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我当家 >

第17章

我的三国我当家-第17章

小说: 我的三国我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墉颤声答道:“芸儿,有只豹子,它发现我了。”

    董芸急道:“大哥,快抓住绳子下来。”

    刘墉恍然大悟,心急中生出更大的力量,也顾不得下面有多高,自己有多害怕了,抓住绳子,几下便爬了下去。顷刻间,头顶上乱石跌落,只听到有动物呼呼的喘气声,低吼声不绝于耳,刘墉惊魂未定,不敢抬头,紧紧攥着绳子不放

    董芸在下面却看得真真的,那花豹好不容易瞧见食物,似乎又是唾手可得,伸出爪子不停地刨着绳子。豹爪可是锋利无比,要是不小心刨断一根就危险了,董芸急道:“大哥,你把两根绳子都抓紧。”刘墉答应一声,伸手将另一根绳子也拽住了。

    董芸心中稍安,可危险并没有解除,这花豹如此抓法,难免会绳断人亡,董芸从背篓里取出弩来,搭上箭,瞄着那花豹的脑袋,一扣扳机,“嗖”的射了出去。可惜董芸今天带得弩极是轻巧,箭身也偏轻,又是从下朝上发射,身子又在不停摇晃之中,何况中间还隔着个刘墉,那箭只在花豹下面的石块上一撞,崩起一阵火花。那花豹吓了一跳,连忙藏了进去。

    刘墉不敢往上看,问道:“射中了吗?”

    董芸叹了口气,悻悻道:“没有,只是把它吓着了。”说着,眼睛乱瞧,脑子急转,得想个法子,这样吊在半空可不是办法,早迟有力竭的时候。董芸凝视着侧下方山洞边那棵硕大的松树,突然想了个主意。

    董芸将药镐从自己身上解下来,又把自己缠绕的这根绳子的绳头提起来,和药镐牢牢系住,又垂放下去,眼睛目测下到松树的距离,将多余的绳子挽到手上,用臂摆动,那药镐便越荡越高。眼见那药镐到达松树的斜上方,董芸手一松,那铁镐便被抛进松树的枝丫中。董芸慢慢一收绳子,铁镐缓缓移动,卡到粗枝时便拉不动了。便在这时,只听刘墉惊道:“芸儿,那只豹子在咬绳子了。”

    董芸一看,果然那花豹只露出半个头,张着嘴正在咬那绳子呢。董芸急道:“大哥,快下来,你沿着这根绳子往那树上爬。”

    上有恶豹,下有悬崖,刘墉反而镇静了下来,往下一看,只见一条从这边崖壁连到那边树上的绳子在风中摇来荡去,晃得刘墉眼睛都花了,不由得心中狂跳不止。刘墉定了定神,叫道:“芸儿,你先过去。”

    董芸道:“大哥,我身子轻,你先过去。”

    “芸儿,还是你先走吧。我过来,岂不是要从你身上爬过去吗?”

    董芸又急又气,这人都快死到临头了还在讲什么面子,便恼道:“大哥,这么急就不要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

    刘墉忙道:“不是。你在中间,我怎么过得去?这样岂不是更加的危险?”

    董芸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想多了,急忙说道:“我知道了,大哥。那好,我先过去,你先看下我是怎么爬过去的。别惊慌,很容易的。你也别等我过去了才爬,现在就跟上来。”说着,将拴在腰上的绳子解下来,和另一根绳子系在一起,然后双脚盘着绳子,头冲上,整个身子悬在绳子的下面,双手用力,向松树处爬去。

    这种姿势刘墉并不陌生,成龙的电影中这样沿着绳子攀爬的场景相当多,只不过是自己第一次亲自尝试罢了。好在刘墉身体素质向来不错,这段时间跟着众官兵一起训练也颇有成效,因此攀爬起来并不算很难。

    刘墉先滑下来,然后学着董芸的样子盘在绳子上,身子一侧,倒挂起来,突然怀中一松,只觉有东西落了下去,刘墉不由惊叫起来。

    董芸快到树冠了,听到刘墉惊叫,却看不见,急切问道:“大哥,出什么事了吗?”

    刘墉叫道:“火镰和火石掉下去了。”

    “大哥,不要紧的东西就不要管了。”

    刘墉刚要回答,却听董芸连声惊叫,只觉自己身子猛地往下一坠,随即又猛地停住,这一落一顿差点将刘墉颠下去。刘墉冒出一身冷汗,只听董芸急促催道:“大哥,爬快一点,绳子已断了一根了。”原来,那豹子已经咬断了刚才受力的那根绳子,幸好董芸先前将两根绳是缠在一起的,所以刘墉只是稍落了下去,又被另一根绳子接住了。

    “大哥,只有五十步了,你可以的。”此时董芸已到了,便给刘墉打气。刘墉定了定神,调节了下气息,又奋力攀了过去。又爬了十来米,只听董芸又呼道:“大哥,抓紧绳子,千万别松手啊。”

    刘墉情知不妙,立即双手抓紧绳子,果然,身子一轻,如断了绳子的电梯一般直落下去。

第二十三章 洞中避险() 
原来那花豹眼见这两只猎物也要逃脱,更加恼怒,对剩下的那根绳子又撕又咬。豹子的牙齿何其锋利,几下便将绳子咬断了。刘墉便如断线的风筝般掉落下去,好在董芸及时提醒,刘墉身子虽在下落,却牢牢抓紧绳子,这一下如玩秋千般向松树荡了过去,穿过层层细枝,重重地撞在树干上。

    幸好此时刘墉离终点只有十来米,这一下撞得虽疼,却没受伤。刘墉反应奇快,紧紧抱着树干,没再往下落。刘墉只觉得手心、背心全是汗,再一次死里逃生,让刘墉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命好硬。

    董芸连忙攀了下来,关切地问道:“大哥,你没受伤吧?”

    刘墉见董芸一脸的担心,不禁后悔,人家都说“久走夜路必撞鬼”,不可能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吧,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冒险了。刘墉忍着疼,勉强露出个微笑道:“没事。就当是训练时挨了周大哥一记重拳吧。”

    “看来咱们是上不去了。”董芸眉头轻皱。此时刘墉内心方定,抬眼一看,那只花豹还在崖顶探头张望,眼睛盯着这边,吼叫连连,好似还未死心。刘墉童心大起,扬手向着崖顶高声叫道:“我们在这儿,下来咬我们吧。”那花豹听到人声,却无能为力,心中更加恼怒,口中不停低吼,双爪乱刨,一大堆石块砂土从崖上落下,撞在石壁“啪啪”作响,颇有一番声势。

    董芸噗哧一笑,脸上愁云立散。她年龄虽小却已多次经历过此类危险,而刘墉则天性豁达,遇事看得开,两人相视一笑,心情便愉快了许多。

    “大哥,天色就快暗了,看来我们今夜只能到洞里去歇息了。至于如何脱困,明天咱们再想办法吧。”

    “嗯。”刘墉点点头,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会比困难多的。就是不知道这洞里面有没有猛兽、大蛇什么的?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董芸安慰道:“不会的。这个山洞周边无路可走,猛兽怎么过得去?”

    刘墉摇摇头道:“猛兽没有,蛇却未必没有。据我的经验,这样的深洞里面常常有蝙蝠,有蝙蝠便往往有蛇的,我们还是小心点的好。”说着,从树上摘了几枚松果,往洞中扔去。那洞里地上厚厚地覆盖着一层松针和竹叶,松果砸在上面自是无声无息。

    此时太阳已偏西,两人均感山风更加凛冽,身上也有了寒意,虽不知洞中情况也只能冒险下来了。董芸道:“大哥,你在这里先待一会儿,我先下去瞧瞧。”说着,顺着树干滑了下去。刘墉接口道:“我也去。”随着也攀了下去。

    松树下是一个窄窄的平台,除了松树,还长有几丛竹子,却早已枯黄,死了一半。董芸的背篓是专来采药之用,顶上有一个盖,因而虽经过意外,里面的药材和各种器材都完好无损。刘墉从药篓里取出砍刀劈了一段竹竿,在地上的杂草堆里不停地扑打,驱赶里面可能藏着的蛇虫。董芸则端起弩,搭上箭,在一旁护卫。这一阵势极大,里面仍悄无声息,难道真的没有危险?

    刘墉仍不放心,一边拍打,一边将落叶拨在一边,小心翼翼地向洞中走去。这洞在外面看起来黑漆漆的,似乎深不可测,进到里面一看却平常无奇。只是一个普通的石洞,不大,也不太深,壁上光秃秃的,只有两条极细的裂缝,极其干燥,既不是刘墉当初想的藏有毒蛇猛兽,也不是如武侠小说中写的世外桃源,别有洞天。刘墉口中不由一叹,隐隐间竟有些失望。

    董芸奇怪地问道:“洞里一点危险都没有,大哥怎么还叹气了呢?”

    刘墉道:“我想如不是机缘巧合咱们怎么能知道这里有个洞子,就算知道有个洞子平时也没机会进到这里。既然这么不容易,老天多少该赐一些惊喜给我们才对。比如说武功密籍、奇珍异宝什么的都可以啊。哪知道却空无一物,怎么对得起我们受的那些惊吓呢?”

    董芸小手轻掩嘴角,嘻嘻笑道:“大哥是不是还想着有个美丽的仙女端着美食在这里恭候着你呢。”

    刘墉看着董芸笑道:“美食还行。仙女就不必了,这里不就有一个吗?”

    董芸羞道:“大哥”心中却甜甜地极是受用。

    刘墉见董芸一脸娇羞,更加可爱,心中一动,不敢再说,拿起竹杆低头扫了起来。那竹杆上还有许多细枝,便是一支天然的扫帚,不一会儿,刘墉便在洞里清扫出一大片空地来。

    董芸想着火镰火石都掉了,今晚只能挨冻了,便道:“大哥,现在晚上还凉得很,很容易着凉的。我以前打猎遇到的困难比这次还要难得多,早习惯了,我就在外面,你在里面休息吧。”

    “芸儿放心,我们不会挨冻的。有你大哥在,没有火镰火石也可以生出火来。”

    董芸不知道刘墉没了火镰火石如何生火,不过知道他常有出人意料之举,便道:“大哥,我帮你做些什么?”

    “不用。”刘墉却是很霸道的拒绝了,拉着董芸到刚扫出的空地靠石壁坐下来,“芸儿你歇着吧,大哥自己来。”

    刘墉先砍了些枯枝,又在石壁上找了一大堆干的苔藓,在洞里找了个背风的空地,堆成一个小堆。董芸看着刘墉忙前忙后,心中甚是甜蜜,想要起身帮着做一些事情,都被刘墉严厉地眼神赶了回去,只得噘着嘴,假装满腹委屈地看着他。

    刘墉笑嘻嘻的砍了大小两段干的竹筒,小的竹筒刚好能套进大的竹筒而不留缝隙。将大的竹筒两边去掉竹节,底下塞满火绒,小的竹筒则把有竹节的一端往下套进去,上下抽拉,便如打气筒打气一般。

    董芸奇怪地问道:“大哥这便是在生火吗?我可没见过呢。”见刘墉气喘吁吁,脸胀得通红,董芸一阵心疼,忍不住掏出手帕,走过来擦他头上渗出的汗珠。

    刘墉点了点头,这是从电视上学的,叫做“简易火筒”,它的原理是压缩空气会产生热量,比什么钻木取火等法子生起火来相对要容易得多。果然,数百十下的抽拉之后,火绒上冒起了青烟,董芸一声轻呼,喜不自胜。刘墉憋着气,紧咬牙关,手上又用劲压缩了数十次,火绒上便冒起了火花。

    “芸儿你来”刘墉这几百多下抽拉极费体力,全靠内心意志在支撑,现在见火花生起,心一放松,力便脱了,话也说不流畅了,靠着石壁,便感觉浑身软绵绵的。

    董芸忙接过火种,嘟起小嘴轻轻一吹,那火绒便燃了起来。余下便简单了,苔藓、松果、落叶都是现成了,再砍些松枝,不一会儿,便燃起一堆篝火。董芸将背篓里的冷馒头、炙肉取出来,放在火堆边烤热,递给刘墉。

    刘墉啃了几口,心中还是不忿,经历了这生死一线,当真没奖励不成?休息了一阵,便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松木当火把向洞内走去。那洞深不过十来米,便不需火把也不是很暗,刘墉是越看越失望。那洞里只有两条窄窄的缝隙,连只兔子都不容易挤进去,何况是人了。刘墉举着火把放在那缝口,如果是通的,火焰便会由于空气的流动而向里面偏移,可惜那火焰却不解风情,不为所动。刘墉仍不死心,捡了块石头又在崖壁四处敲击,看是否里面藏有空洞,隐藏着什么秘密。

    董芸知道这位大哥好奇心重,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有时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所以也不劝阻,任凭刘墉在那儿折腾。好一会儿,刘墉果然怏怏而回。

    董芸劝道:“大哥,你瞧这儿,上不挨天下不着地,既无来路更没水源,又全是硬石,谁会将什么珍宝、密籍的藏到这里?”

    刘墉点点头,轻笑道:“芸儿说的都在理。不过我想反正都来这儿了,左右又无事可做,万一找到什么金银财宝咱们不就发财了吧。”

    董芸嘻嘻笑道:“大哥就快掉进钱眼里去了。”

    刘墉叹了口气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是太需要钱了。”说到底,他也是受武侠小说的荼毒太深了。

    董芸问道:“大哥不是在酿白酒吗?不是说可以赚好多钱吗?”

    刘墉摇摇头道:“现下还没发酵出来,我心里还没太多把握。即便酿出酒来,口感如何?人们接不接受都很难说。”

    “芸儿知道大哥一定行的。”董芸语气坚定地道。

    “谢谢芸儿。”刘墉感动道。刘墉是背对着山洞坐的,突然之间发觉董芸的脸上红彤彤的,便像印上了一层金光。刘墉心中一动,扭过头来,嘴里一阵大叫:“哇,好美的夕阳。”说着,翻身跑到洞外,攀上松树的枝杈欣赏起来。

    刘墉到这个世代也有好久了,却一直都在忙碌着,没有时间也没机会观看到如此炫丽、壮观的落日。只见那夕阳如同一颗巨大的火球,光芒不再是那么夺目,那么耀眼,却更令人在心中生出一种亲切、温暖之感。那落日下坠极快,不一会儿便隐没在远处的山峦之后。夕阳下去了,晚霞又出来了。天边的云彩或染成桔红,或镶上金边,或浸成深红,变换着各种色彩,便似背后有个极高明的画师在不停地调配着似的,这是多么的炫丽多彩啊。

    “芸儿,你觉得朝霞和晚霞有什么不同吗?”刘墉向树下的董芸问道。

第二十四章 脱险之策() 
董芸是跟着刘墉跑出来的,不过她对这些“美景”早已经司空见惯,可没刘墉这么多感慨,听刘墉这么一问,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朝霞过后是白天,晚霞过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