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一世倾城:冷宫弃妃(替身侍婢魅君心:一夜弃妃) >

第1227章

一世倾城:冷宫弃妃(替身侍婢魅君心:一夜弃妃)-第1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扣儿将饭菜给我摆在桌上,说道:“听说昨天晚上,张大人已经颁布法令,关闭了临汾几个城门,城内也全部戒严。城外几个兵营里的兵马,今天一大早全都调集回来了。”

    “这么快?”

    我惊了一下,但回头一想,那几路逼近临汾的兵马,昨天离这里不过百里之遥,如果他不行动迅速,只怕就要兵临城下了!

第1970章 临汾城内大乱() 
我惊了一下,但回头一想,那几路逼近临汾的兵马,昨天离这里不过百里之遥,如果他不行动迅速,只怕就要兵临城下了!

    我又问道:“那,皇帝陛下那边说什么了吗?”

    扣儿摇了摇头:“只知道皇上的书房,昨晚彻夜都亮着灯,皇后娘娘让杏儿他们过去送了好几次茶点,听说皇上的心情不怎么好,倒也没发火,直到今天早上,皇上才回去浅眠了一会儿,现在还没起呢。”

    “哦。”

    我点了点头,便过去胡乱的吃了点东西,然后就往常晴那边走去。

    这一路上,能感觉到官署中服侍的人一个个都静声敛气,虽然没有什么紧张的神情,但那种气氛还是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绷感。

    而且,在我刚刚要走到一处园门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两个侍女正在低声交谈

    “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啊?”

    “我看这样子,难讲。”

    “哎,真是的,你说怎么好好的就打起仗来了呢?”

    “什么叫好好的,你眼睛瞎了啊?你没听人说吗,其实京城里,已经有”

    接下来一阵窃窃私语,那个侍女顿时更加沮丧的说道:“那你说,咱们守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了,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新的,那这场仗还打什么打嘛。”

    “其实我还听说,原本临汾是不用打仗的。”

    “哦?那为什么又”

    “听说,他们那些人之所以要打临汾,就是因为皇上来了这儿,咱们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的,皇帝不来,哪打得了咱们这里嘛。”

    “那你说,皇上来这里干什么!”

    “是啊,我还听说,其实之前皇上身边就有一个贵人,一直劝皇上不要来临汾,可皇上偏偏不听,还把人给赶走了。现在好了,弄得三个地方都派兵过来,咱们临汾要是守得住倒罢了,要是守不住啊……啧啧,我听说,江南那边,还有差点被屠城的呢。”

    “天哪!”

    这个时候,我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不过,那两个侍女并没有来得及再说什么,就有一个看起来是管事的人走过来,呵斥他们两道:“你们两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什么?不好好做事,是想等着大人责罚你们吗?!”

    那两个侍女急忙上前去,其中一个大着胆子问道:“王管事,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听说,刘大人把城门都关起来了,是不是就不让人走了?”

    “怎么,你们还想走啊?”

    “可是我听说,西城门那边已经拥挤了好多老百姓,都在请求打开城门,他们要走。”

    “那也是老百姓在闹事,大人会处理的,这些事跟你们没有关系!”

    “什么没有关系啊,打仗不是闹着玩的,那一刀砍下来,谁知道会砍到谁的脖子上!”

    “我看你们两,现在就想被砍头!大人三令五申不准在这儿胡言乱语扰乱人心,怎么,你们两是不是想试试大人的法令到底有多严啊?”

    那王管事一认真,这两个侍女也不敢再放肆,只能嘟嘟囔囔的走了。

    只隔着一堵墙,这些话我都听得清清楚楚,那王管事还跟着责骂了他们几句,才往这边走过来,一进门就看到我站在门口,顿时愣了一下,急忙附身行礼:“颜小姐。怎么颜小姐没有去公主殿下那里,倒在这儿。”

    我笑了笑:“正准备过去呢。”

    “那颜小姐请吧,公主殿下已经起了。”

    “嗯。多谢。”

    我点点头,便要往外走去,但走了两步,终究还是停下来,叫住了他:“刚刚我听见他们说,有些老百姓聚集在城门口,要求打开城门离开临汾,真有这件事吗?”

    那管事立刻就知道刚刚那两个侍女的话被我听见了,不由得咬了咬牙,立刻又堆起满脸的笑容来,说道:“颜小姐千万不要听那些长舌妇嚼舌根。”

    “嚼舌根的话我当然不听,不过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

    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不敢对我撒谎,只能叹了口气:“这些,都是些无知的愚民,他们哪里知道,若真的离开了临汾,他们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大人关闭城门,保护的可不仅是皇上。哼!”

    说到这里,他大概也自觉有些失态了,急忙对着我俯身行了个礼,然后转身走了。

    我停了已汇入,而已没说什么,便去了常晴那里。

    一进门,果然看见常晴和妙言坐在桌边一起吃饭,见我来了,妙言高高兴兴的拉着我坐下,硬要我再陪她吃一点,常晴看着我的脸色不太好,也一直劝我,所以就多喝了一碗粥。

    快要吃完的时候,杏儿从外面进来,附在常晴耳边说了几句话,常晴想了想,低声交代了她几句,她便又赶忙出去了。

    我隐隐听到他们说话中带着“皇上”的字眼,也知道常晴是还在关心着裴元灏的问题,倒也不多问,吃过早饭之后,大家本也没什么事可做,加上之前大夫有交代,让妙言退烧之后要多活动活动,晒晒太阳,我和常晴便带着她出去走动。

    三个人在花园里没溜达一会儿,就听见外面一阵脚步声。

    我转头看去,一队侍卫整齐的从门口跑过。

    不一会儿,又跑过了一队。

    常晴和妙言也听到了,纷纷转头去看,我便对妙言说道:“好了,走了这么久了,你也该回去了,今天应该做什么?”

    常晴说道:“她的功课已经做完了。最近在让人教她针线。”

    “那好,你快回去吧。”

    她磨磨蹭蹭的,大概还想留在我们身边,只是我和常晴态度都没有软化,她便委委屈屈的回去了。看着这个丫头的背影,之前豪言壮语的要留下来,但其实对留下来到底要面对什么,她自己也还不甚明白,显得那么天真的样子,让我轻轻的叹了口气。

    常晴也看着她的背影,听见我叹气,便说道:“你急什么,到了该懂事的时候,妙言会比谁都懂事的。”

    我转头看着她:“皇后娘娘这么有信心啊?”

    她笑道:“她是你的女儿,本宫带在身边那么久,难道会不知道她的心性吗?”

    我也笑了:“听这话,皇后娘娘不像是在夸她,倒像是在夸我呢。”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但,在这种气氛下,愉悦并不能维持太长时间。

    不一会儿,又有一队侍卫跑了过来,我们终于发现情况有点不对,便两个人对视一眼,便相携往外走去,正好就看见张子羽部下的一个参军余胜站在那里,似乎在清点人数。

    常晴站在院门口,见此情形,便没有再往外走。

    她毕竟是在后宫呆了小半辈子的人,对于内廷和外廷的分别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虽然这个临汾官署里并没有像在太原晋侯府内一样分出清楚的内外院供她活动,但这个时候,她还是很谨慎的就不往外走了。

    倒是那个余胜,一看见我们两站在院门口,避无可避,便急忙过来行礼。

    常晴这才问道:“余参军,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回皇后娘娘的话,城西那边出了一点事,让他们过去解决一下。”

    “出了什么事?”

    “呃,皇后娘娘不必担心,只是一些小事罢了。”

    “……”

    常晴虽然说她对兵将之事知之甚少,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从官署里面往外调兵,那就绝对不会是什么“小事”。

    我站在旁边,想起刚刚那两个侍女偷偷说的那些话,便问道:“是不是城西那边,有老百姓想要让打开城门,他们要离开?”

    余胜愣了一下,惊讶的看着我:“颜小姐怎么会知道的?”

    “……”

    看来,是真的了。

    他说完那句话立刻露出的沮丧的神情,自悔失言,而常晴更是皱紧了眉头:“真的?那岂不是很麻烦?”

    余胜知道是瞒不过我们两的,只能说道:“皇后娘娘,颜小姐请不必担心,这件事刘大人一定会处理好的。”

    这时,那几队侍卫已经集结完毕,他朝着我们行了个礼,便转身匆匆的走了。

    常晴的眉头并没有松开,反倒显得忧心忡忡的,转过头来看着我,说道:“轻盈,你怎么看。”

    我说道:“皇后娘娘是不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的?”

    “这外面的事,本宫是从来不会去管的,可怎么一夜之间,事情就闹得这么大,还有老百姓聚集到西城去,这怎么听起来,都有点不对劲。”

    我点了点头。

    她的确说到点子上了。

    刚刚那两个侍女的对话,虽然话语间充满了对接下来临汾局势的担忧,可我却从他们的担忧里,也听出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刘轻寒劝阻裴元灏的事,只在小范围内,或者说,只在裴元灏身边的几个人之间知晓,毕竟想要控制皇帝的行程这种事,传出去于他自己无益,对现在的皇帝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会传得连这些侍女都知道了?

    还有就是,一夜之间,老百姓也全都知道了,甚至要求打开城门。

第1971章 分明是在城内挑火!() 
我毕竟也当过老百姓,知晓百姓的心态,大部分的富人出于自保,的确是会在探知到有战事发生的可能时就转移自己的财产,甚至举家搬迁,但寻常老百姓,家业微薄,离开了故土就等于大树被切断了根茎,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生长了几十年的故里的。之前扬州,甚至许多城市里的情况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更何况,临汾遭遇三路夹击的事情,军报也是昨天才到皇帝手上,怎么今天一下子就尽人皆知了?

    若说是因为张子羽从城外调兵让人有所察觉,但他是半夜才开始调兵的,今天虽然关闭了城门,但作为山西省一个军事重镇,临汾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关闭城门也不是鲜见,这些老百姓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才是,却对这一次的事情那么敏感。

    好像,真的有些地方不对劲。

    我这么想着,常晴的神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道:“轻盈,你陪本宫过去看看。”

    “……”

    我有些意外的看着她。

    依我对常晴的了解,她并不擅长解决外面的事,也几乎不过问外面的事,毕竟她的身份是皇后,管理皇帝的后宫而不干政,这是基本。

    却没想到,这一次,她竟然主动的要去“看看”。

    对上我有些诧异的眼神,她也立刻明白过来,便轻轻说道:“皇上昨晚彻夜未眠,一直在跟张大人,还有其他几位大人商议大事,今天早上才睡下去,听说头一直在疼。他之前在京城昏迷那一阵子就伤了龙体,一劳累起来,就头痛不止。本宫实在不忍心”

    原来之前吃早饭的时候,杏儿回来,就是跟她说这个的。

    我柔声说道:“皇后娘娘如此贤德,是皇帝陛下的福气,更是天下万民之福。”

    她苦笑着摇了摇头:“天下万民的福祉,本宫是赚不来的,但能为皇上分忧一点,也许,天下万民的福祉就能多一些。本宫,又何乐而不为呢。”

    “是。”

    我点点头,便陪着她往外走,她虽然不太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动,但有我陪着,身后还跟着扣儿和杏儿,也并没有退怯,不一会儿就到了张子羽办事的地方。

    张子羽正将几道调兵令往下颁发,几个副将都一一上前接令,一看见我们来了,他们都急忙过来行礼,张子羽也连忙从桌子后面走过来,毕恭毕敬的行礼道:“下官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常晴道:“平身吧。”

    “谢皇后娘娘,”张子羽站起身来,仍旧低着头道:“不知皇后娘娘因何到此?是否有什么要吩咐的?”

    常晴左右看了一眼,说道:“张大人不必惊慌,本宫到此只是问你几句话,不会耽误你处理正事吧。”

    “当然不会。”

    他说着,对着几个副将挥了挥手,他们便都告罪退下了。

    常晴便坐到一边的椅子里,立刻有仆从奉来热茶。

    她端着茶杯,先喝了一口,然后说道:“刚刚本宫在后园内,看见有一位参军大人,调集了这官署内的许多侍卫外出,好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处理。但是皇上那边似乎还没有接到奏报,本宫知道,皇上偶感不适,你们都不愿意去惊扰圣驾,但有些事,本宫还是想要问问清楚。”

    张子羽一听,就知道她的目的,自然也不能隐瞒,一一说明了。

    “临汾城会遭遇袭击的事,下官虽然并没有让人完全的控制消息,但毕竟军报也是昨天才到,按说消息不可能传得那么快,而且调兵一事,也是昨晚秘密进行的。可是今天一大早,大概卯时初刻,城门口就聚集了一些老百姓。”

    “一开始他们也并没有要求开城门出去,但是后来人越聚集越多,就有人开始要求打开城门了。”

    “现在,虽然还没有什么冲突,可是下官也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但并没有让军营里的人过来,而是从府衙内调集人手过去,免得将事情闹大。”

    看来,张子羽行事也非常的有度,没有派出军队,而是让府衙内的侍卫过去,的确是不会激化当前的事态,但问题就是,为什么事情会在一夜之间发展得那么快。

    常晴听着,眉头就慢慢的皱了起来。

    她想了一会儿,然后问道:“现在那边有多少人了?”

    “至少也有几百人了。”

    “有没有闹出什么事来?”

    “暂时还没有。”

    说是暂时,也就是说,他也并不保证,接下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