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122章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122章

小说: 隋末之群英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见状不由得大急,他此次前来招安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杨杲添堵,借机搅乱他安定中原的民生大计。

    可谁知吴用寥寥数语,竟让宋江原本雄雄燃起的战意顷刻间化为乌有。这让秦桧又急又气,不由得高声喝道:“吴军师此言差矣!隋军固然兵强马壮,但是杨杲小儿不识天命,四面树敌,各地镇守兵马一时之间均不能调动。宋将军可避开隋军主力,集结主力精锐猛攻隋军防御薄弱之处,定能大获全胜。”

    吴用嘴角微微一动,似乎还想再说什么。但是秦桧却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继续劝说宋江道:“宋将军,下官从长安赶到齐郡,这一路上一直听人家说山东孝义宋三郎忠义无双,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人送外号及时雨。可今日宋将军兄弟惨死隋军之手,宋将军却因隋军势力庞大而心生畏惧,竟不敢替兄弟报仇。这要是传出去,江湖上人都会怎么看你啊?”

    “公明哥哥,秦大人说的是啊。王英兄弟的仇不能不报,否则哥哥这及时雨的名号可就毁了!”

    李逵是个粗人,根本不懂什么政治格局和天下大势,他只知道自家兄弟死了,自己一定要替他报仇。

    宋江在江湖上的威望是他能在青州迅速立足的根本,像李逵、吴用、董平、晁盖这些人都是看重他的名气才肯跟随与他。若是没了及时雨这个名号,宋江文不成武不就,还能有什么作为?

    当下宋江不再迟疑,拍案喝道:“隋狗害我王英兄弟,我宋江与那杨杲小儿不共戴天!军师,立刻命令各地驻守的将领返回齐郡。我要亲自挂帅,南下攻隋,替我王英兄弟讨回一个公道。”

    吴用见宋江主意已定,暗叹一口气,无奈地拱手说道:“遵命!”

    。。。。。。。。。。

    三天后,齐郡议事大厅内,宋江头戴金盔,身着锁子黄金甲,腰中悬着的佩剑乃是李渊赏赐的宝剑紫霜剑,端坐在首位。

    而两旁则分立着宋江的心腹文武,左边是以军师吴用为首,右边为首之人身高八尺,面方耳阔,额阔顶平,乃是宋江军中大将晁盖。

    晁盖的植入身份和小说中一样,乃是宋江好友,一方豪强。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出世时间比宋江迟了一些,变成了宋江礼请他落草聚义,成了宋江麾下的将佐而不是带头大哥。

    而往下的将佐几乎都是被宋江和晁盖携带而出的梁山首领,分别是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赤发鬼刘唐、活阎罗阮小七还有宋江的弟弟宋清,剩下的一个就是单独被系统乱入而出的双枪将董平。

    宋江环视了堂下主将一圈,沉声说道:“各位弟兄,把你们统统叫来是因为几日前王英兄弟在章丘县被隋军所害,所以我决定南下攻隋,替王英兄弟报仇雪恨!”

    刘唐、雷横、阮小七等人尽皆挑了起来,高声说道:“哥哥说的是,有仇不报非君子!我们这就整点军马,杀往江都,宰了杨杲小儿替王英报仇!”

    宋江摆了摆手说道:“各位兄弟的心意我都明白,不过江都乃是杨杲小儿的都城,城高池深,守卫森严且路途遥远,现在攻打江都还不现实。”

    说着又将目光投向了左手边的吴用,沉声问道:“军师,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先攻打哪里给杨杲一点颜色看看?”

    吴用虽然不赞同宋江南下攻隋,不过既然宋江主意已定,他作为军师也只能竭尽全力替宋江谋划出兵事宜。

    吴用皱眉思索良久,这才拱手建议道:“哥哥,中原有隋军大将薛仁贵、常遇春等人坐镇。驻守徐州的秦琼、罗士信也是闻名天下的勇将,和他们争斗绝非上上之策。依小生愚见,不若以东平郡、济阴郡一带为突破点。此地位于薛仁贵和秦琼两军交界处,兵力薄弱,我军出兵定能大获全胜!”

第一百九十九章 恃强斗狠() 
吴用话音未落,双枪将董平便起身大笑道:“军师,你怎么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了?我们兄弟自从聚义以来,什么样的对手没见过?挑软柿子捏,那不是我董平做的事,也不是我们大梁兄弟的行事风格!”

    “咳咳!”

    宋江轻咳了几声,有些不悦地瞪了了董平一眼,正色说道:“董平兄弟,如今我们已经接受了唐廷的招安,这大梁二字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是是是!”

    董平满脸陪笑道:“兄弟以前叫习惯了一时还改不过来,还望哥哥见谅!”

    宋江这才稍稍改善了面色,环视堂内,沉声说道:“眼下我们刚刚归顺唐廷,朝中百官对我们看法不一,我们行事得万万小心,千万不能落人口实!”

    李逵闻言登时不悦道:“招安招安,招什鸟安?连说个话都要小心翼翼,还不如当初快活!”

    宋江面色一沉,喝骂道:“你这黑厮又在这里胡说八道!招安一事事关众位弟兄的前程,你这黑厮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不念往日的情分!”

    李逵被宋江这一怒骂,登时没了脾气,低下头慛慛地退回队列当中。

    吴用见宋江余怒未消,当即拱手劝说道:“哥哥息怒!兄弟们这些年无拘无束惯了,突然之间被人管束住了,难免会有所怨言!”

    “罢了,此事到此为止。不过以后谁敢再提,那就别怪宋江不念旧情!”

    宋江说到这里又顿了一顿,扭头瞪了李逵一眼,又询问董平:“董兄弟认为军师从东平济阴进军的计划会堕了我们的威名,那依你之见,我们该从哪里开刀?”

    董平傲然说道:“自然是从徐州进军,先破秦琼罗士信。后再转战中原,寻机击败薛仁贵。薛仁贵名震天下,在隋军中享有第一大将的名号。若是能够击败此人,我们便可名扬天下,在唐廷中也能博得一个好前程!”

    “荒谬!”

    吴用越听眉头越皱,这董平自恃武艺高强,狂妄得已经没有脑子了。秦琼、罗士信、薛仁贵个个都是在沙场拼搏多年的悍将,在他董平的口中仿佛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根本不堪一击!

    “董平,你这狂徒分明是在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薛仁贵、常遇春、秦琼、罗士信都是隋军中以勇猛善战贯称的骁将,手上还握有数万精锐。你口口声声说击败薛仁贵、秦琼等人便可名扬天下,那我问你,你有什么妙计能够击败他们?”

    “这。。。”

    董平一时语塞,良久才喃喃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出兵,怎么可能想得出对付隋军的计策?等到日后沙场交锋时,再。。。”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弟兄了!”

    吴用不给董平一点面子,冷冷打断了他:“沙场征战岂能想当然尔?不知死活的莽夫,明知事不可为却还要逞匹夫之勇!”

    “吴用,你这臭酸儒骂谁是莽夫?”

    董平闻言顿时勃然大怒,当即指着吴用的鼻子骂道:“别真把自己当个人物,要不是你是公明哥哥的发小,今天我活剐了你!”

    李逵扯着个大嗓门附和董平道:“就是,你这酸秀才先是阻挠公明哥哥出兵替王英兄弟报仇,现在又说三道四吹捧隋军,俺们兄弟怎么就赢不了薛仁贵、秦琼了?”

    雷横、阮小七也纷纷跳起来指责吴用道:“没错,我们大梁——唐将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区区薛仁贵、秦琼之流,不过是我等扬名立万的垫脚石罢了!”

    吴用气得面色铁青,颤着声音说道:“你们。。一群莽夫,哥哥的前程早晚毁在你们的手里!”

    坐在上首的宋江越听眉头皱得越厉害,忍不住拍案喝道:“通通给我闭嘴!”

    正在争吵的吴用、董平、李逵等人被宋江这一声喝住,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急忙跪拜于地请罪。

    宋江恼怒地扫了众人一眼,恨恨说道:“看看你们,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我这几天都嘱咐过你们多少遍了!我们现在是朝廷军马,凡事都得有个章程规矩,千万别再耍以前的江湖作风!”

    “哥哥息怒,愚弟知错了!”

    吴用、董平等人见宋江已经动了真怒,忙不迭地磕头请罪。

    宋江见状面色缓和了几分,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此次出征是我军归顺大唐之后的第一战,意义非凡,许胜不许败。隋军乃是闻名天下的精锐之师,依我愚见,此次出兵还是稳妥起见,依军师之策,进攻东平、济阴两郡。”

    “哥哥英明!”

    即使是方才反对最凶的董平和李逵,见到宋江表态,也不敢再有什么反对意见,纷纷拱手遵令,缓缓地退回队列。

    宋江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顿了一顿才高声令道:“董平、李逵听令!”

    两人当即应声说道:“小弟但凭哥哥吩咐!“

    宋江抚须说道:“此番出兵,我命你二人为前部先锋,统领一千马军,三千步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我大军南征扫清障碍。”

    董平还在为方才吴用一事而耿耿于怀,听到宋江发令只是微微拱了拱手:“末将遵命!”

    而李逵头脑简单,刚才地事情转眼就忘。这会儿听到宋江任命自己为先锋,登时如沐春风一般,欢天喜地,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哥哥放心,此次出征不论遇到谁敢拦路,俺铁牛都会用那对板斧砍了他的脑袋!”

    宋江点了点头,又扭头看向晁盖:“青州乃我军根基,需得一个稳重之人镇守。还望兄长不辞辛劳,替宋江稳定后方!”

    晁盖呵呵笑道:“贤弟放心,只要我晁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宵小之辈在青州作祟!”

    “有兄长在青州,我也放心!”

    宋江亦是微微一笑,旋即高声喝道:“其余众兄弟,此番随我一同南下攻隋。这一战,定要打出我们的威名来!”

    堂内众将一齐拱手喊道:“谨遵哥哥军令!”

第二百章 须昌陷落() 
一  时值初春,春风如沐,旭日东升。

    长得人高马大,肤色黝黑的李逵手提一对板斧大踏步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而在他的身后,四千步骑紧紧跟随,马不停蹄,人不间歇地向南行军。

    至于另一员先锋大将董平,因为出兵之前的事而心情郁闷,在赶了两天的路后便借口身体不适,自顾自地留在一个小镇里休息。

    李逵为人粗鲁蛮横,一路上不停地催促麾下军马加快行军速度,兵锋直指东平郡治下的边境县城须昌县。

    大概是在正午时分,四千打着唐军战旗的青州乱匪兵马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县城下,守城的郡兵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眨眼之间便丢失了城门。

    宋江手底下的军马虽然名义上已经是唐军,但骨子里的匪性未改。领军的李逵又是个没脑子的莽夫,哪里懂得去约束军纪?前头的几百兵丁杀进城后,登时放开军纪,四处杀人放火,***掳掠。

    乱匪的暴行很快就激起了民愤,许多百姓青壮自发地武装起来,为了自家一家老小的安危和冲进城来的乱匪兵马奋力死斗。

    须昌县的县尉陈元是武举出身,颇有几分武略。虽然城门失守,但他并没有选择弃城而逃。而是迅速集结城内的一千郡兵,趁着乱匪立足未稳之际,突然发起了一个反冲锋,借助城内青壮百姓的协助,竟然重新夺回了城门,斩杀了数百乱匪兵卒。

    县令徐德也是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深感杨杲的提携大恩。眼下乱匪兵临城下,他也立志以死报国,在城内稳定民心,搜捕仍然滞留在城内的乱匪,并迅速招募了近两千青壮上城墙协助陈元守城。

    “可恶,给我攻城,一定要给我拿下城池!”

    李逵见原本已经得手的城门又被隋军夺了回去,冲进城内的兵马被一窝蜂地赶了出来,还损失了数百兵卒。登时勃然大怒,跺着脚指着城门大声吼道。

    李逵脾气火爆,不少士卒都曾经挨过他的拳脚。再加上他是宋江的心腹,全军上下没人敢去招惹,都对他敬而远之。

    此刻听到他怒吼着下令,这些军纪懒散的乱匪也不敢怠慢,打起精神来重整旗鼓,顶着城头上射来的箭雨,扛着云梯直扑城墙之下。

    “放滚木擂石,把这些丧尽天良、大逆不道的恶贼统统砸死!”

    陈元眼见云梯一架接着一架搭在了城头上,不由得心急如焚,大声叱喝着手下军卒。

    “县尉,你看,那个黑大个很有可能是这群乱匪的头!”

    一个士兵眼尖,望见了在城下挥舞着板斧张牙舞爪的李逵,当即指着他和陈元说道。

    陈元顺着这名士兵手指指的方向望去,也看见了李逵,当即点了点头:“不错,此人定是匪首。来人,速速将我的弓箭拿来!”

    身后的亲兵急忙将陈元的弓弩递了上去,陈元取过弓弩,当即弯弓搭箭,奔着城下的李逵便是一记猛射。

    嗖!

    利箭犹如流星赶月般射出,不过由于距离太远,这一箭还是偏了一些,射在了李逵的左臂膀上。

    “哇呀呀,可恶的鼠辈,竟敢暗箭伤人!”

    这一箭彻底激发了李逵的杀性,他愤恨地瞪了城头上仍然持弓而立的陈元一眼,抬手拔出了弩箭,旋即大吼一声,挥舞着板斧大踏步地向前冲去。

    “叮咚,检测到李逵进入杀戮状态,武力+6,基础武力89,当前武力上升至95。”

    “叮咚,检测到李逵的四维能力,统帅58,武力89,智力32,政治24。”

    “嗯?李逵怎么突然冒出来了?难不成是宋江有什么大动作?”

    正策马赶往徐州前去迎接义成公主的杨杲突然听到系统的提示音,顿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须昌县城下,李逵将手中一对板斧挥舞得密不透风,不时地将射向自己的箭矢打落在地,一往无前地冲到了城墙下。一只手攀住云梯,另一只手拿住两柄板斧,蹭蹭蹭地往上攀爬而去。

    “快,快放箭,射死那个黑大个,千万不能让他爬上来!”

    陈元见李逵一路勇不可挡,暗道一声不妙,急忙指挥着手下弓弩手向李逵放箭。

    “喝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