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57章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57章

小说: 隋末之群英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闻言顿显失望之色,顿了一顿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你先退下吧!朕自己考虑考虑。”

    “儿臣告退!”

    李世民行一礼,缓缓地退出了李渊的寝殿。

    “唉!”

    看到李世民已经走远,李渊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何故如此烦恼?伤了龙体可就不好了!”在一旁侍立的太监小声地说道。

    李渊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这个太监,“朕也不想如此,但是烦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啊!”

    那名太监微微一笑,“陛下,如果您是为了封德彝大人的事情烦恼,那老奴倒可以替陛下分忧!”

    李渊闻言一喜,急忙问道:“你有何妙策?”

    那太监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最忧心的是因为封德彝大人曾经为陛下立下大功,若是就这么将他交给杨杲恐寒了所有大唐臣子的心!”

    李渊颔首说道:“不错,封卿为朕立下惊天大功,若是将他交给杨杲处死,这往后还有谁肯替朕效力?”

    这名太监阴阴一笑,“那就设个局瞒天过海,让天下人认为陛下并不是有意将封德彝交给杨杲的!”

    李渊闻言一愣,问道:“什么局?”

    “秦王殿下不是说要差遣使团前往隋朝和杨杲何谈吗?陛下不如就任命封德彝为议和副使,至于他到了江都以后如何,那就不能怪陛下,而是杨杲违背了‘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规矩。”

    “妙!”

    李渊闻言龙颜大悦,赞赏地看了那个太监几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太监急忙跪倒在地,压抑住内心的喜悦说道:“启禀陛下,小人魏忠贤!”

    。。。。。。。。。。

    长安城因为太子李建成的被俘而愁云惨淡,而江都城此刻却是满城欢庆,上庸大捷的消息传回了江都,虽然杨杲早就已经知道了此事,但他怎不可能告诉他的子民们他可以提前预知消息,所以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杨杲才将这则大好消息公之于众。

    在此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们,杨杲也是论功行赏。

    首功当然是死守新野不失,为后来常遇春、李靖合围李建成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再加上现如今李孝恭已经拿下了巴蜀,江陵夷陵一带的压力将会大增,所以杨杲便提拔张巡为左武卫将军,领夷陵郡太守。

    雷万春协助张巡守城有功,提拔为车骑将军,继续担任张巡的副手。

    龙治活捉李建成立下大功,杨杲遂提拔其为左翊卫中郎将,领兵一万五千坐镇上庸,以防李唐继续从上庸偷袭荆襄。

    常遇春攻打江南之时便立下赫赫战功,只是因为当时杨杲忧心荆襄局势,还没嘉奖他便让他赶往荆襄。

    如今荆襄局势大定,常遇春又立新功,杨杲当即提拔其为冠军大将军,领本部兵马屯扎于新野,窥望中原。

    李靖截断李建成退路有功,杨杲加封其为参军将军,将其调回江都。因为李靖眼下功勋实在太少,所以杨杲决定将他调回身边,等到来日出征时让他多积攒些功劳,争取早日将他提拔到薛仁贵、常遇春、杨延昭这个级别上。

    与此同时,杨杲也颁布下了江南地区的人事任命。

    杨杲在金陵城内待了也快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杨杲打压了一批原本势力庞大的老牌江南士族,有的甚至连根拔起,又拉拢了一批新起的江南士族,借此契机取消了许多江南权贵的特权,将整个江南地区牢牢地控制在了朝廷的手里。

    解决完这件事,杨杲也觉得江南之地没什么好逗留的,便任命来护儿、王守仁这一文一武坐镇江南,自己则率领大队人马返回江都,和群臣商讨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

    洛阳,郑国公府。

    王世充虽然在洛水惨败于李密之手,损兵折无数,但是他并没有气馁,收拢败兵退守洛阳继续和对抗李密,并且成功打退了李密,守住了洛阳。

    隋帝杨桐大喜之下,厚赏王世充,封他为郑国公,领尚书令。

    但是杨桐对王世充的厚恩却深深刺激了卢楚、皇甫无逸、元文都等一干大臣。

    这些大臣大多出身豪门,一向看不起胡商出身的王世充,之前只不过是因为李密围城,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倚重王世充。现在李密撤走了,他们内心深处那颗高傲的贵族之心又开始出来作祟。

第五十一章 洛阳阴影() 
郑国公府内,一个肤色黝黑、眼珠碧绿的中年男人端坐在椅子上,面色阴沉,一双碧绿色的眼珠子犹如幽灵般盯着跪在面前的那名小宦官。

    此人正是郑国公府的主人王世充,在他身旁站立着两员膀大腰粗的壮汉,分别是他的侄子王仁则和王彦章。

    不在过了多久,王世充才沙哑着嗓子说道:“赵公公,你说的可是真的,卢楚元文都等人真的劝说陛下招安李密来对付孤?”

    赵公公使劲地点了点头,焦急地说道:“郑公,我怎么会骗你呢?我当时就在大殿外候着,清清楚楚地听到卢楚建议陛下招安李密,加封他为太尉、尚书令,用他手里的军队来对付郑公!”

    “混账!”

    王彦章在一旁怒骂道:“这群混蛋在想些什么,我们和李密打了这么多年,死在瓦岗军手里的将士们都超过十万了,好不容易才赶跑了,他们居然好打算把他引回来,这群世家子弟脑子里都是什么,浆糊吗?”

    王世充苦笑一声,“咱们王家出身低,卢楚元文都他们一向看不起咱们,原先无非是害怕瓦岗军进城他们性命不保。李密如今吃了败仗,知道洛阳坚城难下,所以打起了这群世家子弟的心思。毕竟在这群世家子弟眼里,李密可比我王世充这个胡商之子要高贵的多。”

    “叔父说的没有错!”一旁的王仁则突然开口说道:“昨夜有人来报说见到李密的心腹谋士房彦藻,只是他住进了卢楚的府邸,卢楚是当朝相国,因此侄儿不敢前去搜查抓人!”

    “哼!”

    王彦章很恨地一拳砸到桌案上,“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他们却在后方和反贼媾和,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彦章,慎言!”

    王世充瞪了王彦章一眼,吓得王彦章紧闭了嘴唇,再也不敢说话。

    “叔父,我觉得彦章说的在理!”

    王仁则咬紧了嘴唇说道,“元文都是陛下曾经的老师,卢楚、皇甫无逸都在洛阳辅佐陛下多年。我们是从江都过来的,在陛下眼里终究没有元文都他们亲,真到了关键时刻恐怕不会支持我们,所以不如趁着洛阳兵权尽在我们手上的时候夺取大权!”

    王世充无奈地摇了摇头,“仁则,你以为我不想这么做?可你别忘了,我们王家出身低微,没了杨侗这面旗帜,这天下士人谁会跟我们王家走?”

    顿了一顿,王世充又道:“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我们在洛阳发动兵变,李密必定闻风而动。上次我们能够打退李密的进攻也多亏城内士族的支援,没了他们的支援想要挡住李密那就很难了!”

    王仁则沉思良久道:“那叔父,我们不如先联合河北的窦建德一同对李密发难,灭了李密。”

    王世充皱着眉头想了想,摇了摇头否决了王仁则的提议,“窦建德现在数面皆敌,黎阳的徐世绩已经投降李唐,并州刘武周突然崛起,幽州的罗艺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三处敌人已经搅得他的河北根基不稳。他哪还有精力来管中原的事?更何况我们和他非亲非故,他帮我们还是帮李密也无法确定呢!”

    王彦章颇有些愤懑地说道:“叔父,那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让在这等着元文都他们来杀吗?”

    王世充阴沉着脸道:“当然不会,我王世充这辈子都不会认命。仁则!”

    “在!”

    王仁则慌忙应了一声,“叔父有何吩咐?”

    王世充沉声说道:“我要你立刻前往江都,面见杨杲,告诉他,我王世充愿意献洛阳而降,并且和他携手剿灭李密这个天下第一大反贼!”

    王仁则略有所悟地说道:“叔父莫不是打算放弃杨侗,改用杨杲来作幌子扯大旗!”

    王世充赞许地看了王仁则一眼,颔首道:“不错,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杨侗小儿耳根子太软,元文都、卢楚等人在洛阳和他相处多年,感情深厚。杨侗最终一定会选择相信他们,所以我们也只能另择贤君。”

    王彦章略显担忧地说道:“可是叔父,杨杲会接纳我们吗?”

    王世充微微笑道:“我当年就是他父皇杨广的亲信,无论是杨杲还是杨侗,都是隋朝正宗,我们也算不上什么贰臣。更何况我们还有洛阳这座大隋都城和数万淮南劲卒,他不会拒绝的。”

    王仁则又道:“可是叔父,纵使杨杲接受了我们投降,但是他的主力都在南方,万一到时候他让我们独立对抗李密那又该如何是好?“

    王世充阴阴笑道:“放心吧,仁则!你看杨杲如今的布局,薛仁贵屯兵淮南,常遇春驻扎在新野,南阳杨延昭也有部分兵马在向颍川郡一带移动,杨杲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李密,更何况洛阳乃是大隋旧都,杨杲无论如何也绝不会允许这座都城落在乱匪的手里。”

    王彦章闻言大喜道:“叔父,那真是太好了!”

    王世充无奈地瞥了王彦章一眼,长叹道:“好什么好?归顺杨杲是我的无奈之举,杨杲不比杨侗,杨侗手上没兵,所以他只能依赖于我,而杨杲兵强马壮,多我们不多,少我们不少。我们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王仁则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说道:“叔父,你想这么多干什么,以后的事情以后在解决,我们还是先处理好现在的问题吧!”

    王世充无奈地点了点头,道:“仁则,你速速启程前往江都面见杨杲,如果他同意我们的归降,你立刻发鹰信通知我,我立刻在洛阳动手解决杨侗一干人。彦章,在仁则前往江都的期间,你一定要牢牢地掌握住洛阳城内的兵马,绝不能让元文都他们的人渗透进来!”

    王彦章大大咧咧地拍着自己的胸膛说道:“叔父,此事你尽管放心好了。元文都、卢楚这群人自视甚高,一向看不起我们这些当兵的,总觉得我们低他们一等,就凭他们那种高傲的态度想要拉拢军队,做梦去吧!”

第五十二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时间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眨眼间便到了腊月三十,天空飘飘扬扬的下起了瑞雪,家家张灯结彩喜迎岁首,过了子时,新年一年即将翻开篇章。

    在这一年里,天下的局势发生了极其大的变动,盘踞在南方的杜伏威、林士弘、陈深、沈法兴、李子通等多路势力全部被剿灭,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部都插上了隋军的赤鹰战旗。

    关中的薛举在浅水原大败唐军,实力暴涨,只不过因为冬天的到来,天气寒冷,战马受冻,甲胄彻骨,角弓难控,这才勉强和唐朝罢兵休战,让唐朝赎回了被俘的刘弘基等一干大将。

    而并州的刘武周在得知大将赵匡胤拿下太原之后,大喜过望,当即率军前往太原,却不料中途神秘遇刺,死于非命。因为刘武周没有子嗣,在赵匡胤手下谋士赵普的游说下,宋金刚、尉迟恭、寻相等刘武周旧将皆被说服,一同推举赵匡胤为新的主公。

    赵匡胤上位之后,一改刘武周时期满城皆兵、军纪混乱的情况,裁剪了十几万军队,将他们安置在马邑郡、雁门郡一带务农。严明军纪,安抚民生,使得原本在刘武周治下满布疮痍的并北渐渐恢复了生机。

    至于中原李密,原本号称天下势力之最的他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自从进攻洛阳被王世充击退后,瓦岗军军威再不复从前,士气低迷,许多瓦岗将领都对瓦岗的未来极度悲观。

    继翟让死后徐世绩、罗士信、王君可等人愤然出走后,瓦岗军中再一次出现了人才大量流走的情况,魏征、张亮等一大批极具战略眼光的人才均看出李密已经再无可能问鼎天下,纷纷不告而别。

    中原的局势很快就被呈送到杨杲面前,而就在同时,王世充的密使王仁则也赶到了江都城。王仁则的到来使得江都群臣尽皆大喜过望,无论是虞允文、房玄龄等少壮派还是裴矩、苏威等老臣都认为这将是进军中原、还都洛阳的绝佳时刻。

    不过杨杲乃是穿越者,他很清楚王世充绝不会甘于人下,不过现在王世充也算是他在隋朝唯一的一个盟友,更何况如果有王世充从洛阳出兵,剿灭李密的难度便可以大大降低。所以为了表示对王世充的诚意,杨杲在王仁则到达江都的当日,便请来满朝文武,在江都宫内设宴欢迎王仁则。

    因为近年来大隋的军队连战连捷,眼下又很快可以收复东都洛阳,满朝文武纷纷大喜不已,不时地向杨杲敬酒,夸赞杨杲的文成武治。

    杨杲也被夸的有些偏偏然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喝了近二十杯。

    宴席散了之后,酒劲便猛地涌了上来,混混涨涨地只觉一阵头重脚轻,被展昭和几个护卫扶着回了寝殿,当即躺在龙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杨杲躺在床上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只是恍惚间似乎寝殿的门被悄悄打开,一阵香风拂来,钻入杨杲的鼻孔,刺激得杨杲口干舌燥。

    未几,杨杲便感觉到一个身影爬上了自己的龙床,悉悉索索之间便将自己的衣物脱去,很快又感觉到有一处温暖湿润将自己包裹起来,一阵若有如无的香气拂过自己的脸颊。

    再然后,杨杲便迷失了自我,顺应着自己身体的驱动,伴随着身边那不时响起的悦耳的愉悦女生,进入了梦乡。

    。。。。。。。。。。

    次日,天刚刚蒙蒙亮。杨杲便从睡梦之中醒来。眼睛还未睁开,就感觉到怀中抱着一具温热的躯体,心中顿时一惊,急忙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躺在自己怀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和自己快有一年没见的萧月仙。

    “嗯。。。。。。”

    可能是感觉到杨杲已经醒了,萧月仙也朦朦胧胧地睁开了双眼。一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