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袁基 >

第184章

重生三国之袁基-第184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袁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的人马很快就爬上了城墙并打开了东门和北门的大门。

    不过在典韦、魏延带兵进入城池后就发现城内除了一些百姓外一个蛮人都没看见,稍一打听才知道,蛮王在攻城之处就已经逃跑了。

    弄的典韦和魏延郁闷不已,原本以为可以拿下建宁擒获孟非,到时就是大功一件,此刻却是空欢喜一场,就算拿下这建宁对他们二人来说也没什么用。

    等到袁基来到建宁发现典韦、魏延已经拿下建宁也是有些惊诧,不知出了何故,在进入城池一了解,才知道蛮王孟非跑了。

    祝融听到这消息也是不敢相信,那不可一世的蛮王居然不战而逃,这简直不可思议,在蛮地,蛮王可是一言九鼎有着很高的威信,就这样跑了简直是奇耻大辱,难道这蛮王不知道?

    祝融不知,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死的死,降的降才导致蛮王逃跑。

    既然蛮王跑了,这建宁一带也就平定了,袁基就先在这建宁安札下来,等待严颜派兵前来和他汇合,再商讨进攻南蛮的事宜。

    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袁基也在这等待中逐渐和祝融的关系融洽了不少,每日交祝融练练剑,打打拳,偶尔吃点豆腐,祝融也没什么抵抗,像祝融这种女人只有比她更加强大更加厉害,她才能对你有所好感。

    其实在袁基打败祝融之时,祝融就对袁基有所感觉,不过当时她被恨意填满了大脑,根本就不知道这一点。

    而在这建宁的三日时间里,袁基是变着法的和祝融呆在一起,此刻的祝融就没有刚开始时的那种恨意了,也不排斥袁基。

    在她看来能把蛮王打的不战而逃,这样顶天立地的伟男子才配做她祝融的夫君,不过在其氏族没有找到新圣女之前,祝融是不会和袁基成婚的,这点在一开始就和袁基说的很明白。

    袁基对此只是笑笑,心中却不以为然,等待自己踏平了南蛮到时就算选不出圣女,祝融也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了,那时袁基就会把南蛮之地交给祝融的火神氏族打理,毕竟这些人是土生土长,祝融嫁给了袁基,也起到一定的纽带作用。

    不过好景不长,在第四日清晨时分,手下就来到袁基的府邸禀报了严颜派十万军马来到了建宁城的消息,带领这批人马来到此地的是雷同,严颜没有亲自来。

    益州军长途跋涉,也需要休整,袁基命雷同暂且在这建宁休息一天,袁基自己则带着典韦张飞等人起兵前往南蛮而去,让雷同休息一日后就去寻他。

    不过袁基还是做了两手准备,留下了魏延为太守,暂时把手建宁,一旦自己在南蛮出现什么情况,有魏延在建宁可以接应自己。

    安排好,袁基就上路了,经过这几天的磨合,祝融和袁基的关系相处的不错,并且答应了袁基带路的请求,不过只限带路,其他事情祝融可不管,有祝融这个活向导带路,在进入南蛮的初期很是平静,没遇到任何危险。

    再说孟非,此刻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南蛮自己的老巢银坑洞,不过孟非现在学聪明了,知道多多派出探马打探消息,所以在接到袁军进入了南蛮,孟非冷笑不已,这里可是自己 的地盘,这袁基是不是脑子烧坏了,进入南蛮来追击自己,既然你如此赶尽杀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想到这,孟非就派出了许多人手前去召集自己的那些老朋友,让他们来帮助自己抵挡袁军,并且说了只要袁军拿下南蛮,他们讲全部被杀死,女子则被卖掉,想必听到这些那些老朋友肯定会义愤填膺的来到自己这里帮助自己。

    一天后,孟非的那些老朋友就纷纷收到了孟非的话语,这些人中带来洞主、朵思大王、木鹿大王都是对孟非的那些所谓的利益吸引而来,并不是成心去帮助孟非,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洞府,相互之间也互不干涉,而是虚与委蛇,这次要不是孟非召集,他们可不会踏足中原。

第三百八十章 进入南蛮() 
在孟非火急火燎的召集人手之时,袁基也带着大军来到了南蛮(云南)沙口,在往前去就真正的进入蛮荒之地。

    而祝融带路也很负责任,没有让袁军绕一点路途。

    看着眼前那高大的树木以及那马踏人走出来的小道,袁基就是一阵无语,看来攻打这蛮荒之地的艰险还在自己想象之上啊。

    不过来都来了,不铲除这后顾之忧以后还会遭殃。

    而根据祝融所说,蛮王所在之地为银坑洞。

    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故为三江。其洞北*坦三百余里,多产万物。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

    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上出银矿,故名为银坑山。山中置宫殿楼台,以为蛮王巢穴。其中建一祖庙,名曰“家鬼”。四时杀牛宰马享祭,名为“卜鬼”。

    每年常以蜀人并外乡之人祭之。若人患病,不肯服药,只祷师巫,名为“药鬼”。其处无刑法,但犯罪即斩。

    有女长成,却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

    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每方隅之中,上户号曰“洞主”,次曰“酋长”。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皆在三江城中买卖,转易货物。其风俗如此。

    而蛮王孟非此刻在自己的银坑洞内正在会见接到其消息而赶来的,带来洞主、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等人。

    银坑洞内的大厅里,蛮王坐于上首,此刻正端起桌上象牙雕琢的酒杯敬着带来洞主、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等人。

    几杯酒下肚后,孟非开口道:“此次请各位前来到底为何,大家想必已经清楚了,我也不多说了。今日我们再次就是商议一下如何对付这侵入我们南蛮之地的袁军,决不能让他们在我们蛮地撒野,否则我们的后人将世代为奴,对于这一点想必大家都不希望看到。”

    带来洞主开口道:“蛮王,你就说我们该如何做吧,我怕动那脑筋,你说怎么做我听你的。”

    而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则低头不语,显然并不赞成带来洞主所说的话,要是都听蛮王的他们可就要被牵着鼻子走了,这可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孟非看了眼下方的几人,心中冷笑了一声,你们这些人现在还不知道袁军的厉害,等吃了几次败仗就知道了,到时看你们怎么办。

    “带来洞主,这不是大家商议吗,我一人可不好做主啊,大家商量出来的结果才可信服啊,你说对吗,朵思大王、木鹿大王?”

    朵思大王笑道:“蛮王所说有理,蛮王你和那袁军接触过,不知其有何弱点?”

    “呵呵,说来不怕几位笑话,此次我也是贪心作祟,受了那几个汉人将领的蛊惑,带兵占领了建宁,引来了袁军的反扑,此次带兵攻打益州,虽然我失败,但我也并不是没有收获,那些袁军看上去强大,其实不然,若不是我大意了,定然不会败于那些袁军,所以朵思大王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定然可以把那些袁军该出去,说不定我们还可反攻益州,去占领益州,到时我们就不用窝在这南蛮之地了。”

    木鹿大王听完蛮王所说的话,两眼放光道:“我可是听说成都那里的女人长得那叫一个美啊,比我们抓来的这些汉人女子美上十倍,到时拿下成都弄一群汉人女子伺候老子,那叫一个舒坦啊。”

    孟非听到木鹿大王如此说,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这是肯定的,到时别说一群,就是天天换一批也是可以的。”

    木鹿端起桌上的酒杯,对着孟非道:“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

    朵思见木鹿同意了合作,也举起了杯子道,“大家合作愉快。”

    孟非见二人都同意了自己的观点,不由的心花怒放,木鹿和朵思大王以前实力是不如自己,可二人加起来实力还是不容小窥,现在自己损兵折将,实力大不如从前,有这二人帮助真可谓如虎添翼,至于打败了袁军以后的事,那就只能再说了。

    蛮王孟非和带来洞主此刻也举起了酒杯,道:“祝我们合作愉快,干!”

    “干!”

    众人商量完合作事宜,接下来就要想想如何对付来犯的袁军了。

    木鹿大王说道:“我能呼风唤雨,召唤虎豹豺狼、毒蛇恶蝎。手下更有三万神兵,甚是英勇,可助蛮王一臂之力。”

    朵思大王见木鹿把自己那压箱底的三万神兵以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说了出来,他也不好意思藏拙,看了眼孟非道:“蛮王,我手下有四万神射手,个个都可百发百中,且我的人擅长用毒,可在这些射出的箭头上做些手脚,到时看那些袁军还不死。”

    “好,好,二位如此鼎力相助那袁基还不死,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仿佛袁军已经被自己打败了一样。

    几日的时间一晃而过,袁基在这几天里可是苦不堪言,袁基实在太小看这南蛮之地,以为靠着七叶止痒液抵御蛇虫鼠蚁,就大功告成,哪知这蛇虫鼠蚁并不是南蛮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那瘴气。

    这瘴气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

    有形的瘴如云霞,如浓雾。无形的瘴或腥风四射,或异香袭人,实则都是瘴气。

    还有一种,初起的时候,但见丛林灌林之内灿灿然作金光,忽而从半空坠下来,小如弹丸渐渐飘散,大如车轮忽然进裂,非虹非霞,五色遍野,香气逼人。

    人受着这股气味,立刻就病,叫作瘴母,是最可怕的。有些地方瘴气氤氲,清早起来,咫尺之间人不相见,一定要到日中光景,雾散日来,方才能辨别物件,山中尤其厉害。

    所以居民晓起行路,必须饱食;或饮几杯酒,方可以抵抗瘴气,否则触着之后,一定生病。

    夏天甚热,挥汗如雨,但是居民终不敢解开衣裳,当风取凉,夜间就卧,必定密闭门户,这些都是为防有瘴气侵入的原故。

第三百八十一章 瘴气() 
瘴气按照季节的变化也随之变化,春天叫作青草瘴,夏天叫作黄梅瘴,秋天叫作新禾瘴,冬天叫作黄茅瘴。

    按症状及性质分为冷瘴、热瘴、哑瘴等。

    依植物命名的桂花瘴、菊花瘴,依动物命名的有蚺蛇瘴、孔雀瘴、蚯蚓瘴、鸭虫瘴、黄蜂瘴等,还有瘴田、蒙沙、水瘴等。

    总之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就算是当地人有时也会招了瘴气的道更别说袁军了。

    刚开始进入南蛮之地还好一点,不过随着袁军的不断深入,那瘴气就无孔不入,几乎到了让袁基头皮发麻的地步。

    袁基所带的二十万大军,至少有一万人感染了瘴气,有些轻微的还好些,只是头疼,出现发晕、恶心等症状。

    那些重的,则是上吐下泻,随后就昏迷不醒,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些人根本就没救了,这重症的士卒足足有一千多人。

    看着那些昏迷的士卒,袁基心中也很是无奈,这些士卒的死和上战场厮杀而死不同,这样被瘴气给毒死,死的实在太憋屈和窝囊了。

    除了这让人至毒的瘴气,这南蛮之地的水也不是那么好饮用的,在进入南蛮之地一日后,袁基大军就地取水,不过在饮用了当地的水后,许多士卒就长泄不已,有的甚至拉的都是水,袁基一看就知道这是中了疟疾,还有的水喝了之后则口不能言。

    总之什么奇怪之事都被袁基给遇到了,可这些解决的办法袁基也无能为力,而祝融对此也不是很懂,这些东西只有当地的巫医才懂,可一时半会又上哪去找巫医。

    大军只能在深入南蛮百里后就止步不前,袁基甚至想立刻撤军,等准备妥当了再来,但袁基不甘心啊,就这样走了再准备好来,还不知要多久。

    就在袁基一筹莫展之时,袁基的大寨来了一人,此人身高七尺,身上穿着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其长相却明显的是当地人,可穿着却和当地人有些迥异。

    看着这来人,袁基听手下通报,这人能帮助其解除困境,对此袁基也是半信半疑。

    “你是何人?为何说能帮助我解除困境?”

    “大人是袁基否?”

    “我真是袁基。你又是何人?”

    “我乃孟非的大儿子,孟节是也,此来就是帮助大人解除眼下的困境的。”

    “哦?你是孟非的大儿子?那你为何会来帮我,我怎知你不是来害我的。”

    “大人不必多心,我和父亲观念不同,所以在他出兵攻打益州之时我就曾劝阻过,但其不听,我也无可奈何,现在大人来攻打他也是我父亲咎由自取,我现在帮助大人只是希望大人在攻打南蛮时能手下留情就手下留情,别多伤及了南蛮的百姓为好,毕竟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

    袁基脑海中思索着孟节之事,很快袁基就想起来了,这孟节的确是孟非的小儿子,而且按照后世的历史来说孟节帮过诸葛亮,让其成功的解决了自己眼下所遇到的难题。

    看着眼前的孟节,袁基觉得,这难道是老天安排好的?对我如此眷顾?

    不管是不是老天的眷顾,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再说吧。

    “孟节是吧,就算我相信你刚刚所说,但你总得说说你怎么帮我吧。”

    “这个大人无需担心,你的手下所得之病无外乎瘴气之毒,疟疾以及误服哑泉之水,对于这些你们不懂,但对我们这些懂得当地医术的人来说却是很好解决的事。”

    “哦?那你说说怎么解决吧,只要能解决这些问题我就答应你刚刚所说的事情。”

    “好,我相信大人所说的,从大人这里出发往前五十里的西南之处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或疟疾,汲其水饮之即愈。至于生疥癞,或感瘴气,于安乐泉十里外的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而在万安溪岸边有一草,形若幽兰,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可帮助大人在后面的道路上抵御瘴气侵袭。”

    听到孟节所说,袁基大喜,这样一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