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清 >

第124章

妖清-第124章

小说: 妖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在场的六十多号人面面相觑,用眼神相互交流着。不过,从彼此的眼神中,在场的各位大抵看到了彼此的心安。张林只是要钱,那就自然不会再拿他们的性命怎么样。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更何况,现如今张林坐镇江南,势力早已盖过朝廷,俨然就是江南的皇帝。皇帝给过你的贿赂,你敢不乖乖吐出来?

    “应该,应该,参谋长放心,我们肯定如数奉还,如数奉还。”稍稍镇定的何太急当即一脸认同的点头,俨然一副本该如此的表情。

    何太急一表态,其他人当即争先恐后地表明着自己的立场,表示热烈拥护华政府,声称愿意归还之前从张家“领取”的一切钱财。

    “如数奉还?可少爷对我说还想再收点利息。”张冲脸色一紧,变得相对严肃了起来。

    “利息?那少爷想收几分利息啊?”何太急支吾了,试探性地问道。

    “老何,你觉得你缴纳几分利息少爷会开心呢?”已经变得严肃的张冲反问了一声,并发出了一声耐人寻味的轻哼。

    “这?”何太急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左右顾视,用急切地眼神问询着身边的昔日同僚。不过,一个个早已惊慌失措的昔日同僚都在沉默静思,似乎是在心中揣测。

    “你们应该知道少爷的脾气,他相当痛恨贪官污吏。原本,我与诸多家族管事都是建议少爷将你们这些在我张家留有大量案底的前朝旧臣全部抄家杀头。但少爷说你们毕竟是华政府的拥护者,我张家能够壮大至今,你们也算是功不可没。没有你们在一边拆朝廷的墙脚,我张家也不可能谋得这大清的半壁江山。少爷还说了,你们都是极聪明的人才,华政府新建,相当需要你们这些懂得捞钱的聪明人。”

    “少爷万岁,少爷万岁!少爷圣恩,少爷圣恩!”张冲话语一落,在座的一些机灵的前朝旧臣当即呐呼了起来。

    “张参谋长,您就直说吧,要我们怎么办?”待呐呼过后,何太急甩开一切,问向了张冲。

    看着架势,张林是不打算要他们的性命,甚至后期可能还会有大用。既然如此,何不爽快一点?他们原本就是前朝旧臣,有着大量不良案底的前朝旧臣,张林通过政变上台执政,留下他们的性命已经算是无上仁慈。而且,张冲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张家内部原本是打算对他们这批人抄家杀头甚至灭其九族的,唯独张林仁慈,并看重他们的“特殊才能”,决定从轻发落。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圣恩浩荡。

    “参谋长大人,不论少爷给我们何种处置,哪怕,哪怕是要我们交出全部财产,我们都愿意接受。”继何太急带头之后,其他多名前清官员纷纷咬牙表态。

    张冲相当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首先,少爷要进行农业改革,在统治区境内实施均田政策,希望你们带头,主动把全部田产交出来。”

    “田产?”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在场的诸位依旧还是一脸的肉痛。

    “我交,我愿意将全部田产上交政府。”何太急举起一手,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也愿意上交,全部上交。”有人带头表了态,其他人当即跟从。在场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不主动上交田产的可怕后果。更何况,田产乃是不动产,根本跑不掉,就算不主动上交,政府也会强行没收。何必死拽着几张地契惹来张林的不悦?现如今,张家内部想杀他们的人数不胜数,若不是张林坚持,他们很可能早已经被抄家杀头。

    “另外,少爷希望你们交出大部分房产,仅保留2套用以自住。”张冲继续说道。

    听到这,在场众人简直就是心如刀绞,满脸的肉痛。

    “还有,少爷要你们交出一半的钱财,用以冲抵空虚的政府国库。”张冲趁热打铁,继续正色而言。

    待张冲说完,在场的众人一个个都已麻木,表情痴呆地沉没静思。

    “参谋长大人,是不是交出田产房产并上交一半家中钱财,我们就可以继续出仕做官啊?”一名前清官员鼓起勇气,问向张冲。

    “当华政府的官是捞不到钱的。”张冲直接挥了挥手,“少爷知道你们喜欢钱财,故而有一条更好的路给你们。”

    “什么路?”众人纷纷追问。

    “办厂经商。”张冲正言道,“你们这些昔日的贪官都很富有,即便是上交了一半的钱财,依旧还拥有着大量的可用资金。少爷注重实业,华政府正式执政后,肯定会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推动商业贸易和国内基础经济的发展。不出数年,整个江南将会遍地工厂,现代化程度也将会直追欧美等西方列强。你们只要把资金拿出来,在政府的指引下进行投资建厂,并大办实业,不出数年,你们这些昔日的贪官定能成为江南巨富。如果有兴趣,你们还可以投资海外。英法等国在海外有着大量的殖民地,正在不断壮大的华政府也将会拥有海外殖民地,甚至可以说已经有了。你们可别看不起商人,你们仔细想想,我们张家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张冲的最后一句话当即让在场的众人双眼放光。的确,张林是个彻头彻尾的实业派,他就是靠着旗下不断壮大的产业才将势力发展至今。普天之下,要论巨富,张林绝对堪称世界之首。张林是个商人,更是有着奸商之“美誉”,华政府定然也会是商人的政府。所以,在华政府办厂从商,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比当官执政更有前途。而且,以华政府的政府性质,基本不会再出现政府压榨并盘剥商人的情况。

    华政府的辖区,将会变成实业商人的天堂。

    就这样,在半威逼半利诱之下,这些前清贪官全部选择了主动上交田产、房产和家中一半的私财。

    据统计,六十多名前清要员,共计上交田产145万亩,上交房产432处,主动上交钱财总额高达4300万两。

    “少爷,才让他们上交一半钱财,数额便是已经高达4300多万两,而且其中肯定还有不少藏匿。若是将他们全部抄家,抄家所得估计能破亿。他们都是贪官,有着大量案底的贪官,您何必对他们这么仁慈呢?”张冲有些不解地问着张林。

    “他们懂得捞钱,都是人才,与外国资本家拼杀,需要这样的人才。我相信,在我们的引导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成为奸诈的资本家。以后,他们会是政府最为忠实的拥护者。”张林轻笑道,“更何况,政府要进行土地改革,需要有一批人主动把土地献出来。他们做了很好的表率,这已经大大减小了土改的阻力。对这批人下狠手的话,会使得华政府树敌太多,这样不利于统治区的稳定。霸权主义是对外的,对于内部,手段绝对不能太过极端化。华政府的发展,需要各个阶级的大力支持。”

    “哦。”张冲吱了一声,“对了少爷,咱们什么时候与日本谈判啊?日本的大鸟圭介都已经快疯掉了。”

    “疯掉?咱们的舰队几乎把整个日本南面全部都封锁了起来,日本国内恐怕都已经跨掉了吧。”张林发出了一声轻哼,“再晾几天,待日本国完全崩溃,我们再与其进行外交谈判。现在谈判的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上,我们不急。”

    “走,先跟我一起去见见农业部的大佬们。”张林诡异一笑,对着张冲招了招手,当即向外走去。

第152章 万政之先,土改(上)() 
“张林,我们仔细研究与讨论过,你提出的土改方案虽然前景极好,但却是不可能成功,你如果执意要这样做,势必逼反辖区的地主阶级,甚至可能遭致兵乱,刚刚建立起来的华政府很可能很快就会垮掉。”在华政府办公大楼,刘坤一一脸严肃地对张林说道。

    “难度在哪?”张林倒是镇定,面色平和地问道。

    “你提出土地均分,以家庭为单位并按照实际人口数量进行土地改革,设想是极好的,但你这是在强夺整个地主阶级的田产,我华府辖区的所有地主都不会同意。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国人最为看重的东西。你要将地主们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照实际人口数量进行均分,地主们会跟你拼命的。”刘坤一满脸严肃,用一种一场严肃的告诫语气对张林正色而言。

    “我知道难度很大,我也知道全天下的地主都会反对,所以我才将你和张联桂任命为农业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以主持土改的进行。土地是百姓根本,如果连基本的土地问题都不解决,华政府何以稳固根基?土地问题,是我华政府上台执政之后需要解决的首个问题。所以,土地改革,必须实行,而且是必须马上实行。”

    “你这是在自掘坟墓!”刘坤一皱起眉头,直接撂下这么一句话。

    张林对着一旁的原广西巡抚张联桂扬了扬头,道:“张联桂张大人,我听说你从政经验相当丰富,从县令到巡抚,几乎是把大清朝的地方主官一级不落地做了一遍。想来应该是个能吏,对于土改这件事,你怎么看啊?”

    张联桂,字丹叔,江苏扬州府人,乃是一名能吏。现年已经56岁的张联桂,已经把清朝的地方主官(正印)除了总督外一级不拉的做了个遍。而且,张联桂为官勤能且清正,颇受百姓爱戴。

    原广西巡抚张联桂看了看刘坤一,而后又看了看张林这个新主子,犹豫须臾,而后开口道:“倒不是完全不行,只要有人带头,应该还是可行的。不过,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少爷想过没有。”

    “什么问题?”

    “即使是被分到了土地,缺少务农工具的农民们又如何顺利地进行农事生产呢?毕竟,佃户们大抵都很穷,他们中的很多人,连一把锄头都没有。”张联桂正色说道。

    “我已经下令钢铁厂赶制两千万套农具。这两千万套农具,一个月内便能够被生产出来。”张林正言道。

    “两千万套?”张联桂当即瞪大双眼。都说张家产业生产能力惊人,不过这也太惊人了吧!

    “我早就说过,我张家乃是国内最先进生产力之代表,生产能力无比强大,这也是我们张家执政的资本。生产工具,你们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如果你们觉得两千万套农具不够,我可以让旗下工厂再速产一批。另外,已经有一批前朝旧吏主动交出了共计145万亩的田产。”张林继续说道。

    听到这,刘坤一和张联桂互相对视了一眼,吃惊和怀疑直接写在了脸上。这145万亩的田产,真的是主动交出来的吗?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将土改之事交由你们俩吗?”张林看向二人,正色问道。

    “你是在找人顶罪。”刘坤一也不客气,直接说破。

    听到这,张林却是直接笑了:“土改是我张林提出来的,你们两个只是执行者,何来顶罪之说?另外,土地改革乃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大事,其意义不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你们两个定然能够因此而在史书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那少爷的本意是?”张联桂试探着问道。

    张林看着二人,继续说道:“有的时候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黑脸。国内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贫富差距相当明显,权贵和高官拥有的私人田产之数量异常惊人。据我所知,已故的湘军首领曾国荃曾在湖南广置田产6000多亩,李鸿章兄弟六人,仅在合肥一地每人便是平均拥有10万亩土地。而且湘军、淮军中的中下级将领也多置购田产,成为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刘坤一,你身为湘军老将,你们刘家在两江和湖广的田产也不少吧?另外,满清权贵,那些大小王爷,那些贝勒贝子,以及那些格格郡主,基本上全部都是田产过万亩的大地主。本次土改,乃是要将一切土地收归政府所有,立即丈量境内所有土地,清算可耕之田地,并按照各省人口实际数量进行土地均分。从长远利益上讲,这样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巩固,同时也能够大力提高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继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张家内部,绝大多数人都是劳苦大众出身,基本上处在地主阶级和原来的统治阶级的对立面。我掌控着远东无敌的军队,而且我也相信,为了得到土地,占据着境内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民阶级定然会全力支持土地改革。所以,即便是没有你们,土地改革也一定能够成功。只不过,如果让我的人来执行土地改革,整项土改运动将会变得相当血腥。我只是想要一场改革,我不想掀起一场革命。所以,我才会选择让你们这两位前朝旧臣来执行这项基本国策。”

    “另外,华政府也不是不讲道理的政府。政府只是收归本就属于人民的土地,并不是查抄他们的财产。没有了土地,他们可以投资经商,甚至可以把钱投入到我张氏企业以获得股利分红。只有让富人们离开了土地,杜绝一切土地买卖,富人们才会将充裕的资金投入到实业或经商中来,这样才能彻底地将国内的经济搞活。当然了,如果他们真的对土地无比执着,很好,华政府在海外也算有着几块殖民地,吕宋岛更是遍地良田,只要他们照顾得过来,只要他拥护华政府,并主动交出手中的所有田产,我可以还他在海外两倍数量的良田。”

    听到张林的解说,刘坤一和张联桂便已心中透亮,也就不再说话,心中也已经在暗暗发誓一定要办好这件差。张林乃是一个霸者,拥有着对他忠心无二的强大军队,拥护者更是不计其数。张林要做的事情,几乎鲜有做不到的。张林要土改,那就必须土改,而且必须彻彻底底的土改。与其说刘坤一和张联桂这两位前朝旧臣是在帮着张林进行土地改革,还不如说他们是在救命,救整个江南无数地主阶级和前清官僚阶级的命。

    张林的话一点不假,如果让张林自己的人来主持土地改革,那土地改革将会直接变成一场异常血腥的土地革命。若真发生了这样的革命,占据着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五的穷人,为了分到土地,定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张林这边。即便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