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92章

隋末之群英逐鹿-第92章

小说: 隋末之群英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义连忙磕头谢恩道:“小人多谢陛下开恩,小人多谢陛下开恩!”

    杨杲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冷喝道:“下去,朕暂时不想再看到你!”

    “是是是!小人这就下去,小人这就下去!“段义连忙拱了拱手,忙不迭地退出了御书房。

    杨杲冷冷地看着段义退出了御书房,又闭目聆听系统发来的指示。

    沙场之上,盖世雄被薛仁贵一箭毙命,使得原本声势震天的夏军士气为之一挫。而隋军士卒见到己军援军到来,为首的大将军薛仁贵更是一箭将刚才勇不可挡的盖世雄射杀,登时欢声雷动,高呼着“大将军威武”的口号,奋勇地向前杀去。

    窦建德望着漫山遍野犹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十万隋军,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苦笑,喃喃说道:“难道苍天真的不肯给我窦建德一次机会吗?”

    谋士凌敬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急忙对着窦建德说道:“大王,都是微臣无能,没有看穿隋军的计谋。大王,赶紧撤军吧,晚了可就全军覆没了!”

    窦建德双目喷火,咬牙说道:“不,孤不能撤!若是孤的帅旗一动,全军二十万将士势必大乱,陷入崩溃当中。传令三军,破釜沉舟,奋勇杀敌,和隋军一决死战!”

    薛仁贵挥舞着方天画戟左冲右突,画戟所过无一合之敌。蓦然间正好瞥见了帅旗下的窦建德,当即拈弓搭箭对着窦建德射去。

    “大王小心!”

    正在厉声指挥的窦建德没有发现冷箭的袭来,但是在他身旁的凌敬却注意到了,二话不说便是一个飞扑挡在了窦建德的面前。

    只听“噗”的一声,利箭毫不留情地刺穿了凌敬的身体,凌敬惨叫一声,跌倒在地。

第一百三十章 裴矩的小心思() 
看到自己的心腹谋士用身体给自己挡下了夺命一箭,窦建德眼睛都睁圆了,急忙跑上前去扶起凌敬,大呼道:“祭酒,你怎么样了?”

    凌敬吃力地抓住窦建德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大王,你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快撤!”

    说完,脖子一歪便没了气息。

    窦建德虎目中留下了悲痛的泪水,咬了咬牙喊道:“传令下去,撤回荥阳!”

    看到窦建德的帅旗已经向后移动,不远处的薛仁贵无奈地放下了自己的震天弓,一箭失手之后,窦建德的亲兵护卫已经加强了警惕,就算自己追上去也取不了窦建德的性命。

    不过下一刻,薛仁贵的眼神中又充满了兴奋,窦建德虽然跑了,但他这一跑,前面正奋力厮杀的十几万大军必定全线崩溃,这一战已经胜劵在握。

    果不其然,看到窦建德跑了之后,原本还在浴血厮杀的夏军士卒纷纷尾随着窦建德的帅旗向荥阳逃去。隋军一路追杀,杀得夏军死尸遍野,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幸亏李文忠和庞师古率领四万精骑及时回援,这才保住了夏军的最后一丝元气。

    这一战,夏军战死四万余人,还有四万余人被俘,大量的攻营器械也落在了隋军的手里。荥阳城内被高宠和张定边一阵袭扰,也有近五万石粮草毁于一旦。

    但是隋军为了赢得此战,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大将林冲阵亡,守卫大营的隋军战死近两万人,囤放在大营内的军用物资也有不少毁于战乱之中。

    。。。。。。。。。。

    江都城,裴府。

    刚刚在白天被杨杲斥责的宦官段义一脸不满地坐在椅子上,对坐在上首的裴矩不停地发着牢骚:“裴大人,你交给我做的可真不是什么好事。今日我跟陛下说薛仁贵大将军手握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还没说完陛下便已经雷霆大怒,将我赶出了御书房。。。”

    还未等段义说完,裴矩就已经笑呵呵地对着身后的孙子裴宁说道:“宁儿,去帐房取三百两黄金过来送给段公公。”

    段义闻言心下暗喜,不过双手却是连连摆手道:“裴大人太客气了,这万万使不得!”

    裴矩微微笑道:“段公公不必客气,你帮我办事才被陛下责罚,我裴矩绝不会亏待你的。”

    说话间,裴宁已经将一盘黄金抬到了段义的面前。看着面前黄橙橙的金子,段义眼睛都快直了。

    裴矩笑呵呵地将黄金塞到了段义的手里,“一点茶钱不成敬意,段公公可一定要给我裴矩面子啊!”

    段义又假意推脱了几下,最后欣然接受,喜滋滋地回宫去了。

    看到段义走远,原本一言不发的裴宁突然间开口说道:“祖父何必理睬这等奸佞,依孙儿看来,陛下英明神武,这等奸佞小人早晚必死无疑!”

    裴矩也收起了笑容,面色凝重地说道:“宁儿,你以为祖父我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实在是情势所迫。我原以为关陇贵族反对大隋,我支持陛下定能让裴家变成大隋朝的第一大族。但是没想到陛下用人只看能力,不看出身。再加上近几年裴家子弟的确有些不争气,除了宣机出任太常少卿、宣满出任豫章郡郡守外,从三品以上高官再无一个裴家人!”

    “可祖父为何要收买段义这种小人在陛下面前恶意中伤薛仁贵大将军。薛大将军可是国之重臣,手握二十万大军。万一他被祖父逼反,大隋危矣!”裴宁仍旧不满地说道。

    裴矩摇了摇头说道:“中原二十万大军岂是薛仁贵一个人说了算的?李药师、常遇春还有杨业都是由陛下亲自提拔的大将,对陛下忠心耿耿。薛仁贵若真敢造反,不用陛下动手,这几员副帅就会将他绑回江都。祖父之所以中伤他,是不想让我们闻喜裴氏落后于河东薛氏。”

    裴宁张大了嘴说道:“可是,祖父,满朝文武皆知薛大将军虽然是河东人士,但是出身寒门,和河东薛氏根本毫无关系!”

    裴矩长叹了一口气,“傻孩子,你不要把人心想得太简单了。薛仁贵如今是当朝一品、大将军、兵部尚书,女儿和侄女又双双进宫。尤其是他的女儿薛宝钗,此女颇为贤良淑德,将来就算不是皇后也必定是三妃之一。如此金贵的身份又是河东人氏,河东薛氏能不打他的主意吗?到时候,只要薛仁贵点头同意,随便捏造个偏房子弟的身份还不是易如反掌!”

    裴矩说着说着又压低了声音:“你以为,文皇帝陛下在未登基之前是弘农杨氏中人吗?”

    裴宁闻言身型不由得一阵剧烈地颤抖,“父亲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先帝并不是出身弘农杨氏?”

    裴矩冷笑一声,“如果文皇帝陛下是弘农杨氏的话,那为什么为大隋立下汗马功劳的杨素到死都只是个国公而不是王爷?平定杨素之子杨玄感叛乱时,武皇帝陛下处理叛逆可有对弘农杨氏留什么情分?”

    “那文皇帝陛下到底是什么出身?”

    裴矩摆了摆手说道:“这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事情真相的人早就死光了,祖父也不过是根据些蛛丝马迹推理而出的。祖父说这事并不是要让你去探查皇族的血统,而是要告诉你一个道理,一个大家族做事往往是最看重利益的。薛仁贵能够带给河东薛氏足够的利益,那早晚有一天,薛仁贵一定会变成河东薛氏的人!”

    裴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所以祖父才收买段义,让他在陛下面前中伤薛仁贵,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维持裴家的地位。”

    裴矩颇有些遗憾地点了点头,“只是我没想到陛下对薛仁贵竟然如此信任,这份气量确实远胜他的父亲。要是武皇帝陛下能有这份气量,能够完全地信任杨义臣、来护儿、张须陀、鱼俱罗他们几个领兵大将,这天下也不会像乱成现在这个样子!”

    裴宁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的这份气量的确堪比千古明君。祖父,为了裴家的将来,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裴矩淡淡说道:“离间薛仁贵和陛下的关系已经不可行,那就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看来我们裴家也得找个温文贤淑的女子进宫了。”

    (只是小说,有些东西切勿当真!)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帅失和() 
春天里,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微风吹过带来丝丝的暖意。

    唐军乘坐几十艘战船一路横行无阻地渡过黄河,踏上了河南郡的土地。一脸鹰鹫相的齐王李元吉头戴金盔,身着金甲,手持浑铁点钢枪,目光冷然地盯着从船舱里下来的数万精锐唐军。

    在荡阴县,岳云的那一拳打得他鼻梁骨断裂,两颗门牙被打断。,结果此事被齐王府长史宇文歆上奏给了李渊。李渊盛怒之下将其召回长安一顿臭骂,并将其在长安关了两个月,令其修身养性。

    但是两个月下来,李元吉除了胸中的那股怨气越发地强烈之外,再也没有了任何变化。此次他挂帅出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人抢女人,否则他胸中的怨气只会越来越重。

    “齐王殿下,前面不远处就是孟津。末将建议今日可以在孟津歇息一晚!”

    长得面目俊秀,带着一身书生气息的李世绩策马上前,拱手说道。

    李元吉瞥了李世绩一眼,内心蓦地涌上一股厌恶感。自从和李世绩会师之后,李元吉便越看他越不顺眼。

    李元吉贪婪好色,是个夜夜离不开女人的荒淫王爷。此番领军出征他原本是带着几个侍妾一同出发的。但是在黄河岸边和李世绩会师之后,李世绩据理力争,认为身为一军主帅,应当以身作则,而不是贪图享乐,强硬要求李元吉将几名侍妾送回河内。

    李世绩的这个要求得到了齐王府长史宇文歆的鼎力支持,李元吉害怕宇文歆再一次上奏父皇,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李世绩的要求。

    之后的日子里,没了女人相伴的李元吉夜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对李世绩的怨恨一日比一日深。此刻看到李世绩上前,自顾自地把头扭到一边,不搭理李世绩。

    李世绩看到李元吉不理睬自己,心下暗怒,但是毕竟李元吉是齐王之尊,皇帝陛下的亲生儿子。李世绩只能强压下怒火,又拱了拱手说道:“齐王殿下,孟津据此不远,末将建议今日可以在县城内歇息一晚。如果齐王殿下没有意见的话,末将这就传令下去了!”

    李元吉仍旧一副眼观鼻子鼻观口,没有理睬李世绩。

    李世绩无奈地摇了摇头,拨转战马向前军奔去。

    这个时候,李元吉在长安新收的幕僚李林甫策马上前,低声说道:“殿下不必如此垂头丧气,等一会进了县城,殿下还怕今夜无人侍寝吗?”

    李元吉闻言眼前一亮,呵呵笑道:“林甫不愧是本王一手提拔的心腹,深知本王之心啊!”

    李林甫装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朗声说道:“林甫虽然是殿下远亲,但是不知何时却得罪了刘文静、陈叔达等高官。若不是殿下将林甫调到齐王府,微臣这个时候恐怕还在长安城里受尽白眼。殿下对微臣有再造之恩,微臣自然要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李元吉哈哈大笑道:“林甫你放心,只要是对本王忠心的,本王绝不会亏待。”

    说着突然间又用阴狠的眼神望着李世绩离去的背影,喃喃说道:“得罪过本王的,本王也不会让他好过!”

    。。。。。。。。。。

    三万唐军很快就杀到了孟津城下,孟津是个小城,守军不过千人,看到城下如蚁群般密密麻麻的唐军精锐,县令江成吓得七魂丢了六魄,急忙下令开城投降。

    入城之后,李元吉心中念叨着李林甫刚才的话,忙不迭地派出了自己的亲兵统领带着几十个亲兵去物色美女。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李元吉荒淫无度,手下的亲兵耳濡目染之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借着鸡毛当令箭,以李元吉之名趁机在城内搜刮财宝,奸污妇女,搅得孟津城内鸡犬不宁。

    老百姓打不过李元吉手下的亲兵,无奈之下只好赶到县衙哭诉,受害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到最后,整个县衙都被诉苦的老百姓给包围。

    正在县衙内安抚一众官员的李世绩听到外面哭声震天,心下大疑,当即领着县令江成等一众官员除了府衙,前往外面查看究竟。

    看到当官的出来了,受害的老百姓一起放声哭喊道:“大人,青天大老爷,小民求你给我们做主啊!”

    李世绩闻言当即摆了摆手高声喊道:“各位父老乡亲,本将乃是大唐右武侯大将军、曹国公李世绩,你们有什么冤情不妨和我说来!”

    百姓们大多不知道右武侯大将军、曹国公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听李世绩的口气好像是个大官,当即一齐对着李世绩哭诉道:“大人啊,刚才有几十个当兵的闯进小人家里,将小人家里祖传的一对玉佛给抢走了。”

    “老汉的儿媳妇刚刚过门没几天,就被那一群畜生给糟蹋了,我儿子气愤不过,上前和他们拼命,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等他们走后,儿媳妇就。。就上吊自尽了啊!”

    “那群畜生也闯进了小人家里,不仅将小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点积蓄抢走了,还把小人那年方十八的女儿给掳走了。”

    “。。。。。。。。。。”

    听了老百姓的哭诉,李世绩气得瞠目欲裂,扭头对着身边的大将郭孝恪吼道:“我进城之后不是三令五申,严肃军纪,不准扰民,违令者斩。这是怎么回事?”

    郭孝恪无奈地苦笑一声,道:“将军,我们的人都是当年你从瓦岗寨带出来的,一向军纪严明,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情?这肯定是齐王手底下的那群人干的,只有他们才有那个胆子敢把你的军令不放在眼里!”

    李世绩闻言一愣,扭头再看看跪在地上那群百姓,联想到当年自己也是因为贪官迫害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心下不再迟疑,沉声说道:“郭孝恪,你即刻带兵给我将这群扰乱治安的乱兵全部斩首示众!”

    郭孝恪闻言一愣,小声地说道:“将军,他们很有可能是齐王的亲兵啊!”

    李世绩正色说道:“军法无情,不管他们是谁的部下,扰乱治安,祸害百姓,无视本将军严令,给大唐抹黑。他们就得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