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奔腾年代 >

第3章

重生奔腾年代-第3章

小说: 重生奔腾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翻开本子,撤下一张新的白纸。笔尖刷刷的响,写下第一句话:

    “摆在桌上的是一份巨大的蛋糕!”

    第二句:“一切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吃相不能太难看,最忌讳被政策的洪流反噬。尤其,现阶段一些东西碰不得。”

    第三句:“没关系,没背景,没能力,没手腕!”

    第四句:“改革开放最迅速的阶段,比别人快一步,你就能吃上山珍海味,慢一步就只能喝喝汤。所以眼下的时间其实很紧迫!该如何快速的积累原始资本?”

    第五句:“白手起家?短平快的崛起机会?投资?投机?”

    写完,落笔。

    吴华冷静下来,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仿似一副伟岸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目前国内的形势便是如此,只要能迈出第一步,未来的日子,吴华甚至有些不敢想象!

    或许十几年后,王健林,马云,马化腾,李宏岩这些大佬坐在一个桌子上谈笑风生的时候,他们中间会再添一个人。

    回到现实,吴华看着身上已经穿了两年的衣服,钱成了眼下当务之急。

    任你有千万条发财的想法,没有最初的启动资金,都只是妄想。

    找钱!吴华在纸上重重地写下这两个字。

    钱字铁画银钩,浓墨重笔,蜿蜒穿梭,一如吴华即将面对的人生,必将跌宕起伏。他将纸折成了飞机,用力从窗口掷出去。

    仿佛是要配合吴华,一阵轻风吹来,将那纸飞机轻轻拖上天空盘横,最后缓缓地落在了对面的楼顶。

    两两相望,吴华仿似听到了楼顶的纸鹤在对他隔空喊话:“我等你!”

    前世,今生。

    这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第二次约会。

    全新的起点!新的征途!

    ……

    隔天,宿舍的几人正在斗地主,只是没一会,哥几个玩着玩着吵了起来。

    “老五,你丫能要点脸不?三带一我都忍了,四带二是什么鬼?”

    “咋了?”

    “不行,不行,没有这规矩。四张牌只能单出。”

    “放屁!就可以这么出牌,吴华告诉我的。”

    “老三,四带二可以出?”

    “可以。”

    “擦!你丫的又不早说,我一把的王炸烂手里了。”

    这种打法还是吴华教他们的,哥几个一上午玩的热火朝天,新奇,刺激,不亦乐乎。

    至于四带二这种新颖的玩法,吴华只单独告诉了老五一个人,好处是,这周的臭袜子由老五全包了。

    哥几个继续玩着。

    孙磊一转头的功夫,见吴华在床头上摆。弄着老四的收音机,好奇问道:“老三,这你是要准备开收破烂的么,弄了一天了,实在不行就扔了啊。”

    老式的收音机,也许是因为长期没使用的原因,频率一直调不好。不断的有刺啦啦的电流声响起。

    吴华不厌其烦的调试着,就连孙磊的问话他都没搭理,全身心的投入了。

    主基调昨天晚上已经定下来,可空手套白狼,还要赚一笔大钱,谈何容易?

    吴华只好把心思放在了“彩票”和“股票”这两个一夜暴富的行业上。

    彩票。

    这算是一本万利,只是前世的吴华没怎么买过。即便是买过,也不可能准确的记得90年代初每一期福彩的中奖号码。所以……

    彩票,pass!

    那么只能从股票上入手。

    和一般人一样,股票这东西,他也是听的多,见的少。

    记忆中,90年代初的几年,几支奇迹般的股票造就了中国一大批的百万富翁。

    但是……

    印象更深的是,在股票崛起的年代里,更多的人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因为赚了而不肯松手,结果却越陷越深,直到倾家荡产。

    股票本身就是一种赌博,赢一时容易,想赢一辈子,根本就不可能。

    且,吴华也仅仅是知道,在那个年代买股票,大部分人会赚钱。可怎么买?需要多少钱?门路、经验、手腕,他一窍不通。

    破旧的收音机响起一串噪音,断断续续的夹杂着一个男声传出来。

    “199……凭股票认购证……东方化工……”听到这个声音,吴华脑海“嗡”的一下,头皮发麻。

第六章 机遇() 
吴华内心涌起一股激动之情,心脏像是大马力的水泵一样,一上一下喷涌着血液。

    他不清楚90年代初,股票的走势行情。

    但投资东方化工这只股,准没错。

    一个传奇般的崛起时机,东方化工发行时间是七月十二,截止时间是多少来着?记不太清了,但是,在东方化工第三次摇号的尾声,国内有超出三百家媒体报社头版头条报道了这支奇迹般的股票有关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十万人在股票发行第一天选择认购。

    截止到目前为止,东方化工造就了四万三千二百五十一个万元户。

    其中,万元户,超四万人。

    十万元户,几千人。

    百万富翁,达百人之巨。

    新闻一出,曾在中国掀起了一片股票热潮。

    90年代初的百万富翁,是什么概念?

    在江西,可以轻而易举的买下一座规模不小的煤矿。

    在地级市,一个百万富翁,可以和市长,市委书记,把酒言欢,在酒桌上吹牛逼。

    新闻报道上,一切有关百万富翁的个人专访,必要的先决条件是,照片所占的版面比例要在2:5之上。其中包括了,地方性新闻版面,省市级、国家级、政治级!

    一飞冲天!

    吴华从床。上站了起来,抄过收音机贴在耳朵边上。

    良久,他把收音机放下去,眼神里仿佛有一团火焰燃烧。

    没错!

    9东方化工,我要定了!

    东方化工,当时认购证售价是五十块钱一份,好贵。

    吴华又从口袋里,把剩下的二十几块钱掏出来,忽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没钱。

    怎么办?

    找人借吗?能找谁?

    宿舍里,哥几个还在大声小嚷的斗地主。吴华瞄了他们一眼,算了,哥几个比他也强不了多少。

    收音机又传来断断续续的声音:“认购证发行截止日期……7月12日。”

    只剩下三天了。九三这个时代,因为有九二年深圳的8。10事情,大部分人对于炒股的慨念已经开始觉醒,一般要是有新股发售,都会通宵排队抢购认购证,那时候国内能上市的股票非常少,只有十几只,基本买了就不会亏。而且那时候的认购证是有总量限制的,一旦卖完,后面就要等好久才会有。

    通常新股发行第一天,认证购就会被抢购一空,所以吴华一定要在三天之内,筹齐买认购证的钱。

    去偷去抢,也不一定来得及了。

    想着想着,吴华心中一紧,思绪慢慢飘远,回过神来时,嘴角泛起一丝无奈,心中问自己:“会不会天打雷劈?”

    旋即苦笑,没办法了,他现在必须这么做。

    “老三,你丫一惊一乍的干嘛呢?”

    吴华转身,看着孙磊。“老大,给我请个假。”

    “啥?”

    “跟老师说,我请假几天,拉下的课程,我会补上来的。就这么定了,;老师问起来,哥几个可要帮我兜着啊!”

    “我次奥!”孙磊瞪大了眼睛,“你别吓我。”

    哥几个一脸懵逼。难道是为情所困,要去隐居山林?

    几人还没反应过来,吴华已经在收拾东西了,还在老四屁。股上踹了一脚:“把你袜子里藏的钱先借我,我一会坐收班车回家。”

    污~~

    咣机~~咣机~~

    坐了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吴华人困马乏从火车站里出来,背着一个军绿色书包,身形挺拔却露出一丝疲态。

    久违的空气味道。

    久违的小县城。

    回家了。

    吴华望着车站外,一片破败的景象。十几年后,这个名为水泉县的小县城,先后三次改建。平房换成高楼大厦,满是牛粪马粪的街道,铺上水泥,打上一层黝。黑发亮的柏油。

    一切大变样!

    这年头也没公交车,出租车更是少见。好在吴华的家离车站不远,徒步半个小时也就到了。

    从凌晨,走到清晨,一路迎着朝阳。日出时,吴华到了家门口,一个四合院式的砖瓦房。

    “爸,妈!”站在门口时,吴华有些眼眶发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年轻慈爱的脸孔。吴华的老妈,田慧英。一头乌黑浓亮的头发,挺直的腰杆,粗糙的手掌。

    吴华一时间百感交集,却忍不住笑了。

    父母还年轻,真好!

    “臭小子,闪一边儿点。”老妈粗鲁的把挡在门口的吴华扒拉到一边,探出头朝院子里四下张望。“咦,人呢?”

    吴华还没来记得问,老妈就嫌弃的瞪了他一眼:“就一个人回来了?”

    吴华:“……”

    亲妈,真真的。

    君不见,田慧英见吴华是一个人以后,满脸嫌弃的撇撇嘴,一生气,自己扭头进屋了,儿子就被傻乎乎的晾在那。

    里屋,传出来一道低沉有力的中年男子的声音。

    “谁来了?”

    “你儿子呗,还能有谁。”

    “是儿子回来了啊。那个……就他一个人回来?”

    “恩,我看了,就他一个。”

    “行吧。那什么,你去菜市场买几个青菜,就先别买肉了,最近猪肉涨价,死贵死贵的。”

    吴华:“……”

    这也是亲爹!真真的!一直到晚饭,父母对他也是爱答不理的样子。

    老妈难得给他夹了一口菜,问他:“你上次说的那个女朋友呢?没跟你一起回来?”

    吴爱国也放下了酒杯:“前阵子你打电话,不是说要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嘛,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

    吴华撂下筷子,觉得这顿饭没法吃了。

    “咋?这饭菜不和你口味?”吴爱国皱眉道,从小到大他最反感的一件事——浪费粮食。

    田慧英也气哄哄的道:“不吃拉倒,等会给大黄倒碗里。”

    吴华:“……”

    咳咳。

    “姑娘你也不带回来,就这么跑回来,是不是在学校闯祸了?”吴爱国开口问了,眼里还在一丝紧张。

    吴华一阵头大。当然不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态度,从小到大,吴华早已经习惯了。

    老爸这个人比较刻板。

    老妈呢,性格泼辣,外向。

    都不是那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的人,指望他们对自己宝啊贝啊的可着劲的疼爱、宠爱,不太现实。

    二老对儿子的爱护,毋庸置疑。只是这个爱护的方式,可能和大多数父母不太一样。

    吴华这筷子撂下去,就没再拿起来。

第七章 感时花溅泪() 
见二老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将心一横,硬着头皮的开口道:“我报了学校下乡,不想办法的话,毕业后……就要去山区支教。不能,不能留城工作了!”

    田慧英不敢置信,“你说什么?”培养了十几年的儿子要去山区?

    吴爱国微微皱了下眉头,儿子突然回来,他心里早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安抚下妻子,吴爱国点了根烟,不动声色的问道:“下乡支教?这个是硬性规定?”

    “不是。”

    “那你还……”老妈急了,刚一张嘴,却让吴爱国给拦住。

    也不说话,看着吴华,等他作出解释。

    吴华只好硬着头皮,把在火车上想好的一套说辞拿出来。

    “开始我也没打算报,可后来学校里传出小道消息,说是填报了支教志愿,以后在回来分配工作时会重点安排,优先派到国企,政府部门工作,可后来……根本没这回事。”

    吴爱国的手抖了一下,他大概是听明白了。

    儿子听信小道消息,结果……消息有误,不仅没有争取到留校的名额,反而顺理成章的到了支教的光荣榜上。

    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糊涂啊你!”吴爱国指着他,一时间痛心疾首。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你也信?

    信也就信了,你跟家里打一声招呼啊!

    吴华低着头,脑袋怂拉着,像是霜打了茄子。

    好半晌,吴爱国的这口气才顺了,一脸沉痛的表情问他:“你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这个事?那个下乡支教的任务,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有,不过……”

    吴华心里一阵纠结和挣扎。

    咬了咬牙,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的深刻语气,一字一顿道:“要花钱送礼,而且礼不能少了,管这个事情的人说了,少了不要去找他,他懒得见。”

    “你这个臭小子,你怎么想的啊,爸妈供你上学,是为了让你有出息,你;你不往城里蹦,你居然报了下乡!”

    “你呀你呀,糊涂!”吴爱国举起一直巴掌,可最终还是没下得去手。

    田慧英有些失控,被丈夫拉到一边去。

    这边,吴华也是满心的自责。

    他了解父母,太了解了。

    正是建立在这种了解之上,吴华才会想到用“骗”的,拿走父母一生的血汗钱。

    在火车上时,吴华已经打了无数遍的腹稿,把整个计划编制的天衣无缝。

    可见到老妈这么一闹,那种心急如焚的样子,自责和懊悔让吴华有一种深深地负罪感。

    他在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有明白,事情已经到这一步了,进一步生,退一步死,没得选!

    “那笔钱,数目不小,最少要……要……七千块。”

    父母傻傻的看着他。一秒钟过去……十秒钟过去。

    老妈最先回过神来,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喊:“要多少?”

    吴爱国也被这笔巨款吓住了:“七千?收你钱的那人疯了吧?”

    吴华只好硬着头皮解释。

    几分钟后,吴爱国一脸疲惫的挥了挥手:“你先回房吧,我跟你。妈说说这事。”

    “恩。”

    ……

    吴爱国把妻子拉到了卧室,关上了门。

    “哎呀,你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