以为是县寺来收税的,有以为是遭贼了,有的出门探视,见乡间路上行来一支军马,细望之,打的是汉军旗号。

    早在白天周澈带兵到时,他们已知平乱的“王师”来到,因此看清是汉兵后,倒是少了点惊惶,却多了纳闷,不知为何来他们乡中。有多疑的不免就想到:莫非是来抢粮、抢钱、抢女子的?腿快的乡民忙去找本乡的蔷夫、父老,本亭的亭长、求盗。

    胆小的关门闭户,胆大的趴在墙头瞭望,夜色下,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