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负尽天下又何妨GL >

第73章

负尽天下又何妨GL-第73章

小说: 负尽天下又何妨G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猜测的背后所代表的是距离——两个人之间心的距离,或许是这个世间,最遥远的距离。

    “殿下,你说,我们当真能够一生一世的在一起吗?”

    君惜竹的声音带着三分无奈,七分悲凉——两颗彼此在意,却又做不到彼此坦诚心,能够做到一生一世相依相守吗?

    她问着楚汐,却也是在问自己,因为,她清楚的知道,如果她和楚汐之间要做到坦诚无欺,那将需要多大的勇气。

    作者有话要说:坦诚啊!!!

    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坦诚无欺的?

第93章 章() 
一秒记住【阅读。

    如果说;楚汐与君惜竹能够再冲动一点,趁机吵闹一翻,或许在怒极之下;所有的一切事情都会被抖落出来,又或者两人之间有谁小女儿态一些,借着此时深究;将彼此那些模糊不清的过往都深究到彻底……或许;无论如何都比这般彼此隐瞒要好上许多罢,

    可惜的是;君惜竹却以为自己可以大度的给彼此一个空间,给彼此一份信任,只要楚汐不主动说的,她就可以装作不在意;可惜的是,她却低估因爱逐渐滋生的独占欲和霸道。

    她问楚汐,也问她自己,问能不能够相爱相守一生一世,却不知相爱和相守之间还有一个相依。

    相爱,或许只是一时的冲动,而相守,却是在两颗不同的心相爱相依之后,将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并行,从此,两个人走在同一条路上,通往同一个终点——这就是相守。

    可是,当两个、两颗心连相依都不曾做到,又如何能够相守?又如何能够做到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君惜竹不懂,楚汐也不懂,所以,在关于感情的事情上,她们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的对待,害怕追寻,害怕深究,害怕失去,所以,总是自己要多信任对方一些,总是假装可以忽略对方偶尔的欺瞒,却不知,爱恋和信任总归是有限,谎言和欺瞒会与时俱增,当爱恋与信任都被无限支透,那最终只能是伤人伤己……

    这一夜,君惜竹在短暂的介意和别扭之后,又将软枕还给了楚汐,一如往昔一般相拥而眠,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她却不知,楚汐几乎彻夜未眠,几次三番的犹豫着将她从睡梦叫唤醒,想问清她,到底对楚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竟然让楚王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决定。

    或许,君惜竹其实是知道的,只是她却不想说,也不能说,又或者是她认为时机未到,不适合现在说。

    次日清早,便有王宫侍卫前来打搅,一是送来赏赐,二是迎公主入府,三是宣公主进宫入殿议政。

    如果说前两项都在楚汐的意料之中,那么,后面宣她进宫入殿议政是完全预料之外的——以公主之身进宫入殿议政,从古至今,除了前朝庆林公主,便只有她楚汐,即便是那西蜀四公子,也是弃了红妆换男装,欺人欺己后方才入殿参政。

    “阿雪,你到底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打发了王宫侍卫,楚汐换上宽袖博带衣罢曳地的朝服,边梳理长发时终是问出了口:“王上怎么会突然决定让我入殿议政?”

    自从君惜竹爬上楚汐的凤床之后,两人身边都不再留用比较亲近的使唤侍女,寻常梳洗之事,多由自己打理,或是相互描眉画黛,或是互相添衣着饰。

    此时,君惜竹正在旁边用翡翠缀玉簪为楚汐绾发,听得此问,遂淡淡一笑道:“此等闲事,殿下问这么多作甚?不若趁着入殿议政之机,将满腹才华施展,那才是殿下该做的。”

    “可是……阿雪,我希望你为了我再去冒险……”楚汐知道,在那短短的时间内,君惜竹肯定与楚王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她希望君惜竹能够告诉她,而不是独自承担,为她遮风挡雨。

    “殿下!”放开手中绾好的青丝,君惜竹弯下腰,与楚汐四目光对,蓦然问道:“若我有三策,一曰帝王,二曰诸侯,三曰庶人,殿下欲选何者?”

    帝王?诸侯?庶人?

    心中没由来的一动,楚汐对上君惜竹的目光,第一次在她眼里看见了那比剑刃还要凌厉的锋芒——原来,阿雪她……她的心竟然如此之大?大到连天下都能敢觊觎?

    这一刻,楚汐心里风起云涌,万分震动,甚至让她连话都忘了回应。

    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答案,君惜竹收回目光,淡淡道:“我知殿下一心想要继承先王遗风,欲当个守护南楚安危的英雄,那么,就请殿下就一展所长做个英雄,而我,亦有我所想求……”

    你所求是想在这乱世中守护南楚做个英雄,而我君惜竹所求,就是在这乱世中守护你。

    可惜的是,后面这半句君惜竹并没有说出口,正被王宫侍卫催促着入宫的楚汐也没有听入耳。

    出开客栈,步上轿辇,望着身前身后夹道欢呼的百姓,楚汐才知道,自己竟然在这一夜之间成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传说——论功宴上拔剑,上斥君王下骂贵胄百官,古往今来,能做出如此的人,也不出五指之数罢?

    她已经成了传说,可在这个属于她的传说里,却少了一个人的存在,那抹挟了楚王离去的白色身影,自始自终,都没能流传于这个传说之中。

    当初说好的,若她楚汐成为传说,她的传说必然会有君惜竹的存在,可现在,却只有她一人,孤独的在这个传说里……为什么此时此刻的她,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开心?是因为父王母后的死因尚未水落石出,还是因为军师有事欺瞒了她?又或者是因为属于她的传说中少了一个人?

    楚汐想不明白,隐约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从自己身旁逐渐离去,而她却无能为力,无法挽留……

    但是,她还是想挽留……

    蓦然!

    停轿,下辇!

    纵马腥风血雨亦无所畏惧的永辉公主,竟然惊慌失措不顾一切的飞奔,穿过熙熙攘攘人群,越过墙院街脚,如风一般飞奔回客栈。

    在客栈的门口,君惜竹正使唤着公主府的侍卫侍女们收拾行装,打算搬往楚王新赐的公主府邸,她没想到,被迎入王宫议政的楚汐竟然会突然跑了回来。

    “阿雪!你一定不会再偷偷的离开,对罢?!”她微微的喘息着,宽大的袖袍和衣罢曳地,被绾好的青丝也因疾速的奔跑而略显微乱,素来清冷的眼底眉间全是惊慌和不安。

    这是君惜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楚汐,她一直都以为,她的殿下是那么的清冷自持,却没想到,竟也会有这般失措的时候,并且还是因为她。

    很想在这个时候能够抱一抱她的殿下,又或者是温言细语安慰几句,但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客栈内外街头街角,处处都有人在看着她们,看着永辉公主,若是在此时做出有别于寻常的亲密举动,极是不妥。

    “不会!”所以,君惜竹仅仅只上前几步,为楚汐理好那几缕微乱的发丝,然后退开几步,保证道:“再也不会!”

    西风城的那一次离开,虽是为了引出宋彦的主使者,却也是当真将刘世博的话听进了心里生了离意,若非是后来楚汐找了去,若非她后来因为一式‘天地同殇’暂时失了心智,被带回了西风城,只怕她确实是会一走了之。

    但现在,她再也不会轻易说别离——她的殿下就在这里,她又离去到哪里?东宁?平北侯府?君氏?似乎,都是那么陌生而遥远的地方,遥远到在她的心中似乎只有大片大片的空白,似乎在整个天地间,只有这里,只有在永辉公主的身边,才是君惜竹的栖息之地……

    听到君惜竹的保证,楚汐点点头又不舍的回头看了她几眼,方才重新坐上轿辇,前往王宫。

    君惜竹望着众所瞩目的永辉公主渐行渐远,听着周遭百姓的参拜与欢呼,唇角忍不住掠出几许笑意——那是骄傲的笑,因为,她爱的人,终于成为了传说!

    大殿上,百官已然在列,楚汐途中虽然略有耽搁,但也不算是太晚,恰逢她入殿时,众官已然开始议政。

    “夏暑难消,青元、丘昌、平城等数个县郡少雨,不少农物都有旱灾之兆,应当早作预防才是……”

    “凉州近最暴连绵暴雨,昨日递了折子上来,请求拔款治水……”

    “江城、益城等地,最近出现了会传染的疫气,甚至已经被传入了军中,已有不少将士身染此疫……”

    ……

    昨夜楚王行宴,百官聚于一堂推杯换、歌舞生平,可仿佛就是在这么一夜之间,整个南楚旱灾水灾瘟疫横行,祸事连连。

    楚王似乎也并没有料想到会这样,他也被这接二连三的事件惊慌了头脑,接连问了两次太子如何看,却始终没能拿出任何可行的方案。

    唯有武侯欧阳明月端然静坐大殿,不急不燥的拿眼望着朝中百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来。

    在楚王的寻问下,太子与朝中百官各有各法,言行各不相一,有的道是拔银救灾;也有的道是地方官员心贪手黑,怕对振灾银动手脚;也有人说要派出专门负责震灾的大臣;至于那瘟疫之事,更提都没有人愿意提,直到最后,楚王仍然没拿出主意,低眉顺眼的问道:“武侯有何良策?”

    “王上何不问问永辉公主有何良策?”武侯欧阳明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祸水东引。

    殿上百官闻言,皆心中一派了然。

    传言有云,永辉公主武功卓绝,能征善战——让一个征战沙场的将才来出谋治理横行的瘟疫,这算不算是在赶鸭上架,算不算是强逼公鸡下蛋?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说,两个太理智的人,不适合谈恋爱,对吗?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说好了一定会在定起,可不知为何,总是走着走着,便天涯两端。

第94章() 
一秒记住【阅读。

    继前朝庆林公主和上官帝师之后;南楚永辉公主同样以女儿之身踏上政治舞台,注定自此名扬天下,举世瞩目。

    所以;今日首次参政,朝中百官就拿出水灾旱灾瘟疫等要事来议,与其说是议;不如更确切一点来说;是为了考量永辉公主是否真的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当然;这其中也不贬有趁机给她难堪的意思,最好是就借此机会,能够让满朝文武亲眼目睹永辉公主文治武略不足之处,然后光明正大的将她赶回公主府去。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朝中百官都对永辉公主参与议政之事感到奇怪,毕竟,他们可是把楚王父子的戒备和敌视都看得清清楚楚——永辉公主是先王嫡亲公主,唯一血脉,倘若她身为男儿,这南楚江山非她莫属,即便因为她是女儿家无法打破礼法登上大位,可一旦她成亲得子,当今楚王一脉又岂能再安坐王位?所以,在百官看来,楚王针对永辉公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在权利面前,亲情血脉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谁都没想到,竟然就在那么短短的时间之内,那个神秘的白衣人竟然让楚王改变了决定——不!在那段短短的时间之内,被改变不仅仅只是楚王的决定,还有永辉公主的命运和整个南楚朝堂的格局!

    那么,在那长不足一盏茶的时间内,那白衣女子对楚王到底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才能够让楚王做出这样的改变和让步?

    不过,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是楚王与君惜竹两人谁都没有透露出只言片语,但当永辉公主走上议政殿时,那些久居官场见多识广老谋深算的人还是瞧出了些许门道来。众人深知,永辉公主归都,肯定会彻查当年先王的死因,如果今上当年真对先王动了手,昨夜大好时机怎么可能改变决定留下永辉公主?如果今上与先王的死因无关,少了亲仇血恨,那能够威胁到楚王的,就只能是永辉公主将来的孩子了,如果永辉公主永远都没有孩子的话……

    所以,楚王之所以改变决定,是想证明当年先王的死与他无关,是想改善他与永辉公主之间的关系吗?让永辉公主参政掌权是个迂回之策罢?总比把永辉公主逼急了去找人成亲生子回来夺王位要强不是?

    是了,如今朝中兵政都被欧阳明月独揽,许多贵族世家都依附于欧阳明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南楚朝庭起码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欧阳明月的爪牙,余下的三分之一,还不指不定是在为谁而做官,所以说,楚王才会被压制得这么厉害,从登上王位至今,都还没能逃离欧阳明月的掌控。

    在这个时候,永辉公主归都参政,对于她而言是件以身引群狼的险事,可对于楚王而言,却是一个大好时机——永辉公主身为先王遗脉,入殿参政议政寻常官员绝对不敢轻易反对,但她若是想要掌权,就必须得从欧阳明月手上夺来。

    所以,楚王这是想利用永辉公主与欧阳明月博弈吗?

    别人能够想到的事情,欧阳明月又岂会想不到?他甚至比别人更先料想到楚王的目的,但是,他却不认为单凭楚王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来找他的不快,以楚王这些年来处事的性格,他即便是能够想到此计,只怕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和决心,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个白衣人的计策?那么,那个白衣人到底是谁?

    欧阳明月的不快活显露在脸上,眼看他不快活,那些依附于他爪牙们立刻开始找别人不快活,毫无疑问,这个别人就是永辉公主。

    一口一个水灾,一口一个旱灾,外加瘟疫横行,不外乎就是想找永辉公主的麻烦。

    当然,永辉公主楚又岂是随意任着别人找麻烦的人?

    所以,当诸官请奏完欧阳明月开口之后,楚汐执笏上前,作揖施礼道:“依臣浅见,青元、丘昌等地虽少雨多旱,但距离天载河的支流记川河却是不远,应当即刻拔款兴修水利防灾。而凉州位于天载河下游,每逢雨季涨潮时节,必有水祸,若要根治,必需迁城方可。”

    “至于瘟疫之事,臣虽不是医者,却也略知一二防治之法……”

    在听见这些祸事时,楚汐想到的是根治之法,但很显然,在场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她的提议,特别是凉州迁城之事,别人也不是想不到这个方法,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