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67章

逆流伐清-第167章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英国于十六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然而,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并倚仗资本雄厚,基本土垄断了各国的贸易,这便使英国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可避免。

    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

    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斗争空前激化起来,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1652年至1654年的英荷第一次战争。

    朱永兴知道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英国取得了胜利,但荷兰并不甘心失败,算算时间,虽然不是很确切,但离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时间也没有几年了。

    在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封锁战和劫掠战,特别是英国,大发私掠证,象海盗一样洗劫遇到的荷兰商船。所以,英国人才能很廉价地向朱永兴出售劫掠到了货物、船只,以及船只上的火炮。同样,荷兰人也可以向朱永兴提供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在郑成功行将收复台湾时,朱永兴不想与荷兰人有什么过多的牵扯。

    “只要亲王阁下许可我们在大明的港口停泊、修理船只、补充淡水和食物。我们保证不袭扰大明的船只,如果有人违反了这神圣的承诺,我国守法的商人很愿意旁观亲王阁下把罪犯吊死。如果您担心这会引起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不快,那我们也可以接受一个秘密的补给港口,比如西贡。或者即将在河仙开辟的其他港口。”

    “孤王不担心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只是对法国提供的巨大帮助,以及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使我很难给予贵国太多的优惠。”朱永兴对詹姆斯的提议模棱两可,虽然好象很为难。但并没把话说死。

    “枪枝、火炮,所有法国人能卖给亲王阁下的,我们英国都有,而且价格还便宜。”詹姆斯对法国人能够先行一步,与明帝国建立起良好关系感到又妒又恨,但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也只能开大价码,“工匠、技术,也没有问题,比法国人的更好。”

    “我们可以赊购法国人的商品,法国人还向我们提供了无息借款,并且协助我军作战。”朱永兴很感慨地轻轻摇头。“我们两国虽然没有签署同盟协议,但在事实上,却差不多。”

    詹姆斯知道朱永兴并没有夸大其辞,但法国人如此付出也得到了很多,制造镜子的秘密,大型镜子的制造,西贡、海防的优惠政策。还有婆罗群岛的一个,岘港的停泊权……凭借英国的海上实力,完全能够比法国人做得更好。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就在今年的一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也就是说,法国已经变成英国的敌人,是必须压制的。

    “法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会做得更好。以此来向亲王阁下表现出比法国人更真诚的意向。但却不会象法国人那样贪婪,只要亲王阁下一点点的恩惠,我们便感激不尽。”詹姆斯很佩服朱永兴的谈判技巧,或者说不是技巧,而是借势。

    法国人虽然帮助很大。但海上力量却远远不及英国,而朱永兴却急需趁着满清沿海迁界而展开两栖作战。既是牵制清军的陆上兵力,又能夺得填充四川、拓展河仙所需要的人口。

    郑家既指望不上,朱永兴便把目光转到了法国和英国身上。但借兵于西夷,朱永兴还有一些顾虑。面对詹姆斯的步步加码,他陷入了沉思,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詹姆斯很紧张,目光不离开朱永兴,这样做按中国的礼仪来说很失礼,但朱永兴正在思索,杨国骧张了张嘴,最终也没有打断。

    “舰船和火炮要赊购,没有利息,两年之内结清——”朱永兴抬起头,缓缓说出自己的条件,见詹姆斯点头,继续说道:“在河仙合作建立造船厂,枪炮厂,你们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有……”

    “亲王阁下,您需要强壮的黑奴吗?”詹姆斯趁着朱永兴说话的空当,又进行了推销,“用来种地比牛马还好使,一种类似猩猩的牲口,还能学会人话。”

    尽管詹姆斯表示可以从东印度公司免费送来样品,朱永兴还是婉言谢绝了,并且尽量没有表现出厌恶的情绪。

    “没问题,亲王阁下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您需不需要翻译?”尽管对朱永兴提出需要一些数学、化学、物理教师感到惊讶和奇怪,詹姆斯还是一口答应下来,并表示会帮朱永兴绑来他所需要的人才,价格到时候好商量。

    赤x裸裸的强盗啊!朱永兴觉得自己堕落了,竟然与强盗讨价还价,谈笑自如。或者,自己也要建立起一个奉行殖民主义的国家,也要变成一个赤x裸裸的强盗。

    应该已经变成了。朱永兴暗自苦笑,讨伐安南,袭击南阮,侵略真腊,已经做了这么多,心里好象没有了什么负罪感,倒觉得理所应当似的。

    “出口货物的四分之一,这是极限,不可能再多了。”朱永兴收起思绪,开始给詹姆斯甜头,“在海防、西贡享有与法国人同等的优惠待遇,合作建设河仙的港口,并享有驻泊权……”

    亚洲地区虽然有几个殖民国家,但权衡之下,朱永兴觉得只有英、法两国能够成为暂时的盟友,也就是互相处用,互得其利。

    西班牙,日薄西山,且在菲律宾的排华行为也让朱永兴非常愤怒,要不是现在海军的实力不济,他甚至都有出军夺取菲律宾的冲动。当然,这已经是日后的计划,需要平定国内之后再实行了。

    荷兰,郑成功即将收复台湾,巴达维亚那边还要密谋夺回,明军与荷兰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荷兰人的敌意却不可不防。何况,他们还在历史上帮助满清攻打了金厦。

 第一百二十九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

    法国是三分之一,英国是四分之一,朱永兴选定了这两个国家,也是存着竞争的心思。谁出的力大,谁就多得好处,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好好表现。另一方面,英法两国在亚洲的势力还不算太大,合作起来也少了些顾虑。而且贸易份额是按目前的商品量,一年一定,日后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会因为走私而增加数量,却与英法没有关系了。

    而两个造船厂分别与英法合作,朱永兴也是担心他们技术藏私。从当时世界上海军的吨位、船型、战术和火力来看,欧洲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荷兰,海军已拥有百余艘大型战舰,每艘战舰上的火炮都在四十门以上。而英国,则开始采用战列线战术,并将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大胆使用。

    以海制陆,处处牵制,使清军不能集中全力来进攻西南。朱永兴的这一想法在满清实施沿海迁界后,更加的确实和坚定。广阔的海岸线,防不胜防;长江水道,分隔南北。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既可两栖登陆,攻城拔寨,还可沿江列阵,控扼江淮以绝南北粮道。

    漕运,之前或许不是清廷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大动脉。但禁海之后,却成为清廷的一个致命弱点。

    因为明承元之故,以海运为主,河、陆兼运为辅。一由江入海,经直沽口至通州,或径往辽东;一由江入淮、黄河,自阳武县陆运至卫辉府,再由卫河运至蓟州(今河北蓟县)。而清廷放弃了海运,漕运再受到威胁的话,清廷便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持漕运。

    历史上,漕运的最终衰败。也正是因为这个致命的弱点。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不惜付出重大代价,攻占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成为整个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之后由此引发的战事极其惨烈,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朱永兴不是没考虑过现在就动手的可能性,但权衡再三,觉得郑军不出动配合的话,光凭南海舰队和十三家的水师,成功的机会不大。既然时机还不成熟。朱永兴也就只能忍耐,他担心轻举妄动的话,反倒使清廷有了防备,收不到突然发动时的效果。

    当然,既然有了这个设想,朱永兴便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他想方设法加强南海舰队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也给十三家下了谕令。让十三家建造船只,训练水兵。

    但在打通与十三家的运输通道之前。得不到财政的资金拔付,得不到武器装备的补充,人力、财力都有限的十三家想大幅度地扩充水师,显然不太可能。也就是说,目前朱永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南海舰队身上。

    虽然说截断漕运未必便能将清朝一举击败,但攻敌所必救。也是暗合兵法之道的谋略。

    目前,英、荷海军已经有了对舰船分类的粗略标准:一级舰为三层炮甲板,火炮九十至九十八门,定员七百五十人左右,排水量两千吨以上;二级舰为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六十四至八十门,定员五六百人左右,排水量一千三百至两千吨;三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五十至五十六门,定员三百五十人左右,排水量一千吨以上。其中二级舰是英荷两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舰只。

    朱永兴聘请了一些英国海军教官,又有些不爽地发现南海舰队中只有三艘军舰勉强算得上是三级,其余的都应该归为护卫舰(frigate)、巡航舰(corvette)和单桅纵帆船(sloop)。

    海上与列强争雄的时代还遥远得很哪,朱永兴暗自慨叹,只能无奈地将注意力先转向国内战场,这也和与詹姆斯的会谈很有关系。

    “四艘三级舰,嗯,可以。”朱永兴把第一个战略目标定在了摧毁清军的广东水师,郑家不积极配合,他便要用雇佣军了,“登陆是我军的事情,贵国的军舰只负责海上作战,以及按我军所派的人员的指示,炮击陆上目标即可。”

    “如您所愿!”詹姆斯答应得痛快,期盼的目光望着朱永兴。

    贪婪的英国佬!朱永兴暗自骂了一句,手指在地图上划动,牵引着詹姆斯的视线,最后犹犹豫豫地停在了婆罗群岛。半晌,朱永兴用手一拍,下了决心,将明军占领的其中一个小岛让给英国佬。

    “另外——”朱永兴拉长了声音,说道:“在皇明帝国所控制的港口,贵国的商船都可以停靠,进行修理和补充。”

    “所有的?”詹姆斯眼睛发亮了,这岂不是说随着皇明帝国的节节胜利,英国商人将得到更多的补给停靠港口,这个预期的利益还真是巨大。

    “如果贵我两国达成协议的话,如果我国商船也享受同样权利的话——”朱永兴似笑非笑地看着詹姆斯。

    “当然,这个——”詹姆斯有些尴尬,毕竟这超出了他的授权范围,他还要回东印度公司进行汇报商议,“这个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能成功地兴复华夏,重新屹立起来的皇明将是一个开放的国度,闭关锁国、禁海封港将是只在历史书上才能出现的字眼。皇明的港口也将不会拒绝所有非敌对国家的商船,朱永兴很狡黠地利用了詹姆斯的固有观念,实际上,这个承诺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而英国目前在亚洲的势力还很小,虽然有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但英国的地位并不巩固,它所控制的地方很小,大片土地仍保留在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手中。使印度完全成为其殖民地,按历史上的时间表。还有将近两百年的时间。

    两百年?朱永兴不会让历史重演,国内战争结束,皇明会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度,也将成为一个扩张性的帝国。与远道而来的殖民者相比,皇明在地理和人员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朱永兴的自信所在。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朱永兴曾在讲武堂和书院讲过,虽然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但种子已经植入泥土,生根发芽只是时间问题。

    ……………

    顺治十八年冬天的寒冷已经过去,一群一群的叫花子仿佛也在温暖中复苏,沿街乞讨的多了数倍。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地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这些人大都操关东口音,也有不少象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人,他们披着褴褛的棉袄,腰间勒根草绳,端着破碗向人们讨饭。

    自多尔衮垮台之后,镶黄旗的旗主鳌拜,认为当初圈地的时候,自己这一旗吃了亏。便仗着自己的官势和权力,提出圈地应按八旗排列顺序。冀东的土地按顺序应归黄旗所有,要求和正白旗换地。如果土地不足,则“别圈民地补之”。

    这样一来,不仅八旗之间闹起了纠纷,老百姓的日子更没法过了,地也不能种了。家也不能待了,只好携儿带女逃出家门,在京城附近乞讨度日。京城内成群结队的难民,都是由于“改圈”地造成的。

    顺治没有选择宗室亲王担当辅政大任,而是选择了异姓大臣。这跟他幼年时期多尔衮专权的经历有关。他不想再出现一位“多尔衮”来操控子孙的天下。但权力是一个魔杖,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结果,虽然没有了多尔衮,但却将出现专权的鳌拜。

    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原本依附多尔衮,在多尔衮死后,因为告发刚刚死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