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我当家 >

第13章

我的三国我当家-第13章

小说: 我的三国我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我这就去安排。”

    这两日,刘墉一面养伤,一面召集有经验的兵丁询问军规和训练方法,想到什么便在纸上写写画画。刘墉不太会用毛笔,便要董芸找了几根鹅毛自己动手做了几支鹅毛笔,用起来虽赶不上后世用的钢笔却聊胜于无。华佗和董袭等见他用的笔奇怪,写的字和自己的字有的相同有的又不同都很惊奇,只不过也知道刘墉来自西域,而且也见识过他的本事,所以都是见怪不怪了。

    刘墉忙得很,而这董芸似乎也很忙,只是吃饭时来一会儿,浑不似以往那样常腻在这儿。这样也好,刘墉也可静心思考各方面的问题。华佗的药的确神奇,只两日,刘墉的伤便已结痂,可以柱着根棍子随意走动了。

    刘墉放下笔,甩了甩有些酸胀的胳膊,伸了个懒腰,看着眼前自己制作的军规满意地笑了。得找个人重新誊写一遍,还得转换成繁体字才行,刘墉想到,“哎,好累!”站起身来,扭了扭,伸手到后面捶了捶有些酸麻的腰。

    “大哥!”

    刘墉回过头,却是董芸俏生生地站在那儿,两手背在后面,似是手中拿着什么东西,忙笑道:“芸儿什么时候来的?我一点也不知道。”

    “来好一会儿了,见大哥在忙就没敢打扰。”

    “芸儿今日没跟华先生学医吗?”

    “学了的。”董芸的俏脸顿似染了一层胭脂,低下头来,轻声道:“大哥,我给你做了套衣衫,还有鞋,你看看合不合身?”

    刘墉见她从背后拿出一套崭新的衣衫,整齐地放在一边。怪不得这几天老是不见她面。想到她又是给自己做饭又是照顾自己,还要赶制衣服和鞋子,刘墉心里一阵感动,忍不住伸手过去拉起董芸的小手。董芸一惊,便想缩出去,却也有些不舍,便没再动,只是一张小脸羞得通红。

    刘墉只觉得董芸的小手又温又软,身子微微颤动,也没太在意,“芸儿,谢谢你!”

    “先别谢,也不知道合不合身呢?”

    “芸儿做的,还能不合身呢?”

    董芸没有言语,走到他身边,伺候着刘墉穿上新衣。刘墉来回走动了几步,“芸儿,怎么样,很合身吧。”

    董芸走上前来,轻轻地整理了几下,又前前后后上上下下仔细地察看了一遍,才满意地点点头。

    “来,大哥请坐下,我替你换鞋。”董芸说着,拿着一只麻鞋,蹲下身子,便要把刘墉脚上的破布鞋取下来。

    刘墉吃了一惊,他可不习惯别人为自己换鞋,再怎么说脚都是臭的,怎会让美女闻着呢,忙道:“芸儿,我自己来。”一把抢过董芸手中的鞋。

    董芸咯咯一笑,便不再坚持。

    刘墉飞快套上新鞋,站起身来,来来回回走了几步,感觉舒适之极,“芸儿的手真巧,合适极了。对了,芸儿是什么时候量的?我怎么不知道?”

    “我偷偷地量了大哥身上的旧衣裳。”董芸又仔细地上下打量了一番换上新衣新鞋的刘墉,是挺合身的,心中也是十分满意。

    “哟,芸儿给刘兄弟做了新衣啊。芸儿可从没给我做过衣裳呢。”董袭掀帘进来,正看到刘墉显摆着走来走去。

    “董大哥!”董芸胀红了小脸。

    “他是你大哥,我也是你大哥,只是这两个大哥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董袭继续取笑。

    “董大哥不是有嫂子给你做嘛?哎哟,不说了,你老笑我。”董芸红着脸跑了出去,留下董袭在那儿哈哈大笑。

    董袭看了看跑出去的董芸,又看了眼刘墉,道:“刘兄弟可知芸儿给你做衣衫的深意?”

    “我当然知道。”刘墉叹了口气。

    “我早看出来芸儿对兄弟有意,只是不知刘兄弟是什么想法。芸儿可是个好姑娘,要不,哥哥为你们做个媒?”

    “董大哥,此事还是暂时不要提的好。”

    董袭愕道:“莫非兄弟心中已另有中意的姑娘?”

    刘墉苦笑道:“大哥可曾看到我还认识别的姑娘么?不是这个的。大哥,我也知道芸儿是个好姑娘。只是刘墉一无所有,前途莫测,难道让芸儿跟着我四处漂泊,受尽苦难?这岂是大丈夫所为!再者,芸儿如今年龄还小”

    “芸儿可都十六岁了。”董袭有些奇怪。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为及笄,也就是到了可以成亲的年龄。

    “不是。是这样的”,刘墉便把自己心中所虑对董袭说了。

    “刘兄弟果真是至诚男子,哥哥没有看错。只是哥哥觉得,你还是应该让芸儿知道你的心思才对。”

    “还是先不要说的好,免得以后不好相处。”那时的规矩是男女一旦定亲,成婚前便不能再见面,而刘墉又是死活不会同意现在成亲的。因此,董袭只得点了点头,叹息道:“刘兄弟,不如以两年为限。两年后芸儿便十八岁了,在你们那里就算是成年了,那时你可不能再推托了。”

    “董大哥请放心,两年后无论如何,只要芸儿愿意,刘墉必定会娶她为妻,一生一世呵护她。”

    “刘兄弟!好样的。哥哥先谢谢你了!芸儿自小父母双亡,我就是她的亲大哥,她的事就是我的事。”董袭拍着刘墉的肩膀道,“哟,正事都差点忘了。你吩咐的事情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陪你去看看?”

    “不用了。董大哥你先去忙吧。我让芸儿陪我去就成。”

    董袭点点头,“好吧。兄弟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告诉我就是。”

    董芸陪着刘墉到营房各处走了一圈,只见各项设施俱已齐备,营帐、餐房,甚至浴室、厕所都应有尽有,刘墉频频点头,一脸笑容。

    “不错吧。董大哥说都是按你的吩咐做得。周大哥他们也觉得你的安排妥当极了,比他们当兵时要舒适多了。大哥,我就不明白了,你又没从过军,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呢?”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以后还有更多让你吃惊的呢!”刘墉一笑,故作神秘道。

    “哼,美得你!”

    “芸儿,我们去看看他们训练。”

    刘墉和营门的守兵打了个招呼,止住他的通报。只隔着栅栏看着场内,刘墉现在还不想打扰他们。

    训练场已经根据刘墉的要求做了改造,简直就和现代的运动场有得一拼。中间是足球场,边上是跑道,球门上挂着渔网,还用石灰画了线,真是不错!跑道的外边又是用木头做的单杠、双杠董大哥办事效率就是高,才三天时间就弄成这样,刘墉心里相当满意。

    “大哥,你的这个场地是做什么用的?还有两个门?”董芸指了指那个足球场。

    “那个啊,是蹴鞠场。”

    “蹴鞠?蹴鞠是什么?”

    “改天我带他们来一场比赛你就知道了。”

    “又不告诉我。”董芸嘟努着小嘴。

    “呵呵,芸儿,不是不告诉你,只是光靠大哥嘴上说你还是明白不了的。”刘墉看着场上董袭等人带着众兵丁一招一式地练着,场上喊声震天,尘土飞扬,心中也是热血澎湃,“芸儿,你瞧他们训练得怎么样?”

    “我又不懂的。只是觉得他们训练是有板有眼,而且很有气势,精神头很足。”

    “精神状态的确比以前好得多了。只是这种训练法太过枯燥,让人厌烦。”

    “大哥又有什么好办法?”

    “呵呵,今晚我就召集董大哥和几个营长,说说我的快乐训练法和竞争训练法。”

    “什么叫快乐训练法和竞争训练法?”

第十八章 军规严令() 
第二日一早,仍是按时点卯,如今兵丁的生活起居均在军营内,又有前车之鉴,因而再没误卯之事出现了。董袭命各营长集合手下,请刘墉登台训话。

    刘墉站在台上,目光一扫众人。别说,虽只短短三天,兵士们的面貌可说是焕然一新,一个个精神饱满,站得挺直笔立,整整齐齐,更显得威风凛凛,足见董袭等训练之功,只不过瞧见自己的目光还稍有些拘谨。刘墉很是满意,微笑道:“弟兄们,几天不见,你们都晒黑了,可我却成小白脸了。”

    下面顿时一阵大笑,大家都轻松得多了。刘墉又笑道:“这几天诸位大鱼大肉地吃着,味道还不错吧,弟兄们满意吗?”

    “满意!”众人齐声答道,笑声一片。

    “弟兄们,本人不喜欢说废话,今天召集你们只说两件事。一是军规。什么是军规,文雅些说,军规是处理我们单个士兵和整个军队之间,以及军队和乡亲之间关系的重要条款;这个太过拗口,我简单的说,所谓军规就是一个士兵他必须要遵守的规矩。荀子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军规的队伍必定自由散漫、不听号令、率性而为,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当然,每支队伍可能有不同的规矩。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你刘墉的军规是什么呢?我告诉你,我的军规很简单,很好记。就八个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么,什么是三大纪律呢?

    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是说要听从上级的号令。上级让你往东你就得往东,叫你向西你就得向西,叫你冲杀你就得冲杀,叫你撤退你就得跑得比兔子还快。如果你们觉得上级下的命令是错误的,可以直接向本级或者更上一级的长官提出来,但是上官没作改变之前你仍要不拆不气扣地执行,当然了,既然是长官发布的错误命令,那么因此造成的后果也由长官负责,你们是没有责任的,这个你们可以放宽心;

    “第二条,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个一针一线只是个比方,就是说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任何东西,就连针、线这样一点都不值钱的小东西也不行。为什么呢?我们的饷银、粮食、衣物说到底都是老百姓提供的,他们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和他们的不是你争我夺,而是鱼和水、血和肉的关系。只有我们视他们为亲人,他们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刘墉的军队不是强盗土匪,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而且是必须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主动地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他们才会敬我们、爱我们、无私地帮我们。(刘墉是深知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的,淮海战役为什么**的六十万军队能打败装备远胜自己的八十万国民党军队,群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这些士兵都是来自于穷苦家庭,听了刘墉这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无不为之容,不由得击掌叫好。

    刘墉也是感慨不已,眼角含泪,待掌声稍停,又道:“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要知道在战场上我们有任何缴获其实都是所有弟兄们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哪一个人的私有品。因此,缴获的任何物品都得上交,不得私藏。这点我也请大家放心,相信这些天诸位已然了解刘墉的为人,我保证会做到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公正、公开、公平的对待众兄弟,绝不偏私。

    再说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这几点意思明了,我就不多解释了。”

    “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能记住吗?”刘墉问道,见底下鸦雀无声,刘墉又笑道:“记不住也没关系。等一会儿,每营选两个歌唱得还行的人到我营帐里来。”要唱歌的人做什么?众军丁们有些摸不住头脑。

    “我已将这些军规编成一只歌,大家只要学会唱了,自然也记得住了。”刘墉解释道。其实这些条款都是刘墉以前军训时从歌词里学来的,最初自己还想把八项注意中去掉一些或者改一下,可想到自己没有改歌词的本事,只得算了。

    唱歌记军规,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说,都极是好奇。刘墉性格和蔼,便有兵士鼓动道:“团长,不如你现在就给我们唱一下吧,我们也好听听呀。”其他士兵见有人带头,便一齐鼓噪起来。董袭、周仓等军官也都笑呵呵地看着刘墉,颇有些看热闹的味道。

    “好吧。唱一下给你们听听!”刘墉心道,又不是没登台唱过歌,轻咳几声,清清嗓子,大声唱了出来,“革命军人各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好了,我就唱一段。”刘墉微笑道。这首歌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悠扬,而刘墉的嗓子也还可以,因而众军都觉得这只军歌又好听又好记,无不拍手称赞。

    “另外,我还要再强调十点,这十点都有个杀字!所以请诸位务必牢记,不可触犯。”刘墉厉声道,“一抗令不遵者杀!二临战退缩者杀!三动摇军心者杀!四延误战机者杀!五救援不力者杀!六叛变投敌者杀!七泄露军机者杀!八抢掠民财者杀!九屠戮良民者杀!十****妇女者杀!作为兄弟,我再次提醒,我不希望你们中有人在这上面犯事,否则别怪我刘墉不讲情面,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众军齐声答道。

    等众人安静下来,刘墉又道:“第二件事是训练。先说了,你们这几日里都是一日三餐,餐餐大鱼大肉,这可是达官显贵才能过的生活啊,很舒服很过瘾吧。”下面又一阵哄笑,却听刘墉又道,“不过,还要过这样的好日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弟兄们,不是我刘墉舍不得,实在是军中不宽裕,我刘墉穷啊。所以从今日开始就不是人人都有肉食吃了。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每日仍是三餐,早饭管够,上午为体能训练,排在末尾的营最后用餐,并且肉食减半;下午为技能训练。前日已将你们分组成枪兵、弓兵和刀兵三个组,每组在教头的带领下统一训练。我的要求是:拿刀的要劈得狠,拿枪的要刺得稳,拿弓的要射得准。你等每日需完成定量的劈杀、刺杀或者拉弓,而且必须每次都要用全力。有人或许会说,以我现在的能力恐怕完不成。没关系,你可以休息后再做。不过先说好,假如你是半夜才完成规定的训练,对不起,你的晚饭也只能在半夜吃了,明早还要一样的起床。仍照前面说的,每组末五名不仅最后吃饭而且肉食减半。”

    “那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