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苍云传 >

第8章

战国苍云传-第8章

小说: 战国苍云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得了,赵里长。我一粗人,听不来弯话,您就有话直说吧。”李铁显然不相信。

    赵里长从李铁身躯旁边探出头来,朝常羽望了一眼,又缩回去。向李铁轻声说道,“这小子是我远亲,那把剑真不是他的,你把这小子交给我吧。”

    李铁一听,一下笑岔了,“哈哈,里长,瞧您说的,怎么您又冒出来一个远亲,打我遇到的都是你亲戚呢。今天这人我还真不能给你,这可是送上门的财路呢!”

    赵里长心里早有盘算,往外退了几步,向李铁招了招手,李铁一脸狐疑,不情愿地跟了过去。

    赵里长把李铁的耳朵招下来,凑过去低声说道,“他是我远亲,我自然是有铁证的。”说罢从袖中摸出一袋沉甸甸的东西,掂了掂,铛铛作响,塞到李铁怀里。

    李铁眼睛一亮,左右一顾见没有人发现,双眼盯着钱袋子,有些迟疑道,“赵里长,这个……”

    赵里长一听,手里抓的钱袋子一紧,假喝道,“这个什么这个,难道你忘了上次那批私铁的事是谁帮你遮着的!”

    李铁一听慌了,连忙说道,“不是,不是,那私铁我不是和你一起分……”李铁一看赵里双眼微怒,又连忙改口道,“好,好,好。我是担心乡老发现了,那可是包庇逃兵的大罪啊。”

    赵里长看李铁话里有转机,接着道,“谁说这小子一定是逃兵了,有把剑也不能坐实他是逃兵的罪名。而且就算是个逃兵,你只管把人给我,乡老只要知道人在我那边,就不会追查,可保你无事。唉!”说罢一阵无奈摇头。

    李铁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乡老真不管不问?难道,难道上次你那远亲给了乡老?“

    “唉,不说这个了……”赵里长无奈叹了一声,又斜上眼去直直看着李铁。

    “好,好。我这就把人给你。”说罢把钱袋子往腰里一装,嘿嘿一笑。

    常羽看这两人先是背着他一阵私语,如今又并肩走来,心里一阵打鼓。

    李铁朝两个学徒一挥手,一张大红脸咧嘴一笑,“呵呵,小兄弟,罩不住了。我李铁认错人了,你怎么会是逃兵呢,呵呵。”说罢一指身后的瘦小男子,笑道,“啊,幸亏这位赵里长帮忙,我才没错怪好人,实在不好意思了。呵呵,我这给你赔不是了,小兄弟,这位赵里长可是好人啊,凡事多听他的,准没错。呵呵。”边说边拍拍常羽的肩膀,留下一大黑手印子。

    常羽看着肩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转头望向赵里长,那男子一张小脸正堆笑看着自己。

    常羽虽然摸不清情况,但至少不会被抓去官府了,赶紧上前,作揖称谢道“在下常羽,多谢赵里长相助,要不是您,我这还真有麻烦了。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赵里长哈哈一笑,上前挽着常羽的胳膊,热情道,“嘿嘿,常羽小兄弟,不必跟我客气,我本姓赵,是这里的十个里长之一,你也叫我里长就好了。”

    常羽见赵里长不愿意透露真名,心中迟疑了一下,也说道,“好,那多谢里长了。日后有机会一定多多报答。”

    赵里长一听,三角小眼一亮,拉着常羽的手边走,道,“耶,这日后报答就不必啦。常羽小兄弟,你不是本地人吧?”

    “不是,我是第一次到野王镇。”要说户籍常羽也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

    赵里长显然很满意这个回答,高兴道,“好,好,不是本地人好呀。嘿嘿,我是说,你这初来野王镇怕也没个生计,我家颇大,房间空着几个,正好缺个杂工。要不你到我家里做些杂活,先吃住在我这,每月我给你两百文钱,等后面找着出路了,再做打算如何呀?”

    常羽一听,这主意倒也不错,至少比现在风餐露宿强多了,但这赵里长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未免也太热情了吧,不管如何,得先解决温饱问题,走一步看一步,日后小心就是了。这么一想,心里便同意了,也不跟赵里长客气,“好,那多谢里长了。我确实一整天没吃上饭,要麻烦里长了,后面一定多多干活,补偿回来。”

    “哈哈,常羽小兄弟不必跟我客气,回去当自己家里就好。”说罢看了一眼常羽手中的剑,向常羽询问道,“那这把剑还是不带为好,就留给他们吧。”

    常羽有些不忍,毕竟有个防身的武器在身边总是安全一些,而且当时主要以铜为主,铁剑较少,也算是挺值钱的。但想到这剑容易招惹事非,一咬牙点头同意了。

    赵里长把常羽手中的剑丢给李铁,拉着常羽,“嘿嘿,好,小兄弟,那我们走吧。”

    “李师傅,我们就这么让这小子走啦,不去官府换赏钱啦?”李铁的两个学徒眼睁睁望着赵里长带常羽走了,不解地问道。

    “换什么钱!就知道钱,还不干活去!”李铁喝道,左手不禁摸了下鼓鼓的腰包。

    ……

    咚。

    常羽放下空碗,不好意思地望着对面。

    “小兄弟饭量真好……”赵里长看着桌子叠起的四五个碗,苦笑着,又打发老男仆去厨房里再备些饭菜。

    正好常羽心中对这古代还不够了解,之前净被那叫青羊子的老头扯着问话了,便借机向赵里打听了起来。

    原来这赵里长年轻时也打过几年仗,后来才到野王镇里管这些户口杂事,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对各国形势也算了解一些。

    常羽了解到,这战国时期与史书记载确实是大同小异,战国七雄,东齐,西秦,北燕,南楚,中间则是三晋分家出来另外三个大国,北部是赵国,魏国和韩国分别分列东西两侧,韩国与西边的秦国接壤,魏国则与东边的齐国接壤,西边部分挨着秦国,扼守几处要塞,防住西边的强秦。除此之外,小国真的为数不多了,除开秦国和韩国中间一直被笑话的、苟延残喘的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只剩齐楚交汇处的鲁国,齐魏交汇处的卫国,还有被楚国赶到南疆去的越国。这越国应该逃到江浙南部一带,在当时的战国时期,算是偏远的不毛之地。

    这么算来,也就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越鲁卫东西周五个小国了。

    此外,周边也有许多异族对中原虎视眈眈,比如燕国北部的东胡,赵国北部的匈奴,秦国西部的义渠国,楚国南部南疆百族。其它各国内外的小异族更是数不胜数了,有些甚至都叫不上名字。

    这卫国是个小国,常羽按赵里长描绘,心中一估算,差不像就一个天津市大小,虽然不及鲁国的四份之一,但却和东西周两个小国加起来差不多。

    不过卫国的人口却颇为集中,赵里长总结的很是到位,北朝歌、南楚丘、东野王、西濮阳,除了濮阳城,其它三个都是镇,这朝歌和楚丘还是卫国史上的都城,不过赵里长似乎不再愿意提及这一段历史,常羽只能话题转向其它。

    “啊,内气?神念?七段修为?”赵里长袍子一抖,有些吃惊道,“小兄弟,我也只是大概知道练武之人会修炼一种叫内气的东西,几段几段修为就是划分他们修炼和武功等级的一种说法,具体我就不知道了,神念这东西我也不懂。这些练武之人都比较难对付,以前我们打仗时还会专门设计阵型应对。唉,常羽小兄弟,你打听这么多,是不是想学习练武呀?”赵里长试探地询问道。

    常羽隐约觉得这赵里长肯定多少知道一些,只是不太愿意说罢了,自己也连连否认,“我只是第一次听说,觉得有些好奇罢了。”

    “这练武没什么好的,伤了身体算是事小,多少人还丢了性命呢。你就在我这好好干一段时间,我不会亏待你的。”赵里长劝道。

    常羽连连称是,口中道谢,心中狐疑,又闲扯了几句。

    饭菜用过之后,常羽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

    “这小子比较滑手,孙老,计划有变,明日你就去将那几个人请过来,尽早了结,以免夜长梦多!”赵里长向身旁的老男仆吩咐道。

    (作者语:如果您觉得好看,请帮忙支持或收藏,每一份支持都让作者更加努力!)

第十四章 鬼谷天书() 
夜色已深。

    常羽将房门反锁上,取了房中一身简单的便衣换上,便端坐在床上检查起身体来。

    “话说这老头的一手还真是神奇,胸前的伤口已经愈合了。不过那股舒畅的暖流已经慢慢消散了,看来有可能不是长效的。”常羽看着坦开的胸口,暗暗可惜道。

    除了内气,神念这些,今日遇到青羊老头之事他自然没跟赵里长提起半句,也不便向他打听,想是弄清情况之后再说。

    常羽从旧衣中抽出一卷冰凉之物,在床上端详起来。

    这卷黑色的兽皮,全部展开足足有半幅古画大小,通体黑色,密密麻麻的银色字体镌刻在黑色兽皮上,爬遍每个角落。兽皮上还交错着一条条极细的红纹,若隐若现。红纹盘踞在银字之上,仿佛死死捆着一个个银字,生怕其挣脱一样,十分诡异。

    兽皮展开右端,有六个大字,似是标题,左下的边角处,也有四个小字,似为落款。

    兽皮的背面,印着鱼鳞一样的痕迹,一圈一圈,看不出来是哪种动物的皮毛。

    整张黑鳞兽皮虽然不大,但却沉甸甸的,抚摸上去,光滑柔顺,透着冰凉的感觉,十分舒服。

    常羽又取出另一卷书简。

    这竹简就显得普通之极,显得是青羊老头随手而写,连个标题都没有,写到最后也是大挥一划就草草结束了,难道真是半个药方子?

    常羽将两物从头读至尾,没认出一个字来,无奈摇摇头,看来只有后天找到那老头才能知晓这两物了,除非……

    他转念一想,就在房中找了支竹简在黑鳞兽皮上誊抄下十几个字,随机打乱掉,写到竹简上,心想只要明天找人一问便知了。

    他正欲将竹简揣到怀中,脑中突然浮现起前几日看见的那煞气逼人的银枪黑骑,又重新拿起了毛笔,努力回忆着那些骑兵所举大旗上的苍劲大字,大体描了个七八分,写到竹简背面,这才重新揣回兜里。

    不过,常羽明日自然是不会去找赵里长的,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赵里长如此热情招待自己,可不像招个杂工这么简单,有些事情还是小心为妙。

    一夜无事。

    ……

    常羽睡了一个好觉,也不再做前两夜那些奇怪的噩梦了,但那股暖流也淡得几乎感受不到,看来真如自己预料那样,具有时效性。

    今天一早他就起来收拾东西,拿走竹简和黑鳞兽皮,跟着仆人到院中打扫清洁,帮了些杂活,他可不想落个白吃白喝的印象。

    “赵里长!”常羽远远望见里长走来,主动打了个招呼。

    赵里长一身黄绿锦衣套在瘦小的身子上,显得有些宽大了,走起来一拖一拉。他向着常羽点头赞赏道,“常羽小兄弟手脚真勤快,我没看错人啊,哈哈!”

    说罢赵里长又从怀中拿出一小袋钱,放到常羽手中,拍拍其肩膀说道,“来,这两百文是我先预付你的工钱,你就安心在我这边住上一个月,给我帮帮手。”

    这,常羽受宠若惊,哪还有预付工钱的,几番推辞不下,也只能接受了,又向赵里长一阵道谢。

    常羽见赵里长高兴,又借机道,“里长,我今天起得早,帮着李妈把杂活都做完了。所以我今天想到镇上去走动走动,昨天走得急,没细看呢。第一次到镇上来,想见见世面,呵呵。”

    “到外面去啊……”赵里长犹豫道,“那我让孙老仆跟你一起去吧?”

    常羽哪还不知赵里长让孙老仆跟着自己的目的,赶紧答道,“不必啦,我一个人走走便好,一会就回来了。”

    赵里长见常羽再三推辞,也不便再强求,眼神盯了常羽手中钱袋一眼,又转向常羽道,“那也好,常羽小兄弟,你不必多心,早去早回。我今晚请了几个朋友过来,你顺便帮我到林家酒铺去买两坛好酒来,晚上申时回来便是,也陪我们喝上两杯。”说罢又给了常羽一些钱。

    这申时就是饭点时候了,时间也充裕,常羽看赵里长不再坚持,也放心了一些,向赵里长问了林家酒铺的位置,道谢后就离开了。

    赵里长见常羽远去,又凑向孙老仆叮嘱了几句。

    ……

    可能是因为正值午时,野王镇的一条青石主道上人来人往,吆喝不断。

    穿着五颜六色古装的男女穿行在街上,停留在卖着花布、根雕和酥饼的小摊前,总要点评上一番,或者叫上两口价格,热闹非凡。

    一条蓝莹莹的镇河穿街而过,站在石桥上,橹声唉乃,漾起浅浅的波纹,在古镇上悠扬传去。

    常羽在漫步而行,聊有兴致地看着街道两边,不由一阵感慨。

    放眼古代,真的到处都是商机,吃、喝、玩、乐、购,样样都缺,下到小沙县,上到大保健,除了红楼服务,哪个放到古代不是会大红大紫的。甚至可以做商行,搞垄断,在这里都是没有反垄断法的限制的。全球市场经济下那么多五百强大公司,虽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依样画葫芦,搞几家皮包公司,也可以搞得风声水起。在战国搞经济绝对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

    若是想走上文化道路,那就把唐诗宋词元曲清赋都统统抄来,抄上几大车,发往全国各地,保证名声比孔老夫子还大,成为新一代大圣师。如果这古人们不好这口,就把当红流行歌曲,中文英文日文,从小苹果唱到七里香,雅俗通吃,老小皆宜,也能红遍大江南北,那些个穿越的里不都这么写的吗?看来走个文化娱乐路线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如果还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就投到一位明君圣主麾下,凭借着远超两千多年的见解和知识,将这二十一世纪中西经济和政治体制揉一揉,给满朝文武讲上一番,一定语惊四座,那还不是仕途一路顺畅,迎娶公主,拜赐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走上人生巅峰?

    或者都还腻了,就守个小老婆,当个小地主,终老此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