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102章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102章

小说: 隋末之群英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本闻言哈哈大笑道:“好,是条汉子,只可惜各为其主,纳命来吧!”

    说罢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挥舞起手中长槊,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奔腾而出,杀向了迎面冲来的粘得力。

    “叮咚,检测到周本进入盖世状态,武力+6,基础武力101,当前武力上升至107。”

    电光火石之间,两人已经错马而过。粘得力的咽喉处多了一个鸡蛋般大小的窟窿,凉风嗖嗖地从窟窿处灌入,鲜血汩汩流出,洒落在了大地之上。

    粘得力呆呆地望着咽喉处的伤口,突然间惨叫一声,手中双锤轰然坠地,庞大的身躯颓然无力的撞落下马来,倒地身亡。

    “叮咚,检测到周本阵斩粘得力,宿主获得10个灵魂点数,当前灵魂点数总额上升至26个。”

    周本一槊结果了粘得力的性命,后面杨林、关铃、石宝、龙治、魏文通、尚师徒也都追了上来,看到已经身亡的粘得力。杨林微微点了点头,吩咐道:“这粘得力也算是个壮士,传令厚葬他吧。”

    几个士卒得令,将粘得力的尸体抬了下去。

    杨林又缓缓转过头来,沉声令道:“尚师徒、魏文通、关铃、周本,本王将全军所有的铁骑,大约一万人马左右,全部交给你们,立即追击柴绍。汇同关胜将军一起前后夹击唐军残部,务必活捉柴绍小儿。”

    “什么,连同关胜将军前后夹击唐军残部,关。。父亲不是反水投靠唐军了吗?”听到杨林的命令,关铃当即惊呼出声。

    龙治闻言呵呵笑道:“关小将军,你父亲投降唐军打开金川先乃是受命而为,是诈降。若不是有他诈降唐军,诱敌深入,怎么会有今日的大胜呢?关小将军上次不明就里,和关胜将军大打出手,等到收复西城后,可要好好地给你父亲赔礼道歉才是!”

    关铃听完龙治的解释,原本因为父亲关胜的事而一直愁眉不展的脸庞此刻已经露出了笑容,对着杨林和龙治拱手说道:“末将这就前往接应父亲!”

    杨林亦是微微一笑,大手一挥说道:“去吧!”

    。。。。。。。。。。

    柴绍在汉水北岸惨败一场,一路狼狈奔逃,原本麾下浩浩荡荡的三万五千精锐大军此刻已经烟消云散,他的身边只有盛彦师所率领的千余残兵,而且一路奔逃的时候还不时地有人脱掉盔甲,扔掉武器,暗暗离开柴绍身边。

    毕竟柴绍乃是唐军主将,眼下这种情况下柴绍一定会成为隋军最主要的追击目标,留在他的身边危险会大很多,还是自寻生路为妙。

    柴绍一路向着金川县方向奔逃,突然间前方远远地出现一人一骑,一路狂奔而来。

    柴绍定眼一看,发现此人竟然是自己的老部下柴世基,柴绍拿下金川后留他担任守城的副将。见到柴世基单人独马出现在这里,柴绍当即勒住战马喝道:“世基,你不在金川县好好呆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柴世基抬头一看,见是柴绍,急忙翻身下马,跌跌撞撞地冲到柴绍面前哭着音说道:“大将军,大事不妙了,金川县丢了。”

    柴绍闻言眼前一黑,险些跌落下马去。一旁的盛彦师急忙扶住柴绍,向柴世基问道:“柴将军,到底怎么回事?金川县有三千守军,怎么会一点风声都没有的就丢了呢?”

    柴世基一抹脸上的辛酸泪,“盛将军你有所不知,关胜那贼子根本就是诈降,两日前他在府衙设宴,酒中暗下蒙汗药,药翻了所有领军的将领。而城里早就埋下了一支隋军精锐,他们伪装成百姓藏在民居当中。等到关胜药翻了领军的将领后便迅速出来重新占领了城池。末将那日身子不适不能饮酒,这才没有着了他的道。”

    “关胜贼子,我誓要把你碎尸万段!”

    柴绍听完柴世基的叙述,顿时勃然大怒,拔剑出鞘,剑尖指着金川县的方向嘶吼道。

    隆隆隆!!!

    恰在此时,前面尘土大起,两千余隋军高声呐喊着从远处疾驰而来,为首大将丹凤眼,卧蚕眉,正是柴绍刚刚嘶吼着要碎尸万段的切齿仇人关胜。

    与此同时,关铃、周本等人也率领着近万精锐铁骑从背后杀了过来,将柴绍这千余残兵团团包围。关胜手中青龙刀一扬,冷冷笑道:“柴驸马,下马受缚可饶你一死!”

第一百五十三章 并州烽火() 
中原大地烽火连天,荆襄、岭南等地也是战乱不休。而北部边境并州之地同样是狼烟四起、刀兵不断。

    定扬可汗刘武周死后,因为其膝下无子,刘武周麾下大将宋金刚、尉迟恭、寻相等人一同推举了文韬武略的赵匡胤为新的主公。

    赵匡胤允文允武,目光长远,上位之后效仿瓦岗李密,在其治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而就在这时,草原上又横空出世了一位名叫铁木真的人物,凭借一个仅有一万余人口,两三千兵卒的部落起家,短短一年多的功夫先后吞并了拔野古、同罗、阿跌等部落,迅速发展成一个人口达数百万、带甲三十几万的庞然大物,撼动了突厥颉利可汗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

    颉利可汗无奈之下只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草原之上,赵匡胤趁机摆脱了突厥的控制,拒绝承认突厥加封的定扬可汗,自立为王,建国号为宋。

    唐军五路南侵与隋朝争夺中原后,赵匡胤暗度隋唐两国实力相近,此战必定是旷日持久。当即在太原城誓师出征,兴兵十万,以大将宋金刚为先锋,杀奔唐军要塞雀鼠谷,意在东进关中。

    雀鼠谷的唐军守将李克用也是在历史上留下响当当名号的人物,其手下的几个义子李嗣源、李存勖、李存审也都是能征善战的骁将,凭借着坚不可摧的雀鼠谷要塞,屡屡挫败赵匡胤的攻势。

    赵匡胤连攻雀鼠谷十三日而不得下,一时气急攻心竟然吐血晕厥,被医匠就醒后自觉病体沉疴,遂返回太原城养病,将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

    李克用和赵光义几次交手,发现他的用兵才能比起他哥哥赵匡胤来相距甚远,遂尽起雀鼠谷要塞内的五万唐军精锐出城和赵光义正面交战。赵光义三战三败,折损兵马上万之众,一路败退而归。

    李克用连战连捷,趁胜进军,一路紧追着赵光义大军不放,试图一举击溃宋军主力,收复并州北部失地。

    。。。。。。。。。。

    七月份的并州仍旧还有一丝暖意,但是宋军帅帐内却是寒意逼人。

    赵光义三战三败,十万大军反被李克用五万兵马打得仓皇北逃,这引起了宋军一干大将的极度不满,宋金刚、尉迟恭、李秀成、荆嗣等大将纷纷指责赵光义临阵指挥经验不足,要求他立刻上书赵匡胤辞去统帅之职,另选贤能统领大军。

    赵光义面色阴沉,冷冷地望着站在他面前的宋金刚、李秀成等军中大将,内心的怒火正在雄雄地燃烧,眼神中隐隐透露出丝丝杀意。

    宋金刚在刘武周时期就已经是军中的大将,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就连赵匡胤都曾经是他的部将。他丝毫不畏惧赵光义那杀人的眼神,沉声说道:“赵大帅,我们现在还肯站在这里和你谈是想给大王一些面子。希望你可以识趣些,自己辞去职务。否则等我们一起上书给大王,会让大王脸上无光的。”

    赵光义紧咬着牙齿,冷冷地蹦出一句话来:“兄长他如今重病在身,你们就非要搅得他不得安宁吗?”

    宋金刚嘴角微微一勾,冷哼道:“我本来不想打扰大王静心养病,但是我更不希望看到并州儿郎因为主帅的无能而惨死在疆场之上!”

    啪!

    赵光义气得拍案而起,怒视宋金刚道:“宋金刚,你这话什么意思?”

    “宋将军的意思还不够清楚吗?”

    长得人高马大、肤色黝黑的尉迟恭奋然推开人群,大步走到赵光义的面前,指着他的鼻子骂道:“赵光义,就凭你的这点本事,对付李克用根本就是找死。咱们远的不说,就说前日那一战,我本来都已经击溃唐军左翼,眼瞅着就能攻入中军活捉李克用。可你却为了把头功让给自己的心腹,强令本将回军。就因为你的这道命令,本将手下两千多弟兄通通白死了!”

    被赵匡胤携带而出的大将曹彬长叹了一口气,附和道:“赵大帅,眼下十万儿郎都对你极为不满,你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统帅大军了,还望你以大局为重。”

    荆嗣、李秀成等人一齐跪倒在地,拱手说道:“还望大帅以大局为重!”

    赵光义气得直打哆嗦,手指着面前跪倒在地黑压压一片的武将,许久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刷!

    恰在此时,帅帐的帐帘被人一把拉开。一个身着金甲,头戴金盔,长得高大威猛的大将缓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一袭青衣的谋士。

    “兄。。。兄长,你怎么来了?”

    看到这个人进来,赵光义登时吃了一惊,说起话来也变得结结巴巴。

    帐内诸将听到赵光义的话,急忙别过头去,却见来人的确是他们的主公赵匡胤,而后面跟着的青衣谋士则是赵匡胤手下第一谋臣赵普。

    “末将参见大王!”

    帐内诸将急忙分向两侧,朝着赵匡胤跪拜行礼道。

    赵匡胤也不答话,大步走上前去。立在帅案后的赵光义急忙往旁边走了两步,将位子让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仍旧没有说话,只是淡淡地看了赵光义一眼,旋即就淡淡地坐了下去,静静地看着帐下的诸将,一言不发,脸上也没有丝毫的表情波动。

    赵匡胤一言不发,反而让帐内的主人倍感压抑,尤其是站在赵匡胤身旁的赵光义,只觉得身心无比沉重。

    许久,赵光义只觉得被压抑得要喘不过气来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着赵匡胤嘿嘿笑道:“兄长,你不是在太原城养病吗?怎么到这来了?”

    赵匡胤连头都没抬一下,冷冷地说道:“孤还敢不来吗?看刚才的架势,恐怕孤要是再不来,整个大营都要乱起来了吧!”

    赵光义吓得急忙跪倒在地,请罪道:“兄长恕罪,是愚弟无能,没有能力统帅三军,这才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赵匡胤淡淡地扫了赵光义一眼,又扭头喝道:“宋金刚,光义以前从来没有单独领兵的经验,战场上乱了手脚做出错误的指挥也是难免的,你身为大将,为何不劝劝他?”

    宋金刚急忙辩解道:“大王,不是末将不劝,末将劝了。只是光义将军不肯听末将的,末将也没有办法啊!”

    赵匡胤闻言又回过头看向赵光义,沉声说道:“光义,宋将军乃是军中宿将,一贯能征善战。你初次领兵便如此刚愎自用,你让为兄日后如何放心?”

    宋金刚又不失时机地进言道:“大王,末将以为光义将军之所以如此,全都是身边有几个小人挑唆的缘故,我军前几次大败,也是光义将军身边的这几个小人贪图功勋,唆使光义将军临阵换将的缘故。”

第一百五十四章 枭雄手段() 
赵光义听到宋金刚的话后,不由得暗暗叫苦不已,内心深处已经将宋金刚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赵光义也是个野心勃勃之人,在很多年以前就觊觎他兄长赵匡胤的那个位子,一直在军中培养自己的亲信。

    只是赵匡胤御下有方,像宋金刚、荆嗣、李秀成这样的大将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拉拢的,所以他在军中的亲信大多是些中下层的军官。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在这几次和李克用的大战中屡屡临阵换将,为的就是想让自己的那几个心腹亲信立下些功劳,好爬到宋军的高层来。

    如今这事被宋金刚这么不留情面地抖了出来,赵光义相信按照自己兄长的性格,必定将自己手下那几员亲信全部军法从事,那么自己这几年来苦心经营的势力不久全毁了吗?

    看到身边面露苦色的赵光义,赵匡胤的嘴角突然间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但是他又很快做出一副吃惊的状态,失声问道:“宋将军,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一向耿直刚正的尉迟恭当即大声说道:“大王,末将愿意给宋将军作证,他刚刚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没有一个字是胡编乱造的。”

    荆嗣、李秀成、曹彬等人也尽皆拱手说道:“我等也愿为宋将军作证。”

    赵匡胤当即拍案令道:“一**佞小人,误了孤的大事。赵普宋金刚,命你二人全权负责此事,所有涉及到的人员,一律军法从事!”

    “末将(微臣)遵命!”宋金刚和赵普尽皆一抱拳,拱手领命道。

    宋金刚和赵普迅速在十万宋军当中展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清洗,赵光义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被彻底摧毁。

    入夜,赵匡胤的王帐内还是灯火通明,赵匡胤、赵普和宋金刚三人分主次而坐,面前的桌案上都摆着一份丰盛的美酒佳肴,不过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三人身边竟然连一个侍卫都没有。

    宋金刚朝着面对着坐着的赵普拱了拱手,哈哈笑道:“军师真是神机妙算,略施小计就将李克用的五万唐军悉数引出了雀鼠谷要塞,还顺带着将军中的异己者悉数清洗。”

    赵普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些人也都是我军中的精英人才啊!若非近年来二将军做事越来越肆无忌惮,连主公都有些不放在眼里,我又怎么会出此下策?”

    宋金刚摇了摇手说道:“军师此言差矣,如今大战在即,最忌讳的就是人心不齐。依我看来,就应该把那个人也给一撸到底,省得他日后在给主公添堵。”

    赵匡胤闻言轻咳了一声,淡淡说道:“光义毕竟是孤的亲弟弟,虽然有些野心,但是经过今天这件事后,他在军中已经是威望尽失,很难再有所作为。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你们谁也不准再提!”

    宋金刚和赵普急忙拱手说道:“末将(微臣)遵命!”

    顿了一顿,宋金刚又出声问道:“主公,眼下李克用的大军已经悉数离关而出,但是我军主力尽在此地。末将记得主公说过早已布下一路奇兵截断李克用的归路,一举合围李克用。却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