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袁基 >

第207章

重生三国之袁基-第207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袁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首的羌族将领长期和汉族打交道听得懂颜良所说的话,可能听懂并不是好事,此刻的他愤怒异常,这汉人好嚣张,居然敢大言不惭的叫自己投降真是不自量力。

    羌族将领也不答话,对着身后的军马挥了挥手,顿时羌族将军身后的骑兵大队就冲了出去,向着袁军扑去。

    颜良没想到这羌族之人居然如此,顿时大怒,不等自己身后的队伍到来就率先冲了上去,张飞怎么可能让颜良有失和文丑、张郃带着大军就冲了上去。

    双方在金城郡下大战了起来,虽然羌族军马的骑兵很是厉害,但兵马并不多只有三万大军,这三万骑兵被冲上来的张飞军马瞬间给包围了,但那羌族将领怡然不惧,仍旧带着自己的人马左冲右突。

    可其人数实在太少,在袁军的人海中很快被淹没,不过这三万骑兵也给袁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仅仅为了消灭这三万羌族人马袁军足足损失了一万多人。

    这看上去是袁军占了便宜不过要看对战的人数比就可看出袁军十几万人马对战这三万人还损失了一万多人,这实在太不可思议。

    诸葛亮对此也很惊讶,他也没想到这羌族之人如此厉害,虽然听说过一下可真正看到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拿下了金城郡后,张飞大军就进驻了金城郡里,并没有贸然进兵,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张飞传信给了袁基,看看主公那里是什么想法。

    由于再进兵的话就要抵达西凉了,此时的西凉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羌族的大军主力全部在西凉城内,按照诸葛亮的想法此刻不宜再进兵西凉了,一旦和西凉大军打起来并不是很明智的事情,等完全拿下曹操后再解决掉西凉和羌族才是上上之策。

    袁基在收到张飞的传信后也认为诸葛亮说的在理,按照袁基所想此刻却实不是进攻西凉的最佳选择,所以在回张飞的信时袁基把自己的设想详细的说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见机行事,若是西凉的羌族兵马来攻能拿下就拿下,若打不过则退出西凉地界,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诸葛亮在收到袁基的书信后也领会了其意思,主公的心可是很大的,从主公的行事就可见一斑,那些楼船就可以看出。

    西凉的羌族在收到金城郡被攻下的消息后立刻做出了反应,派遣了羌族大将鄂尔多带领十万铁骑前往金城郡,准备报此仇。

    好在诸葛亮收到袁基的消息后就派遣了很多的探马在西凉四处打探消息,在西凉军一出兵诸葛亮就收到了消息,得知西凉的羌族居然派出了十万铁骑诸葛亮毫不犹豫的命令张飞带领军马撤退,先撤往安定再说,要是等羌族大军到来想要撤退也会很难,那可是十万铁骑啊,怎么跑都会被追上的,就算自己这方有十五万人马也是白搭。

    虽然张飞不是很情愿但在诸葛亮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听诸葛亮的,幸好张飞撤退的及时,否则他的十五万大军定会被羌族给踏平了。

    当羌族大军抵达金城郡之时张飞早已跑出老远。气的那羌族将军大骂不已,但张飞走了他也没有办法只得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备金城郡。

    北方的战斗就此结束,羌族的人也没再派兵追击张飞,似乎羌族人在占领了西凉诸地就不再进攻,也不知是想什么。

    不过眼下袁基可没空搭理那些羌族之人,没惹他最好,眼下重点还是放在进攻曹操的事情上,只要拿下了曹操袁基的大军就可以腾出手了,谁要是敢炸毛就出兵灭了他,而西凉之地袁基也会派人去夺回来。

    经过一段时日的行军,援助斜谷关的西川兵马也已经抵达了斜谷关外,此次来的人马足足有八万人,加上张任手上的八万兵,足足有十六万。

    在攻打斜谷关的战斗中,张任大军也损失了二万,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让斜谷关的守军死伤了一部分,但由于是防守所以死伤比张任少的多。

    斜谷关内的于禁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因为第二日的进攻于禁就感觉到了压力,这些袁军的进攻和前段时日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进攻简直是疯狂,根本就不计损失。

    张任眼下可不想再拖了,已经打了那么久眼看就要进入冬季,主公已经传来了命令,让张任不计损失拿下斜谷关。

    主要是关羽和周瑜那里的进展实在是太慢了,今年的冬天实在是太冷,要是再战恐怕会损失很大,但要是撤军等来年春天再战又会给曹操得到喘息之机,这并不是袁基所想看到的。

    眼下张任那里既然出现了战机当然不能放过,斜谷关一旦拿下长安将无险可守,可以直捣黄龙。

    带兵攻城的依然是马超和庞德,在得到生力军的补充,马超别提多高兴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斜谷关被破() 
此刻的马超仿佛全身都是力气,不断的指挥着人马对斜谷关发动着进攻。

    和马超相反的是,站在斜谷关上的于禁则是汗如雨下,别看现在已经快要进入冬天,但于禁就是如此。

    于禁此刻已经快要疯了,到处都在告急,此刻的斜谷关上很多的地方都被袁军差点攻上了关,你说于禁能不急嘛。

    于禁也是没有办法,你说斜谷关被围攻了那么长的时间,现在没有一个援军所有的士卒都很疲惫,根本就没人来替换他们,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但于禁也知道这并不是主公不援助他,而是其他几处地方都告急,根本无兵可派,只能靠他自己硬顶着,可此时于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实在太难了,若是袁军没增兵还好点,只要撑过了这个冬天应该可以得到缓解,可眼下袁军的援军已经到来使得一切成为了泡影。

    对于斜谷关的情况不仅马超看了出来,在另一头带兵攻打的庞德也发现了,庞德也加大了进攻的力度,一*的军马被派上了攻打斜谷关的队伍中。

    按照马超的预计最迟明天就能拿下斜谷关了,只要斜谷关没有援兵定然可以。

    在于禁的努力下,今日的进攻才堪堪顶住,但对于明日于禁已经不敢想,于禁心中清楚明日定然是守不住了,且不论死去的士卒,活着的士卒大半都受伤了,没几个是好的。

    晚上回到寨中的马超把今日的情况和张任说了,张任也很高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最后还是靠着他们拿下长安的话那功劳根本就不必说,这可多亏了荀攸派出的援兵,否则冬季就要撤兵了。

    身在长安的曹操也像热锅上的蚂蚁,曹操在接到于禁的告急书信后就立刻把长安仅剩的一万人马给派去了斜谷关,可从于禁反馈的消息来看,袁军从汉中调集的人马最少有五万以上加上之前的那些人马这斜谷关肯定守不住了,可眼下想要从潼关或者青泥隘口调集人马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这些地方也调集不了。

    贾诩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贾诩心中已经绝望了,眼下就是大罗神仙也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那么多大军围攻,没有外援没有退路,完全被包围。

    不仅是贾诩其他人心中也是一片冰凉,但此刻的曹操已经无心去管他们心中想什么了,不断派出探马前去斜谷关打探,若是斜谷关被攻破曹操就准备前往青泥隘口,在让潼关的夏侯惇带领兵马一起从青泥隘口走,一定不能让袁基给抓住,曹操可是和袁基有大仇,几次差点杀了袁基,袁基不可能饶过他的。

    和曹操猜想的一样,在张任传信给袁基告知袁基荀攸派出的援军到达斜谷关后,袁基就知道这次曹操在劫难逃,不过袁基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旦斜谷关被攻破曹操肯定会逃跑。

    摊开地图查看了一番,袁基一眼就看出,只有从青泥隘口才能出逃,其他地方都被自己给堵死了,只有调集他自己所有的人马从周瑜攻打的青泥隘口出逃才有一线机会,关羽攻打的潼关出逃那是没有一丝机会的。

    不过眼下袁基也无兵可以调集去青泥隘口,只能把这消息告诉周瑜,让周瑜看情况而定,严防曹操逃跑。

    斜谷关外,在第二日一早就被马超带着人马进行了强攻,今日马超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拿下斜谷关,昨日和张任商议过,若是时间拖得久了万一生出什么变故恐怕又要消耗很久,时间不等人不能再等了,这场战斗打的实在太长了。

    马超的预计是正确的,斜谷关确实顶不住了,就在下午时分,马超这边就有人攻上了关卡,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关上捉对厮杀,斜谷关被马超成功攻了上去。

    由于马超这里已经攻上了关,庞德那里也同样上了斜谷关。

    于禁见到这一幕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自己的三千骑兵打开斜谷关的大门向着长安方向逃窜,虽然不知自家主公有何计划但于禁知道曹操定然会找退路,自己送去的求援书信上说的很明确了,若是没有援军就要主公早做准备了。

    而曹操派出的一万兵马也在半路上和于禁相遇了,看到于禁逃走那带兵的将领也知道斜谷关丢了,没有丝毫犹豫和于禁合兵一处往长安奔逃。

    而拿下斜谷关的马超并没有追击于禁,一是来不及,二是大军需要好好休整,不容他们追击了。

    张任也是这样想的,进驻了斜谷关后就令大军好好休息,一面把斜谷关的消息传递给主公以及关羽周瑜等将领,让他们知道眼下的形势好早做准备。

    曹操也在斜谷关攻下的第一时间就派人给夏侯惇送出了书信,让其趁着夜里带兵从潼关出来,前往青泥隘口。

    曹操自己则在于禁等兵马到达后就立刻带着其和一万三千人马先赶往青泥隘口查看情况,从反馈的消息看,青泥隘口眼下也就十万多人,只要潼关的夏侯惇到达就可以冲破青泥隘口的阻碍。

    至于逃跑后往哪里,曹操眼下也没空想,走一步算一步,到时不行就往北方逃,逃到番外去。

    曹操想的是好的,不过周瑜在接到袁基和张任的书信后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时日周瑜已经不再攻打青泥隘口,并调集兵马去添堵青泥隘口出去的道路,用大石堵住。

    周瑜这样做是其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主公已经传来了消息,并没有兵马能来支援他,按照周瑜的想法要是曹操逃跑定然会把潼关的人马给带走,加上青泥隘口的人马足足有二十多万,自己只有十多万这是肯定阻挡不了的。

    好在周瑜在这青泥隘口多日,对于这里的地形很是了解,通往青泥隘口有两条路,一条大路,就是周瑜要填堵的道路,还有一条就是武关,这个关隘在周瑜到来之前就被曹操给舍弃了,不过武关并没有丝毫损坏。

第四百三十五章 围追堵截() 
周瑜此刻要做的就是填堵住通往青泥隘口的大路,带着人马进驻武关,来抵挡住曹操的大军,只要坚持一段时日等关羽带着兵马前来驰援,那曹操可就逃不了了。

    曹操不知此刻周瑜布置的一张大网正在等着他,要是知道曹操定然不会从青泥隘口逃跑,肯定转向斜谷关而去。

    这也不能怪曹操,谁叫青泥隘口的人马是最少的呢。

    一切计划和曹操所安排的一样,当夏侯惇在收到主公的传信后,虽然心中很是吃惊,但眼下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斜谷关被破此刻最要紧的就是赶快走。

    当天夜里夏侯惇就带着人马离开了潼关,这次夏侯惇没在做那些草人来迷惑关羽,在夏侯惇想来就算关羽知道也不一定会追击他,自己的兵马也不少,想要追自己的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关羽自从在函谷关上过一次当后,就时刻派人紧紧盯着潼关,尤其是眼下的时刻,更是一刻没有放松,一个时辰换一帮人去守着。

    二更时分,关羽正在睡觉,就被自己手下的一众将官给叫醒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潼关里此刻已经没有人了,潼关内的夏侯惇已经跑了,此刻的潼关上已经没有丝毫火把的光芒,完全漆黑一片。

    当关羽到达潼关之时,张郃已经打开潼关的大门迎接关羽了,这天是张郃值守,在得到手下报告的消息后,张郃就在第一时间带领人马到了潼关,派人上关后,和探马报告的消息是一样的,潼关内没有一个人影了。

    第二日一早,关羽就拔营起寨,一起进驻了潼关之内。

    关羽和夏侯惇想的一样并没有去追击他,但理由和夏侯惇想的不同,关羽已经和周瑜通过飞鸽传书沟通过了,周瑜的计划关羽也已经知晓,眼下夏侯惇已经跑了,证明曹操已经跑了,正在往青泥隘口方向去。

    关羽立刻下令,命张郃带领八万人马把手着通过,不许放过任何一个曹军离开这里。

    而关羽则亲自带领着剩余的二十万大军赶往青泥隘口去帮助周瑜,虽然知道周瑜的计划但还是早日前去比较保险,这次一定要斩杀掉曹操,那时主公就真正的一统天下,自己也将光宗耀祖。

    袁基手下的将领的想法其实和关羽一样,谁不想光宗耀祖呢,眼下这样的机会谁想放过,就算是归顺了袁基的颜良文丑也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啊,所以颜良文丑被关羽任命为了先锋将军带领先锋军马先期赶往青泥隘口。

    而曹操走的并不快,他带着很多的粮草,这可都是为了夏侯惇的大军准备的,没了粮草那如何打战,虽然自己想要逃跑,但也要过了青泥隘口再说啊。

    按照曹操的计算,再过二日夏侯惇的大军就可以到达他现在所在的地方。

    不过从青泥隘口那里传来的消息,那攻打青泥隘口的周瑜眼下并没有再进攻了,也不知是为何,曹操对此也有些纳闷,但自己的计划应该不会被袁基所知道的。

    曹操到现在也不知道袁基有飞鸽传书,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传达信息,曹操还停留在用马来传信的年代,这样的落后不败才怪。

    当曹操到达青泥隘口之时,把手青泥隘口的李典把情况详细的和曹操说了一遍。

    听完李典的诉说曹操也感到了疑惑,这都过了那么久的时间,怎么那周瑜都不来进攻,不会是真知道自己的目的了吧。

    周瑜此刻正大干特干呢,争取一切的时间,看进度,再有个两日的时间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