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157章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157章

小说: 隋末之群英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方域争辩道:“当初赵武灵王修改祖制乃是为了富国强兵,可今日陛下改祖制却是为了什么?一群女子能对朝廷起什么作用?”

    “谁说女子就不能报效朝廷为国出力了?”

    杨妙真闻言顿时大怒,柳眉倒竖,杏目圆睁,呲牙咧嘴道:“我杨妙真虽然也是一介女流,但是自幼习武,苦练枪法,平日里三五十个侍卫休想近身。再说里面这位傅小姐,人家一介女流不也把你们通通给比下去了吗?”

    杨杲颔首说道:“皇姐说得甚是有理。尔等千万不能小看女人!远的不说,就说本朝,青州有一侠女穆桂英,武艺高强,当初曾经救过义成公主之名。再说李渊之女李秀宁,虽然是逆贼之女,但是能征善战,为李渊立下赫赫战功!”

    钱益谦抬起了头,面色阴沉地说道:“陛下,若女子也可以读书做官,那将我们读书人置于何地?若陛下真一意孤行,强要修改祖宗礼法,草民担心陛下会因此失去天下读书人之心!”

    杨杲微微一笑,道:“朕以为天下的读书人还不至于心胸狭窄到这种地步。常言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诸位日后是希望有一个知书达理、端庄秀丽可以和自己吟诗作对、举案齐眉的夫人呢?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整日和你说不了几句话的夫人?”

    钱益谦默默无语,侯方域却仍旧态度强硬地狡辩道:“陛下,草民以为女子不过是的男子附从,岂能和男子相提并。。。”

    啪!

    侯方域话音未落,杨妙真已经冲上前去,一个巴掌扇在了侯方域那张白白净净的俊脸上,紧要着嘴唇怒喝道:“再敢给姑奶奶胡说八道姑奶奶大耳瓜子抽死你!”

    杨杲亦是面色阴沉,自己说了这么多这侯方域却仍旧守着旧理冥顽不化,看来对付像侯方域这样的读书人讲道理是根本行不通的。

    想到这里,杨杲不再犹豫,对身后的护卫挥了挥手,道:“这几个士子在翰林院内聚众闹事,公然违反朝廷的律令,念在他们是一时激动情有可原,故朕不追究他们的罪责。给朕把通通轰走。”

    “遵旨!”

    几个侍卫应了一声,一齐上前驱赶钱益谦和侯方域等人。

    钱益谦和侯方域闻言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大喊道:“陛下,我等都是读书人,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

    杨杲登基以后便修改了侍卫选拔的方式。宫廷侍卫不再是那些花拳绣腿的世家子弟,而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从军队出来的侍卫身上永远带着一股狠劲,看到几个士子疯狂喊着不肯离去,当即拔刀出鞘,恶狠狠地说道:“快滚,再不滚就一刀剁了你们!”

    见几个侍卫居然拔刀相向,钱益谦侯方域几个士子登时吓得面如土色,这会儿连催都不用催了,一眨眼的功夫就都跑得没影了。

    几个士子被赶走以后,杨杲回头看了看虞允文,呵呵笑道:“虞爱卿,与朕一同去见见这位奇女子吧!”

第一百八十四章 在德不在险() 
    赶走了前来闹事的钱益谦、侯方域,杨杲和虞允文等人正准备入内见一见傅善祥,却见她的女仆匆匆走出屋来,朝着杨杲等人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我家小姐十分感谢您刚才的帮助。但是眼下是多事之秋,陛下这个时候和我家小姐见面难免会落人口实,所以我家小姐恳请陛下移驾回宫!”

    几名侍卫听到傅善祥居然敢对杨杲下逐客令,个个面露怒色,张嘴斥喝道:“放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去哪就去哪?一个小小的女子竟敢阻拦陛下,你有几颗脑袋?”

    杨杲摆了摆手组织了那几个侍卫,对着那女仆说道:“麻烦这位姑娘进去告诉你家小姐一声,朕自问行的正坐的直,何必畏惧那空穴来风的留言?”

    那女仆摇了摇头,道:“还请陛下恕罪。我家小姐说了,人言可畏!她以女子之身参加科举已经备受诸多议论,若在科举结果尚未出来出前和陛下以及主考官虞允文大人私下见面,必然又会遭来流言蜚语。只要陛下能够公平对待科举考试,我家小姐就已经很感激了!”

    “罢了,既然如此,那朕也不便强求。告诉你家小姐,朕定会公平对待所有科举士子,绝不会因故取消她的考试成绩,请她尽管放心好了!”

    杨杲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别过头往屋内望了几眼,扭头领着众人离去。

    。。。。。。。。。。

    洛阳,虎牢关。

    一场突袭战刚刚在这里落下了帷幕,关门口、城墙上、甬道上还有几条主街上都是战死的唐军或是隋军士兵的尸体。

    李世民一身重甲,手按佩剑高立城头,身旁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大将持鞭拱卫,可不正是他最信任的心腹大将尉迟恭吗?

    今日凌晨,李世民率领五千玄甲铁骑诈开了虎牢关关门,在李玄霸、尉迟恭、裴行俨、郭知运等猛将的协助下,历经一个多时辰的清缴肃杀,将虎牢关内的守军悉数歼灭,彻底掌握了这座西进洛阳的咽喉险关。

    站在官墙上眺望许久,李世民突然扭过头来,对着尉迟恭微微笑道:“敬德,你看这虎牢关,山河环绕,扼襟控咽,龙盘虎踞,当真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尉迟恭是个粗人,站在上面根本什么也没看出来。不过他见李世民说得头头是道,立刻点头道:“殿下说得是,这虎牢关的确是气势磅礴啊!”

    李世民嘴角一勾,道:“有如此险关拱卫,可隋炀帝却被逼的从洛阳逃到江都。由此可见,想要江山稳固,终究是在德不在险。只有为君者广修德政,天下百姓才会诚心归附。所以,这天下将来必定会一统于我大唐,暴隋不得民心,将来必回被我大唐所灭。”

    尉迟恭沉声说道:“殿下宅心仁厚,若是由殿下继承大唐,将来的大唐定能比开皇年间更为繁荣昌盛!”

    李世民闻言虽然暗喜,但表面上却装成十分不悦地说道:“敬德慎言。孤只不过是父皇的次子,这天子之位是由太子继承,岂能由孤去做?”

    尉迟恭跪倒在地,瓮声瓮气地说道:“秦王殿下,末将认为你才应该是天下百姓所期盼的明主。太子殿下文不成武不就,当年还被隋人俘虏过。若是让他继承皇位,将来大唐怎么可能会是隋朝的对手?依末将看,只有殿下成为大唐的天子,将来我们才能踏破江都,活捉杨杲小儿!

    殿下,若是你于心不忍,那就把这事交给敬德好了。你待敬德恩重如山,敬德必定以死相报。只要殿下点头,不管有多少困难,敬德也一定替你去做好它!”

    李世民急忙上前扶起尉迟恭,道:“敬德,孤能有你这样忠勇的部下当真是三生有幸,你的这份心意孤领了,但是这事以后千万不要再提起,否则必回给你带来杀生之祸!”

    尉迟恭却不起身,有些固执地说道:“殿下,往日里你说什么敬德就做什么,可这件事请恕敬德不能听从。

    那太子殿下向来就和殿下你不睦。这几年他和齐王狼狈为奸,处处为难殿下。等到日后他登基,他是绝对不会放过殿下你的。

    尉迟恭粗人一个,大字不识几个,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话还是听过的。秦王妃,还有承乾王子到时候定然也难逃毒手。

    殿下,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安全,你也得去和太子争一争!”

    见尉迟恭说话诚恳,李世民遂放下了最后的一丝戒备,继续向上使劲扶起尉迟恭,低声说道:“敬德放心,孤答应你便是!”

    “殿下说的是真的?”

    尉迟恭闻言身型一震,一脸惊喜地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颔首说道:“其实孤也明白,太子他绝对不是杨杲小儿的对手。不光是孤,父皇他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提拔孤为天策上将军,孤的天策府可以建立属官,却仿佛天子的东宫一般。

    但是,另一方面父皇又受到千年礼制观念的影响,认为嫡长子继承皇位才是正统。一直在孤和太子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儿扶持孤,一会儿又暗中提防孤,压制孤在军中和朝朝中的势力。

    虽然孤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说服父皇,但是太子同样在争取父皇的支持,而且太子的手段非常,除了拉拢齐王之外,他还收买了宫中嫔妃和朝廷百官为他在父皇面前美言。

    朝中百官虽然大多认可孤的能力,但是他们也都受千年传承下来的礼法约束,除了刘文静等少数几个大臣,大部分都认为必须由太子继承大统。”

    说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抓紧了尉迟恭那粗壮的手臂:“虽然现在父皇还没有想好从孤和太子当中选择哪一个,但是支持太子的朝臣众多,将来父皇选择他的可能性也更大。敬德,若真到了那个时候,孤可能只能依靠你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即使尉迟恭再笨也已经听明白了。他二话不说便跪倒在地,道:“殿下放心!敬德说过了,你待敬德恩重如山,只要殿下你一吩咐,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敬德也会立刻去做!”

第一百八十五章 宿敌再战() 
    太阳西斜,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一支甲胄鲜明、士气昂然的大军缓缓地朝着虎牢关开进,刀枪林立,旌旗飞舞,遮天蔽日。

    主帅薛仁贵一身白袍银甲,手中那柄方天画戟可能是因为知道大战的到来,显得比平日里愈发地闪亮。

    薛仁贵左边是他长子薛葵,手中大锤紧握,一双眼睛中透射出满满的战意,胯下的坐骑也是极度得不安分,不时地发出几声高亢的嘶鸣。

    薛仁贵右边的那将和他穿着相似,手中拿的同样是一柄亮光闪闪的方天画戟,此人正是五代猛将史敬思。由于仰慕薛仁贵而模仿他的风格,后来薛仁贵见他本事出众且天资聪慧,便收了做了徒弟,引为心腹。

    薛仁贵身后是一万精骑,连人带马都披着厚厚的甲胄,手中马槊高高地举起,在空气中散发出森然的寒光。马鞍两旁挂着大弓和厚实的箭袋,跨坐在战马上的骑士个个都是精神饱满,气势冲天,一双眼睛中迸射出滔天的战意。显然,这支骑兵部队是这十万大军当中最为精锐的存在。

    在薛仁贵直接统领的这支骑兵部队两侧,常遇春、李嗣业、卢象升、高宠、张宪等隋军骁将各自统帅着本部兵马一字排开,步骑前后接应,高喊着口号缓缓地向虎牢关推进。

    “停!”

    十万大军推进至虎牢关前五百步左右的距离,薛仁贵手中方天画戟一扬,止住了部队的前进,催马出阵对着城头高声喝道:“薛仁贵在此,唐贼可敢出来一战?”

    城头上,一众唐将早已聚集在李世民的周围。高仙芝闻言当即建议李世民道:“殿下,隋军兵锋正盛,李嗣源将军所带的主力还没有赶到虎牢关,关内只有五千玄甲军以及一千多降军。依末将看,这个时候不必理会隋军的叫阵。”

    裴行俨、郭知运、侯君集等大将也纷纷附和:“殿下,高将军所言极是!”

    不料李世民却微微一笑,摇头否决道:“若是闭门不出,这样正好便中了薛仁贵的下怀。你看他率军远道而来,刚一到这连营盘都尚未立下便跑来叫阵,很明显是知道我军目前兵少,猜测孤不敢出关迎敌,所以便想借此鼓舞军心。孤怎能让他如愿?如果任由隋军耀武扬威,就算到时候李嗣源将军率领主力到来,我们想要守住关卡也会非常困难!”

    尉迟恭不解地挠了挠头:“薛仁贵怎么会知道我军目前在虎牢关内的兵力?”

    高仙芝看了尉迟恭一眼,不屑地说道:“我军突袭虎牢关时肯定有败兵逃出关去投奔了薛仁贵,他能知道我们大致的兵力并不奇怪。而且隋军斥候的能力也不一般,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很难瞒过他们的眼睛,薛仁贵没有收到我军主力集结虎牢关的情报,再联合虎牢关的败兵禀报,他便能猜出我军是小股部队。”

    虽然尉迟恭被李世民看重,还曾经救过李世民的命。但他之前和唐军交战多年,彼此之间的仇恨很深,普通唐将和尉迟恭之间的关系依旧不妙,所以高仙芝在和尉迟恭说话的时候语气依旧不善。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对着诸将下令道:“高仙芝、郭知运两位将军领两千兵马以及其他降军谨守城防,其他几位将军随孤一起出关杀敌。”

    几人闻言尽皆面色大变,郭知运出声劝阻道:“殿下,隋军兵马远胜我军,万一薛仁贵突然全军突袭,则殿下危矣,虎牢关危矣!”

    李世民呵呵笑道:“你们尽管放心。薛仁贵今天是来向我们示威的,他绝对想不到孤敢率军出关迎敌。你们看隋军的阵型,骑兵拱卫中央,根本做不到发起冲锋。”

    说到这里李世民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所以到时候隋军唯一能做的便是和我军斗将,有玄霸和裴行俨将军在这里,隋军休想占到一点便宜!”

    。。。。。。。。。。

    轰隆隆!!!

    正当隋军士气高涨,叫骂声不断的时候。虎牢关下原本禁闭的关门突然间轰然打开,李世民当先纵马冲出关墙,右手提槊左手挽住缰绳,冲着高声喝道:“李世民在此,隋军贼子有何话要说?”

    薛仁贵见李世民竟然真的率军出关迎战,不由得面色一变,暗暗说道:“看来我真是小看了李世民这小贼,怪不得陛下一直对这小贼如此忌惮!”

    薛仁贵的声音虽然有些低,但是他身旁的长子薛葵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他当即大笑一声,道:“父亲休要烦恼,那李世民再厉害又能如何,孩儿一锤便能送他归西!”说着两腿一夹马腹,飞也似地冲了上去。

    “叮咚,检测到薛葵进入奋勇状态,武力+8,基础武力101,当前武力上升至109。”

    看到薛葵冲上前来,跟随着李世民冲出关外的裴行俨登时大喜,大喝一声催马舞锤迎了上去:“小子,继续我们上次还没打完的那仗!”

    “叮咚,检测到裴行俨进入骁勇状态,武力+6,基础武力102,当前武力上升至10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