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63章

逆流伐清-第63章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是真如传闻,岷殿下乃是神授之能,是上天派来中兴大明的。”总兵雷朝圣不以为意地说道:“早些投效殿下的好象都这么说,听说那蛮夷,什么猛山克族的,还把殿下看作神使,一路从缅甸跟随而来。”

    “猛山克族就是猛山克族,非要加个蛮夷作甚?”广国公贺九义瞪了雷朝圣一眼,提醒道:“莫忘了,殿下可是深宠那个蛮,猛山克族的公主。”

    雷朝圣赶忙点头受教,说道:“是末将失言,失言了。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岷殿下出缅入滇,全凭猛山克族保驾护卫,那个公主,听说十分美艳,再前后侍奉殷勤,得殿下欢心喜爱,也是顺理成章。日后就算得个侧妃的名份,也不是咱们能得罪的。”

    “最多是个侧妃。”总兵黄元才补充道:“难道岷殿下会立异族女子为正妃?绝对无此可能。”

    嘘,李承爵突然作出噤声的手势,指着前面的人影低声道:“看身形,好象是晋王殿下。”

    广国公等人赶紧收声细瞧,朦胧间也看不真切,可也不敢在意。贺九义指了指旁边,几个人悄悄绕路避开。

    趁着散会的乱劲儿,李定国在刘震的掩护下又偷偷退了出来,一路上却没有说话,时而皱眉,时而吁叹,时而若有所思。

    刘震不知李定国在想什么,便陪着小心,只是引着路,也不插言。

    “震儿。”李定国突然低沉地唤了一声,然后开口说道:“之前在昆明时,吾与岷殿下倒也有几面之缘,只是前后竟判若两人,实在令人费解。”

    刘震想了想,说道:“义父,孩儿隐隐听过一些传闻,似乎与岷殿下有关。听说入缅之后,岷殿下和一些文臣武将走陆路奔阿瓦城,途中马惊落涧,然后为猛山克族所救,等到随行官员寻到殿下时,殿下便改变心意,绝不入缅。听说还讥笑那些劝其入缅的官员,说他们贪生怕死,苟且偷安。后来,主上便下了旨意,令其留守。也不知道殿下如何说服猛山克族,竟然举族相随,杀出缅地,重返滇省。”

    “这传闻——你是从何听说?”李定国脚步顿了一下,皱起了眉头。

    “似乎是王府的正承奉太监赵国维所说,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刘震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宦官好象还说过,岷殿下马惊落涧是因祸得福,不仅得了神灵护佑,还赐神器相助,必是中兴大明的擎天之柱。”

    李定国沉默了片刻,嘿然冷笑道:“岷殿下出缅入滇,竟只有一个老太监相随,那些朝廷诸公——嘿嘿。”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妥协(求收藏)

    刘震暗自撇了撇嘴,试探着问道:“义父可要召那个老太监问话?只是他不在磨乃,随着陈国公吴子圣在前面开路,为殿下安排居所住处。”

    李定国摇了摇头,说道:“赵国维是王府内官,吾如何能轻易召其问话?对了,天赐神器,你可曾见过?”

    “岷殿下只拿出过一张滇省的地图,城镇、道路、山川地形,十分地详细,孩儿只是粗略看过两眼,觉得不似凡品。听说那个,那个异族公主,得殿下赐了一件神火之器,却不轻易示人,只那个老太监见过。”刘震如实地回答道。

    “天赐神器岂能轻赏妇人?真是,真是——哼!”李定国有些生气,同时也表示他对那些传闻已经信了几成。否则,那岷殿下犹如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便无从解释了。

    刘震不敢随便置评,苦笑了一下,却不言语。

    李定国摇了摇头,甩开这件事情,陷入了思索。若岷殿下真能扭转危局,绝地逢生,便暂且听其号令,又能如何?只是这黄铖,却不能轻易交出。若是岷殿下胡乱指挥,也可有所倚仗,与其分庭抗礼。

    而主上为何要派宗室留守,李定国也有了自己的揣测。永历及太子皆逃入缅甸,这对民心士气是个沉重的打击,而有朱姓宗室作旗帜,总算是有个交代。其次,岷世子是旁系宗亲,就算有留守之名,相比于有争位之行、且为近宗的鲁王,也是威胁最小。

    这恐怕也是一种制衡,李定国想到这种可能,觉得心里不太舒服。他自问对永历是忠心耿耿,并没有当曹操的野心。但是,身处缅甸的皇上和大臣怕是有此担心吧?

    罢了!李定国暗自长叹,既是如此,只要岷殿下不是太过分,自己便退让一步以释君臣之疑,又有何妨?

    ……………

    雨过之后,树叶比平时更加新绿,带着雨水珠的树叶,在风中摇晃,把水珠撒落地上。

    没想到会商如此顺利?此时朱永兴的心情也象那初晴的天空一样,开朗而舒畅。

    只一个上午,便把事情全部议定完成,李晋王真的没有让他失望。当然,朱永兴也没有特别过分的要求,甚至为此鼓捣出一个参谋总部,以这个名义来统一各军的行动,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地充任领导,发号施令。

    另一个小意外则是李定国竟让世子李嗣兴跟随自己,但朱永兴只是稍有惊愕,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相反,他还觉得这对自己有利。老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儿子还年轻,这心思应该是能够改变的吧?

    心中舒畅,朱永兴更显得意气风发,站在山坡上,给李定国等人讲解着轰天炮的优缺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这轰天炮便于携带,威力也可,只是射程短,与敌人进行炮战并不占优,且需军队加以重点保护。”朱永兴指着下面忙碌准备的炮兵,说道:“腾冲大战时,准备得仓促,轰天炮更适合攻坚慑敌。现下已经进行了改进,有了对付敌军集群冲锋的炮弹,杀伤力不错。”

    李定国含笑颌首,觉得自己的妥协和忍让还算是物有所值,岷殿下没有藏私,而是把腾冲大胜的关键武器授予其军。

    “殿下,王爷,诸位将军,炮兵已经准备完毕,请下令发射。”炮兵队长钱邦宸跑上来,行礼如仪,响亮地报告。

    朱永兴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李定国,进行礼貌性的征询。

    “本王不懂,还是殿下下令为好。”李定国轻轻摇了摇头,笑着婉拒。

    “那吾便不客气了。”朱永兴微微一笑,对钱邦宸说道:“先来两发攻城炮弹,目标,那座土房。”

    “遵命。”钱邦宸端正敬礼,从腰间抽出两面小旗,向着山下挥动旗号。

    片刻后,通,通,两声闷响,炮弹凌空飞起,飞向标靶。然后落地弹跳,轰然爆炸。

    巨响让李定国吃了一惊,耳朵有些嗡嗡作响,爆炸处烟尘滚滚,也看不清效果如何。

    等到烟尘慢慢散去,李定国等人才惊讶得瞪圆了眼睛。土房已经成了废墟,炸点处的大坑还在冒着缕缕清烟。

    “果然厉害。”李定国不由得啧舌赞叹,“如此犀利,难怪在腾冲能够日破三寨,大败清军。若是初次遇到此种轰击,即便是强军,也难保不军心摇动,士气受创。”

    “晋王一语中的。”朱永兴故作矜持地说道:“清军确未见识如此轰击,与其说是被打败的,倒不如说是被吓溃的。”

    “殿下谦虚了。”李定国笑着摇了摇头,“吾对腾冲之战也了解过,当时清军在殿下的巧妙运筹下,已经疲敝异常,败是肯定败了。只不过用此大炮,更加省力罢了。”

    呵呵,朱永兴微微一笑,得此千古名将夸奖,心中得意更胜。他转头对钱邦宸又下达了命令,然后指点着向李定国等人示意,“这次轰击的目标是那些草靶,看看散花弹有什么效果。”

    有了上回的经验,李定国等人都凝定心神,准备接受第二次巨响爆炸的折磨。

    通,通,又是接连的两声闷响,两颗大炮弹飞出炮口,在空中突然散成多个小炮弹,纷杂地砸在密密麻麻立起的草靶当中。爆炸响起,一声接着一声,却比刚才要小点多。但效果却依稀可见,乱草、木屑、泥土乱飞,等烟尘散去,密密的草靶就象癞痢头一样,出现了一块一块的空地。

    “若是有二十门轰天炮,一颗大炮弹能散成十颗小炮弹,那便是两百颗,就算每颗只炸死炸伤一个敌人,就能使二百敌兵丧失战斗力。”朱永兴用最简单的算术来描述轰天炮的威力,这样明显是留有余地,算是一种谦逊。

    “不可能只有二百,如果是敌阵冲锋,至少会杀伤四五百敌军。”李定国微微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用来守城也很好,这应该能打到二百步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室阴谋(求收藏)

    “启禀殿下、王爷,此次只是试验,发射药并未按最大量使用。”钱邦宸生怕有人小瞧了他的炮兵,赶忙补充道:“目前最大射程当在二百三十步左右,若是炮筒再加厚,发射药量再加大,卑职觉得能打到三百步。”

    三百步吗?应该还能更远一些吧?朱永兴暗暗计算,这个轰天炮不是用汽油桶改装的,筒壁要厚,炮筒也长,炮弹也是特意加工的,气密性比磨盘式的包要轻要好……

    “三百步,很好。”李定国轻轻一合掌,眼中闪过精光,“攻坚破寨,摧敌战阵,依城固守,此皆可大用也。”说着,他转向朱永兴,微微躬身拱手,“本王在此代众将士多谢岷殿下,我军能有此利器,不知会减少多少伤亡,皆是殿下之功,殿下之恩。”

    “不敢当,不敢当,王爷谬赞了。”朱永兴赶忙回礼,连连谦逊。

    现在算是言谈甚欢了吧?朱永兴与李定国一边下山,一边谈天说地,倒象是两个老朋友在叙家常。

    “犬子顽劣,还请殿下严加管束,多加教诲。”

    李嗣业偷偷翻了翻眼睛,但想到父亲昨夜的长谈教导,继续做出一副恭谨的模样。

    “世子还年轻,多加琢磨,定成大器。”

    年轻啊,你比我大吗?李嗣业忍住撇嘴的冲动,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殿下与珠公主患难生情,给她个名分也不为过。只是赏赐珠公主神火之器,这似有不妥吧?”

    “那只是个小玩物,倒不要紧。嗯,说到名分,明年如果诸事顺遂,吾准备迎娶阿珠,并立为正室。”

    “正妃?”李定国这才吃了一惊,愕然望向朱永兴,摇头道:“不可,不可。殿下立一异族女子为正室,这皇上,这朝廷百官,还有这民间物议——万万不可。”

    “各民族皆是华夏子民,何来异族一说?”朱永兴并不在意地说道:“鞑虏有满汉之分,难道我们也无这广阔胸怀,对各族不能一视同仁吗?”

    “只是——”李定国还是摇头,“这正妃名分,总还需朝廷应允,怕是难遂殿下之意。”

    若是永历聪明的话,肯定会答应下来,绝了自己夺位的可能。嘿嘿,可惜啊,争天下难道是由一个女人决定的?我欲鼎革,又岂能依靠那些迂腐酸儒,又岂怕那些流言诽谤。

    传统的思维,传统的规矩,传统的争霸道路,该改一改了。朱永兴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说道:“晋王所言甚是,这立正妃之事,还需皇上和朝廷应允。唉,吾总要言辞恳切地去争一争,方不负珠公主患难相随。”

    率性真情,仁厚且不负恩,却是少了那份帝王该有的狠厉无情。李定国对朱永兴作出此等评价,又放心了不少。他与朱永兴想得也差不多,只要朱永兴把立阿珠为正室的事情上奏朝廷,多半便会得到批准。要说是太平年代,这绝对是不行的。但时候不同了,按文人所说,就是礼乐崩坏。异性亲王都封了,为了自己的皇位,永历多半是不会对此事作梗。

    阿珠真情对我,我终不负她殷殷之心。朱永兴似笑非笑,目光清澈,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你们不懂,真的不懂,争霸天下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我媳妇是什么民族。那些七拐八绕的阴谋诡计,在强横的实力面前,就如同小儿把戏一般可笑。

    …………。。

    朱永兴如此看待那些阴谋诡计,自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稳住形势,如何发展壮大上。但有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一场策划阴谋的小会议就在磨乃城外秘密进行着。

    如果朱永兴看到有哪些人聚在一起,肯定会大吃一惊。猛山克族族长思威,大巫,郑氏族长郑砚北,长史易成,还有军情司的郑昭仁。

    “殿下有神器助阵,此去安南立基,当无太大困难。”郑昭仁是最熟悉现在部队情况的,正做着详细的泄密,“殿下由腾冲出发时,军队有八千多。现磨乃各土司已向殿下输民三千,并要出兵两千,沿途参军人数也有一千多人。照这个速度发展,到得安南边境时,估计兵丁人数会有近两万。”

    “安南小邦,内战不休,怎能抵挡殿下大军。”思威轻捋胡须,得意而笑。

    猛山克族这下可是押中了大宝,虽然死伤了不少族人,但与即将到手的收益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再有阿珠在殿下身边倍受恩宠,振兴祖业已经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一想到此,思威怎压得住心中的高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巫突然泼了盆冷水,面无表情地说道:“若无掣肘,则殿下大有可为。”

    郑砚北躬身拱手,恭恭敬敬地说道:“大哥可是担心在缅地的皇上?”

    易成本不想说话,但见大巫的眼光转向了自己,只是暗叹一声,开口说道:“大爷所言极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殿下现贵为朝廷留守,可行监国之权;他日一道旨意,也不过是个闲散宗室。”

    郑砚北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想过此事,却无解决之法,真是令人愁闷。”

    “族长。”大巫转向思威,开口说道:“猛山克族虽然脱离了缅甸,在缅地也总有些交好之人可以联络吧?”

    思威点了点头,说道:“几十年了,倒也与一些缅人,还有些部族关系不错。”

    “二弟,郑家行商走货,在缅甸也有些耳目吧?”大巫又转向郑砚北询问。

    “大哥的意思是——”郑砚北脸色一变,心中浮起了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要刺王杀驾?

    “用钱收买缅人缅官,继续发展缅甸耳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